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世纪千年史话-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侦察】

  这次西征并没有就此画上句号,蒙古人的足迹还在向西、向北延伸。

  摩诃末死后,奉命追击的哲别和速不台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继续西进,这是一次成吉思汗授意下的侦察行动,就是这次侦察震撼了欧洲世界(哲别为主帅,速不台为副帅)。

  洗劫赖伊以后(这座以生产奇异装饰陶瓷闻名的城市再也没从灾难中恢复过来),蒙古侦察军受逊尼派穆斯林邀请,捣毁什叶派穆斯林的中心城市库木。

  在丝绸之路上有一个重要站点——哈马丹(Hamadan;今伊朗哈马丹省省会),它曾经做过古代米底王国的首都,是历史悠久的中亚古城。

  哈马丹守军比较识趣,主动投降,哲别和速不台收下赎金,没搞屠杀(这并不表示哈马丹就没事了)。哥疾宁守军就没那么明智,他们的誓死抵抗招致血腥屠城。

  阿塞拜疆的统治者吓得赶紧奉上无数金钱、布匹和战马,这才保住自己的首都大不里士(Tabriz;位于今伊朗西北部)。

  从大不里士出发,蒙古侦察军继续北上,在木干草原(Mugan Steppes)度过寒冷的冬季,在那里,蒙古侦察军得到库尔德人和土库曼人的增援。

  【格鲁吉亚抗战】

  到现在这种地步,哲别和速不台已经没有什么计划,向哪儿侦察无所谓,他俩挑了一个方向,领兵杀将过去。

  1221年年初,倒霉忘烧高香的格鲁吉亚迎来蒙古的第一次入侵。

  格鲁吉亚国王名叫拉沙&;#8226;吉奥尔吉(Lasha Giorgi; 1213—1223年在位,即吉奥尔吉四世;Giorgi IV)。

  这位仁兄是中世纪一位很特别的国王,特别在他的思想很开放,与当时的封建主义思想格格不入。在贵族眼里,沙拉就是个新新人类。

  拉沙娶了一名农家女为妻,贵族和主教们极力反对,堂堂国王怎么能娶平头百姓为妻呢。

  拉沙顶不住压力和老婆离了婚,正在守旧派高兴的时候,他们的国王又娶了一个灰姑娘,差点把老古董们气吐血。

  这时候,拉沙正集中精力支持第五次十字军东征,没想到屁股后面杀出一彪蒙古骑兵,他立刻组织七万人马抵抗两万蒙古侦察军。

  格鲁吉亚骑兵是当时最优秀的骑兵部队之一,拉沙也以睿智和英勇善战著称,可是他对蒙古人的战术不甚了解,就在格鲁吉亚骑兵追击佯装撤退的蒙古侦察军时,速不台发动反击,拉沙大败而回。

  哲别和速不台并没有吞并格鲁吉亚的意思,洗劫一番后返回阿塞拜疆,攻破蔑剌哈(今伊朗东阿塞拜疆省马腊格)后又是一顿屠杀。

  【幸运的*世界】

  哲别和速不台的胃口还真不小,把下一个侦察目标对准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达。

  听说蒙古侦察军已经锁定自己,哈里发惊出一身白毛汗,巴格达的守军少得可怜,根本无法抵挡。

  这对*世界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当时,十字军已经攻占埃及的德米埃塔。如果哲别和速不台再攻陷巴格达,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哈里发是个幸运儿,哲别和速不台的任务是侦察,而不是灭了谁。收到赎金后,两位蒙古大将非常高兴地返回哈马丹。

  这一次哈马丹的百姓进行了英勇抵抗,他们的行为也只能用英勇来形容,蒙古侦察军攻陷哈马丹以后,全城百姓无一幸存,城市被付之一炬。

  【横穿高加索】

  1221年年底,蒙古侦察军从哈马丹出发,洗劫阿尔达比勒以后,再次光临格鲁吉亚,并突入库那河(Kura)流域。严阵以待的格鲁吉亚军发动进攻,速不台佯装撤退,将格鲁吉亚骑兵引入哲别所设的埋伏圈。

  同一个招式对圣斗士不能使用两次,看来沙拉不是沙加,他在“佯装撤退”这招上吃过一次亏,这次他又上当了,这位智勇的国王在突围时胸部受重伤,三十一岁就英年早逝。

  灭亡格鲁吉亚还是没能引起哲别和速不台的兴趣,他俩潇洒地把格鲁吉亚南方夷为废墟后扬长而去,格鲁吉亚人烧高香感谢上帝保住了首都第比利斯(Tbilisi;也是今格鲁吉亚的首都)。

  到此为止,侦察任务基本结束,哲别和速不台决定经高加索折返东方,与成吉思汗会合,顺便侦察一下高加索的情况。

  哲别找来十名向导,为了警告向导别耍花样,他挑出一个倒霉蛋当场处决。

  横穿高加索的道路崎岖漫长,哲别只得下令丢掉攻城武器,时值寒冬,大批蒙古骑兵冻死在异国他乡。

  好不容易穿过高加索,迎头而来的竟然是一支五万人的军队。仔细看看,呜呼呀,人种还真不少:契尔克斯人(Cherkesses)、居住在高加索北部已经皈依东正教的阿兰人、建立庞大汗国的库蛮人(疆域从巴尔喀什湖到黑海),在库蛮可汗劝说下,伏尔加…保加利亚王国和哈扎尔人也加入进来。

  各族人民为了迎战共同的敌人团结起来,一起对抗这场天灾(至少他们是这么认为的)。

  双方的第一场较量以互有伤亡告终。

  兵强马壮的库蛮人是联军里的不坚定分子,哲别和速不台利用突厥(库蛮人即西钦察人,是突厥人的一支)和蒙古两个人种之间早已八杆子打不着的关系,和分享战利品为诱饵,轻易让库蛮人背叛了盟友。

  失去库蛮人的联盟就像没了骨架的烤鸡,被蒙古骑兵一块一块撕扯着扔进嘴里。分得战利品的库蛮军高高兴兴地兵分两路,打道回府。库蛮人为他们的见钱眼开付出惨重代价,蒙古侦察军从背后杀来,两路库蛮军损兵折将,被俘人员皆遭屠杀,战利品也再次落入蒙古人手里。

  库蛮军的残兵败将一直把蒙古军引向西北,哲别派出一支分队洗劫热那亚统辖的港口城市索耳得亚(Soldaia)。

  就因为这场洗劫,一位很有创意的编年史作家津津有味地记录道:“威尼斯派一支使团与蒙古联盟,他们希望借蒙古之手摧毁其他的欧洲贸易据点,以便自己垄断贸易。”这个记载的可信性不大,遭到很多史学家质疑。

  【迦勒迦河战役】

  库蛮可汗逃到女婿、诺夫哥罗德大公姆斯季斯拉夫(Mstisl* the Bold)那里,半带挑唆地对女婿说:“今天恐怖的蒙古人抢夺寡人土地,如果罗斯人不帮助寡人,明天遭殃的就是你们。”

  小姆还是第一次听说蒙古人这个词,当时罗斯人对蒙古人一无所知,正像罗斯的编年史作家写的那样:“没有人知道他们(指蒙古人)源自哪里,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更不知道他们信仰什么,这些恐怕只有上帝或传说中的智者才知道。”

  小姆对老丈人的话并不在意,哪儿冒出来的,还什么蒙古人。当探马急匆匆到基辅报告说蒙古侦察军正沿德涅斯特河(Dniester,靠近波兰边境,注入黑海)行军时,整个罗斯震动了,他们真的来啦!

  小姆在与钦察人的战争中表现出色,他是隔着门缝出喇叭,名声在外。小姆当带头大哥,把罗斯的十八位王公组织起来,弗拉基米尔…苏兹达里(Vladimir…Suzdal)大公尤里二世(Yuri II)也表示支持这场军事行动。

  哲别和速不台正在第聂伯河东岸等待术赤的增援,抑郁的术赤卧病在床,根本无法增援,说实话,他也不愿增援。

  哲别和速不台没等到援军,却等来“罗斯联军八万人沿第聂伯河而来”的报告。

  加里奇(Galich)和沃利尼亚(Volhynia)的王公们率部沿河南下,基辅和车尼哥夫(Chernigov)的王公们沿河北上,库尔斯克(Kursk)的部队从正面进攻,库蛮军从背后杀来,企图包围蒙古侦察军。

  哲别和速不台得知罗斯联军的意图,迅速向东移动,这也是蒙古侦察军唯一可以运动的方向。

  与此同时,哲别写信给基辅大公姆斯季斯拉夫三世(Mstisl* III),告之蒙古与罗斯远日无怨、近日无仇,此来只是为追击库蛮人。

  哲别在信中又说,所部的蒙古军正在向东运动,远离罗斯的城市,让姆斯季斯拉夫三世别误会。

  姆斯季斯拉夫三世根本不信,把书信撕得粉碎,随着碎片散落在地上,姆斯季斯拉夫三世迎来的是哲别派出的使团,他们不是来游说的,而是宣战。

  哲别和速不台在向东运动之前留下一千骑兵,一来担任殿后,二来报告罗斯联军的动向。冒着殿后蒙古骑兵的箭雨,小姆所部率先渡过第聂伯河,由于寡不敌众,殿后蒙古骑兵全部阵亡。

  1222年5月31日,连续东撤九天以后,蒙古侦察军在一条名叫迦勒迦(Kalka;该河的具体位置现在已经无从知晓,据估计是一条注入亚述海的小河)的小河边布防,与罗斯联军对阵。

  哲别和速不台自侦察以来打得最漂亮的一仗——迦勒迦河战役(Battle of Kalka River)拉开序幕,迦勒迦河这条无名小河也将因此名冠地球。

  罗斯联军的一个最大失误就是行动的步调不一致,王公们一个司令一把号,各吹各的调,他们行事随意,毫不统一。

  在追击过程中,各部队距离拉得越来越大,首尾不得相顾,这也是哲别和速不台连续后撤的原因。

  没等基辅和车尼哥夫的军队赶到,率先抵达的其他各部就发起进攻。毫无章法又缺少统一指挥的罗斯联军被蒙古骑兵冲得七零八落,双方刚一接触就出现一边倒的倾向。

71  最后的征途!成吉思汗之死
沃利尼亚和库尔斯克军队为了让惨败的库蛮军撤退,让出一条道路,没想到蒙古骑兵乘机切入缝隙,将罗斯联军一分为二。

  车尼哥夫军队不知道战斗已经打响,正赶往战场,与逃窜中的库蛮军撞个满怀。就在车尼哥夫士兵看着兄弟部队狼狈样儿发呆的时候,蒙古骑兵已经杀到眼前,突破他们的防线,车尼哥夫大公殁于阵中,军队全线崩溃。

  蒙古骑兵两翼包抄,切断罗斯联军的退路。在弓骑兵一轮又一轮排射下,罗斯士兵死伤无数。小姆、沃利尼亚大公杀出重围,逃出生天。

  基辅大公姆斯季斯拉夫三世刚刚赶到,发现罗斯联军已经惨败,吓得率领麾下一万人马撤退到第聂伯河畔的营地里。追击而来的蒙古骑兵将营地团团包围,基辅军队凭借营外的栅栏坚守三天三夜。

  丧失信心的姆斯季斯拉夫三世向哲别投降,认为这样就能回家,太幼稚了,任何与蒙古人达成城下之盟的想法都是白日做梦。搞完受降仪式,基辅士兵全被屠杀,姆斯季斯拉夫三世和贵族也被很体面地杀死(用蒙古一种不流血的传统杀人方法,蒙古人认为被这种方法杀死的贵族会很有面子)。

  弗拉基米尔…苏兹达里公国自12世纪开始取代基辅罗斯的霸主地位,成为最有实力的罗斯国家。当时其军队还没赶到,尤里二世幸运地保全人马,所以迦勒迦河战役对罗斯的政治局势没有产生多大影响。

  迦勒迦河战役中,联军损失五万有余,蒙古侦察军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不同史料对罗斯联军参战人数和损失的记载各不相同,我只取一种说法。总之,在这场战役中,罗斯联军损失相当惨重)

  史学家罗伯特&;#8226;马歇尔(Robert Marshall)评价迦勒迦河战役是“使用骑兵作战最伟大的冒险之一。”

  【突入伏尔加…保加利亚】

  为防止蒙古侦察军西进,小姆逃到第聂伯河东岸时,做了一个决定,当然不是愚蠢地学楚霸王乌江抹脖子,而是在渡河后很明智地把所有能找到的船只全部毁掉。

  罗斯人最害怕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蒙古侦察军没有西进,而是追击加里奇残部一直向南挺进。

  加里奇的残兵败将越过伏尔加河一路南逃,把蒙古这股祸水引到伏尔加…保加利亚王国境内。

  1223年秋,在萨马拉弯流(Samara Bend;伏尔加河在萨马拉形成的一条狭窄的弯流)附近,蒙古侦察军遭到伏尔加…保加利亚军伏击,伤亡不小。不久,两军再次相遇,蒙古侦察军大获全胜,在追击败兵时,捎带击败了支持库蛮人的康里人(康里人和库蛮人都是钦察人,有同族情结)。

  在乌拉尔山脉(Ural),蒙古侦察军击败库蛮残部,杀死库蛮可汗,这个挑拨是非的家伙终于没逃过一刀。

  这是哲别和速不台的最后一场胜利,随后他们折返东方。

  二人的侦察行动(更应该说是一次远征)意义重大,它是历史上距离最长的骑兵远征,三年时间跑了大约8;851公里,快赶上长征啦。他俩在罗斯安插大量间谍,蒙古经常会收到关于欧洲和罗斯的情报,为蒙古以后的西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俺要长生不老】

  等待哲别和速不台的时候,成吉思汗终于见到最想见的人——长春子丘处机(1222年5月)。

  丘老在成吉思汗的邀请下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来到兴都库什山,这位道学泰斗和世界军事至尊在国外相见,开始高端对话。

  成吉思汗看到丘老道骨仙风,感觉来了救星,迫不及待地问丘老要长生不老药方。

  六十岁的成吉思汗和秦始皇一样,感觉自己白头发一脑袋,可还有很多事没做,要是有长生不老药,整个地球都将是俺们蒙古的。

  丘老道骨仙风不假,但世间根本没有什么长生不老药。

  当初徐福下海找仙药也是一去不复返(估计是没找到仙药,不敢回中国),现在还有个稀奇古怪而又搞笑的传说,徐福是日本的什么神武天皇(日本传说中的第一代天皇),随行的五百童男女成了倭人祖先。真要是那样,身有中国优秀基因的倭人,海拔身高怎么着也得超过一米六不是?

  丘老的回答当然令成吉思汗很失望,成吉思汗无奈何望着天,叹叹气把头摇,统一地球的任务就由子孙后代们完成吧。

  长生不老药得不到,那就赶紧回家吧,成吉思汗带着人马缓缓东返。

  另外提一句,丘老出国不是一个人在行动,有个人陪在他身边,此人名叫李志常。丘老是全真教第五代掌门,李志常后来成为第七代掌门。依靠蒙古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李志常使全真教鼎盛一时。

  你问第六代掌门是谁啊,就是在《神雕侠侣》里把小龙女给那个的尹志平。当然啦,历史上的尹志平和小说里完全不同,他可是为全真教蓬勃发展奠定基础的人物。

  【返乡】

  成吉思汗对*教挺感兴趣,率军抵达不花剌时,他满怀新奇地询问*教教义。

  成吉思汗认为到麦加朝圣那是多此一举,因为整个地球都是腾格里(Tengri;最早是匈奴对天的称呼,是萨满教腾格里信仰的中心神灵,蒙古、鲜卑、柔然和突厥等游牧民族都继承腾格里信仰,今土耳其语里的“神”一词也由“腾格里”转化而来)的归宿。

  当然啦,成吉思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整个地球都是蒙古人的,他有这个信心,有这个把握。

  行进到撒马尔罕时,成吉思汗命令穆斯林不要再以摩诃末的名字祈祷,要改口用我的名字,毕竟花剌子模的新主人是我成吉思汗,纪念那个死鬼干什么,想让他来找你们,还是你们去找他?

  另外,成吉思汗为了表明自己搞的那些大屠杀只是战争行为,而不是宗教灭绝,穆斯林中的高级人员如伊玛目、卡迪(民事法官)等统统免税。

  在撒马尔罕渡过1222年的冬天,蒙古大军在锡尔河北岸度过次年春天。

  不久,哲别和速不台率军前来会合,成吉思汗对两位勇将大加赞扬,你们干得漂亮。(西征后不久,哲别就因病去世)

  1225年,胜利完成西征任务的蒙古大军返回草原。(以上内容取自《草原帝国》)

  【最后的征途】

  成吉思汗返回蒙古大草原也没闲着,要找一个家伙算总账,它就是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当初征讨花剌子模之前,成吉思汗曾要求早已臣服的西夏派兵支援,西夏大臣阿沙敢不摇头晃脑地说,既然你没有能力征讨花剌子模,又有什么资格自称成吉思汗。

  就因为这句不知好歹的话,西夏亡国无日矣。另外,要彻底搞定金国,就必须首先夺取西夏所处的甘肃、阿拉善和鄂尔多斯,阿沙敢不的话只是给成吉思汗提供一个进攻藩属的借口。

  1226年秋,成吉思汗率领恐怖的蒙古大军出征西夏,仅几个月时间就杀到西夏都城。党项人饱尝着花剌子模人遭受的一切痛苦,“居民徒劳地藏匿在山间、洞穴,以避蒙古军,田地上尸骨遍野。”(记于《草原帝国》)

  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1227年8月18日,成吉思汗病逝于今宁夏六盘山(另有一说是灵州)的军营里,享年六十五岁,葬于不尔罕山(今肯特山)临近斡难河(Onon)源头的地方,真正陵寝位置至今不详。

  成吉思汗身上有太多的迷,不仅他儿子术赤的身世是个迷,他被埋在哪儿是个迷,就连他到底是怎么死的都成了迷,难道是蒙古人不习惯记录身边的事?搞不清楚。

  有的说他坠马受伤而死,可能;有的说他被雷劈死,够狠;有的说他被西夏毒箭射死,这是马可&;#8226;波罗说的;还有野史的说法更是相当有创意,晕菜。

  成吉思汗临死前也没忘杀人,西夏都城在不久后陷落,按照他的遗命,全城百姓皆遭屠戮。

  值得一提的是,成老和丘老颇有渊源,成老驾崩的同年,丘老也驾鹤仙游,享年七十九岁。

  【第一次西征的影响】

  花剌子模帝国的坍塌对*世界和欧州是个信号:东方的蒙古帝国正在崛起,蒙古大军在不久的将来会再次西征。

  新征服的花剌子模将是蒙古入侵基辅罗斯、波兰和匈牙利,以及后来蒙古大军进攻奥地利、波罗的海和德国的前哨基地。

  花剌子模的灭亡使得前往伊拉克和叙利亚的门户大开,这些地方最终也将会成为蒙古帝国的一部分。

  至于对世界的影响,《草原帝国》里是这么说的:

  大屠杀已经被忘记,而行政机构——成吉思汗的纪律和回鹤人的行政体系的混合物——仍在继续。在经历早期的严重灾难之后,这一工作最终将有利于文明。

  正是从这种观点出发,成吉思汗的同时代人对他作出如此评价:马可&;#8226;波罗说:“他的去世是一大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