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代诗人档案-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

  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道里悠长。

  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项羽
姓名:项羽

  字号:名籍,字羽

  爵位:霸王

  自封:西楚霸王

  民族:汉

  性别:男

  生卒:(前232…前202)

  籍贯:下相(今属江苏)人

  学识:军事家

  家庭出身:楚国名将项燕之孙。项超之子。

  主要经历: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项羽随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二十四岁的项羽,被人民起义的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

  项梁起义后,征集精兵八千,项羽做了裨将(副将)。为了便于号召,采纳谋士范增建议,立前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王,建都于盱眙,仍称楚怀王。项梁率义军在和秦军战斗中接连取胜,产生了骄傲轻敌思想。结果在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被秦军章邯指挥的军队打败,项梁战死。

  定陶之战后,秦军北渡黄河,攻打起义抗秦的赵王歇和张耳,将赵军围困於巨鹿(今河北平乡)。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率兵救援。宋义率军到达安阳(今河南安阳南),便畏缩不前,屯兵四十六天。当时,阴雨连绵,起义军缺衣少粮,处於困境之中。项羽当机立断,杀了宋义,迫使楚怀王任他为上将军,并命他立即挥师北上救赵。

  项羽率车进抵漳河南岸与秦军隔岸对峙。他先派英布、蒲将军带领二万精兵渡河,切断秦军运粮通道。随后亲率主力渡河,凿沉船只,毁坏炊具,烧掉营舍,每人只带三天口粮,这就是著名成语「破釜沉舟」的由来。一到战场,楚军便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动,把秦军包围起来。项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楚军个个勇猛杀敌,一以当十,九战九捷,大败秦军,俘获秦将王离,杀死秦副将苏角,迫使秦副将涉间自杀,解了巨鹿之围。在项羽军与秦军激战时,各路诸侯援军却缩在壁垒上观看,不敢参战。战斗结束后,项羽召集援军将领,他们「入辕门,皆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成了诸侯军的统帅。

  巨鹿之战后,项羽乘胜追击,秦军节节败退,军心涣散。章邯见大势已去,率二十万秦军投降了项羽。项羽却在西进途中,在新安城(今河南绳池东)下令将这二十万降卒全部坑杀。这时,另一路起义军汉高祖乘秦军主力被项羽牵制在巨鹿,关中空虚,占领了咸阳。

  项羽大为不满,率军破关而入,进驻鸿门(今陜西临潼东北)。当时项羽军四十万,汉高祖军不足十万,双方力量悬殊。汉高祖自度力量不敌项羽,便采纳张良计策,拉拢项羽叔父项伯,亲自到鸿门请罪。鸿门宴上,觥筹交错中闪烁著刀光剑影。项羽的谋士范增几次举起所带玉块,暗示项羽杀死汉高祖,项羽却优柔寡斯,被汉高祖借故逃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的故事。项羽依靠强大兵力,暂时压制汉高祖。引兵进入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挟其军事上的余威,以诸侯上将军自居,发号施令。他自立为西楚霸王,取梁、楚之地九郡(占有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部分地区),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同时又割地封王,分封了十八个诸侯。封汉高祖为汉王,王汉中、巴蜀,企图限制汉高祖势力的发展,使其不得东进。结果养虎贻患,导致汉军势力日后卷土重来。

  由於项羽分封不公,引起诸侯和功臣不满。先是田荣据齐反楚,项羽急忙率军*,汉高祖便乘隙东进。公元前二0八年八月,汉军从汉中潜出故道,打败项羽所分封的秦地三王,迅速东进,直抵阳夏(今河南太康)。接著,又乘项羽与齐军交战之际,一举攻入楚都彭城,羽急忙率三万精兵还救彭城。

  此时,汉高祖仗恃兵多将广,麻痹轻敌。项羽军则收复失地心切,斗志旺盛。三万楚军在项羽率领下,出山东经胡陵(今山东鱼台东南)趋萧(今江苏箫县西北),直抵彭城汉军侧背。战斗从拂晓开始,楚军勇猛顽强,边打边冲。到了午时,已将汉军打得大败。楚军追到彭城东北的泗水,汉军纷纷落水,死者十余万。汉军向南方山地溃逃,楚军追击至灵壁(在今安徽省)以东的睢水上,又歼灭数十万人。汉高祖只率数十骑逃出重围,连妻子吕雉和父亲太公都作了项羽的俘虏。彭城一战,项羽决策果断,迅速率精兵回救彭城,出敌不意,击溃汉军数十万之众,是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范例。

  彭城之役后,项羽乘胜进军,在京邑、索亭间(荥阳西、南)同汉高祖打了一仗,结果被阻於荥阳以东。双方在成皋一带相持两年之久。汉高祖发兵向项羽发动总攻,在垓下把项羽军团团包围。此时,十万楚军已兵疲粮尽,士气低落。夜间又听到汉军在四面唱起了楚歌。项羽大为吃鶭,便借酒浇愁,慷慨悲凉地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干,虞兮虞兮若奈何?」唱罢飞身上马,带领八百骑突围南去。来到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只剩二十八人。他想东渡乌江重整旗鼓,又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奋力拚杀一阵,遂横剑自刎而死。

  
  代表作品:《垓下歌》

  
  诗歌欣赏:《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辛延年
姓名:辛延年

  民族:汉

  性别:男

  其他简历:不详

  代表作品:《羽林郎》

  诗歌欣赏:《羽林郎》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

  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

  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银鞍何煜耀,翠盖空踟蹰。

  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

  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

  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旧,贵贱不相逾。

  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

息夫躬
姓名:息夫躬

  字号:字子微

  封号:宜陵侯

  民族:汉

  性别:男

  生卒:不详

  籍贯:河内河阳人

  家庭出身:不详。

  主要经历:与哀帝后父傅晏,相友善。哀帝初,召待诏。擢光禄大夫左曹给事中。封宜陵侯。免。寻坐祝诅建平二年系狱死。

  代表作品:《绝命辞》

  作品欣赏:

  《绝命辞》

  玄云泱郁将安归兮。鹰隼横厉鸾徘徊兮。若浮焱动则机兮。丛棘扌戋扌戋曷可栖兮。发忠忘身自绝罔兮。冤颈折翼庸得往兮。涕泣流兮萑兰。心结忄骨兮伤肝。虹霓曜兮日微。孽杳冥兮示开。痛入天兮呜讠。冤际绝兮谁语。仰天光兮自列。招上帝兮我察。秋风为我金。浮云为我阴。嗟若是兮欲可留。抚神龙兮揽其须。游旷迥兮反亡期。雄失据兮世我思。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徐淑
姓名:徐淑

  民族:汉

  性别:女

  生卒:不详(约公元一四七年前后在世)

  籍贯:陇西(今甘肃东南)人

  家庭出身:不详

  主要经历:、在世年代约与秦嘉同。常患疾病。归秦嘉后,夫妇爱好异常。嘉离家为郡掾。淑因病不能同往,两地相思,时时互赠诗、书以通情意。秦嘉死时,淑尚青,便毁形不嫁。不久以哀恸过甚,亦卒。

  代表作品:《徐淑集》

  作品欣赏:《答夫秦嘉诗》

  妾身兮不令,婴疾兮来归。

  沈滞兮家门,历时兮不差。

  旷废兮侍觐,情敬兮有违。

  君今兮奉命,远适兮京师。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瞻望兮踊跃,伫立兮徘徊。

  思君兮感结,梦想兮容辉。

  君发兮引迈,去我兮日乖。

  恨无兮羽翼,高飞兮相追。

  长吟兮永叹,泪下兮沾衣。 txt小说上传分享

虞姬
姓名:虞姬

  民族:汉

  性别:女

  生卒:(?—公元前202)

  籍贯:绍兴县漓渚镇塔石村

  家庭出身:反秦战将虞子期的妹妹。

  主要经历:西楚霸王项羽爱姬;后乌江自刎。

  代表作品:《和项王歌》

  诗歌欣赏:

  《和项王歌》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应季先
姓名:应季先

  民族:汉

  性别:男

  籍贯:汝南人

  其他简介:不详

  主要经历:曾为巴郡太守

  代表作品:《美严王思诗》

  作品欣赏:

  《美严王思诗》

  乘彼西汉。潭潭其渊。君子恺悌。作民二亲。没世遗爱。式镜后人。 。。

杨恽
姓名:杨恽

  字号:字子幼

  民族:汉

  性别:男

  生卒:(?—前45)

  籍贯:华阴(今属陕西)人。

  
  家庭出身:官宦之家,汉宣帝时丞相杨敞之子,司马迁外孙。

  主要经历:宣帝时为郎,以才称,擢升左曹。因告发霍光子孙谋反,封平通侯,升中郎将,以居官清廉,位至光禄勋。恽自负而好揭人阴私,人多怨恨。太仆戴长乐被人告发,疑恽唆使,遂上书千恽,被免为庶人。家居治产业,颇骄奢,友人孙会宗以书劝戒,恽复书,多牢骚不平,遭人告发,宣帝怒,判为大逆不道,腰斩。

  
  
  代表作品:《报孙会宗书》、《拊 缶 歌》等

  作品欣赏:

  《拊 缶 歌》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

  种一顷豆,落而为萁。

  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扬雄
姓名:扬雄

  字号:字子云

  民族:汉

  性别:男

  生卒:(公元前53~公元18)

  籍贯: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友爱镇)人

  学识: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

  家庭出身:贫农

  主要经历:扬雄少时好学,博览多识,酷好辞赋。口吃,不善言谈,而好深思。家贫,不慕富贵。40岁后,始游京师。大司马王音召为门下史,推荐为待诏。后经蜀人杨庄引荐,被喜爱辞赋的成帝召入宫廷,侍从祭祀游猎,任给事黄门郎。其官职一直很低微,历成、哀、平";三世不徙官";。王莽称帝后,扬雄校书于天禄阁。后受他人牵累,即将被捕,于是坠阁自杀,未死。后召为大夫。

  代表作品:哲学史《太玄》,《法言》

  语言学著作《方言》

  辞赋《反离骚》、《太玄赋》、《解嘲》、《解难》以及《甘泉赋》、《河东赋》、《校猎赋》、《长杨赋》等

  作品欣赏:

  《太玄赋》

  观大易之损益兮,览老氏之倚伏。省忧喜之共门兮,察吉凶之同域。徼徼著乎日月兮,何俗圣之暗烛?岂宠以冒灾兮,将噬脐之不及。若飘风不终朝兮,骤雨不终日。雷隐隐而辄息兮,火犹炽而速灭。自夫物有盛衰兮,况人事之所极?奚贪婪于富贵兮,迄丧躬而危族。丰盈祸所兮,名誉怨所集。薰以芳而致烧兮,膏含肥而见。翠羽微而殃身兮,蚌含珠而擘裂。圣作典以济时兮,驱蒸民而入甲。张仁义以为纲兮,怀忠贞以矫俗。指尊选以诱世兮,疾身殁而名灭。岂若师由聃兮,执玄静于中谷。纳焉禄于江淮兮,揖松乔于*。升昆仑以散发兮,踞弱水而濯足。朝发轫于流沙兮,夕翱翔于碣石。忽万里而一顿兮,过列仙以托宿。役青要以承戈兮,舞冯夷以作乐。所素女之清声兮,观宓妃之妙曲。茹芝英以御饥兮,饮玉醴以解渴。排阊阖以窥天庭兮,骑以踟蹰。载羡门与俪游兮,永览周乎八极。

  
  乱曰:甘饵含毒,难数尝兮。麟而可羁,近犬羊兮。鸾凤高翔,戾青云兮。不挂网罗,固足珍兮。斯错位极,离大戮兮。屈子慕清,葬鱼腹兮。伯姬曜名,焚厥身兮。孤竹二子,饿首山兮。断迹属娄,何足称兮。辟斯数子,智若渊兮。我异于此,执太玄兮。荡然肆志,不拘挛兮。

张衡
姓名:张衡

  字号:字平子

  世称:木圣(科圣)

  民族:汉

  性别:男

  生卒:(前76…前39)

  籍贯: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县北)人

  学识:文学家。天文学家

  所属社团:浑天说代表人物之一

  发明创作:漏水转浑天仪,候风地动仪,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家庭出身:名门望族。其祖父张堪自小志高力行,人称圣童。

  主要经历:十六岁以后曾离开家乡到外地游学。他先到了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三辅(今陕西西安一带)。这一地区壮丽的山河和宏伟的秦汉古都遗址给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以后又到了东汉首都洛阳。在那儿,他进过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结识了一位青年学者崔瑗,与他结为挚友。崔瑗是当时的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的学生,也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学问。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张衡应南阳太守鲍德之请,作了他的主簿,掌管文书工作。8年后鲍德调任京师,张衡即辞官居家。在南阳期间他致力于探讨天文、阴阳、历算等学问,并反复研究西汉扬雄著的《太玄经》。他在这些方面的名声引起了汉安帝的注意。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张衡被征召进京,拜为郎中。

  
  元初元年(公元114年)迁尚书郎。次年,迁太史令。以后曾调任他职,但5年后复为太史令。总计前后任此职达14年之久,张衡许多重大的科学研究工作都是在这一阶段里完成的。顺帝阳嘉二年(公元133年)升为侍中。但不久受到宦官排挤中伤,于永和元年(公元136年)调到京外,任河间王刘政的相。刘政是个骄横奢侈、不守中央法典的人,地方许多豪强与他共为不法。张衡到任后严整法纪,打击豪强,使得上下肃然。3年后,他向顺帝上表请求退休,但朝廷却征拜他为尚书。此事颇有蹊跷,因尚书的官职远低于侍中或相,他是否应征,史载不彰。就在这一年(永和四年,即公元139年)他即告逝世。

  代表作品:天文《灵宪》、《算罔论》等

  诗歌《怨篇》、《同声歌》。《四愁诗》等

  辞赋《二京赋》

  作品欣赏:

  《怨篇》三首

  
  一

  猗猗秋兰。植彼中阿。有馥其芳。有黄其葩。虽曰幽深。厥美弥嘉。之子之远。我劳如何。

  二

  我闻其声。载坐载起。

  三

  同心离居。绝我中肠。

  
  《同声歌》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情好新交接。恐{日栗}若探汤。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绸缪主中馈。奉礼助蒸尝。思为苑蒻席。在下蔽匡

  床。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洒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重户结金扃。高下华镫光。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

  方。众夫所希见。天老教轩皇。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四愁诗》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从之梁父艰。

  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

  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

  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

  欲往从之湘水深。

  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琴琅

  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

  何为怀忧心烦怏。

  我所思兮在汉阳,

  欲往从之陇阪长。

  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

  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

  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

  欲往从之雪雰雰。

  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

  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

  何为怀忧心烦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朱穆
姓名:朱穆

  字号:字公叔,又字文元

  谥号:文忠先生

  民族:汉

  性别:男

  生卒:(100~163年)

  籍贯:南阳郡宛(今南阳市)人

  学识:文学家

  家庭出身:官宦之家。丞相朱晖之孙

  主要经历:20岁举孝廉,后拜郎中、尚书侍郎,顺帝末,从大将军梁冀,为典兵事,甚见亲任。桓帝即位,升任侍御史,不久再迁议郎,与边韶、崔寔、曹寿等共入国史馆东观撰修《汉纪》,作《孝穆、崇二皇及顺烈皇后传》,又增补了《外戚传》及《儒林传》。桓帝崇尚敦厚,朱穆遂作《崇厚论》,呼吁重德教;又著《绝交论》,倡导交往以公。永兴元年(153年),冀州发生严重的水灾饥荒,社会秩序混乱,朱穆奉命出任冀州刺史,因慑于朱穆威名,贪官污吏闻风而逃,冀州百县中仅解印外逃的县官即达四十余人,他一到任,就严惩为非作歹的贪官豪强,终因触怒朝廷宦官权贵,被捕还京师,罚作刑徒。后得太学生刘陶等数千人上书申诉,为朱穆鸣不平,方获释归居乡里。居家数载,复为尚书,仍刚直不阿,屡次上书或面谏罢除宦官,桓帝不从,遂遭排挤诋毁,终日愤懑抑郁,于延熹六年(163年)发疽而死。

  代表作品:《崇厚论》。《绝交论》

  作品欣赏:

  《与刘伯宗绝交诗》

  北山有鸱,

  不洁其翼。

  飞不正向,

  寝不定息。

  饥则木览,

  饱则泥伏。

  饕餮贪污,

  臭腐是食。

  填肠满嗉,

  嗜欲无极。

  长鸣呼凤,

  谓凤无德。

  凤之所趋,

  与子异域。

  永从此诀,

  各自努力。。 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