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方旭立即拨了翟红国的电话……
冯喆在检察院呆了八十多个小时后,被县委书记的专车、检察院的车和县医院的救护车共同一起,送进了县医院的重症护理室。(未完待续。。)
第114章变化总比计划快(一)
冯喆静静的躺在病床上,窗户外面的阳光很和煦,可是护士将窗帘拉的严严实实,只在窗帘的四周露出了微弱的光,而屋里的灯光却开启着,蔼蔼的不刺眼,屋里面积不小,可是感觉有些压抑。
其实冯喆根本没有觉得身体有什么不适,可休息一下,还是好的,这几天在检察院确实没有好好睡过,不过在之前的那些岁月里,缺吃少穿颠沛的生活对他而言也不是什么不常见的。
为什么自己从检察院被带出匆匆忙忙的入住县了医院,高建民已经说了大概,冯喆明白了,自己之前之所以进检察院,那是出于组织上对于自己的关爱,是证明自己清白的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凡事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有利有弊,这是个辩证的问题,而这会进医院,依旧是出于组织上对自己的高度关怀爱护,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养好了,才能更高效的将工作做好。
无论如何,组织都是站在一定的高度统筹全局的,任何时候,个人总是卑微渺小的,认知是有限的,所以无条件的服从组织,跟紧组织,才能会有更大更快更高的进步和提升,这毋庸多言。
因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自己见到什么人,该说什么样的话,都需要从组织的意图出发、从对梅山县委负责任的态度出发,不能从个人主观方面出发,搞个人意气。
在方旭秘书的鉴证下,高建民的寥寥数语被冯喆神形具受。
这是高建民第二次见到冯喆。同样冯喆也是第二次见到高建民。高建民三言两语。冯喆心领神会,一切都顺理成章并且水到渠成,高建民看着冯喆那张应该说是宠辱不惊的脸,心说老县长果然会识人,关键他还那么年轻,人生的道路刚刚开始,应该前程无量。
一切都按照方旭指示的那样井井有序的进行着,只是方旭的秘书在离开医院准备回县委给方旭报告的时候。忽然觉得冯喆有些不妥:这个年轻人在检察院呆了将近四天,没刮胡子,这不能不说是个瑕疵。
书记秘书就要护士找刮胡刀来,高建民摆手:“人生病了,形象邋遢很正常,他现在就是有胡须,看起来比我都健康,再精神矍铄一点,厅长哪能相信这是得病的人?”
秘书一想,也是。于是就离开了,高建民看看冯喆。两人的视线在空气中碰撞在一起,彼此都没说话,高建民转身就走了出去。
省水利厅许副厅长一行人是在二十分钟之后到达县医院的,这个钟点是午时十一点一刻,许副厅长一进病房门,就伸出手,一直到了病床前,握住了冯喆的手,而领先一步进来的一个人用相机不住的在拍照,冯喆觉得这个拍照的人很敬业,也很专业,不知是省里哪家新闻媒体的记者。
“小冯同志,我来晚了!”
这位副厅长的话在冯喆听起来似乎有些语病,可是冯喆不能说我还没被折腾到死,坐起身子嘴里答应着:“谢谢领导关心,我只是做了自己份内的工作,而且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让领导牵挂,我深感不安,谢谢领导!”
许副厅长看样子五十多岁,手很绵软,但是说话的语气非常铿锵有力,他的一只手一直在握着冯喆的手,头却抬起来目视着前方挂着窗帘的窗户,充满感情的说:“基层的同志辛苦、水利工作者伟大,”许副厅长的另一只手随着话音一晃一晃的,比较有气势,随行的一干人瞬间都从后面鱼贯而至,围在病床周遭,嘴里都不住的附和许厅长的话,只是有意无意的,大家给那个搞摄影的人露出了一点空余地域。
“小冯同志一贯表现很好的!他是我们梅山水利工作者的优秀代表,许厅长,有个情况您可能不太了解,这个小冯啊,是我们岭南大学的高材生呢!是我们县水利工作者中学历最高的,当然,也是比较有水平的,半间房镇上所有的水利标语是小冯亲自书写,连半间房水利站站办公室里的那些水利规章制度,也全是小冯写出来的。”
“哦?嗯,好啊!”
给许副厅长介绍冯喆的是梅山县水利局长刘玉顺,其实在今天之前,刘玉顺根本没有和冯喆见过面,但是此时此地,在这个特殊的场合,刘玉顺觉得自己必须,也非常有必要出来在省厅领导面前显露一下自己对这位积劳成疾的属下的关爱。
在刘玉顺说这番话的时候,那个记者调好角度对着刘玉顺和许副厅长又是一阵猛拍,冯喆这时说道:“县委县政府、县水利局、刘局长对我们基层同志很关心,业务上做了很多的指导,是我们乡镇水利站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
冯喆话音一落,许副厅长对着刘玉顺语重心长的说道:“根据‘巩固、改造、积极发展’的水利建设方针和‘保安全、保重点、保效益’的原则,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省、地有关水利建设的指示精神,以病险水库整治、灌区配套建设、安全饮水工程为重点,科学规划,全面推进水利建设,是我们水利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是,许厅长,我们县在省水利厅的正确统筹下,在市局的正确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对于我县水利工作,尤其是乡镇水利工作进行了稳打稳扎的计划和实施,具体的说,第一是关田坝病险水库整治已开工修建,建设内容包括大坝迎水面混凝土防渗、坝基帷幕灌浆、溢洪道改建、渠道防渗、蓄水池、输水管等,二是泡塘洼地排涝工程全面审查,三是饮水安全工作成效显著。一些乡镇的饮水工程通过验收已投入使用。按期完成了中央扩大内需的建设项目以及省委、省政府安排为民办实事的工作部署。第四是加强集镇自来水管理,确保自来水正常运行。”
刘玉顺说的水库当然不包括半间房后面的省二级水库,但是似乎没人注意他说话的重点是什么。
刘玉顺的话说完,许副厅长转过身,背靠着冯喆的病床,后面的随行人员自觉的围着许副厅长和冯喆呈现了一个半弧形,又到了前面。
许副厅长说:“狠抓执法体系建设,规范执法程序。稳步推进水政执法,为建设现代水利、民心水利和生态水利保驾护航,这个很重要,认真抓好涉水法律法规宣传工作,我发现梅山县做的就很好,其中半间房镇尤其突出,那些朗朗上口的标语,我现在都记忆犹新,比如那个‘不要让倒影成为回忆,’很有文采。很有内涵嘛,没有了水。哪里还有倒影呢?也只剩下回忆了嘛。再比如说那个‘污水零排放,优美半间房,’这很好嘛。”
许副厅长一说,大家都跟着说极是,负责水利的梅山县常务副县长李开来见刘玉顺今天的话很多,这会自己逮住了机会,就笑说:“饮水思源,我们县定期不定期的会做水利调查,许多水利人和基层干部的确是很辛苦的,但是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他们依然的战斗在水利工作的第一线,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小冯同志就是他们中间优秀的代表。”
跟着许副厅长一起来的人这时就说:“厅长,我觉得梅山小冯同志的事迹的确很突出,很具有代表性,你刚才对于梅山水利工作的指示,高瞻远瞩,振聋发聩,小冯同志的事迹当做一个典型对全省水利系统推广,是完全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
刘玉顺心里有些欣喜,自从得知许副厅长要来梅山视察之后,他就想着怎么能在许厅长这里展现一下自己,可是水利工作千遍一律,到哪里都一样,怎么能在万花丛中一枝独秀,实在是令人煞费苦心。
就在刘玉顺愁肠百结的时候,他无意中想起了前不久半间房镇副镇长刘奋斗给自己拿了一份什么水利站的调查表之类的东西,依稀记得那文章写得好,可当时是没有什么实际操作意义的,这会倒是真能派的上用场了。
可是一两个月过去,那份文稿有些难找,放到哪里了都想不起来,等刘玉顺翻箱倒柜的找到了之后,只是粗略的再看上一眼,许副厅长一行人就到了武陵市,接下来,刘玉顺在陪同许副厅长到半间房后面的水库调研时,发现了半间房一路宣传水利的标语简直就是可谓铺天盖地,这是在别的市县村镇不曾见到的,对于许副厅长乃至于刘玉顺本人都是一个巨大的视觉冲击,因此,有了这作为铺垫,到了水库之后,刘玉顺逮住机会就将冯喆的那份水利改ge书交到了许副厅长的手里,许副厅长果然高度重视,接下来,才有许副厅长要见见冯喆这个基层水利专员的说法。
冯喆的成绩也就是自己的成绩,自己的成绩,也就是梅山水利系统的成绩,也是武陵市水利系统的成绩,这一点,刘玉顺想的很是全面。
果然,许副厅长对冯喆,对刘玉顺,对梅山县水利工作进行了高度的褒扬:“小冯同志,各位水利战线的工作者,认真做好水土保持防治工作,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确保从源头把好水土流失防治关,这是我们当前工作重中之重!严格执法,认真查处水事违法案件,是对我们依法治水的保障,有了成绩就要坚持,某些地区,现有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不到位、损毁无人修,这个后果很严重嘛,这些事实表明,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小冯同志的《关于梅山县半间房镇水利站改革的调查和思考》,写的很好!”
“小冯同志,你要好好休息,你要为我们水利事业,保重身体。”
许副厅长还在激情澎湃的说讲,一边的工作人员就在提醒行程安排,有人一看,快十二点了,这不到了吃午饭的时刻?
于是许副厅长再三嘱咐医院的医生和梅山县有关领导要对冯喆彻底治疗,加强关心关怀,然后再次和冯喆握手,说希望今后小冯同志能在水利工作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等记者将这一情形完全拍照留影,许副厅长在众人的追随下出门离开。(未完待续。。)
ps: 原来用拼音代替一些敏感字,但是被通知不能规避,因此,今后有些字词可能用谐音字和别字代替,再有,飞翔会逐步对之前的章节内容、字句进行修改,请朋友们予以理解,谢谢。
第115章变化总比计划快(二)
省水利厅许副厅长一行在当天下午结束了对梅山水库暨武陵市水利工作的调研返程。
冯喆在梅山县医院安安静静的休息了一个了星期,出了院,回到了半间房镇。
冯喆在医院的这一个星期的时间里,除了胡红伟、李雪琴之外,梅山县政府没有任何人再去探望他。
回到了半间房,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从前那种安静有序的状态,冯喆每天按时上下班,没人知道他在那个四楼的水利站办公室里究竟在做什么。
这样,时隔半个月后,有一天快到中午的时候,镇政府一个工作人员到了四楼叫冯喆下去接电话。
冯喆到了下面,接听了电话之后,里面竟然传出了赵枫林的声音:“马蜂!你小子原来在半间房啊!”
“赵枫林?你好。”
赵枫林说:“你藏匿的够深啊,要不是我今天看内参,还真不知道这事,你小子竟然就躲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说吧,该怎么惩罚你?”
内参是向各级党政机关专门呈送的一种新闻报道,有一定的级别性,有的内部参考发行只限于省一级机构,有些就只能到达市一级,因此冯喆不清楚自己怎么就上了内参,内参的内容,关于自己的,又是什么。
“枫林,不知你在哪个单位?出学校门几年了,真是就要失去联系了。”
“我在市里的政策研究室,好了,别的不多说。改天来市里。一定联系我。记着我的电话。”
“好,我这边还有点事,要给市长交一个稿子,咱们回头聊。”
赵枫林原来是在武陵市政策研究室工作。
市政策研究室是有根据市领导的指示为领导起草拟写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文稿的职责,不过赵枫林在给自己打电话之前,难道就没有在写那篇所谓的给市长的稿子?在和自己寥寥数语之后,就挂了电话,只给了自己他的手机号。却没有问自己的号码,也许,赵枫林认为自己是没有手机的?还是说他根本不会打自己的手机号?
好久没有人叫自己“马蜂”了,这勾起了冯喆的许多回忆,可是赵枫林那种潜意识里略带上位者语气的腔调让冯喆有些不舒服,看看手里记载的电话号码,冯喆回到了四楼,想来想去的,还是将赵枫林的号码输入到了手机里面。
“赵枫林就认为自己总会有事找他的,而他绝对不会因为什么‘私事’找自己。所以,他认为有自己在半间房政府的联系方式就行了。”
冯喆如今的手机里存的号码不超十个。关于老同学,就是柴可静和赵枫林,只不过柴可静的号码几乎是强迫他存入的,赵枫林却是下达命令式的。
这天下午,冯喆接到通知,刘依然书记要见他。
冯喆到了刘依然的办公室,发现屋里还有一个人,这人是副镇长刘奋斗。
“刘书记,刘副镇长。”
“小冯来了,坐。”
刘依然坐在他那张和当初裘樟清xian长办公室里似乎也并不逊色多少的办公桌后,桌子上,放着一份稿子,似乎就是冯喆那会写的那份梅山水利工作的调查报告书,只不过,这份自然是复印件,至于手书的原件,没有意外的话,这会已经成为粪土的一部分。
冯喆也不细看,刘依然面上略带笑容:“之前奋斗镇长给镇党委递交过一份水利站改革计划书,经过dang委慎重研究考虑,觉得在目前的条件下,可以在我镇实验性的实施,现在叫你来,就是看看水利站那边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谢谢书记,谢谢刘副镇长,前些时候,省水利厅许厅长对我们县水利工作做出过批示,要水利系统认真做好水土保持防治工作,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确保从源头把好水土流失防治,还要我们严格执法,认真查处水事违法案件,依法治水,对水利基础设施加大管理力度,我觉得,只要将许厅长的重要指示切实落实,我们镇的水利工作就可以更上一个台阶。”
冯喆并没有过多的谈自己的想法,他的话基本就是照搬许厅长的,刘依然和刘奋斗对视了一眼,刘奋斗就说:“小冯,你说的那个水利站的改革,在我们县可是史无前例,所以,刘书记是慎之又慎,同时也是顶住了巨大的压力的,这一点,你务必清楚。”
“是,谢谢刘书记对我的信任,对我们水利工作的支持。”
刘依然挥了一下手,吸了一口烟说:“水利工作,利国利民,将水利工作搞好,是我们镇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个人没什么,你下去将工作做好,也就是了。”
冯喆再次感谢了刘依然,然后等刘依然说了让他下去筹备的话后,就离开了。
既然镇里同意自己的设想,冯喆就按照最初的计划,他给胡红伟打了个电话,说借胡红伟的皮卡车用几天,胡红伟爽快的答应了,亲自将车送到了镇政府,冯喆就到镇上按照车子的尺寸做了宣传水利法的牌子固定在了皮卡车上,还在车上插了几面彩旗,搞了一个电喇叭放在车顶上,然后足足在半间房镇大街小巷和各个村落齐齐的绕行了一个礼拜,喇叭里净是他曾经写过的那些宣传水利的标语口号,惹得半间房镇上的人都说水利站的这个水利员是孤单寂寞的疯了,原来这个人不光爱写大字搞宣传,这会升级换代喜欢开车搞宣传,视觉轰炸变成了听觉轰炸,双管齐下。
而且冯喆是哪人多去哪,赶上半间房镇集会的那一天,他将车子停在了老镇政府大门口,自己站在车边给围观过往的人分发水利法的宣传单。不厌其烦的给大家解释各种关于水利的问题。
十天之后。有人终于觉得水利站的冯站长不是疯了。而是有目的的疯了。
五月十六号这天,冯喆一大早将宣传水利法的皮卡车开到了房河边上最大的一个鱼塘前,没等他停车,有人就过来问:“水利站的,你不去大街上放喇叭,难道要将车子开进水里给鱼虾讲?”
冯喆问:“你是鱼塘的负责人?”
“负责人?哦,你是说这鱼塘是谁家的,是。是我。”
“你好,我是咱们镇水利站的,你这鱼塘里用的水,是集体的,还是从房河里抽取的?”
“什么意思?听不懂啊。”
“我是说,你养鱼用的水,是你们村里机井抽的水,还是从房河里抽取的?”
“嘿嘿,自然是从房河里抽的,谁用村里机井的水?机井的水抽出来多凉?想把我的鱼冻死?机井的水不要钱?电费老贵了。”
这人一说。觉得有些不对劲,皱皱眉。冯喆问:“就是说,你这鱼塘的水全是取之于房河里的,对吧?”
“是啊,犯法了?”
“犯法倒是没有,不过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利用国家所有的水资源,是要办理取水许可证的,你有水利部bu门的用水许可证吗?”
“什么鸟证?没听说过!”
“没听说过不代表不存在对吧?根据你的话,我可以理解为你没有办理从房河里取水的许可证吗?”
这人不吭声了,冯喆掏出了笔和责令办证通知书,问询了这人的姓名,将表一填,递给他说:“请你在七天之内,到咱们镇镇政府四楼水利站办理许可证,逾期没有登记办理的,就是违法,后果自负。”
这人一听就恼了:“这是我的地,我一直就这么用的,我从小到大还一直冲房河撒尿来着,你倒是将我贡献的水费给我啊!”
冯喆不说话,上了车,这人还在唠叨,冯喆将车掉过头,这人走到了冯喆驾驶室边上说:“我就不去,你能怎么?”
“你有权向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行政复议,怎么滴,后果这会我给你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