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明朝一小神-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我这般实力的,还有一千人,若是王爷应允,我们千人都能加入您的麾下。”书生手掌一拍,大声的说道。

    “什么,还有千人!”朱濠宸不由的失声叫了出来,一个人便有千斤之力,万夫不当之勇。若是千人合力,那将是一股多么可怕的力量,便是十倍数量的敌军,都能被一冲即溃。

    “好,若真如你所言,我之大事绝对能成。”在震惊过后,朱濠宸便大笑了起来,先前身上的颓势,也一扫而空。

    “你此举的用意何在,若是你们真有这般实力,完全可以自己夺得天下,何必跟我们合作?这不是太可笑了么?”朱濠宸这么高兴,但朱正阳却无比的冷静,当即就对着书生反问着说道。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他可不信世上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平白让他们得了便宜。

    感谢卡路里狂飙同学的打赏,摸摸大

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大旱

    朱正阳的这句话,也让朱濠宸从兴奋中醒悟了过来,是啊,若是对方真的有这个实力,那又何必跟他合作。到现在,他连对方是什么底细都不知道呢。

    “王爷多虑了,如今天下太平,我们若是想要造反,那根本就不可能。只有王爷身为皇室一员,可以举着清君侧的大旗。只希望王爷拿下江山,我们想能和王爷划江而治。”书生似乎早就料到会有这番问题,便直接开口回答着说道。

    大明得位很正,当初太祖驱逐蒙古人,恢复汉人正统,这一点无人能置喙。别说现在还天下太平,就算是天下乱了,有人想造反也是困难重重。

    除非是大明皇室内部的起兵,才能有成功的可能性。当初成祖朱棣,不就是打着清君侧的幌子,才得了这皇位的么?

    “划江而治?”朱濠宸口中念叨着这句话,心中倒是有些意动。他不怕对方狮子大开口,他就怕这些人不提要求。虽然划江而治这个要求过分了一点,但他的心倒是安定了下来。

    这些人要划江而治,那就分一半的国土给他们。等自己恢复了元气,再行讨伐之事也是不迟。反正自己也是大明皇室正宗,兴兵讨伐那是名正言顺。

    “好,此事我们应下来了,届时长江以北归我们,长江以南归你们。”朱濠宸沉思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长江以北,是所有人认为的正统之地。或许江南之地更加富庶,但朱濠宸却更加中意北方这片土地。

    “好,一言为定。”那书生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在其双目之中,闪过了一道道的黑色丝线,看着诡异而阴冷。

    ……

    方洪自江西回来之后,一下子似乎变得无所事事了。青衣会重立,还未见到成果。七星剑被其留在了贡江河底,每日里用那批金银淬炼。而他如今忌惮天命,又不敢在修为境界上面突破,整个人竟然找不到事情做了。

    他将神躯回窍之后,让王珂去辅助王初晴训练青衣会的新人,自己却命人找了一大堆书籍,整日里埋头苦读。

    不论儒释道哪一门的经典,里面的根本都是在阐述大道。虽然各自走的路不同,但最终的目的却是一样的。方洪每日里研读,念头越发的通达。

    只是,他整日留在家中,也有一个烦恼。他和谢朝雨成亲,都有小半年了,至今谢朝雨的肚子都未曾见到动静,林家人上下也着急的很,经常或明或暗的在他们面前提上几句。

    一开始的时候,方洪还能开口解释两句。时间长了,他反倒不在意了,有人谈及此事,打个哈哈也就过去了。倒是谢朝雨,时常的有些郁郁不乐。

    “这天儿啊,可真是越来越热了,怕是各地又得遭旱。”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整个太原城越来越热,几乎就跟个火炉似得。大地早就被晒得干裂,人马一走,灰尘扑腾腾的飞起。林家的一些下人,也不由的开始抱怨了起来。

    天气一热,他们也得跟着受苦。老爷少爷们可以有种种消暑纳凉的法子,但他们这些下人,可就得熬着了。

    “世有灾劫啊。”方洪一抬头,只瞧见天空红黑之气交缠,蔓延出数千里去,覆盖了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说来也怪,自从大明立国以来,几乎年年都得遭灾,洪灾、旱灾、蝗灾还有雪灾,朝廷的钱财如同流水一般的散去,却未见多少成效。

    为此,历代的皇帝,罪己诏都下了不少了。在读书人的理解之中,天下有灾劫,肯定是天子失德所致,你可不得背锅嘛。

    山西大旱,林家人也忙碌了起来,命人从湖广等地运粮回来。一方面,为了避免等旱情更严重的时候,出现买不到米的情况。另一方面,等旱情严重了,各地的流民就会增多,若是不赶紧配合官府去赈济,说不定会出现大的乱子。

    作为士绅阶层,作为大明朝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最希望的就是时局稳当,别出现太大的变动。一旦流民出现暴动,他们这些家族首先就得遭殃。

    “二老爷,粮食已经运回来了,不过,我们只弄到三千石,再多就没有了。”在林府之中,真正当家的还是二老爷林羡海。因为老大林羡岳是京官,虽然如今赋闲在家,但也不想管家中的琐事。老三林羡渊则痴迷读书,对家中的事情更不乐意管了。

    “只有三千石?湖广那边怎么回事?”林羡海一听这话,当即就皱起了眉头,三千石粮食,连自家人吃饭都不怎么够用。

    “不知道啊,湖广那边说,各地来采购粮食的人太多,他们的所有粮食,都已经被预订了。就这三千石还是他们匀给我们的。”那管事也有些纳闷,便将湖广那边的说辞讲了出来,

    当然,这份说辞,别说林羡海不信了,就是随便谁来也不相信啊。自古以来,湖广一地,土地肥沃,粮食产量极多,民间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话语,虽然这话有些夸张,但也从侧面说明了湖广粮食之多。

    如此多的粮食,就算是各地的大粮商蜂拥而至,也不至于只匀出三千石来啊。再说了,这旱情才刚刚有些苗头,各地的粮商就是要买粮食,下手也不会这么快吧。

    “你先派人再去问问,若是想要趁机提价,适当范围之内,也不是不行。还有江浙等地,也去看看。”林羡海按了按脑袋,觉得有些头疼。他们林家和湖广那边做生意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若是那帮人真的要提价,那以前的人情可都没了。

    至于他说的江浙之地,他也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若非迫不得已,他是不愿意从那里买粮食的。江南自古富庶,被称为鱼米之乡,那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河塘纵横,土地肥沃程度,还在湖广之上。

    但是,近些年,江南各地织造业兴起,大家竞相将农田废弃,转而种植桑麻棉花。致使大片肥沃土地,只生产出少量的粮食。江浙等地的粮食,只能勉强供应周边的一些地方,甚至有些时候,还得从外地采购粮食,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

    所以,如非没有特殊情况,从江浙买粮食能把你给亏死。

第五百零六章 有人搞鬼

    其后几日,林家人想方设法的从湖广各府县收购粮食,但成效甚微,扣扣索索的才弄到不足一千石。他们也打听到了,不仅是林家人如此,其余前来买粮的人,能买到的粮食也是有限。

    有人大概的算了一下,今年湖广卖出去的粮食,加起来不足十万石,要知道,湖广一季的粮食收成,就超过了五十万石,那大部分的粮食,都囤积到哪里去了?

    很多人隐约的都感觉到了不对劲,但是,湖广那些粮商都咬死了牙关,一直都在说,粮食是被别人给预订了,要再多的粮食也没有。

    没办法,众人只得想法子从其余地方弄粮食了。可其余的地方,粮食也不多,路途也过于遥远,运输起来十分不便利。最关键的是,如今旱情将至,各地粮价飙升,把各家的人心疼的几乎要吐血。

    整个林家,最焦急的就是林羡海了。林家是士绅阶层,太原城有名的大地主家庭。他们这样的家庭有个特点,那就是田地很多,商铺很多,但现银却很少,只要有钱,他们基本上都去购置田地去了。粮食价格的大幅度增长,让林家买粮食的钱有些捉襟见肘了。

    “只能先去卖掉一点田地了,只是如今山西眼看着就越来越干旱了,这土地怕是卖不了多少钱啊。”林羡海看着外面白惨惨的日头,晃得人眼睛疼的阳光,不由的叹息了一声。

    贩卖土地,实在是不得已才为之的事情。林家靠耕读传家,土地的重要性那是不言而喻的。再说了,如今天气越来越旱,土地基本上就绝收了,贩卖出去,肯定会被人趁机压价。

    可不这样还能怎么办呢?若是再不购置粮食,林家人连自己的吃饭都无法保证了。林家扎根在这太原城百多年,直系旁系的数量已经过千。再加上蓄养的一些奴仆、长工、这些都得耗费大量的粮食。

    在皱眉思索了一会儿之后,林羡海抬手对着边上唤了一声,“老福,你去将方洪少爷叫来。”老福是林羡海的贴身长随,很受他的信任,平日里跟着做些跑腿的活计。

    不一会儿的功夫,方洪便从外面叩门进来,他本来正在屋中读书,听到了二舅父相召,就赶紧跑了过来。

    林羡海见方洪到了,便将林家如今面临的状况说了一遍。

    “二舅父,您是打算让我去弄些粮食回来?”方洪的家中也开有粮铺,不过,以他们家的规模,能弄来的粮食也是有限。

    “唉,这等事情,怎么能让你去操心。我这次找你来,是想让你帮忙卖掉一些田地。你大舅父和三舅父都不管事,老爷子年纪又大了,那些小辈要么不顶事,要么还得坐衙,这事情重大,交给外人我又不放心,思来想去,只能找你了。”林羡海苦笑了一声,买粮的事情,连自己都搞不定,怎么能让一个小辈去干呢,他就想让方洪帮忙去卖掉一些家中的田产,弄些银子回来。

    “行,反正我闲来无事,我明天就去联系买家。”方洪很干脆的应了下来,林家有难,他也不能袖手旁观。

    “那好,一会儿你跟着老福去拿地契,一共良田一千亩。具体价格如何,你自己看着定吧,就算低于市价,我也认了。”如今这田地卖不出去多高的价格,林羡海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方洪继续点了点头,再又说了几句话之后,他便告辞离开了。跟着老福领了一大叠的地契,便回到了小院。

    说实话,对于这份差事,他并未如何的放在心上。左右不过是一千亩地而已,实在卖不出去,他自己出钱买也行。一亩地不过十余两银子,就算高于市价来买,两万两银子也都能打发了。他刚刚得了汉王遗库,拿出两万两银子还是小意思。

    他更感兴趣的,还是湖广那边不肯卖粮的事情。湖广压着大部分的粮食不肯卖,要么是真的有大主顾先预定下来了,要么是有人动用权力,让那些粮商不敢卖粮。

    如果是前者,那此人的财力就可怕了,湖广的新粮陈粮加起来,都得超过百万石,如果想要全部吃下,至少也得五十万两银子。这天下能做到这一点的,那是少之又少。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此人在湖广的影响力一定极大,本身的地位也极为尊崇。

    想到这里,方洪脑中不由的浮现出了一个名字,“兴王”!兴王可就是湖广安陆的人,而且,以他的身份财力,做到这一点并不如何困难。

    但方洪有一点想不通的就是,兴王为什么要这么做?身为一个藩王,平日里为了避免朝廷忌惮,应该小心行事才对。这么肆无忌惮的压粮不卖,就不怕被朝廷问责么?

    方洪按了按脑袋,如果真是兴王,那事情可就难缠了。兴王一身的实力滔天,各种隐秘的手段,才露出冰山一角,自己万万不是对手啊。

    “只是,虽然对方势大,我亦不能坐以待毙。万一对方有什么布局,我若一直避让,劣势怕是会越来越大。”他思索了片刻,既然操控粮价之事,很可能和兴王有关系,那自己就绝不能任由事态这么发展下去。和兴王相比,自己本身就处于弱势的地位,若一味的任其发展,局势怕是会越来越恶劣。

    方洪和兴王之间,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冲突,如果可以的话,他自然想跟对方井水不犯河水。但如今的问题是,他想要从天命之下存活下来,就必须得从天命司入手,而天命司是兴王的棋子,方洪一旦敢伸手,二人必然会爆发争斗。

    方洪不是一个喜欢被动防御的人,既然双方的矛盾已经不能调和,那就只能拼个你死我活了。此是涉及到生死的大事,坚决不能后退半步。

    在生出这个念头之后,方洪便双目紧闭,思索起了对策来。自己正面对决,或许不是兴王的对手,但神最强大的并非战斗力,而是强大的运算能力以及神秘莫测的神通术法。

    感谢胡萝卜j0613同学的一千币打赏,摸摸大

第五百零七章 神灵的优势

    神灵本身就是阴属,一些神位较低的阴神,甚至会惧怕秽物和人身血气,就算实力强大了之后,未入阳神之境,也会害怕阳刚炽热的雷霆闪电。一些实力强大的武者,甚至都可以凭借自身的血气和强硬凝实的念头,击溃神灵的躯体。

    但是,神灵也有种种玄妙之处,非是武者能比拟的。比如说,等级再低的神灵,都能御风飞行,一遁千里。实力强大一点了,就能呼风唤雨,吞吐云雾。

    方洪正面和兴王对战会处于弱势,但如果暗中耍一些阴招,还是让人无法防备的。就说上次吧,方洪跟随在王珂的念头之中,一起去了安陆的青衣会,他窥见了兴王身上的龙气,但兴王对他却一无所觉。

    这就是神灵和武者的另一个区别的。神灵的念头扩散,可以覆盖出去极远的距离,若是借助媒介,连数百里外的情况都能清晰探查到。可武者的念头是凝缩的,如同圆坨坨的金丹,也像是一柄千锤百炼的刀子,虽然很坚硬,但却无法发散开来,论起神妙,远远比不得神灵。

    方洪到了下午的时候,便领着几个仆人,往城外而去。他的怀中,还揣着一叠的地契。既然林家要贩卖田地了,那他得去做些收尾的工作。毕竟,给这千亩良田耕种的佃农就过百了,他总得想法子安置一下。

    林家在城外也有一处宅子,平日里只有几个老仆在打扫着。一年到头,只有收租子的时候,才会有林家人过来住上几天。

    “方洪少爷,前面就是咱们家的宅子了,是空旷了一点,不过环境倒是幽静。”跟随方洪一起下来的,还有林羡海的长随老福。老福虽然没有多强的能力,但熟知乡下的事情,可以给方洪一些指导。

    “占地倒是不小,没人居住倒是可惜了。”方洪看着那数十亩大的宅院,四周种植了不少的杨树,后面靠着一个池塘,再远一点的地方,就是连绵无尽的农田了。

    只是,因为干旱的缘故,那池塘的水也快要见底了,一些本该被河水覆盖的地方,已经龟裂的不像样子,还有远处的一些田地,也都是枯黄一片,估计田地里的麦子,等不到收成,就得全部都得干死。

    方洪微微的摇了摇头,念头一动,远处池塘底部的那点浑水,陡然往下一降。“簌簌。”浑浊的池塘水,化作了一个巨大的钻头,猛然探入到了地底。池塘底部的淤泥尽皆被卷起,一个黑沉沉的洞口,在逐渐的成型。

    泥水越来越浑浊,下面却传来了咕噜噜的声音,似乎有一个巨大的风箱在鼓动着这些泥水。不少人被声音给吸引,当即抬头望了过去。

    “砰。”在咕噜声大到了一个极限之中,便传来了一声闷雷似的炸响,一道清澈的水柱,自池塘底下升起,在喷出十几丈之后,水势才逐渐的缓了下来,咕嘟嘟的涌出水流,将整个池塘逐渐的覆盖了起来。

    清冽的水流,蔓延过池塘的边缘,滋润着干裂的泥土,让任何看见的人,都觉得精神一震,从心底涌起了清爽。

    “哎哟,真是遇见祥瑞了,天逢干旱,池底却出现甘霖,这是老天爷都在帮助我们呀。”老福一看眼前这个样子,当即一拍大腿,十分兴奋的说道。

    方洪微微一笑,轻轻的一抖缰绳,骑马往宅院的方向而去。这池塘里面有了水,应该可以让附近的旱灾缓解一些了。只是,他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这旱灾连绵出去千里,就算他是神,也救不了所有人。

    进了宅院之后,方洪只是吃了一顿饭,便一头钻入了一间屋子,也不去管种种琐事了。还特意叮嘱了一下老福,说是没有重要事情,不准打扰了他。

    老福在林府就听说了这位少爷的怪脾气,听了嘱咐,也不敢违逆,当即就应了下来。

    方洪进入屋子之后,便直接神躯出窍,鼓荡着阴气长河,一路往湖广的方位而去。为了避免被兴王发现异常,他还特地的避开安陆,从东边绕了一圈,直接进入了湖广的南部地界。

    和山西等地的燥热干旱不同,湖广虽然也很炎热,但水汽更重,处处能见到大小河流。树木葱翠,河水碧青,处处都是生机。

    农田之中,处处能见到佃户在忙碌着。一个个虽然辛劳疲惫,但眼神之中却透露出喜悦来。不像北地的那些佃农,每日里看着自家枯黄的不成样子的庄稼,愁的快淌出苦水了。

    “扑腾腾。”方洪将自己的神躯一收,一头钻入了一只青黄的山雀体内,翅膀一张,在空中几个盘旋,便飞入了最近的一处城池之中。此处属于衡州府的地界,这靠的最近的城池名叫兴宁,乃是一座县城。

    此地离得洞庭湖较远,水量比不得湖广中部和北部地区,但相较于其他地方而言,此地的水量已经足够充沛了。

    方洪化身为山雀,在兴宁城内飞舞了一大圈,便翅膀一收,蹲在了一个粮仓的门口。这是此县最大的一个粮商家的库房,里面大约有万石左右的粮食。大部分都是新米,每一颗都洁白饱满,绝对是上等的精粮。

    “啾啾。”方洪附身的山雀鸣叫了几声,双目之中闪过了一丝智慧的光芒,便飞腾而起,冲入了一家富丽堂皇的院子之中。

    湖广的商人并不如何有名气,但这里的条件得天独厚,这些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