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
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
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
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
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及。
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优孟
姓名:优孟(以优伶为业,名孟,故得名)
民族:汉
性别:男
生卒:不详
籍贯:荆州人
家庭出身:不详
主要经历:从小善辩,擅长表演,常谈笑讽谏时事,后任楚国宫廷艺人。
代表作品:《忼 慷 歌》
作品欣赏:
《忼 慷 歌》
贪吏而不可为而可为,廉吏而可为而不可为。
贪吏而不可为者,当时有污名;
而可为者,子孙以家成。
廉吏而可为者,当时有清名;
而不可为者,子孙困穷被褐而负薪。
贪吏常苦富,廉吏常苦贫。
独不见楚相孙叔敖,廉洁不受钱。 。。
优施
姓名:优施
民族:汉
性别:男
生卒:不详
籍贯:春秋时晋国倨人
家庭出身:不详
主要经历:晋献公的宠优,后与晋献公夫从骊姬私通。骊姬欲立其亲子继位,他为之划策,谗豁太子申生。后又在宴调节中且歌且舞,规劝暗示大夫里克依从骊姬。
代表作品:《暇 豫 歌》
作品欣赏:《暇 豫 歌》
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
人皆集于菀,己独集于枯。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庄姜
姓名:庄姜(姜指姓,庄指卫庄公)
民族:汉
性别:女
生卒:不详
籍贯:春秋时齐国人
家庭出身:帝王之家;春秋时齐国公主。
主要经历:卫庄公正夫人,后因庄公昏惑,夫妻不和,婚姻不幸,心中非常痛苦,作出《柏舟》、《绿衣》、《日月》(待考)。
《左传》中记载庄姜品德美好,大方得体,对待卫庄公妾戴妫的所生的儿子公子完和公子晋就像是对待自己的亲生血肉一样,既善且美,后因完的逝去而作《燕燕》。
代表作品:《燕燕》
诗歌欣赏:《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班婕妤
姓名:班婕妤
民族:汉
性别:女
生卒:(公元前48?—前6年)
籍贯:祖籍楼烦(今朔城区),后迁居长安(今陕西西安)西郊
学识:文学家
家庭出身:楚令尹子文的后人。父亲班况生了三个儿子和她这个女儿。幼子班稚生班彪,班彪又生班固、班超和班昭。
主要经历:汉成帝初年,班婕妤补选入后宫,初为少使,后成为婕妤,很受成帝的宠幸。后来班婕妤因受赵飞燕的嫉妒,遭诬陷,受排挤。她向成帝奏请到长信宫去服侍太后,残度晚年,后死葬于延
陵(今西安东南)。
代表作品:《自悼赋》、《捣素赋》、《团扇歌》等
作品欣赏:《团扇歌》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荚笏中,恩情中道绝。
《自悼赋》
承祖考之遗德兮,何性命之淑灵。登薄躯于宫阙兮,充下陈于*。蒙圣皇之渥惠兮,当日月之盛明。扬光烈之翕赫兮,奉降宠于增成。既过幸于百位兮,窃庶向乎嘉时。每寤寝而累息兮,申佩离以自思。陈女图以镜监兮,顾女史而问诗。悲晨妇之作戒兮,哀褒之为邮。美皇英之女虞兮,荣任姒之母周。虽遇陋其靡及兮,敢舍心而忘兹。历年岁而悼惧兮,闵蕃华之不滋。痛阳禄马柘馆兮,仍襁褓而离灾。岂妾人之殃咎兮,将天命之不可求。白日忽已移光兮,遂腌莫而昧幽。犹被覆载之厚德兮,不废捐于罪邮。奉共养于东宫兮,讬长信之末流。共洒扫于帷幄兮,永终死以为期。愿归骨于山足兮,依松柏之余林。
重曰:潜玄宫兮幽以清,应门闭兮禁闼局。华殿尘兮玉阶苔,中庭萋兮绿草生。广室阴兮帷幄暗,房栊虚兮风冷冷。感帷裳兮发红罗。纷究n兮纨素声。神眇眇兮密靓处,君不御兮谁为荣。俯视兮丹墀,思君兮履綦,仰视兮云屋,双涕兮横流。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惟人生兮一世,忽一过兮若浮。已独享兮高明,处生民兮极休。勉虞精兮极乐,与福禄兮无期。绿衣兮白华,自古兮有之。
《捣素赋》
测平分以知岁,酌玉衡之初临。
见禽华以麃色,听霜鹤之传音。
伫风轩而结睇,对愁云之浮沉。
虽松梧之贞脆,岂荣雕其异心。
若乃广储悬月,晖水流请,
桂露朝满,凉衿夕轻。
燕姜含兰而未吐,赵女抽簧而绝声。
改容饰而相命,卷霜帛而下庭。
曳罗裙之绮靡,振珠佩之精明。
若乃盼睐生姿,动容多制,
弱态含羞,妖风靡丽。
皎若明魄之生崖,焕若荷华之昭晰;
调铅无以玉其貌,凝朱不能异其唇;
胜云霞之迩日,似桃李之向春。
红黛相媚,绮徂流光,
笑笑移妍,步步生芳。
两靥如点,双眉如张。
于是投香杵,扣玟砧,
择鸾声,争凤音。
梧因虚而调远,柱由贞而响沉。
散繁轻而浮捷,节疏亮而清深。
含笙总筑,比玉兼金;
不埙不篪, 匪瑟匪琴。
或旅环而舒郁,或相参而不杂,
或将往而中还,或已离而复合。
翔鸿为之徘徊,落英为之飒沓。
调非常律,声无定本。
任落手之参差,从风飚之远近。
或连跃而更投,或暂舒而长卷。
清寡鸾之命群,哀离鹤之归晚。
苟是时也,
钟期改听,伯牙驰琴,
桑间绝响,濮上传音;
萧史编管以拟吹,周王调笙以象吟。
若乃窈窕姝妙之年,幽闲贞专之性,
符皎日之心,甘首疾之病,
歌采绿之章,发东山之咏。
望明月而抚心,对秋风而掩镜。
阅绞练之初成,择玄黄之妙匹,
准华裁于昔时,疑异形于今日;
想娇奢之或至,许椒兰之多术,
熏陋制止之无韵,虑蛾眉之为魄。
怀百忧之盈抱,空千里兮吟泪。
侈长袖于妍袄,缀半月于兰襟。
表纤手于微缝,庶见迹而知心。
计修路之遐敻, 怨芳菲之易泄。
书既封二重题,笥已缄而更结。
渐行客而无言,还空房而掩咽。
班彪
姓名:班彪
字号:字叔皮
民族:汉
性别:男
生卒:(公元3年~公元54年)
籍贯: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学识:史学家,文学家。
家庭出身:官宦世家,《汉书》作者班固的父亲。
主要经历:幼年从兄班嗣一同游学,结交很广。二十多岁时,农民起义失败,群雄割据,隗嚣拥众割据于天水,因避难而从之。
因隗嚣固执己见,顽固地割据称雄,班彪只能离去,投奔河西窦融,颇受窦融器重,任为从事。他为窦融划策,归顺刘秀政权,总西河以拒隗嚣。光武帝(刘秀)闻知其才,召见了他,举茂材,任为县的长官,又为司徒掾。不久因病免官,专心史籍。晚年任望都长。
代表作品:《北征赋》、《览海赋》、《冀州赋》等
作品欣赏:《北征赋》
余遭世之颠覆兮,罹填塞之阨灾。旧室灭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绝迹而远游。
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宫。历云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乘陵岗以登降,息郇邠之邑乡。慕公刘之遗德,及行苇之不伤。彼何生之优渥,我独罹此百殃?故时会之变化兮,非天命之靡常。
登赤须之长阪,入义渠之旧城。忿戎王之淫狡,秽宣后之失贞。嘉秦昭之讨贼,赫斯怒以北征。纷吾去此旧都兮,騑迟迟以历兹。
遂舒节以远逝兮,指安定以为期。涉长路之绵绵兮,远纡回以樛流。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修。释余马于彭阳兮,且弭节而自思。日晻晻其将暮兮,睹牛羊之下来。寤旷怨之伤情兮,哀诗人之叹时。
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城之漫漫。剧蒙公之疲民兮,为强秦乎筑怨。舍高亥之切忧兮,事蛮狄之辽患。不耀德以绥远,顾厚固而缮藩。首身分而不寤兮,犹数功而辞鱤。何夫子之妄说兮,孰云地脉而生残。
登鄣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闵獯鬻之猾夏兮,吊尉潱в诔恰4邮ノ闹巳觅猓焕褪Χ壹印;莞感钟谀显劫猓淼酆庞谖舅=导刚扔诜猓畚忮ㄖ嫘啊N┨谥吹促猓耜偾刂肌
隮高平而周览,望山谷之嵯峨。野萧条以莽荡,迥千里而无家。风猋发以漂遥兮,谷水灌以扬波。飞云雾之杳杳,涉积雪之皑皑。雁邕邕以群翔兮,□鸡鸣以哜哜。
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怀。抚长剑而慨息,泣涟落而沾衣。揽余涕以于邑兮,哀生民之多故。夫何阴曀之不阳兮,嗟久失其平度。谅时运之所为兮,永伊郁其谁愬?
乱曰:夫子固穷游艺文兮,乐以忘忧惟圣贤兮?达人从事有仪则兮,行止屈申与时息兮?君子履信无不居兮,虽之蛮貊何忧惧兮?
《览海赋》
余有事於淮浦,览沧海之茫茫,悟仲尼之乘桴,聊从容而遂行,驰鸿濑以缥鹜,翼飞风而回翔,顾百川之分流,焕烂漫以成章,风波薄其裔裔,邈浩浩以汤汤,指日月以为表,索方瀛与壶梁,曜金璆以为阙,次玉石而为堂,蓂芝列於阶路,涌醴渐於中唐,朱紫彩烂,明珠夜光,松乔坐於东序,王母处於西箱,命韩众与歧伯,讲神篇而校灵章,原结旅而自讬,因离世而高游,骋飞龙之骖驾,历八极而回周,遂竦节而响应,忽轻举以神浮,遵霓雾之掩荡,登云涂以凌厉,乘虚风而体景,超太清以增逝,麾天阍以启路,辟阊阖而望余,通王谒於紫宫,拜太一而受符。
《冀州赋》
夫何事於冀州,聊託公以撸Ь印v九土而觀風,亦慚人之所虞。遂發軫於京洛,臨孟津而北厲。想尚甫之威虞,號蒼兕而明誓。既中流而歎息,美周武之知性。秩松褚詣幼鳎頌豸~之瑞命。贍淇澳之園林,善綠竹之猗猗。望常山之峩峩,登北帲Ф哌'。嘉孝武之乾乾,親飾躬於伯姬。建封禪於岱宗,瘞玄玉於此丘。遍五帲c四瀆,觀滄海以周流。鄙臣恨不及事,陪後乘之下僚。今匹馬之獨征,豈斯樂之足娛。且休精於敝邑,聊卒歲以須臾。
班固
姓名:班固
字号:字孟坚
民族:汉
性别:男
生卒:(公元32年~公元92年)
籍贯: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学识:史学家,文学家。
家庭出身:出生于“家有赐书,内足于才”的官宦世家:曾祖班况,成帝时曾任越骑校尉;祖父班稚,哀帝时任广平太守;父亲班彪博学好古,二十多岁时已知名当世,曾任望都长、徐县令等职。其弟班超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其妹班昭为我国古代第一位杰出的女史学家。
主要经历:九岁能诵读诗赋,13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建武三十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学返回乡里。居忧时,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
明帝时,曾任兰台令史,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升迁为郎,负责校定秘书。又与人共同记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迹,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上。
章帝时,班固职位很低,先任郎官。建初三年(公元78年)升为玄武司马,是守卫玄武门的郎官中的下级官吏。由于章帝喜好儒术文学,赏识班固的才能,因此多次召他入宫廷侍读。章帝出巡,常随侍左右。奉献所作赋颂。对于朝廷大事,也常奉命发表意见,与公卿大臣讨论,曾参加论议对西域和匈奴的政策。
建初四年,章帝效法西汉宣帝石渠阁故事,在*观召集当代名儒讨论五经同异,并亲自裁决。其目的是广泛动员经今古文学派的力量,促进儒家思想与谶纬神学紧密结合,加强儒家思想在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在这次会议上,班固以史官兼任记录,奉命把讨论结果整理成《*通德论》,又称《*通义》。
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大将军窦宪奉旨远征匈奴,班固被任为中护军随行,参预谋议。窦宪大败北单于,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命班固撰写了著名的燕然山铭文,刻石记功而还。班固与窦宪本有世交之谊,入窦宪幕府后,主持笔墨之事,关系更为亲密。永元四年,窦宪在政争中失败自杀,洛阳令对班固积有宿怨,借机罗织罪名,捕班固入狱。同年死于狱中。班固自幼聪慧,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就读,所学无长师,不死守章句,只求通晓大义。及长,贯通群书,诸子百家之言无不穷究。在父亲的影响下研究史学。居丧在家时,着手整理父亲的《史记后传》,并开始撰写《汉书》。东汉明帝水平年间,有人告其私改作国史,被捕入狱。赖其弟班超奔走上书,其书稿遂送至京师。明帝阅后,很赏识班固的才学,召为兰台令史。后又迁为郎,典校秘书。至汉章帝建初七年(82)成《汉书》。继司马迁之后,整齐了纪传体支书的形式,并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为后世“正史”之楷模。后从大将军窦宪攻匈奴,为中护军,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因此受到牵连,被人陷害入狱,死于狱中。
代表作品:诗歌《咏史》、《白雉诗》等
史书《汉书》
辞赋《两都赋》。《幽通赋》等
作品欣赏:
《咏史》
三王德弥薄。
惟后用肉刑。
太苍令有罪。
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
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
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阙下。
思古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
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
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
不如一缇萦。
《白雉诗》
启灵篇兮披瑞图。
获白雉兮效素乌。
嘉祥阜兮集皇都。
发皓羽兮奋翘英。
容洁朗兮于纯精。
彰皇德兮侔周成。
永延长兮膺天庆。
《宝鼎诗》
岳修贡兮川效珍。
吐金景兮歊浮云。
宝鼎见兮色纷缊。
焕其炳兮被龙文。
登祖庙兮享圣神。
昭灵德兮弥亿年。
《灵台诗》
乃经灵台。
灵台既崇。
帝勤时登。
爰考休征。
三光宣精。
五行布序。
习习祥风。
祁祁甘雨。
百谷蓁蓁。
庶草蕃庑。
屡惟丰年。
于皇乐胥。
《辟雍诗》
乃流辟雍。
辟雍汤汤。
圣皇莅止。
造舟为梁。
皤皤国老。
乃父乃兄。
抑抑威仪。
孝友光明。
于赫太上。
示我汉行。
洪化惟神。
永观厥成。
《幽通赋》
系高顼之玄胄兮,氏中叶之炳灵。飖颽风而蝉蜕兮,雄朔野以扬声。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谣。终保己而贻则兮,里上仁之所庐。懿前烈之纯淑兮,穷与达其必济。咨孤蒙之眇眇兮,将圮绝而罔阶。岂余身之足殉兮,违世业之可怀。靖潜处以永思兮,经日月而弥远。匪党人之敢拾兮,庶斯言之不玷。
魂茕茕与神交兮,精诚发于宵寐。梦登山而迥眺兮,觌幽人之仿彿。揽葛藟而授余兮,眷峻谷曰勿坠。吻昕寤而仰思兮,心蒙蒙犹未察。黄神邈而靡质兮,仪遗谶以臆对。曰乘高而胪神兮,道遐通而不迷。葛绵绵于樛木兮,咏南风以为绥。盖惴惴之临深兮,乃二雅之所祗。既讯尔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盍孟晋以迨群兮,辰倏忽其不再。
承灵训其虚徐兮,鎶盘桓而且俟。惟天地之无穷兮,鲜生民之晦在。纷屯邅与蹇连兮,何艰多而智寡。上圣迕而后拔兮,虽群黎之所御。昔卫叔之御昆兮,昆为寇而丧予。管弯弧欲毙仇兮,仇作后而成己。变化故而相诡兮,孰云预其终始!雍造怨而先赏兮,丁繇惠而被戮。栗取吊于逌吉兮,王膺庆于所戚。叛回穴其若兹兮,北叟颇识其倚伏。单治里而外凋兮,张修襮而内逼。聿中和为庶几兮,颜与冉又不得。溺招路以从己兮,谓孔氏犹未可。安慆慆而不萉兮,卒陨身乎世祸。游圣门而靡救兮,虽覆醢其何补?固行行其必凶兮,免盗乱为赖道。形气发于根柢兮,柯叶汇而零茂。恐魍魉之责景兮,羌未得其云已。
黎淳耀于高辛兮,芈强大于南汜。嬴取威于伯仪兮,姜本支乎三趾。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轨。东邻虐而歼仁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