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玄龟负书出,赤文成字。宋均注曰:稷读曰侧。
【九日温 七夜雨】《易乾凿度》曰:帝盛德之应,洛水先温,九日乃寒,五日变为五色玄黄。七夜雨见上轩游注。
§赋
【魏曹子建《洛神赋》】余从京师,言归东藩,北过伊阙,越轘辕。以通谷,凌景山,容与乎阳林,流盻乎洛川。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彼何人斯?若斯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宓妃,君王所见,无乃是乎?”余告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于是忽焉纵体,以游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銮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涌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怨盛年之莫当;抚微清以效爰,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
§诗
【唐太宗《临洛水诗》】春搜驰骏骨,总辔俯长河;霞处流萦锦,风前瀁卷罗。水花翻照树,堤兰到插波;岂必汾阴曲,秋云发棹歌。
【苏味道《奉和受图温洛诗》】绿绮膺河检,青坛俯洛滨;天旋俄制跸,孝享属严禋。陟配光三祖,怀柔洎百神;雾开中道日,雪敛属车尘。预奉咸英奏,长歌亿万春。
【李峤《奉和拜洛诗》】七萃銮舆动,千年瑞检开;文如龟负出,图似凤衔来。殷荐三神享,明祠万国陪;周旗黄鸟集,汉幄紫云回。日暮钩陈转,清歌上帝台。
【牛凤及《奉和受图温洛诗》】八神扶玉辇,六羽警瑶溪;戒道伊川北,通旌涧水西。御图开洛匮,刻石与天齐;瑞日波中上,仙禽雾里低。微臣矫弱翮,捨杞羽禁p。
【薛昚惑《进船于洛水诗》】禁园纡睿览,仙棹叶时游;洛北风花树,江南彩画舟。芳生兰蕙草,春入凤皇楼;兴尽离怀暮,烟光起夕流。
§铭
【后汉李尤《洛铭》】洛出熊耳,东流会集;夏禹导疏,经于洛邑。玄龟赤字,汉符是立。帝都通路,建国南乡;万乘终济,造舟为梁。三都五州,贡篚万方;广视远听,审任贤良。元首昭明,庶类是康。
○渭水第八
§叙事
《春秋说题辞》云:渭之为言布也。渭渭,流行貌。《周官》:雍州,其浸渭洛,(《关中记》曰:渭与泾洛,一名漆沮水,一名洛水。出冯翊。)为关中三川。周幽王时三川震是也。与渭、灞、浐、涝、潏、澧、滈,为八水。按《水经注》及《山海经注》:渭水出陇西首阳县鸟鼠同穴山,东北过狄道县南,上邽县北,陈仓县南,武功县北,槐里县南,与涝澧二水合;东至高陵,与泾水合,又与漆沮水合;经秦汉之都,至潼津而入河也。《尚书》称: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澧,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是也。《三辅旧事》云:初秦都渭北,渭南作长乐宫。桥通二宫间。表河以为秦东门,表汧以为秦西门,二门相去八百里。渭水贯都,以象天河;桥横南渡,以象牵牛。汉都渭南,开北阙以临渭。渭北则陵庙所在。
§事对
【贯都 浸雍】《三辅黄图》曰:始皇都咸阳,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渭水贯都,以象天汉。《周官》:雍州,其浸渭洛。
【知星 相气】陈寿《益部耆旧传》曰:汉武帝时,蜀张宽为侍中,从祀甘泉。至渭桥,有女子浴于渭水,乳长七尺。上怪其导,遗问之。女曰:“帝后第车知我所来。”时宽在第七车,对曰:“天星主祭祀者,斋戒不洁则女人见。”葛洪《神仙传》曰:驸马都尉北海巫炎,字子都。汉武帝出,子都见于渭桥,上见头上郁郁有紫气高丈余。帝召东方朔,使相此君,有何道术,曰:“此君有阴道之术。”
【垂钩 投钱】徐干《中论》曰:文王遇太公于渭滨,皤然皓首,持竿垂钩。文王得之。灼若祛云而见日,霍若开雾而观山。赵岐《三辅决录》曰:安陵清者,有项仲仙饮马渭水,每投三钱。
【晋垒 符坛】臧荣绪《晋书》曰:诸葛亮率众出斜谷。高祖拒亮,遂济渭水,背水为垒。裴景仁《符书》曰:符建至长安,贾玄等上尊号,依旧仪立百官,设坛城南于渭水之阳。
【造舟 赠路】《毛诗》曰: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于渭之涘。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又曰: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应德 失纪】《汉书》曰:昔三代居三河,而河洛出图书。秦居渭阳,而水数赤瑞异,应德之效也。焦赣《易林》曰:山崩谷绝,天福尽竭;泾渭失纪,玉历既缺。
【通桥 复道】《三辅旧事》曰:始皇帝即位,在渭南作长乐宫。桥通二宫间,表河以为秦东门,表汧以为秦西门。《史记》曰:秦始皇复道向阿房宫,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
【秦祠 汉拜】沈约《宋书》曰:秦汉都西京,泾渭水虽不在祀典,以近咸阳,故尽得此大川之祠。《汉书》曰:文帝亲拜灞渭之会,以郊见渭阳五帝。如淳注曰:二水之合也。
【龙饮 鸡翔】《辛氏三秦记》曰:龙首山长六十里,头入渭水,尾达樊川,高二十丈。云昔有黑龙从南山出,饮渭水,其行道因成土山。裴景仁《符书》曰:符健皇始四年冬,山鸡来入人家,栖宿养子而去,群聚傍渭水而游翔,与家鸡无异。
【出周鼎 得燕玺】《史记》曰:文帝十五年,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因说上设立渭阳五帝庙。欲出周鼎,常有玉英见。王景晖《南燕书》曰:姚秦皇初三年,岁在丁酉,于长安渭滨得赤玺,上有文字,曰“天命燕德。”
【吕钓阳 冯耕阴】《史记》曰:太公以钓于渭。周西伯将猎,卜曰:“所获非龙非螭,非熊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悦。冯衍杨《节赋序》曰:冯子耕于骊山之阿,渭水之阴。废吊问之礼,绝游宦之路,眇然有超物之心,无偶俗之志。
【导鸟穴 入龙山】《尚书》曰:导渭自鸟鼠同穴。孔安国注云:鸟鼠共为雌雄,同穴处此山,遂名山曰鸟鼠。渭水出焉,入龙山。见龙饮注。
【桥法牛 气如蜃】《三辅黄图》曰:始皇兼天下,都咸阳。因山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渭水贯都,以象天河;桥横南渡,以法牵牛。《杂兵书》曰:东海出气如鳖,渭水出气如蜃。
【出地干 象天河】《河图》曰:鸟兽同穴山,地之干也,渭水出其中。象天河事见桥法牛注。
【惊舆马 御楼船】《史记》曰:张释之为廷尉,汉文帝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使骑捕属廷尉,廷尉奏:“此人犯跸,当罚金。”《汉书》曰:薛广德为御史大夫,直言谏诤。元帝酎祭宗庙,出便门,欲御楼船。广德当乘舆免冠曰:“宜从桥。”上乃从桥。郦元注《水经》曰:渭桥秦制也,亦曰便门桥。
§诗
【后周宇文逌《至渭源诗》】渭源奔鸟穴,轻澜起客亭;浅浅满涧响,荡荡竟川鸣。潘生称运石,冯子听波声;斜去临天半,横来对始平。合流应不杂,方知性本清。
【周庾信《望渭水诗》】树似新亭岸,沙如龙尾弯;犹言今暝浦,应有落帆还。
【隋炀帝《临渭源诗》】西征乃届此,山路亦悠悠;地干纪灵异,同穴吐洪流。滥觞何足拟,浮槎难可俦;惊波鸣涧石,澄岸泻岩楼。滔滔下狄县,淼淼肆神州;长林啸白兽,云迳想青牛。风归花叶散,日举烟雾收;直为求人隐,非穷辙迹游。
【隋薛道衡《奉和临渭源应诏诗》】玄功复禹迹,至德去汤罗;玉关亭障远,金方水石多。八川兹一态,万里导长波;惊流注陆海,激浪象天河。銮旗历岩谷,龙穴暂经过;西老陪游宴,南风起咏歌。庶品蒙仁泽,生灵穆太和;微臣惜暮景,愿驻鲁阳戈。
【隋柳顾言《奉和春日临渭水应令诗》】饮马投钱岸,解钓剖璜津;风丝曳香饵,覆杯怀昔人。
【韦嗣立《奉和三日祓禊渭滨诗》】乘春祓禊逐风光,扈跸陪銮渭渚傍;还识当时水滨老,衰年八十待文王。
【李乂《奉和三日祓禊渭滨诗》】中园花柳暮春时,元巳陪游乐在兹;此日欣逢临渭赏,昔年空道济汾词。
【徐彦伯《奉和三日祓禊渭滨诗》】晴风丽日满芳洲,御色春筵祓锦流;皆言侍跸璜溪燕,暂似乘槎天汉游。
○泾水第九
§叙事
《周官》:雍州,其川泾汭。《关中记》云:泾与渭洛,为关中三川,与渭、灞、浐、涝、潏、澧、滈,为关中八水。按《辛氏三秦记》及《山海经注》:泾水出安定朝郡县西幵头山,(《淮南子》云:泾水出薄洛山。高诱注云:薄洛山一名幵头山。)东南经新平扶风,至京兆高陵县而入渭。与渭水合流三百里,清浊不相杂。东合漆沮水,至潼津入于河。《尚书》称:导渭自鸟鼠同穴,又东会于泾。又云:泾属渭汭,并是也。(属音烛。孔安国注《尚书》:属,逮也。水北曰汭,言治泾水入于渭。)《史记》曰:韩闻秦之好兴利,欲罢(音疲)之。无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自中山,西抵瓠口,为渠溉田,因名郑渠。汉武时,赵中大夫白公,奏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顷,因名白渠。人得其饶,歌之曰:“田于何所,栎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刘澄之《交州记》曰:龙编县有高山,泾水之所出,今交州也。《汉书·地理志》曰:丹阳郡有泾县。韦昭注云:泾水出芜湖,北泾今宣州泾县。)
§事对
【合渭 历峡】《辛氏三秦记》曰:泾渭合流三百里,清浊不合。郦元注《水经》曰:泾水东流厉峡,谓之泾峡。
【秦卜 汉祠】《史记》曰:秦二世梦白虎啮其左骖,杀之。卜泾水为祟。二世乃斋望夷宫,欲祠泾。《汉书》曰:灞、浐、澧、涝、泾、渭之水,皆不在大川之例。以近咸阳,尽得比山川之祠也。
【周震 汉壅】《史记》曰:幽王二年,西州三川皆震。伯阳甫曰:“周将亡矣。”徐广注曰:泾渭洛也。汉成帝河平四起,长陵临泾岸,穨壅泾水。
【毒晋 祟秦】《左传》曰:晋侯伐秦,帅诸侯之师以进,济泾而次。秦人毒泾上,师人多死。祟秦见秦卜注中。
【造舟 沉马】薛莹《后汉书》曰:章帝北巡,下长平御池阳宫,东至高陵,造舟至于泾而还。郦元注《水经》曰:泾水经望夷宫北,临泾水,以望北夷。秦二世将祠泾,沉四白马于泾,斋于此宫内。
【郑国凿 白公穿】并已见叙事。
【山崩涸 岸穨壅】《淮南子》曰:〈石肙〉山崩而薄洛之水涸。高诱注曰:〈石肙〉山在雍,薄洛泾水也。岸穨壅见汉壅下。
【出泾谷 属渭汭】《山海经》曰:泾西五十里曰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流注于渭。属渭汭事见叙事。
【望夷宫 长平观】郦元注《水经》曰:泾水经望夷宫,北临泾水。又曰:泾水经长平观北。甘露三年,呼韩邪单于入朝。上登长平观,诏单于无谒,即是观也。
§诗
【徐珩《日暮望泾水诗》】导源经陇阪,属汭贯嬴都;下濑波恒急,回圻溜亦纡。毒流秦卒毙,泥粪汉田腴;独有迷津客,怀归渐暮途。
§赞
【韦挺《泾水赞》】决渠浊流,属渭清津;流亦毒晋,灵尝祟秦。
●卷七 地部下
○湖第一
§叙事
《广雅》云;湖,池也。《说文》云:湖,大陂也。《风俗通》云:湖,都也,流渎四面所隈都也。《周官》:扬州,其浸五湖。按,张勃《吴录》: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以其周行五百余里,故以五湖为名。(虞翻又云:太湖有五道,别谓之五湖。)或说以太湖、射贵湖、上湖、洮湖、(洮湖一名长塘湖,在义兴。)滆。湖为五湖。按,《国语》:吴越战于五湖,直在笠泽一湖中战耳,则知或说非也。《扬州记》曰:太湖一名震泽,一名笠泽,一名洞庭。(《史记》:三苗之国,左洞庭,左彭蠡。裴骃注云:今太湖中苞山。有石穴,其深洞无知其极者,名洞庭。洞庭对彭蠡,则知此穴之名,通呼洞庭。彭蠡即宫亭湖名也。《越绝书》:太湖周三万六千顷,在吴兴。)《荆州记》云:宫亭即彭蠡泽也,谓之彭泽湖,一名汇泽。(在豫章郡。)青草湖,一名洞庭湖。(《荆州记》云:因青草山为名。洞庭亦谓之太湖,在巴陵郡。)云梦泽一名巴邱湖,凡此并昭昭尤著又广大也。(居巢县有巢湖、扬泉湖,吴郡有临平湖、女坟湖,鄮县有黄金湖,山阴有镜湖、回踵湖、兰湖、华湖、鱼湖、山阴湖,溧阳有长塘湖,阜陵有麻湖,建邺有后湖,一名玄武湖、蒋陵湖、高湖,浔阳有招湖,无锡有射贵湖、尸湖、小湖、耆湖、乘湖、犹湖、招湖、谯湖、雍湖、昆湖。招湖即海盐县沦陷为也。江东有滆湖,郢城有赤湖,蜀有白羊湖,山阳郡有樊梁湖、射阳湖、津湖,新安有白马湖,常熟有赤山湖、夏架湖、丹阳湖、张昭湖。昭封娄侯,又因名娄湖、高平湖、太傅湖(太傅即谢安也)、著作簿湖、刘南蛮湖、侍中湖、张侯湖、葛塘湖、倪塘湖、庾冰湖,东阳有徐湖,永嘉有蒋公湖。自娄已下,谓皆独擅一湖之利。武昌有长湖,琅邪有摄湖,钱塘有明圣湖、淮湖、承湖。承湖一名诏息湖。京口有醴湖、孟佐湖、半扬湖、龙日湖、劫亭湖、新丰湖,吴兴有欣湖,武陵有丹坡湖,始兴有沧湖。武原沦陷为当湖,又有洋湖、锜湖、梅湖,荆州有大井湖、高沙湖、大浐湖、马骨湖、支湖、坡湖、赤湖、沔湖,酃县有酃湖,南康有平湖,豫州有芍陂湖,南越有石湖,蕲春有菜黄湖,曲阿有后湖。王子年《拾遗记》:员峤山有方湖。东方朔《神异经》云:亶州有温湖;北方有石湖,其水恒冰。)
§事对
【青草 赤沙】盛弘之《荆州记》曰:巴陵南有青草湖,周回数百里,日月出没其中。湖南有青草山,因以为名。郦元注《水经》曰:澧水经南安县,又东与赤沙湖会。湖水通江南注澧水也。
【荆薮 扬浸】刘澄之《荆州记》曰:华容县东南有云梦泽,一名巴邱湖,荆之薮也。《周记》曰:扬州其浸曰五湖。
【芍陂 笠泽】刘澄之《豫州记》曰:陵县北有芍陂湖,魏将王陵与吴将张休交战处。张勃《吴录》曰:五湖者,太湖之别名。周行五百余里,故以名焉。《国语》曰:战于五湖,此一湖中战耳。笠泽即太湖别名。
【县沦 城陷】赵晔《吴越春秋》:海盐县沦为招湖,徙居武原乡,故越地也。干宝《搜神记》曰:由权县,秦时长水县。始皇时童谣曰:“城门有血,城当隐没为湖。”有妪闻之,朝朝往窥。门将欲缚之,妪言其故后,门将以犬血涂门。妪见血走去。忽有大水欲没。县主簿令干入白令,令曰:“何忽作鱼?”干曰:“明府亦作鱼。”遂沦为湖。
【鱼下 龙升】郑缉之《永嘉记》曰:怀化县有蒋公湖。父老传云:先代有祭祀祈请者,湖辄下大鱼与之。《秦州记》曰:武都郡前有湖,义熙初有白龙于湖升天者。
【铜船 金牛】刘欣期《交州记》曰:有一湖,去合流北四十里。至阴日,百姓樵捕,见铜船出水上,又有水牛在湖之中。刘道真《钱塘记》曰:明圣湖在县南。父老相传:湖中有金牛,古尝有见其映宝云泉,照耀流精,神化莫测。遂以明圣为名。
【分风 起雨】盛弘之《荆州记》曰:宫亭湖庙神甚有灵验,途旅经过,无不祈祷。能使湖中分风,而帆南北。南康仁空山上有平湖,湖中底,浮在湖中动摇,便起风雨。
【秦憩 范游】《钱塘记》曰:去邑十里有诏息湖。古老相传:昔秦始皇巡狩,经途暂憩,因以诏息为名。《国语》曰:伍子胥谏吴王与我争五湖之利,非越乎。及越灭吴,范蠡乃乘扁舟游五湖。
【三山 五渚】刘澄之《豫州记》曰:城父县有巢湖,湖周五里。湖中有三山,湖南有四鼎山。《战国策》曰:秦与荆战,大破之,取洞庭五渚。《史记》曰:秦乘流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裴骃注:五渚在洞庭湖。
【石函 铜斗】《吴志》曰:孙皓时,吴郡言临平湖边得石函。中有小石,青白色,刻上作皇帝字,改元为天玺。谢绰《宋拾遗》曰:张永开玄武湖石冢,上得一铜斗,有柄。太祖访之朝士,何承天曰:“此是新威斗,王莽时,王公亡皆赐之。一在冢内,一在冢外。”于是江左唯有甄邯为大司徒,俄而又得一斗,复有石书,称甄邯之墓。
【白鹅 赪鲤】刘澄之《扬州记》曰:新成县东有俱山,山上有湖,湖中有白鹅一只,时时飞来,不可常见。周景式《庐山记》曰:山顶有一穷湖,湖足赪鲤,鬐皆伤剥。而又有一故楄槽,崇山峻远,非舟楫所游。岂深谷为陵,此物不与之而迁乎?
【龙目 马骨】刘桢《京口记》曰:龙目湖,秦王东观,亲见形势,云此有天子气,使赭衣徒凿湖中长冈使断,因改名丹徒。今水北注江也。盛弘之《荆州记》曰:云杜县左右有大浐、马骨等湖,夏水来则渺漭若海,及冬涸则平林旷泽,四眺烟日。
【卖药 浮舟】刘向《列仙传》曰:东方朔者,楚人,汉武帝时为郎。后有见于会稽,卖药五湖。《徐州先贤传》曰:勾践灭吴,谓范蠡曰:“吾将与子分国而有之。”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乘扁舟浮五湖,终不返。
【金银塘 珠玉泉】伏滔《登故台诗序》曰:夫差姑苏台,东有丹湖万顷,内有金银塘。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