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前天还说呢,文杏太小不懂事,莺儿一个人不够伺候的,还要给你买一个丫头。”宝钗摇摇头:“买的丫头不了解,如果看走了眼,花了钱是小事,惹得生气就不值了。还是慢慢地打听吧。”于是,薛姨妈就让一个老婆子和臻儿把香菱的被褥等送到蘅芜苑去,然后宝钗和香菱一起回了园子。
香菱高兴地说:“我本来想想奶奶说提到园子里来,又怕说我贪,谁知道你帮我说了。”宝钗笑着说:“我知道你羡慕这园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平时又没时间好好玩一玩。趁这个机会,你干脆住上一年,你满足了愿望,我也多个作伴的。”大观园是女孩的乐园,哪个女孩还不愿来呢?当然很多男孩也很向往。香菱拉着宝钗说:“好姑娘,趁着这个工夫,你教给我写诗吧。”宝钗笑着说:“你这是得寸进尺啊。我提醒你,今天头一天进园子,从老太太开始,各地方的人你都去看看,问候一声儿。不过不用特意告诉他们说你搬进园子来了。有人问起,你就说说我带你进来作伴儿就就行了。回来进了园,再到各姑娘房里走走。”是啊,随便让香菱园子,宝钗可没有权力啊。
这时,平儿慌慌张张地走过来。香菱赶忙问好,平儿只好停下来回话。宝钗也向平儿笑着说:“我今天带她来作伴儿,正要去向你奶奶说一声呢。”平儿笑着说:“姑娘说的是哪里话?我倒没话说了。”宝钗说:“必须说一声才对啊。开店有主人,庙里有住持,家里总有做主的。虽然不是大事,还是必须说一声,负责晚上查夜看门的也需要知道啊。你回去说一声罢,我就不派人去了。”平儿答应着,又对香菱说:“既然来了,你也不拜一拜街坊邻舍去?”宝钗笑着说:“我正让她去呢。”平儿说:“你不用到我们家,二爷病了在家里呢。”香菱应着走了。
平儿见香菱走了,就拉住宝钗说:“姑娘听说我们的新闻了吗?”宝钗摇摇头:“这几天,我忙着伺候哥哥出门,所以这边的事就不大清楚了。”平儿笑着说:“老爷把二爷打得不能动了,难道姑娘就没听说?”宝钗说:“好想听别人说起了一句,也没当真,正要看看你奶奶去呢。为什么打他啊?”平儿咬着牙骂:“都是怨贾雨村那个半路来的狗杂种!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哪里看见了几把旧扇子,回家看家里所有的扇子都不够好了,立刻让人到处去寻找。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活的东西,外号叫石呆子,穷的连饭也吃不上了。偏巧他家就有二十把古董扇子,但不肯拿给别人看。二爷求了好多人,才见到石呆子。又说了无数的好话,这个人才拿出扇子他瞧了瞧。据二爷说,确实是*的东西,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上面都是古人的真迹。老爷听说了,就着急地想买,要多少银子就给多少。偏偏那石呆子说,‘就算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要扇子,先要我的命!’老爷没办法,天天骂二爷没本事。已经许了他五百两,先兑银子后拿扇子。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套儿,给他扣上了拖欠官府资金的罪名,把他抓到衙门去,要他变卖家赔偿,没收了扇子,评估了价格送了过来。那石呆子也不知道是死是活。老爷拿着扇子问二爷说:‘人家怎么弄来了?’二爷只说了一句:‘为这点儿小事,闹得别人家破人亡,也不算什么有能耐!’老爷听了就生了气,说二爷顶撞老爷。再加上这几日还有几件小事,我也记不清,反正帐都算在一起了,就打起来了。也没摁倒用板子、棍子打,就站着,不知拿什么乱打了一顿,脸上打破了两处。我们听说姨太太这里有一种药,治跌打损伤的,姑娘快找一找吧。”宝钗赶紧让莺儿去要了一丸来给平儿。宝钗又说:“既然这样,替我问候吧,我就不去了。”平儿答应赶紧走了。
有些人喜欢东西,比如古董或宠物等,又是竟然就要超过对自身生命的珍惜,在我们看来是疯了,傻了,痴了,分不出轻重。当然,也正是这种痴迷才使这些东西受到保护,才是某种艺术达到最高境界。贾雨村在官场上进步很快,过去还算是敢干起步,现在已经主动地巴结贾家了,并且不惜违法乱纪,谋害任命。为把扇子就能害人,架设也是看重物,不堪重命,不过是不看重别人的命。贾琏也是的,不知道自己已经惹恼老爹了吗?上次娶小老婆的事情就没办好,贾赦的怒火可是憋着没发出来,要打他没找到机会呢,这次可逮着了,还不没头没脸地乱打一气?所以,这次挨打主要原因还不在这次,而在那些“小事”,平儿知道但没法说。
香菱见过大家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人都到贾母那里去了,自己就去了潇湘馆。黛玉的病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子来住,淡然非常高兴。香菱笑着说:“我这一进来了,也有了空儿,如果能教我写诗,那就是我真有福气了!”黛玉笑着答话:“想学写诗,你就拜我作师傅吧。我的文学才能虽然不高,大概还能教你。”香菱高兴地说:“真是这样,我就拜你作老师。你可不能不耐烦啊。”
黛玉道:“这又不是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结构讲究起承转合,当中是两个对仗的句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实的相对。如果有了意思新奇的句子,连平仄虚实这些不讲究也行。”香菱笑着说:“怪不得我拿了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有对的极工整的,又有不讲究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可看古人的诗上也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感到很疑惑。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律竟次要的,词句新奇是第一位的。”老师引导得好,学生回答得也大胆投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说每句的第一、三、五个字平仄要求较宽,而第二、四、六要求较严。不过这是一种基本的规律,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平仄是按声调划分的,古代和现在的声调有区别。黛玉点点头:“正是这个道理,词句还是次要的事,第一重要的是诗的立意。如果诗的意思好了,连词句都不用修饰了,这叫做‘不以词害意’。”“不以词害意”意思是不要因为格律、句子等形式影响了内容的表达。黛玉老师没有一位学生回答错误就批评或讽刺,而是给予充分肯定,然后继续加以引导,真是位好老师。学生香菱善于自学,勤于思考,敢于回答,也是位难得的好学生。
香菱笑着说:“我非常喜欢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明确地说:“千万不能学这样的诗。你因为没有真正理解诗,所以见了这浅显易懂的就喜欢,一旦进了这种形式,就再也学不出来的。你听我说,如果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先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杜甫的七言律,再读李青莲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的诗作了底子,然后再看一看陶渊明、应瑒,谢灵运、阮籍、庾信、鲍照等人的诗。你是一个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成不了一个诗人!”香菱激动地说:“好姑娘,你快把书给我拿出来吧,我带回去晚上念几首也好。”黛玉就让紫娟把王右丞的五言律诗拿来,给了香菱。她又嘱咐说:“你只看有红圈的,那是我选的。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来找我,我讲给你听。”
王右丞,就是王维,他的字叫摩诘,做过尚书右丞的官,所以就叫他王右丞。古人一般是不会直接叫某个人的名字的,最起码叫字,还有的叫号,古人的号有点像现在的笔名、聊天的昵称等。陆放翁,就是陆游,放翁是他的号。李青莲,就是李白,他的号是青莲居士。古人特别爱叫别人的官职,比如杜甫做过左拾遗工部、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叫他杜拾遗或杜工部。这多亏是在过去,如果是现在,部级领导一走廊,处级领导一礼堂,科级领导一操场,简单地称官职可就有些混乱了。
陆游的两句诗的意思:在书房里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香就不出去了;有很好的砚台,磨了墨,还没用。这首诗怎么就不好呢?据说是因为这首诗没有特殊的意境、情趣。是不是这样,自己揣摩吧。
香菱拿了诗,回到蘅芜苑,什么事情也顾不上了,跑到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催了好几遍,让她睡觉,她也不睡,宝钗也就只好随她去了。
又一日,黛玉刚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地开还书,又要换杜甫的律诗。黛玉问她:“读了多少首了?”香菱笑着回答:“凡划红圈的我都读了。”黛玉又问:“领略出滋味没有?”香菱笑着说:“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对不对,说给你听听。”黛玉鼓励她:“多讨论才能进步,你说吧。”其实古人是很讲究学问的讨论切磋,现在学校里也有这种形式,叫什么“探究”“研究性学习”等。文学,是读出来的,是悟出来的,是讨论出来的。
香菱笑着回答:“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说不出来的意思,想一想却是逼真的。有的好像没有道理,仔细想一想又特别有理有情。”黛玉又鼓励她说:“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哪里领略到的?”香菱笑着说:“我看《塞上》一首诗,有一句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直’字似乎无理,‘圆’字好像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到了这情景。如果想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那是绝对找不出来的。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好像无理。仔细想一想,必须这两个字才能把情景全都描绘出来,读起来,就好像含着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越嚼越有味。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句:这‘余’字和‘上’字,他怎么想出来的!我们那年到京城来,傍晚停下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户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然碧青色的,直上天空。昨晚读了这两句,我就好像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正说着,宝玉和探春也来了,也都坐下听她说诗。宝玉笑着说:“听你说了这两句,可以看出你已经明白诗的真谛。”黛玉继续引导:“你说他这‘上孤烟’好,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用了前人的。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雅自然。”说着,她翻出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递给香菱。香菱看了,不住地点头赞叹:“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宝玉大笑着说:“我说你已经明白真谛了吧,别学了,再学就杂了。你马上就写吧,写出来肯定不错。”探春也笑着说:“明天我不上一个邀请信,请你加入诗社。”
香菱笑一笑说:“姑娘那我开玩笑呢,我不过因为羡慕学着玩的。”探春、黛玉都说:“谁不是玩儿?难道我们是认真写诗吗!如果这样说,传到园子外边,肯定让人笑掉大牙的呢。”宝玉着急地说:“你们也太瞧不起自己了。前天还有人求我把你们的诗稿拿给他们看呢。我抄了几首给他们,谁不真心叹服啊。他们拿去刻印了。”探春、黛玉慌忙问:“这是真话吗?”宝玉得意地说:“谁说谎谁是鹦鹉鸟。”黛玉、探春生气地说:“你真是胡闹!我们的东西不能传到外边去。”宝玉不在乎地说:“这怕什么!古代女孩儿的诗稿绘画如果不传出来,现在也就没办法见到的。”这家伙,只是考虑文学作品的流传,不知道外边好多人要这些诗是因为对大家女孩好奇,甚至还有别的坏心眼儿。
这时,惜春排丫环入画来请宝玉,宝玉就去了。香菱又逼着黛玉给她杜甫的律诗,又求黛玉和探春:“给我出个题目,让我诌诌去,诌完了再请你们改正。”黛玉不假思索地说:“昨晚的月亮最好,我正要诌一首,还每诌呢,那就有你写一首吧。十四寒的韵,你爱用哪个就用哪个。”“十四寒的韵”是诗韵中以“寒”字开头的一组字。
香菱高兴地拿回诗去,冥思苦想地写了两句,又舍不得杜甫的事,拿起来读了两首。她是坐卧不宁,茶饭不思。宝钗着急地说:“你这不是自寻烦恼吗。都是颦儿逗引你,我找她算帐去,都把你弄成诗疯子了。”香菱对她笑笑:“好姑娘,别捣乱了。”她写了一首,先给宝钗看。宝钗看了说:“这个不太好,不是这个写法。你也别怕羞,只管拿给她看看,看她怎么说。”香菱就拿着诗去找黛玉。黛玉看上面写着: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这首诗思路没打开,用语不含蓄,没有内容,只是说月亮很亮。不过,黛玉没有一棍子把人打死,而是继续鼓励、引导她:“诗的意思已经有了,只是措词不雅。这是因为你看的诗太少,被束缚住了。把这首丢到一边,再写了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写。”
香菱听了,默默地回去,连屋门都没进,就在水池边的树底下,一会儿坐在石头上出神,一会儿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非常奇怪。文人们都有自己的毛病,或者叫写作习惯,唐代的诗人卢延让说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他是边写诗边捻胡子,经常为一个字捻断好几根,这得多少胡子够他捻的啊。香菱的特点是抠土。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人听说了,都远远地站在山坡上看他。只见他皱皱眉,又自己笑了。宝钗笑着说:“这个人要疯了!昨晚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她起了床,急急忙忙地地梳了头就找颦儿去。回来呆了一天,写了一首又不好,现在肯定是又在写呢。”五更天,就是早晨四五点钟。宝玉也说:“我们常常可惜她这么一个人竟然俗气了,谁知今天她成了这个样子了。可见天地是最公道的。”谁感叹过啊,就是他自己。宝钗接着说:“你能够像她这样刻苦就好了,学什么会不成功呢。”宝玉什么也没说。宝玉本来很高兴的,宝钗这样一说,又弄得没意思了。就像现在,本来一家人看着电视,其乐融融的,当妈的忽然扭过头对孩子说:“你如果像人家那孩子一样就好了,真到了那时候,妈给你磕头都行啊!”再看孩子,脸“呱嗒”一下就掉下来了,然后就是“嘭”的一声,摔门而走。
这时,香菱又兴兴头头地往黛玉那里去了。探春笑着提议:“咱们跟着去看看吧。”他们几个人就一齐都到了潇湘馆,就见黛玉正拿着诗和她讨论呢。大家就问黛玉写得怎么样。黛玉说:“当然算难为她了,不过还不太好。这一首过于穿凿附会了,还得另写。”黛玉教学和蔼可亲,但要求是很严格的。大伙就忙着看诗:
非银非水映窗寒,拭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这首诗的胆子确实放开了,能用花香、夜露来烘托,但却“穿凿附会”,也就是说过多地喜欢拉别的东西来作比。
宝钗笑着说:“不像吟诵月的,句句倒是写月色。这就不错了,诗是从胡说来的,再过几天就好了。”胡说,也就是要大胆说。香菱本以为已经写得很好了,听大家这样说,就有些扫兴,但还不肯停止,又思考起来。因为宝钗他们正在说笑,她就走到台阶前的竹子底下,边来回走,边苦苦思索。探春隔着窗子对她说:“菱姑娘,你也闲一会儿吧。”香菱愣愣地回答:“‘闲’字不行,你用错韵了。”大家一听,不觉都大笑起来。宝钗摇摇头:“真成了诗魔了。都是颦儿逗引的!”黛玉笑着说:“圣人说,‘诲人不倦’,她自己来问我,我怎么能不教呢。”李纨笑着说:“咱们拉她到四姑娘屋里去,引着她瞧瞧画儿,让她清醒清醒才对。”
说着,他们就真得出来拉她到了暖香坞。惜春正在床上歪着睡午觉,画布就放在那里,用纱罩着。大家叫醒了惜春,揭开纱看画,才画了十分之三。香菱见画上有几个美人,就指着说:“这一个是我们姑娘,那一个是林姑娘。”探春笑着说:“凡是会写诗的都画在上头,快学吧。”大家又说笑了一会儿
大家散了以后,香菱满心想的还是诗。到了晚上,她对灯出了一回神,到三更以后上床睡下,瞪着两眼睡不着,直到五更天朦朦胧胧睡过去了。三更,就是半夜了。天亮以后,宝钗醒了,听了一听,见她安稳地睡着,心里想是不是先别叫醒她。正想着,只听香菱在梦中笑着说:“终于写成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宝钗听了,觉得又可叹、又可笑,连忙叫醒了她:“写成什么了?你这份诚心都感动神仙了。学不成写诗不要紧,千万别弄出病来。”说着,她梳洗了,和姊妹们一起去贾母那里。原来,香菱刻苦学诗,已经投入了全部的精力,白天没写出来,但在梦里写成了。她梳洗好了,赶紧写到纸上,拿着又去找黛玉。刚到沁芳亭,只见李纨与姊妹们刚从王夫人那里回来,宝钗正说她梦中写诗说梦话的事呢。大家正在哈哈地笑,抬头见她来了,都争着要诗稿看。
香菱这首写得会怎样呢?如果再不好,那对她的打击也太大了。
请看下回。
第四十九回 大观园增加新人 众诗人烧烤鹿肉
香菱见大家正在说笑,就迎上去笑着说:“你们看这一首。如果还行,我就接着学,如果还不好,我就死了学诗的心了。”说着,她把诗递给黛玉她们看,只见上面写着: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蛾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这首诗由月亮联想到了飘泊在外的游子和在家思念丈夫的妻子,然后借嫦娥追问命运,为什么不让人们永享团圆呢。“精华欲掩料应难”好像是表达自已才华不会被埋没的意思。结尾一句,好像是因为香菱联想到了自己的身世。
大家看了都笑着说:“这首不但好,而且新颖精巧有意趣。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