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印巴核试验(2)
遗憾的是,印度置全世界的反对于不顾,5月13日又进行了两次核试验。一时间,乌云笼罩在南亚上空。
剑指中国?荒谬无理
更为出乎意料的是,印度在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进行核试验的同时,竟然把矛头对准中国,声称其进行核试验是为应对来自中国的“威胁”,这分明是试图为其核试验寻找借口。
1998年5月13日出版的美国《纽约时报》披露了一条令人吃惊的消息:在5月11日印度进行核试验当天,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致函美国总统克林顿,为印度核试验辩解,称印度进行核试验的主要原因是对不断恶化的安全环境,特别是核环境深感不安。他在信中还说,一个公开拥有核武器、1962年曾对印度发动武装侵略的国家与印度接壤,两国边界问题尚未解决。这个国家还大力帮助印度的另一邻国成为秘密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纽约时报》全文刊登了瓦杰帕伊的这封信。
虽然瓦杰帕伊的信中没有出现“中国”两个字,但任何稍有国际常识的人一眼便可以看出,他指的是中国。
其实,印度外交部在1998年5月11日发表的声明中已经有所暗示,声称印度核试验是出于“对印度周边核环境的严重关切”。而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核试验前就开始制造舆论,他在5月3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宣称,“中国是头号威胁,来自中国的潜在威胁要大于巴基斯坦”。
印度对中国的指责完全是为了寻求借口,因为谋求拥有核武器是印度长期追求的战略目标和基本国策。
印度很早就开始实施核武器研发计划,并于1974年5月爆炸了核装置。此后,印度一直没有放弃核武器发展计划,公开指责《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是歧视性的、不公正的,并以此为由,拒绝加入这两个条约,显然是为发展核武器留下伏笔。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抵制上述条约的国家之一,印度一直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批评。
时隔24年,印度再度进行核试验,意图很明显。国际上普遍认为,印度急于赶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生效前尽快迈过“核门槛”,谋求获得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平起平坐的地位。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只承认1967年1月1日前制造并爆炸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的国家为有核武器国家,这些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印度是“核门槛”国家,不是国际法承认的核武器国家,即掌握了制造核武器能力与技术,但未公开进行核试验并宣布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当时《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得到美国和俄罗斯两国政府的积极支持,生效前景乐观。条约一旦生效,印度再进行核试验将面临更大的国际压力。
至于中印关系,那时早已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发展势头良好。从1988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华以来,两国高层往来频繁,各级别的交流逐渐增多,相互了解不断加深,各领域合作逐步拓宽和深化。
在这种背景下,印度把中国作为它搞核试验的理由,指责中国对印度构成威胁,显然是别有用心,根本站不住脚。
坚持原则?表明立场
针对印度核试及其后一系列做法,我几次召集外交部有关部门研究对策。大家一致认为,印度进行核试验不仅危及南亚的和平与稳定,也会对国际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对国际军控与核不扩散进程构成严重挑战,并且有可能在南亚地区引起核军备竞赛。。 最好的txt下载网
印巴核试验(3)
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维护世界和平负有重大责任。我们有必要立即在双边和多边领域采取应对措施,表明立场和态度,并动员国际社会迅速采取一致行动,要求印度立即停止发展核武器。
针对印度为核试验制造借口,对中国进行无端攻击、泼脏水的做法,大家非常气愤,认为有必要做出反应。
我向中央汇报了外交部的有关看法和意见。经请示中央同意,我们采取了几项措施。
1998年5月14日,外交部就印度核试验发表了严正声明。声明指出,印度政府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继5月11日进行核试验后,5月13日又进行两次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深感震惊,并予以强烈谴责。印度的行径是对国际社会要求全面禁止核试验共同意愿的公然蔑视,是对国际防止核武器扩散努力的沉重打击,将给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带来严重后果。
声明还指出,印度诬蔑中国对其构成威胁,是毫无道理的,明显是为其发展核武器找借口。
同日上午,外交部部长助理王光亚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南威哲,就印度核试验进行严正交涉。王光亚向南威哲宣读并正式递交了外交部声明,让他转交印度政府,并告诉他,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是多年来少有的,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行动,印方应当充分注意。
针对印度对中国的无理指责,王光亚特别指出,印方不负责任的言论,是中方不能接受的。印方这一做法损害了中印关系,给两国关系的发展蒙上了阴影。印方应对此负完全责任。中印关系发展到现今阶段是双方长期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中方要求印方立即停止发展核武器计划,不要将发展核计划归因于中国,印度政府及要员应立即停止对中国的诬蔑。中方将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南威哲态度很强硬。他说,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是歧视性的,国际社会对印度核试验的反应是不公平的,印度在核试验问题上是十分克制的,应得到赞赏。
1998年5月15日,我分别给33个国家的外长写信,呼吁国际社会采取一致立场和行动,强烈要求印度立即停止发展核武器。这些国家包括联合国安理会所有成员国和在国际事务中有重要影响、在各大洲有代表性的国家。
我在信中说,印度核试验违背了国际社会要求全面禁止核试验的共同意愿,破坏了国际社会多年来防止核武器扩散的努力,造成了有关地区国家互不信任。在国际形势总体朝着和平与稳定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印度核试验给南亚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当务之急,国际社会应迅速采取一致立场和行动,强烈要求印度政府立即停止发展核武器。
我在信中还提到,印度诬蔑中国对其构成威胁是毫无根据的,完全是为其发展核武器寻找借口。
连锁反应?难以阻挡
印度核试验后,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反应比巴基斯坦更为强烈。
印巴有复杂的领土、宗教和民族恩怨,历史上曾三度兵戎相见。巴基斯坦一直把印度视作最大的安全威胁,认为必须同印度尽可能维持战略平衡,而在常规力量方面巴基斯坦已逊色于印度,如果核力量方面再处于劣势,就更难保障自身的安全。
1974年印度爆炸核装置后,巴基斯坦总理阿里·布托就说,如果印度制造原子弹,巴基斯坦即使“吃草”也要有自己的原子弹。他还说,“在拥有可以与印度匹敌的原子弹之前,巴基斯坦永远也不会真正感到安全”。为阻止印度搞核试验,巴基斯坦曾提出建立南亚无核区的建议,但遭到印度的反对。
印巴核试验(4)
巴基斯坦始终将自己的核政策同印度挂钩。巴方曾多次表示可以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但必须同印度一起签署。印度签,巴基斯坦就签;印度不签,巴基斯坦也不签。巴基斯坦前总统哈克曾经说过,只要印度签,巴基斯坦签两遍都可以。
印度核试验使南亚的战略格局失衡,使巴基斯坦当时的谢里夫政府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巴基斯坦国内反应非常强烈,各党派、军队和普通民众纷纷要求巴基斯坦也进行核试验。
对此,谢里夫总理向国民公开承诺,巴基斯坦完全有能力扞卫国家安全。1998年5月13日印度第二次核试验后,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巴基斯坦再次重申,将根据对其安全构成的威胁和保护国家利益的需要,采取一切措施。
针对印度核试验可能造成的连锁反应,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希望巴基斯坦保持克制。特别是美国,对巴基斯坦可能搞核试验尤为担心,认为一旦巴基斯坦掌握核武器,很可能导致包括伊朗在内的其他*国家采取相应行动,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美国想方设法劝阻巴基斯坦。克林顿总统给谢里夫总理打电话,要求巴方保持克制,放弃进行核试验的选择。克林顿还为此专门派副国务卿塔尔博特去了一趟巴基斯坦。美国甚至提出,可以向巴基斯坦提供安全保障、常规武器及经济援助,作为交换条件。
中国作为与巴基斯坦关系最为紧密的友好邻邦,自然也成为美国做工作的对象。美方不断通过各种渠道表示,希望中方帮助说服巴基斯坦保持克制。
1998年5月13日晚,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打电话给我,希望中国和美国一道向巴基斯坦施压。奥尔布赖特说,美方对印度进行核试验深感沮丧,担心这将导致南亚地区核与导弹竞赛的升级,破坏该地区的稳定。美方当前最担心的问题是,巴基斯坦政府受到强大压力后,可能通过核爆炸或导弹试验,对印度的行动做出反应。奥尔布赖特说,克林顿总统已要求她派副国务卿赴巴基斯坦,敦促巴方避免采取任何火上浇油的行动。美方希望中方也对巴基斯坦做出类似表示,敦促巴方体现政治家风度,从而让印度自食恶果。如果巴基斯坦也搞核试验,将受到美国同样的制裁。
我向她明确阐述了中国对印度核试验的原则立场,并坦率地指出,出现目前这样的局面,同美国在南亚推行不平衡政策是分不开的,与美国在防扩散领域搞双重标准也不无关系。国际社会当务之急是一致向印度施加压力,使其改弦更张。美国有责任这么做,只要美国愿意,是能够做到的。
奥尔布赖特完全同意我关于国际社会应保持一致的看法。她说美国并不认同印度所谓搞核试验是为应对中国威胁的说法,相信印度核试验完全是出于其国内原因。当然,她对我有关美国在南亚推行不平衡政策和搞双重标准的说法感到不快。
奥尔布赖特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务卿,曾任驻联合国大使,深谙国际事务,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深得克林顿总统的信赖。当时她在国际上享有“铁娘子”之称,爱穿一身醒目的红色套裙,说话坦白率直,坚持主见,姿态强硬,不像大多数外交官那样委婉。
此后,国际社会一直在对巴基斯坦做工作,但在是否进行核试验问题上,谢里夫总理始终没有明确表态。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印巴核试验(5)
1998年5月25日,江泽*席应约与克林顿总统通电话。
克林顿总统首先表示,印度进行核试验是犯了重大错误,美国已经对印度实施了严厉制裁。
但他很快将话题转到巴基斯坦上来。克林顿总统说,他已经同谢里夫总理通过三次电话,相信谢本人不想搞核试验,但国内压力巨大。他说,他已告诉巴方,如果美国帮助巴基斯坦改善常规军备,增进其安全,并改善巴经济状况,巴基斯坦不进行核试验而从邻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所获得的支持,将远远大于选择核试验所带来的短期效益。
克林顿总统最后明确提出,希望*能够亲自做谢里夫总理工作,劝说巴基斯坦不要进行核试验。
*首先对克林顿总统阐明了中国在印度核试验问题上的立场。他说,作为南亚的近邻,中国对南亚地区形势深感不安。印度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连续进行两轮核试验,破坏了国际社会防止核武器扩散的努力,损害了南亚乃至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后果严重。
*说,当务之急,国际社会应做两件事:一是要求印度立即放弃发展核武器,无条件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二是切实考虑并解决巴基斯坦的正当安全关切,一味要求巴基斯坦采取克制态度是不够的。在这方面,中美双方可以共同努力。
事情的发展正如人们所料,尽管面临来自外部的强大压力,巴基斯坦最终还是于1998年5月28日在俾路支省查盖山区进行了五次核试验,此后又于30日进行了一次核试验。巴方宣布已基本完成了从核装置到核武器的研制试验过程。
巴基斯坦核试验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表示痛惜,呼吁印、巴保持克制。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表示谴责,敦促巴基斯坦立即停止核试验。我们也通过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对此深表遗憾,并呼吁南亚有关国家保持最大限度克制,立即放弃核武器发展计划。
国际关注?大国协调
如何处理印、巴核试验问题成为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有些国家主张召开联合国大会进行审议,有些国家主张在联合国安理会进行讨论,还有些国家主张由某些集团性机制介入。
巴基斯坦进行核试验后第二天,即5月29日下午,奥尔布赖特国务卿又给我打来电话,商量中美如何采取下一步行动。
奥尔布赖特一上来就说,她已经就印巴核试验及其对南亚局势的影响与英国、法国、俄罗斯外长交换了意见。四国考虑两周后在伦敦召开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与“八国集团”的外长会议,讨论防止核武器扩散、南亚安全形势以及印巴克什米尔争端问题,此后再吸收印度、巴基斯坦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参加。她希望得到中国的支持和参与。
我告诉奥尔布赖特,中方对印巴核试验深表遗憾,但南亚出现目前这样的局势,始作俑者是印度。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在处理印巴核试验问题上要主持公道,对印度和巴基斯坦要区别对待。
对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加“八国集团”外长会议一事,我明确表示,印巴相继进行核试验,南亚出现核军备竞赛,是一个事关国际和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问题,在联合国安理会讨论最为合适,五大国作为常任理事国负有特殊责任,将这一问题拿到“‘五常’加‘八国’”框架内去谈不合适。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印巴核试验(6)
奥尔布赖特于是建议先召开安理会“五常”外长会议,届时再考虑吸收其他国家参加的问题。她向我解释说,召开“‘五常’加‘八国’”外长会是克林顿总统的想法。美方的考虑是,将德国与日本这两个无核武器的重要国家包括在内,主要是希望借此向印度表明,印度想通过拥有核武器来获得大国地位的想法是错误的。美方担心,安理会难以深入讨论、迅速处理南亚安全问题,特别是克什米尔问题。安理会即使通过决议或发表声明,为照顾各方不同立场,内容也将被弱化。
美国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长期以来,安理会成员之间,在许多重大问题上都存在分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没有过“五常”外长共同出席安理会会议,讨论涉及国际和平与安全重大问题的记录。但即便如此,将印巴核试验这一涉及南亚和平、安全与稳定的重要议题拿到“八国集团”外长会上去谈,也是不合适的,会削弱安理会的地位和作用。
我告诉奥尔布赖特,关心印巴核试验和南亚安全的不仅是“八国集团”或“五常”,这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国际安全问题了。如果召开“‘五常’加‘八国’”外长会议,一方面可能形成马拉松会议,劳而无功;另一方面也可能转移国际社会对安理会作用的注意和期待,使事态更加复杂化,不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至于召开什么形式的会议,需要进一步研究。
通话结束后,我们立即对美方建议进行了分析研究。大家认为,印巴核试验实际上宣告了美国对南亚核不扩散政策的失败。美国还担心印巴核试验在国际上引发连锁反应,而少数西方国家的制裁措施又难以奏效,有可能导致美国苦心经营的全球核不扩散机制瓦解。美国甚至担心,印巴核试验造成的紧张,可能引发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导致南亚局势失控,危及美国在南亚乃至中亚、中东地区战略安全利益。
我从奥尔布赖特的话中感觉到,美国力求抓住处理印巴核试验问题的主导权,但美国同时也意识到孤掌难鸣,必须借助其他大国,尤其是中国的力量,才有可能妥善处理这一问题。中美统一认识,协调行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该说,这为中美加强合作提供了机遇。
我们对美方的建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之后,确定还是以召开安理会“五常”外长会最为稳妥。如果美方坚持,我们也可以考虑召开安理会外长会或在此基础上吸收其他国家参加,具体与会国名单由“五常”商定。我把这一工作考虑向钱其琛副总理做了汇报,得到他的赞同。
当晚,我再次与奥尔布赖特通话,向美方提出尽快召开安理会“五常”外长会的建议。我对她说,会上可以主要讨论制止南亚地区的核军备竞赛,防止核武器扩散和维护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等重大问题。会议可发表一个联合公报,交安理会认可。此后,会议还可讨论克什米尔问题。
奥尔布赖特当即表示这是个好主意,希望通过“五常”外长会,在“五常”内部形成协调一致的立场,为国际社会处理印巴核试验问题指明方向。她还建议以此为出发点,视情扩大与会国范围,让其他一些感兴趣的国家也参加。她甚至主动提出由她本人同英、法、俄三国外长联系,争取在当天夜里答复中方。
考虑到日内瓦是裁军谈判会议所在地,我们两人一致同意,将会议的地点定在日内瓦。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印巴核试验(7)
1998年5月30日凌晨1点30分,美国助理国务卿帮办谢淑丽(Susan Shirk)打电话通知王光亚部长助理,奥尔布赖特已经和英、法两国外长取得联系,两国都同意中方建议。虽然还没有来得及与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联系,但奥尔布赖特对劝说他与会持乐观态度。谢淑丽在电话中表示,奥尔布赖特再次感谢中方提出的好建议。
5月31日晚,奥尔布赖特再次打电话给我,先和我就会议的设想初步交换意见。奥尔布赖特说,美方建议会上讨论三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