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的。
因为……球还在继续前进!
第三百六十六章 给个教训
“撞上去,撞上去!”不少人在心里暗暗的呐喊着,若是能够看到一球十桩,那绝对会成为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让所有玩木射的人仰望。
而那个鞑靼少年则是紧紧的攥住拳头,太可怕了,虽然木射仅仅是一个游戏,但很考验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一般人玩这个游戏,是用身体和眼睛在玩,但眼前这个人是在用脑子玩,这其中需要推算的东西太多了,他只是多推演了一步,就觉得脑子发蒙,心头烦躁无比。
此时,木球的速度已经慢了下来,几乎如同龟速。而鞑靼少年也是微微的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个人虽然厉害,但还未能达到一个绝顶的地步。虽然只是差了两个木桩,但也意味着不圆满,至少让人觉得压力不是那么的大。
“咔。”木球的速度虽然变得缓慢,但依然还在前行,轻轻的撞上了一个鸽子蛋大小的石子,便换了方向,往最后两根红色木桩撞来。
“不要进,不要进。”鞑靼少年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哪怕这只是一个游戏,但他却不甘心牺牲自己去成全对方的名声。自小到大,他都是在众人的簇拥之中成长,只受到过赞美和褒扬,从未经历过失败。
他也不是接受不了失败,他是不愿意失败的这么惨,就像是一个小丑。
可是,事情总是往相反的地方发展,那木球到了最后,速度已经很慢了,但依然颤颤巍巍的撞在了剩下的两根红色木桩上头。
“啪。”两根木桩颤动了一下,便往一边倾斜,最后狠狠地砸在了地上,激起了一大片的灰尘。
“好啊!”在整个空地之上,响起了一大片欢呼的声音,几乎要把云霄给冲散了。这里的情况,也早就吸引了一大片人的注意,不少闲汉都挤过来观看,这么多的呐喊加起来,声势当真是足的很。
方洪看着四周的人越来越多,便悄悄的躲到了人群之中,拉着林子言三人赶紧离开了这里。
“方洪表哥,你这木射的玩的真是绝了。”在回去的路上,林子言三人一脸崇拜的看着方洪,玩木射能做到一球十桩,那也是没谁了,今天的事情,将会成为一个传说。
“都是运气,当不得真。”方洪摆了摆手,这三个人炙热的眼神,让他有些受不了,只得清咳一声,敷衍了一句。
“表哥,你回去得教我如何打木射吧,我也要一球进十桩。”林子文拉扯着方洪的袖子,一脸激动的说道。
少年人都爱出风头,想着某一天自己也能被无数人欢呼喝彩,他的心里就是无比的激动。
“回去好好读书,玩什么木射,小心我去告诉你爹。”方洪拍了林子文脑袋一下子,把脸给板了起来。
林子文的脸当即就垮了下来,他最怕的人除了祖父,就是他父亲了,他还真怕方洪去告状。
几人说这话,准备商议着去哪吃饭。忽然之间,前面多了四个人,挡住了他们的道路。
林子文看着眼前几人,眼中露出了一丝慌乱和畏惧。他刚刚被那三个大汉的气势所迫,心神受到震慑,现在犹自有些阴影。
“你们想要干什么?这里是大明!不是你们鞑靼。”林子言上前一步,皱着眉头,有些色厉内荏的说道。
大明和鞑靼经常交战,双方关系不睦,若是这些鞑靼人敢在这里为恶,绝对会被四周的百姓给撕成碎片。
不过,话是这样说,但命毕竟只有一条。早就听闻鞑靼人凶悍勇猛,万一发起疯来,直接把自己砍了,就算是事后偿命也没用啊。
“我们少爷想让你教他木射,若是你答应,这个金锭子就归你。”其中一个护卫目露凶光,虽然说是请求,但语气丝毫没有善意。
大明的人认为鞑靼人都是莽夫,浑身充满了膻味,是番邦野人。而鞑靼人则觉得大明人软弱无用,没有男子气概。双方都看对方不顺眼,他能给方洪好脸色才奇怪呢。
“想得美。”方洪看着那锭金子,嗤笑了一声,便领着林子言三人从边上绕了过去。这帮鞑靼人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出手才一锭金子,当打发要饭的呢。
“不准走!”其中一个护卫下意识的就伸手去抓方洪的肩膀,但是,他的手掌还未碰到方洪,方洪便一脚踹出,踢在了此人的肚子上头。
“噗。”这护卫只觉得自己的腹部像是被重锤砸中了一样,一大口鲜血喷出,整个人也是横飞了出去,狠狠地砸在了一边的地面之上。
“那顺!”其余两个护卫惊呼了一声,赶紧去扶住他,却发现他的面色如同白纸一般,口鼻之间溢出打量的鲜血。
“明狗!”这些鞑靼人都是悍勇的性子,哪里肯吃这个亏,看到这般情况,眼睛都红了。两个人一摸腰间,准备抽出短刀。
方洪不屑的笑了一声,往前跨出一步,他迈动的步伐并不如何大,但所有人只觉得眼前一阵迷离,只是在下一刻,他就出现在了那鞑靼少年的身边。这是他将神通和武道结合的一种法子,他可以操控水汽,将四周的光线折射,让人产生迷乱之感。
他伸出了一只手,轻轻的掐在了少年的脖子上。一个用力,那少年就面色通红,呼吸不畅,陷入了窒息之中。
“博迪台吉”那两个护卫差点每给吓死,连自家台吉都被人给抓了。而四周的百姓看到这里热闹,也有围观过来的趋势。
“下次招子放亮一点。”方洪将手掌松开,在少年的肩膀上头拍了拍,轻笑着说道。他无意杀人,这些人的来历不凡,杀了会有大麻烦的。但是,他们刚刚吓到了子文,总得给个教训。
那鞑靼少年真的被吓傻了,在被掐中脖子的一瞬间,他觉得自己就像是被按到了水里一般。这种感觉他在十岁的时候体会过,那时候他掉入了湖中,差点被淹死。那种被无尽黑暗和冰冷包围的感觉,让你由心的泛起恐惧。
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命司出手
“博迪台吉,你没事吧。”方洪吓了那少年一下,便领着林子言三人走了。而那剩下的两个护卫赶紧的走到少年的身边,轻声的问道。
“我……我没事,我们走吧。”这少年面上恢复了一些血色,勉强的冲着二人一笑。只是在他的眼神深处,流露出一丝深深的恐惧。
“方洪表哥,你这也太厉害了,那一脚踢得他都吐血了。”林子言三人对于方洪更加崇拜了,他们忽然觉得,自己这看似寻常的表哥,似乎身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都是些小道,你们好好读书,做朝廷的官员,一言一行,能影响万千生民,那才是大道。”方洪说的这话倒也不假,自从神道破灭之后,人道兴起,个人力量开始滑落,只有身处大势力之中,才能有所作为。
“做官有什么好的啊。”林子文有些泄气,他自小到大,家里就给他灌输读书做官的想法,现在表哥也这么说,让他耳朵都快要起茧了。
“哈哈哈,做官要是不好,怎么那么多人往里头钻?走吧,我请你们吃饭。”林子文这个年纪,总是充满了叛逆和理想,方洪也不跟他多说,当即拍了拍手,对着三人说道。
林子文撇了撇嘴,亦步亦趋的跟在方洪的后面。
……
隆庆州的古旧书院之中,一个头发稀疏,牙齿几乎掉落干净的老者,从床头拿起了一本同样衰朽的书本出来。
他轻轻的翻着书本,似乎漫无目的,但几个呼吸之后,他的手掌微微一顿,一页纸上头,逐渐的冒出了一层金光。
“十二年冬,小王子寇边,帝将御之。”这一页纸上,出现了这么一行字,出现了之后,字体便逐渐的隐去。
“新的天命么?”老者喃喃的看着天空,口中轻轻的吐出了这么一句话。
如今是正德十二年的夏季,离冬天还有很长的时间,而天命书上说鞑靼小王子会在冬天的时候进犯,大明朝的皇帝会御驾亲征。
“御驾亲征?嘿嘿,土木堡之变才过去七十年,又要御驾亲征了么?难不成这是和宁王天命相对应?”老者面上露出了耐人寻味的笑容。
在七十年前,瓦剌进攻大明,英宗皇帝御驾亲征,却被瓦剌人给俘虏了。若不是那帮子大臣死守京城,说不定京城都得被攻破。自从这件事之后,朝廷上下对于御驾亲征这件事忌讳不已,想要让皇帝御驾亲征,怕是有些难度。
不过,这事要是放在其他皇帝身上,还很难办,但如今这皇帝好大喜功,又爱猎奇,只要操纵得当,想要说服他御驾亲征并不难。至于朝廷大臣的阻碍,这些年皇帝和群臣之间的矛盾还少么?哪一次皇帝听过大臣的话?
“想要让正德御驾亲征,还得先挑起战事再说,冬日进犯,无非是食物不足,这倒也简单。”老者微微的思索了一会儿之后,便敲了敲桌子,在一边便走进来一个书生模样的人。
“我们留在土默特的暗子也该活动活动了,就用阴瘟散吧。”老者对着那书生轻轻的说了一句,那书生便点了点头,走了出去。
阴瘟散是一种特制的毒药,牛羊沾染了之后,便会浑身出现脓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旦落到草原之后,就会是一场灾难。
这东西想要解除也不难,只要温度一低,就能轻易的消除。不过,等熬到了温度低的时候,死去的牛羊数量怕是难以计数了,这对于鞑靼来说,将会是一场极大的灾难。
鞑靼人就是靠着放牧为生,牛羊就是他们的食物,一旦牛羊遭瘟,他们就会没有吃食。而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想着到大明朝来打草谷。
在做完这一切之后,老者将书给合了起来。这天命书上记载的东西,并不是说就是真正的天命,这只是一种指示,天命司的人要做的就是让世界按照书中记载的发展。
总有一天,他们能够引导天命的惯性,以人命代替天命运转,而那个时候,他们便是天命,一言一行,皆有天地大势加持,无人能够违逆。
只是一个月的功夫,他们在土默特的布置就见了成效。土默特草场死去的牛羊数量超过一万,并且每天死亡的数量都在拼命的增长着。鞑靼的内部已经有些混乱了,这甚至影响到了大明的边关地区。
原来只有少部分的鞑靼人偷偷进入大明范围的,可随着瘟疫的爆发,过来的鞑靼人越来越多。因为他们的牛羊死了,没有吃的了,只能来这里碰碰运气。
而这件事情,也让鞑靼的中兴之主达延汗伤透了脑筋。达延汗是成吉思汗的十五代孙,是真正的黄金家族后代,也是北元最正统的继承人。
他在即位之前,鞑靼其实是在一片混乱割据之中的。他用了自己强有力的手腕,强行将诸部一统,甚至击败了北方不可一世的瓦剌部,使得鞑靼成为了盘踞在大明北方的猛虎。
天命书中所说的小王子便是他,可能不明就里的人听到小王子这个称呼,还以为是北元的某个皇子之类的。事实上,小王子是明人对于北元统治者的称呼。
“咳咳,医师怎么说?还未找到解除瘟疫的法子么?”达延汗居住在鲁王城的黄金大帐之中,这是他们黄金家族的荣耀所在。他的身量很高,唇上留着两撇胡子,身上则是穿着鞑靼贵族的衣饰,若不是满脸的病态,还真的有些神武的模样。
达延汗的年纪并不大,今年连四十都不到,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正是最年富力强的时候。不过,他自己却知道,自己的命不长久了。
“医师说这不是寻常的瘟疫,他们以往也未曾见过类似的病症,现在还在寻找办法。”在达延汗的面前站着一个侍从,虽然这只草原雄鹰已经病入膏肓,但身上的气势依然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派人再去请一些医师过来,这事情一定要早点解决,咳咳。”达延汗深吸了一口气,眉头紧锁。本来鞑靼内部就有些不稳,现在又出现了这样的事情,难道长生天不愿保佑他的子民了么?
第三百六十八章 读南华
自从自己得病之后,原本稳固的北元重新开始出现了裂痕,不少部族的济农对他的命令也是爱答不理的,而如今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让原本就恶劣的局势变得更加不稳。
“博迪如今可有消息?”达延汗在闭目沉思了一会儿之后,转头对着身边的侍从说道。博迪是他的长孙,也是他指定的继承人,本来政权应该会平稳交接的。但他突发恶疾,而博迪年纪尚小,不少济农肯定不愿意让其上位,说不定会做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情。为了保护自己的孙儿,他让几个忠心的护卫领着博迪进入大明的地域,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回来。
“博迪台吉已经到了太原,如今一切安好,昨日刚刚传来信息,只是一名护卫出了意外,受了点伤。”那侍从赶紧走了过来,小声的说道。
“那就好,从今天开始,你们不要跟博迪联系了,等我将此间的事情平定了再说。这次牛羊遭瘟,虽然我们损失极大,但也未尝不是削弱诸部的机会。”达延汗的手指在桌上敲了敲,思索着说道。
“是。”那侍从点了点头,又退入到了边上去。而在另一边的一个侍从,眼中则微微的露出了一丝光芒。
“太原?原来是躲在太原。”在夜间的时候,在离得汗帐不算太远的地方,有一顶奢华的帐篷,虽然比不得汗帐,但也只有顶尖贵族才有资格使用。
“巴尔苏济农,这可是我亲耳听到的,应该不会有假。”在帐篷里面,站着两个人。一个人身材高大,嘴角蓄着淡淡的胡须,年纪二十来岁,面目和达延汗有几分相像。而另一边那人浑身都用黑袍包裹着,似乎不想让人看到相貌。
“很好,此事你有大功,只要我能当上汗王,必然不会亏待你。”巴尔苏摸了摸自己唇上的胡须,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那就谢过济农了。”那人说话的语气之中也带上了一丝喜意,他所求的,不正是因为这个么?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达延汗的命不久矣,是得赶紧找个新的主子了。
虽然达延汗属意博迪台吉,但大部分的人更加看好巴尔苏济农,巴尔苏是达延汗的第三子,行事上面颇有达延汗的影子,可是,也正是如此,达延汗对他及其提防。
一山不容二虎,达延汗这么一个强势的君主,肯定不会喜欢一个同样这么强势的儿子,所以,他更加中意他的长孙博迪。
“你早些回去吧,免得被人看出异样来。”巴尔苏在心中盘算了一会儿,便朝那人挥了挥手,而那人也是微微的行了一礼,起身告退。
“博迪啊博迪,你哪有资格统率诸部,真不知道父汗是怎么想的。”在那人走了之后,巴尔苏的眼角露出了一丝阴沉。
在他看来,能够继承北元汗位的,只有他自己,而那博迪,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童而已。
……
时间一转,便已经入了秋,原本燥热的风也柔和了下来,不知道从何时起,太原附近的树木已经泛起了枯黄之色。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苔焉似丧其偶,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行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明理书院位于太原西郊,四周山峰翠秀,一条河流环院而过,景色端是宜人。
方洪坐在明理书院的一座青石上头,手捧着一本经书,高声的吟诵着。若是有不明就里的人在这里,还以为此地学风隆盛,有上古之风。而实际上,他的这番举动,却并不受书院里的师生待见。
因为他读的乃是道家的《南华经》,自汉武之后,儒家兴盛,到了明朝,已经没有其余百家生存的土壤,他这在书院里头读《南华经》,跟药铺门口开棺材店是一个道理,膈应人的很。
一开始的时候,书院的夫子还很不满,不准他再读这样的书。不过,在某一天之后,夫子忽然就闭嘴了,从此再也不敢管方洪了。
而在那一天,不少人惊奇的发现,夫子脸上有些淤青。虽然夫子一直解释是摔跤摔得,可是,为什么摔跤脸上的淤青像是一个掌印?
“这本书字字珠玑,每一句都是修行啊。”方洪手捧着书籍,不由的赞叹说道。林家想让他到读书,以后好考取功名,他拗不过,只得应了下来。
不过,他对于读书这事并无多大兴趣。如果是四书五经,读也就读了,可这书院里让你整日把四书五经给拆开揉碎,做一些乱七八糟的八股文。这东西方洪实在是没有看出有什么用处,似乎这些人不是在读书,而是在抠字眼。把书中截然不同的句子搭到一起,就有了新的解释,还一本正经的让你破题。
方洪只是学了几天,就觉得像是上刑一般。他觉得这样的行为特别可笑,可关键是,书院的上下都很热衷这样的事情。
他在无意之间,从藏书馆里翻到了一本《南华经》,也不知道是谁扔在那的,已经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他只是无意间看了几眼,便深深的沉迷于其中。
《南华经》乃是庄子所著,里面所描述的境界很高,方洪只是浅显的读上一遍,就觉得若有所悟,可再仔细一想,又什么都不懂。
可这不正是道家的根本所在么,玄之又玄,既在此间,又不在此间。
道家好以水喻道,不论是庄子还是老子,对于水之道的描写,都浩大精微,而方洪正好是水系神,读着《南华经》,让他受益良多。
在这段时间之内,他的精神修为提升了许多。他甚至试着蕴养心河,将自身的念头化作一条河流,如此一来,他的心灵即是属地,再也不受地域的限制,不论在哪里都可以发挥出最强的力量。
这种感觉,已经类似于传说之中的介子纳须弥之法。不过,此等神通乃是将现实之物纳入肉窍之中,而方洪只是观想心河,以身为道场,这还差了不少呢。
若是他能有一天,能将心河化作实实在在的物质,破开现实和虚幻的桎梏,才能做到这一步。
第三百六十九章 追杀
“方洪表哥,我们回家啦。”方洪摇头晃脑的读着经书,又多了几分明悟,不知不觉,已经忘却了时间。
他的精神很强大,可以更好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