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会在家族中遗传延续是指,由于孩子在某种性格和行为方式中浸泡长大,尽管他可能非常不喜欢这种方式,但是,儿童时成长的环境会给他造成终身的烙印。成年后,他会不知不觉地延续这种方式和性格。
妈妈的性格影响孩子的性格
好妈妈要牢记:作为父母,你的行动永远比你的语言更有说服力。
甜甜的姥姥是我最感兴趣的一个人,有很多年,我一直试图分析她的心理,追述她童年时期心理的起源。由于对她家祖孙三代非常熟悉,我也目睹了性格和行为方式是怎样从姥姥、通过妈妈、最终遗传给甜甜。
甜甜的姥姥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人。她辛勤地工作,希望能为自己和家人换来好的生活。但是,生活的压力很大,不如意的事情太多。甜甜姥姥渐渐养成了要强的性格,她需要生活在自己的掌控之内。
她对自己的女儿照顾周到,管束严格,不容许女儿有一点点自己的主张。从甜甜姥姥的角度来看,她自己是一个尽职的母亲,她用自己的经验和阅历练就了一双慧眼,为女儿密密地织了一道防护网。她决定女儿的前程,决定女儿的婚姻,决定女儿的衣物增减……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妈妈的魔棒很神奇(2)
甜甜的妈妈对甜甜的姥姥唯命是从,做什么事情都要看甜甜姥姥的脸色。在她自己的生活中,似乎没有主见,如果甜甜姥姥不发话,很难见她有什么行动。但是,她对待自己的女儿却一改温吞的脾气,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甜甜性格懦弱,如同当年的妈妈,问她什么问题,她都会回答说要回家问妈妈。
1。性格的起源
甜甜姥姥那个年代的孩子,很少从父母那里得到爱,感受更多的是威严。甜甜的姥姥有一个极具权威的父亲,在大家族中,甚至在整个村子中都有威信,他可掌控一切,包括甜甜姥姥的一生,当然也包括她的婚姻。婚前,她就认识后来成为她丈夫的甜甜姥爷,她不喜欢,但是父母认定了就是这个人,她无力改变父母的决定。于是,怀着委屈和无奈,甜甜姥姥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当然在她的新家庭中,她不由自主地开始扮演起自己的父亲在生活中的样子,她强势地主导自己的生活。
一般来说,强势的人的性格特点是:渴望能控制所有可能影响自己生活的人。他们无法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富有进攻性,即便在他们帮助别人的时候,也是通过施加压力来实现。他们还常常把事物极端化,要么是好,要么是坏,没有中间状态。
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影响了甜甜姥姥的性格,她畏惧父母的威严,但又强烈地渴望被爱。有了孩子后,她把自己的爱全部给了孩子。对她来说,孩子就是她一生的寄托,也是她未来的保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甜甜的姥姥是把内心理想的自我投射到孩子身上,因此,她给孩子爱,她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实际上是想要弥补自己童年缺失的爱。她不关心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以及孩子的成长到底都需要什么,她只要塑造出自己理想的孩子。她认为孩子并不了解他们自己,也不需要什么感受,只有她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也只有她才是最能为孩子承担责任的人。
2。性格的延续
甜甜姥姥的强势,影响了甜甜的妈妈一生。她无力摆脱这种强势,索性就依靠在这强势上,逐渐弱化自己的性格,以适应强势的妈妈。但是,在甜甜妈妈的骨子里,她认为强势的母亲是正常的模式。尽管她在生活中很弱势,但她当了妈妈后,她会不由自主地努力扮演强势妈妈的角色。她从没发现,她对自己生活的诸多不满意都来源于她的性格,而她又强迫她的女儿有一个同她一样的童年,最终形成同她一样的性格。
关于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家族遗传延续性,如果仔细观察,在我们周围就有非常多的案例。很多家长过于轻率地把这种现象归结于遗传基因,其实遗传基因只是非常浅层的一个方面。对孩子来说,后天的生活环境、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最主要的成长养分。
好的孩子其实不是通过大道理教育出来的,而是训练引导产生的。作为父母,你的行动永远比你的语言更有说服力。我听过很多家长抱怨,说孩子磨蹭、不专心、贪玩等等。孩子身上的问题,几乎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原型。家长在抱怨孩子的时候,有没有好好审视自己呢?
妈妈的行为左右孩子的行为
好妈妈要牢记:如果你想培养出龙凤来,请你一定要先把自己变成龙凤,至少在孩子面前,请你一定是龙凤。
乐乐三岁,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男孩,但是,最近他的妈妈发现他有很多问题,比如倔强、顶嘴、大发脾气、经常会打妈妈。他妈妈以为他到了逆反期,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切并没有改变。如果你听到乐乐的妈妈描述她们家一天的情景,你也会非常郁闷的。
妈妈的魔棒很神奇(3)
乐乐的妈妈对乐乐的要求比较严格。她说好的习惯是要从小培养的,她要把乐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孩子。所以如果乐乐做的不好,她会训斥乐乐,会惩罚他。比如,乐乐与同学一起下楼,他的妈妈就会跟乐乐说,一个有礼貌的男孩子,应该走在女孩子的后面,并且要本来同小朋友并肩走的乐乐错后一步。乐乐不乐意,她就直接把乐乐拉下来。乐乐的玩具在家里得扔四处都是,乐乐的妈妈让他自己收拾,乐乐说:妈妈你给我收拾吧。乐乐的妈妈很严肃地告诉乐乐:我是你妈,不是你老妈子。然后乐乐一个人哭泣,乐乐的妈妈在另外一个房间生气。乐乐中午同表哥玩得很开心,不想午睡,妈妈说好吧,今天你自己安排时间。乐乐玩到四点钟,终于困了,可他五点钟还有英语课。刚迷糊了一会儿的乐乐被妈妈揪起来去上课,乐乐大哭,他要睡觉。乐乐妈妈一边数落乐乐,一边拉着使劲挣扎的乐乐要出门。乐乐就不出门,他不要上课了。母子间的斗争持续了一个小时,英语课快结束时,乐乐终于到了教室。乐乐母子之间每天冲突不断。乐乐的妈妈说,她要求乐乐对自己所有的事情负责,但是乐乐的不懂事让她非常苦恼。
乐乐妈妈可能忘了,法律认为:小孩子是无行为能力责任人。把孩子看做正常的家庭中的一员是没错的,但是,为什么孩子要用比我们小的碗吃饭?为什么小孩子睡的床比我们的短?为什么孩子要先上幼儿园、上小学,而不是一下子就让他们独立?因为孩子还没长大,他还在体会学习中,他怎么可能对自己的全部行为负责呢!
心理学家认为,生活中很多困扰我们的问题实际都是心理问题。
乐乐妈妈严格要求孩子,在我们周围非常有代表性。我发现现在两个极端的家长非常多,一边是严格要求的,说要让孩子优秀;一边是放任的,说要让孩子快乐成长。一般严格要求的家长有自己的背景。我自己觉得,家长体会到生活压力大的对孩子的期望值比较高,她通常会严格要求孩子,希望孩子从小努力,等长大了能比自己如今过得轻松;而如果家长生活比较安逸,压力相对不大,期望值也比较低,她会选择让孩子自由成长,不会对孩子的学前教育倾注非常多的心思。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还同家长的经历和教育背景等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成为父母后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很多时候是我们的父母曾经怎样对待我们的经历的照搬。我们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是根植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的。当我们的孩子出生后,我们童年的心理会浮现出来,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如果父母有个不愉快、不被尊重的童年,以后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就会暴躁。孩童时期的经历将影响几代人。孩子对不同的行为方式会回报不同的态度。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乐乐的爸爸非常爱乐乐。他脾气也很好,总是和声细雨的,虽然乐乐犯错误他会严厉惩罚,但是只要有时间,他都愿意陪着乐乐。乐乐非常不愿意在爸爸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爸爸对他说话,稍有一点点批评的意思,他都会哭。乐乐对爸爸说话,也很少顶嘴、发脾气。
乐乐同爸爸的相处关系反映了,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乐乐的爸爸平时就给了乐乐足够的尊重,乐乐愿意在尊重自己的人面前维护一个好的形象。 。。
妈妈的魔棒很神奇(4)
尊重和平等是任何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和珍视的。教育孩子的前提首先是要尊重孩子。任何孩子,不管他是多么的幼小,他都是有尊严的,家长越尊重孩子,孩子越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符合家长心中的形象。为此,孩子愿意付出很多的努力。
乐乐爸爸和妈妈的教育在他身上拉锯,对待不同的人,乐乐也回报不同的态度。由于妈妈在孩子的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渐渐地,妈妈的性格和教育方式对乐乐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乐乐在更大程度上遗传了妈妈的脾气和秉性。
一旦乐乐妈妈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虽然世上没有能改变一切的灵丹妙药,但是一个妈妈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做一切。现在乐乐妈妈在努力改变自己,她会在接乐乐时蹲下身子,给乐乐一个亲热的拥抱;在乐乐发脾气时,她会劝慰乐乐,等着他自己平复;在乐乐要求她陪同做什么时,她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一走了之了。她比以前好像多了很多耐心,她在尽量控制自己。乐乐的改变要比妈妈的改变慢一点,但是只要妈妈在变,乐乐一定也会改变。乐乐不经常发脾气了,他对妈妈说:妈妈,我喜欢你经常抱着我。他开始跟妈妈撒娇了……对乐乐来说,妈妈是一个可爱的妈妈,而他自己也努力可爱起来。
父母该怎样正确影响孩子
好妈妈要牢记:父母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自己在言传身教。父母的性格、处事方式都会通过行动有所表现,而小孩子会认真观察你的一举一动,会向你学习,从而把你的行动、你的性格、你的处事方式演变成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处事方式、自己的行为。
陈鹤琴先生认为,幼儿的教育目标应该从身体、智力、情感三个方面展开。而教育首先要解决怎样做人的问题,培养孩子具有协作精神、同情心和服务他人的精神。家庭教育是完成儿童教育的重要场所,父母要尽可能给孩子正确的影响。
首先,父母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自己在言传身教。父母的性格、处事方式都会通过行动有所表现,而小孩子会认真观察你的一举一动,会向你学习,从而把你的行动、你的性格、你的处事方式演变成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处事方式、自己的行为。
陈鹤琴先生说:“做父母的教养子女的第一条原则,就是要遵从以身作则这条原则。”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随着孩子社交圈子的增大,老师也在小孩子那里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由于孩子与父母相处时间长,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仍然十分大。因此,做父母的必须处处以身作则。
许露是五岁女孩,她是幼儿园里非常让老师头痛的孩子:攻击性强,欺负别的孩子,上课不遵守纪律,自控力很差。老师几乎天天跟家长告状。家长对老师的数落既无奈又尴尬。于是经常看到暴怒的家长当着老师的面教训孩子。
有一次,老师又跟许露的爸爸告状。许露的爸爸不顾周围有众多家长和小朋友,大声地怒斥孩子:以后别让我知道你再这样,不然我打你会比你妈还狠,你听到了吗?许露根本就不在乎,笑眯眯地点头说,听到了。
许露的妈妈家教很严格,经常因为女儿淘气调皮打她。有一次,因为许露说了脏话,妈妈大怒,用缝衣针戳女儿的嘴巴,直到女儿承诺以后再也不这样了才罢手。但是,打是打了,可是没看到效果,女儿依旧无法无天。怒火中烧的许露父母认为还是打得不够狠,因此,许露挨打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许露在幼儿园里是最厉害的孩子。她经常欺负小朋友,会强迫别的小朋友每天给她带糖,否则就打小朋友,每天都有小朋友被她打哭。
许露的父母在对许露的教育问题上采取了大棒政策。这使许露认识到,打人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式,而且,一个强大的人可以随便打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强迫他服从自己的命令。因此,她在自己的社会交往中就采用同样的方式,用同样的办法来对待小朋友。
而用打来管理孩子的方法几乎是很少有成效的。习惯性的挨打会带来两种结果,一种是让孩子屈从外来的暴力,不会自我保护,逆来顺受。另一种就是孩子会更加逆反,会以牙还牙。而这两种结果都不是家长想要看到的。
其次,要给孩子创造和培养一个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饮食习惯、睡眠习惯、户外运动的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等。好的生活习惯会陪伴孩子一生,也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再次,要带孩子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让孩子学习同别人正常交往的技巧。孩子对交往的很多规则是在应用中得以了解和熟悉的,因此,要尽可能地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这样会让孩子有机会去体验和学习如何同别人交往。
最后,要培养孩子对科学和知识的热爱,可以带孩子多参加科学活动和艺术活动。一个具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孩子,在社会交往中会游刃有余。当然,很多知识的理解前提都是对语言描述的理解,因此,语文活动也是孩子从小必不可少的。这包括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和儿歌,陪孩子阅读等诸多方面。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照顾孩子的人很重要(1)
脾气大的保姆和大脾气的孩子
好妈妈要牢记:如果自己没有时间可以亲自看护孩子长大、必须要请保姆的家长,应该事先对保姆做好岗前培训,至少给保姆列出一个工作准则,告诉他们哪些是家长不希望看到的,哪些是保姆要努力做到的。
小涛的妈妈是医生,平时工作忙,早出晚归的,还要经常值夜班。小涛的爸爸工作也忙,几乎不怎么带孩子。所以,小涛差不多一出生就由保姆全天候地照顾。
这个保姆是小涛的妈妈在老家找来的,是妈妈的一个远房亲戚,17岁,老实,不爱说话,性格不活跃。妈妈对这个保姆非常满意,因为是自己的亲戚,所以不会对小涛不好。另外,知根知底的,各方面都让人放心。
小涛两岁时长成了一个漂亮的小男孩,浓眉大眼,帅气十足。但是他从来不叫人,不同除了父母家人以外的任何人打招呼。如果有阿姨拉着他要逗他玩,他就打对方的手,然后骑着自己的小车去轧人家,最后扬长而去。几次下来,院子里就没人搭理他了。
小涛的妈妈对这个情况一无所知。不过她慢慢发现,小涛很依恋保姆,在家里只有保姆能管住小涛。保姆一板脸,小涛就主动说:“阿姨你别生气了,我错了。”然后凑过去,逗阿姨笑。看着小涛和阿姨之间的这种依恋,妈妈就更放心地把小涛托付给保姆了。
小涛的妈妈是我的朋友。有一天我去看她,小涛还没回来,正和保姆在外面玩。同住的小涛的奶奶先诉苦了,她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她说她好怕这个保姆呀,经常就不高兴了,总在家里发脾气。儿子儿媳在家的时间不多,平时大部分时间就她们三人在一起。她如果有什么事情让保姆做,要小心地看她的脸色。保姆不高兴了,就一直沉着脸,谁跟她说话她都不理,还使小性子。干什么事情必须按照她的意思办,否则也不高兴。
我问:“你儿子知道吗?”她说不敢告诉儿子,儿子媳妇工作忙,自己不能给他们帮忙,还要他们照顾,不能再这样那样地给他们添烦恼。保姆能带好小涛就好了。正说着话,保姆回来了。奶奶马上就换上笑脸问小涛:今天有没有听阿姨的话呀,把阿姨累坏了吧……
小涛对我不怎么搭理,不过我很小心地哄着他,请他带我去看他的动物王国,对他所有的不友好我都不在意。他让我怎么陪他玩,我就怎么做。半个小时以后,我成了他最喜欢的阿姨。一个小时以后,我要离开时他在门边号啕大哭,拉着门不让我走,要走也行,带上他一起走。最后,我许诺很快再来看他,再陪他一起玩才能离开。我同小涛在一起相处了一个小时十五分钟,前半个小时我在讨好他,后半个小时我能感受到他的开心,还有十五分钟,他在用哭泣挽留一个他很难得到的玩伴。
妈妈们知道小涛是哪里出了问题吗?小涛的问题就是成长环境不好。对于小涛来说,他的环境就是每天24小时陪伴他的保姆。
从小涛奶奶的抱怨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保姆脾气不好,她经常会生气,生气后不能自我控制,会把怒火发泄给周围的人,或者是周围弱势的人。由于相对强势的小涛的父母不经常在家,所以深受其害的就是小涛和他的奶奶。而小涛的父母对这个家庭中弱势群体的处境几乎不了解。
小涛父母看到的小涛对保姆的依恋,其实是因为在小涛的环境中他经常处于保姆的高压下。保姆心情不好时会殃及小涛,为了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小涛会讨好保姆,以免自己遭受更大的麻烦。同时,保姆又成了小涛的榜样,他通过他能看到的,学习如何同别人相处。所以,他会对别人的招呼反应冷淡,他会有些许的暴力倾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渴望爱,在有人能温柔地陪伴他、对他百依百顺时,他那么希望这样的时间能长久一点。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照顾孩子的人很重要(2)
心理学认为,如果看护人的情绪不稳定,对待孩子的态度反复无常,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般会努力调整自己的行为,观察看护人的态度,来讨好看护人,减轻自己可能受到的伤害。久而久之,孩子会努力隐藏自己内心的意愿,而下意识地讨好所有的人。这些孩子成年后,总是不自觉地看别人的脸色,揣摩别人的心思,为了赢得别人的好感放弃自我。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同别人相处,情商不高,最终他们会敏感、胆小、不信任别人,做任何事情都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