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幸福的家庭因此破碎。
当婚姻的平淡遭遇外来的激情的时候,确实容易让人意乱情迷,但往往在错过之后,才发现,原来婚姻的稳定比浪漫的感觉更为重要。有了婚姻之后又遭遇激情的欲望,其实是危险的赌博。
每个女人都渴望浪漫,可是,将婚外情的那种新鲜刺激当成了浪漫,就成了错误。生活,有时还是平淡些好,得到自己该得到的,珍惜并享受自己所有的,这是一种生活哲学,也是一种修养。
“花开百朵,我折一枝,芳香满襟袖”。生活中,熊掌和鱼翅不可兼得,选择和节制是保证幸福生活而必要的措施,不要因为不懂得珍惜而付出了幸福的代价。幸福不是处处都有,失去了,有可能再也难以找回。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满足永远在未来
还记得我们年少时候的梦吗?就想考所好大学,找份稳定的工作。可当好大学、稳定的工作都有了之后,我们又在梦想什么?LV的包?丰厚的股票收益?即使一样样在实现中,但新的梦又在不断的产生,自己的公司?上流的生活?……梦想好像永无止境,我们的心永远在不满足状态。
可曾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打开心灵观看过自己的欲望?我们曾经想得到一千元,现在得到了,然而为什么还不快乐?因为我们又开始创造出新的欲望,开始期待新的未来——一万元。没错,得到一万元之后,下个目标就是十万元,得到十万之后呢?就是百万、千万……
人是很奇妙的动物,我们内心无时不充满着无限的欲望,也在奋力将欲望收缴于自己囊中,却没有一个真正满足和快乐的时候。
有一个老人在自家门口的一块空地,坚起一牌子,上面写着:“此地将送给一无所缺,全然满足的人。”
一名富有的商人,骑马经过此处看到这个告示牌,心想:“此人既要放弃这块土地,我最好捷足先登把它要下来。我是个富有的人,拥有一切,完全符合他的条件。”
于是,他叩门说明来意。
“你真的全然满足了吗?”老人问道,“那当然,我拥有我所需要的一切。”
“果真如此,那您还要这块土地做什么?”
我们常以为,若能得到更多的钱、更大的权力、更高的名位、更大的成就,就会满足。但当我们得到这些目标,我们还是不满,因为永远都有下一个更远的目标在前面等待我们去完成,这就是欲望。
欲望是依据这个人的年龄、知识层次、所处的地位以及环境不同而不同。就一个人而言,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欲望,当一种欲望满足以后,新的欲望又会产生。欲望的产生永远比满足欲望的手段跑得快,欲望的满足只存在于完成时的那一刻,在满足的那一刻之后,人们就对它再也没有兴趣了。
读过《圣经》的人,对于古代犹太国极盛时期的君王所罗门,有很深的印象。所罗门被称为充满智能的君王,他领导的犹太国,国强民富。他个人的聪明才智,超过历代的学者智士,他的财富名位,也是得心应手,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物质的享受,算得上达到了极点。但是,所罗门他满足了吗?他是否感觉到自己得到了真的幸福呢?我们看看他自己写的一段话就能明白:“空虚而又空虚,万事全是空虚。太阳底下没有一件可以留念的东西。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大地仍然常在。”所罗门又描写到:“智能愈多,烦恼愈多。学问越广,忧虑越深。”从所罗门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来,世间的一切,都不能满足他,都不能使他幸福。他那么的充满智能,又是一位极有财富的君王,尚且不能满足于现实,何况我们一般的人呢?
可见,欲望是本能,欲望的本质是不满足,人人都如此,即使无比富有。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排斥欲望,从另一个角度,适当的欲望能促进我们过得更好。
试着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欲求是什么,什么样的生活适合自己,根据心灵真正的声音去找寻想要的生活。不是看到别人有什么就想要什么,也不是因为别人拥有了什么我就一定要比他的好。如果这样,此生,我们恐怕都填不满这个欲望的洞。
不要让满足永远都在未来,站在那个遥远的山头孤单飘摇,让我们感受不到其中的快乐。可以给人生设定一小步一小步的方向,每当实现或得到,就好好珍惜和把握,满足得到,活在当下,不要无期的盼望着未来,而把现在当作无用的泥土践踏。
欲求未来会使我们错失当下,而如果我们不能够活在当下,那我们的不满、我们的痛苦将永无止息,找不到尽头。
我们可以试着去调整自己的心态,与其达不到某个设定的欲望目标,痛苦不已,不如调整自己的心里期限。这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把心放在身边
明天永远是个未知数,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身边的爱,是唯一不会错的真理。
坐在这里,想那里
我认识一个企业家,他因压力过大快承受不住,常来找我诉苦,我建议他出去散散心,去一个游客稀少、风景优美的海边度度假,这样或许能帮助减轻心理压力。
这位企业家朋友还真听了我的话,带着他的妻子出国旅游去了。他和妻子躺在白色的沙滩上,远眺宽阔的蓝色海面,听着海浪阵阵,让人神清气爽的一幅画面。可他还是眉头紧锁、唉声叹气,感觉心情很压抑。他自己也很不理解,问身旁的妻子:“为什么,躺在这里我的压力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增加了呢?”
“因为,你并没有真正放下,”妻子聪明地回答:“虽然你的人离开了,心却没有离开,你还扛着工作、扛着业务呢!也正因为你人不在现场,无法掌控现场,所以,压力更加增大了。”
他的妻子回来跟我讲述的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曾看过的一则公益广告,广告提醒大家旅行时别忘了带护照、机票、换洗衣物、相机、甚至笔记本,但最重要的是,请一定要“忘记带过去的心情、想法和习惯,要空空地出去,然后满满的、新新的回来”。
这真是一个好主意!想一想,我们曾有多少次外出旅游的机会,虽然飞机已经离地三万英尺,虽然我们已经置身于风景如画的度假胜地,但我们的心不在地面上的公司里,就在孩子上课的教室里;不在牵挂着下个月的营业额,就在担心着人员招聘问题——人已经在这里,心却还在那里,抓着工作、扛着公事、惦着业务、记着孩子,这样的旅行是不是太沉重了?
该休息的时候,没休息到,该玩乐的时候,没玩到;而该认真的时候又不认真,该安心的时候无法安心……我们似乎总是做那个“不应该”的事。
更可笑的是,也许我们对这个假期已经期盼了许久,牺牲了不少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才换来的;我们曾日夜梦想去到那个地方,为等待这一刻的到来兴奋不已,可当我们真的去到那里,真正可以投入到那个场景中,我们的心又开始想着家里,想着未完的工作,想着各种各样的事情。
甚至上班、学习、开会、聚会、聊天、娱乐……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我们总不能专心致志,已经习惯了人在那里,心,却在这里!
当我们在外出时,就只能呆在外面,无法回到家里,也无法回到办公室,那么,做好此刻应该做的事情就好了;当我们与朋友聚会聊天的时候,就不能够同时照顾孩子,也不能够看书写作,那还惦记此刻无法实现的有什么用呢?只会干扰了我们当下的状态和心情,干扰了此时此刻要专注做好的事情。
我有位亲戚就是典型“坐着这里,想那里”的例子。她刚生完孩子不久就和姐姐和开了一家珠宝店,生意很红火,忙得她有时连吃饭都顾不上,之前边开店边带孩子的想法就无法实现了,只好请保姆带。但后来,她却连续出现了几次事故,收了几次假钞,损失很大。她说:“工作时,我心里总是惦记着家里的事,孩子吃饱了没有?保姆把煤气关好了吗?家里没米了,老公下班记得买吧?回到家,我又挂念着店里的事,明天店里搞活动,不知道营业额能增长多少?过几天还要招几名导购,不知道情况会不会顺利?……”她说自己总是无法集中精力做好当下的事情,思想被扯来扯去,感觉自己都快要崩溃了。
其实,这样的情形有很多,比如,在我们念书的时候,上课时总想着下课怎么玩儿,到了下课玩儿的时候,又想着下堂课的内容还没预习;当上班工作以后,上班的时候想着下班要做什么事,到了下班之后,又想着上班的事;甚至认识心仪的另一半后,当和他(她)在一起时,想到的是没完成的考试或工作,当读书或上班时,脑子里又全是他(她)的影子;一个人的时候,向往热闹,热闹时又渴望孤单……我们的心似乎从来都不在自己所在的地方。
我们已习惯了这样,我们一直都不在当下,总是走神或分心,错失此刻的幸福。我们的人和我们的心走着不同的方向,所以,才会心神不宁,才会焦虑不安。
。。
珍惜身边的爱
卡耐基有一次在成年班的堂课上留下了一道家庭作业:“在下周以前去找你最想向他们表达爱的人,告诉他们你爱他。”
一周后,在课堂上,卡耐基问他的学生是否有人愿意同大家一起分享其中的故事。一个中年男子站起了身,说:“自从6年前我和父亲发生过激烈的争吵后,我们就开始彼此躲避,除了在圣诞节或其他不得不见的家庭聚会,我们避而不见,即使见面也从不交谈。所以,当老师布置下作业,我就想,也许这是个机会,以缓解我和父亲的矛盾”。
“晚上,我回到了父母家,按门铃,祈祷爸爸会出来开门——如果是妈妈来开门,我恐怕会丧失告白的勇气。幸运的是,爸爸打开了门。我一点没有浪费时间,踏进门就说:‘爸,我只是来告诉你,我爱你’。
“父亲听了我的话,不禁哭了,伸手拥抱我说:‘我也爱你,儿子’这一刻如此珍贵,我甚至期盼时间能就此停止。但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重点是两天后,从没告诉过我他有心脏病的爸爸忽然病发,在医院里结束了他的一生”。
“这一刻来得如此突然,我毫无防备。如果当时我退却,而没有告诉爸爸我对他的爱,那就意味着永远都没有机会了!所以我想对所有儿女们说:爱你的父母,不要迟疑,从这一刻开始吧!”
这是一个令我们感动,也值得我们深思的故事。
人生最悲伤的事情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也许,年少时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爱,等自己也为人父母、理解了父母的苦心时,想给父母一点回报,尽点孝心的时候,父母可能已不在我们身边。
比尔?盖茨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待,只有孝顺是不能等待的。时间如流水,青少年时期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要忙,忙学习,忙游戏……等成人了,还要忙工作,忙事业。当我们认为拥有了可以孝顺父母的能力的时候,父母已经吃不动也穿不了,有的父母甚至已经远离了尘世。
所以,亲爱的读者,如果父母还在你的身边,一定要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为父母做点事,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和感激。孝敬父母要及早,不要等父母不在了才想起要孝顺,为时已晚,只能空留遗憾。
还有一种爱和父母的爱一般,同样朴实无华,只会默默的围绕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关爱和关注,给我们温暖和帮助——这就是夫妻之间的爱。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很美丽,婚后数年依然美丽。她的婚姻似乎和她的相貌一样完美,让她无可挑剔。但是无论多么完美,日子久了,终究会变得平淡。平淡久了,也终究会厌烦。当厌烦到快要麻木的时候,她邂逅了一个丈夫之外的男人,那个男人似乎让她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她决意离婚。
丈夫久久无语。
漫长的沉默中,她拿出小剪刀开始修剪指甲。可是她的小剪刀有点儿钝了,不大好用。
“你把抽屉那把新剪刀递给我一下。”她说。
丈夫把剪刀默默地递到她面前。她忽然发现,丈夫递给她剪刀的时候,刀柄的方向朝向她,刀尖朝着他自己。
“你怎么这么递剪刀呢?”她有点儿奇怪。
“我一直都是这么给你递剪刀的。”丈夫说:“这样万一有什么意外,也不会伤到你的。”
“是吗?”她说。心却忍不住轻轻一动:“我从来没注意过。”
“那是因为这太平常了。”丈夫静静地说:“我从没有说过,因为我以为没有必要说——其实我对你的爱也是如此。从我爱上你的那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说,要把最大的空间给你,要把最大的自由度给你,就像刚才递剪刀时把刀柄给你一样,把爱情的生杀大权给你,让你不会受到伤害——最起码不会从我这里受到伤害。也许这并不惊天动地,也并不轰轰烈烈,可这就是我的爱。”
她泪水汹涌而出,紧紧地抱住丈夫。
如此一份细腻的,已融入生命的爱,当用内心去体验时,铁石心肠也会被感动,这份幸福又怎能放弃呢?
身边的爱也许就像穿梭在盛开的荷花下的青鱼,当荷花绚丽时,青鱼只在水中无声无息地游动;当荷花败落时,青鱼却还能带给它一串串鲜活的呼吸。
也许当我们倾心于花香满腑时,从不曾注意到青鱼的存在,但是,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青鱼的气息已经充溢到了我们每条脉络之中。
亲情和爱情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爱,可往往因为日夜相伴、过于熟悉,让我们看不清其中爱的内涵,而不懂得去珍惜。
珍惜身边爱吧,时光是不能倒流的,过去的就永远不会再回来,不要让我们的心活在忏悔当中。
明天永远是个未知数,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身边的爱,是唯一不会错的真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在网络上读过一个小故事。
有人曾问梵高:“你的画里哪一张最好?”
他说:“就是我现在画的这一张!”
几天之后,那个人再问他。梵高说:“我已经告诉过你,就是我现在正在画的这一张!”
虽然梵高正在画的是另一张,但对他而言,对一个活在当下的人来说,毫无疑问,他的回答都会是:“我现在正在画的这一张就是最好的。”
同样的故事,在著名的指挥家托斯卡尼尼身上也发生过。
托斯卡尼尼是举世闻名的指挥家,人生的阅历非常丰富,他到过许多地方,指挥过无数的乐团,也见过无数的达官贵人。
在他八十岁时,他儿子有一天好奇地问他:“在您一生中,一定有过很多重大的事,您觉得您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托斯卡尼尼回答说:“我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不管是在指挥一个交响乐团,或是在剥一颗橘子。”
他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但细想起来又不无道理,剥橘子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甚至不用刻意关注也能剥好,比如我们边看电视或边聊天的时候,眼睛盯着电视、嘴巴还在说话,只将很少的意识放于橘子上,也能完成。剥完后,就一瓣瓣地吃,直到吃完,我们的意识或许都未曾专注过橘子,自然,没将意识专注于橘子上,我们也无法充分体会到吃进去嘴里的美妙滋味——如果不能习惯性的专注在此刻,也许我们就习惯了任何时刻都无法专注,就像忽略了对剥橘子的专注,也就很自然忽略了橘子的甘甜味道。
我常有这样的经验,如果做某一件事我没有专注,事后,总会在头脑里跳出来一个声音在默默指责我:“也许,刚才应该更认真对待才对!”只不过,刚才已经离开,也永不再回来。
小时候,我可爱的母亲就告诉我和弟弟,吃饭的时候就好好的吃饭,不要说话,不能看电视,当时我还很生气,认为她太严肃了,为什么吃饭就只能吃饭?现在想想,原来,母亲一直在引导我们“活在当下”,该吃饭时就好好吃饭,别错过享受每一口饭菜的滋味,专注每一件应该专注的事情才是正确的。
母亲还曾教过我,上课时就应该好好看着老师的眼睛,听老师讲,而不要只顾自己忙着抄笔记,漏了老师所讲的内容。开始我没往心里去,心想,老师讲的时候我不赶紧抄下来,下完课黑板一擦不就没了?于是很努力、很认真地抄笔记。但我从来都没有当过最优秀的学生。后来,学校组织优秀学生介绍学习经验时,我清楚地听到一位男孩说:“上课时我的眼睛只跟着老师转,很少记笔记,或许我能从笔记中得到考试所需要的知识,但知识并等于理解,要理解就必须专注当下,否则片片段段抄下来,知道的也只是片片段段。等我全都理解透了,就自己重新整理出一本笔记,这样更利于巩固知识。”
是呀,多聪明的做法,这不和我母亲说的一样吗?当我们辛苦的抄着老师笔记的时候,却错过了在当下就理解透彻的机会。
当下的学问还真是挺大。但我们为何习惯了总不在当下呢?是我们放不下一颗忙碌的心?还是我们总怕错过什么?
实际,我们在不专注的时候,就已经错过了当下,而明天、未来就是由一个个当下组合而成!
只有全心全意地投入当下,把手边正在做的事情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仿佛此时此地世上惟有此人,惟有此事……如此这般,才会有真正的享受过程、快乐产生。
是的,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即使在剥一颗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