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初学记-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仙经》云:嵩高山大岩下有佛图奇妙,有一大金像在中,来语寺僧密公。密公时在嵩寺,寺在嵩山脚下,闻之欣然,即与人披林求索。时白雾昏迷,密公荒迷失路。一往看之,即入山中,唯见一麝香,出入三四步,侧足双跳,步步回顾。复去十步,中有青炎,出就视之,有自然天地。

  【石床 铜铫】潘岳《关中记》曰:嵩高山石室十余孔,有石床、池水、食饮之具,道士多游之,可以避世。卢元明《嵩山记》曰:嵩山最是栖神之灵薮,长松绿柏,生于岭涧左右。古人住止处,有铜铫器物。东北出云,有自然五谷、神芝、仙药。

  【乘龙 控鹤】《汉武内传》云:武帝夜梦与李少君俱上嵩山。半道,有绣衣使,乘龙持节,从云中下,言太一请少君。觉乃告近臣曰:“如朕梦,少君将舍朕而去。”控鹤事已具前凤鹤注。又孙登《天台赋》曰:王乔控鹤以冲天。

  【玉浆 石髓】刘义庆《世说》曰:嵩高山北有大穴。晋时有人误堕穴中,见二人围棋,下有一杯白饮。与堕者饮,气力十倍。棋者曰:“汝欲停此否?”堕者曰:“不愿停。”棋者曰:“从此西行有天井,其中有蛟龙,但投身入井,自当出。若饿,取井中物食之。”堕者如言,可半年,乃出蜀中,归洛下。问张华,华曰:“此仙馆,夫所饮者玉浆,所食者龙穴石髓。”

  【白雾 青炎】并见前金像注中。

  【登仙台 万岁亭】戴延之《西征记》曰:汉武帝于太室山作登仙台及万岁亭。

  【吹笙王子 衣绣使者】吹笙王子见上凤鹤注。衣绣使者见上乘龙注。

  【种花道士 围棋仙人】种花道士见叙事。围棋仙人见玉浆注。

  【月光童子 鬼谷先生】《嵩山记》曰:月光童子常在天台,亦来于此。又曰:鬼谷先生于嵩山东南学仙。

  §诗
  【唐宋之问《奉使嵩山途经缑岭诗》】侵晨发洛阳,城中歌吹声;毕景至缑岭,岭上烟霞生。草树饶野意,山川多古情;大隐德所薄,归来可退耕。

  §祭文
  【宋范泰《为宋公祭嵩山文》】刘裕敬荐中岳之灵,惟岳作镇中畿。拟天比峻,降祉发辉,宣和阴阳,道达幽微。既曰辅顺,亦昭厥违;霜露所均,万人是依。不以虚薄,志扫不庭;仰纾国耻,俯拯黎甿。望岭怀仁,践境延情;金璧之赠,愧惧交盈。思乐时雍,终凭威灵;旧都既清,三秦期廓。岂惟人谋?亦仰冥略;逝将言旋,自雍徂洛。何以寄怀?一卮清酌,珪璧云乎?深诚攸讬。

  【后魏孝文帝《祭嵩高山文》】维太和十八年,敬昭告于嵩高中岳之灵:太极分浑,两仪是生;辰作乾宝,岳树坤灵。昭彰天地,吐纳五精;唯中挺神,祥契幽经。日月交晖,寒暑递成;万象合和,兆类孳盈。爰自化辟,俶庆胥庭;轩辕曜哲,伊祁载形。逮于有周,实光洛祯;川潜龙光,山隐凤停。三才凭微,七曜依明;人伦倾首,百神柔诚。造厥区夏,历兹三正;应符代绩,孰不斯营。曰乎皇魏,飞虬玄并;螭腾穹象,用九黔嬴。新邦兴略,丕猷罔清;佗琼指阴,淹翠湿亭。河图旷览,升中阙铭;朕承法统,诞邀休宏。开物成务,载铄成龄;迁宇柳方,阐绳廛城。则直之兴,百堵若星;日躔流馥,月陆芬馨。锵旋紫宿,景曜黄衡;鸾声嘒嘒,鸑和嘤嘤。归盖如雪,还辀若霆;惟嵩岩岩,峻极昊青。惟邑翼翼,长启魏京;荐玉告虔,用昭永贞。纳兹多福,万国以宁。

  ○终南山第八

  §叙事
  《五经要义》云:终南山,长安南山也。一名太一。(又《汉书》曰:太一山,古文以为终南山。)潘岳《关中记》云:其山一名中南,言在天之中,居都之南,故曰中南。(《毛诗·秦风·终南》诗亦云:终南,周之名山,中南山也。)《福地记》云:其山东接骊山、太华;西连太白,至于陇山;北去长安城八十里;南入楚塞,连属东西诸山。周回数百里,名曰福地。《辛氏三秦记》云:其山从长安向西,可二百里。中有石室、灵芝。常有一道士,不食五谷,自言太一之精,斋洁乃得见之。而所居地名曰地胏,可避洪水。相传云上有水神,人乘船行,追之不及,犹见有故漆船者。秦时四皓亦隐于此山。

  §事对
  【玉堂 石室】《福地记》云:终南太一山在长安西南五十里,有玉堂阳宫。《辛氏三秦记》曰:太一在骊山西,山之秀者也。中有石室,常有一道士,不食五谷,自言太一之精。《秦州记》曰:太一山,古文以为终南山。

  【匿绮 潜嘉】皇甫谧《高士传》曰:四皓绮里季等,共入商洛,隐地胏山,以待天下定。汉高祖征之不至,乃深自匿终南山。崔鸿《前秦录》曰:王嘉不食五谷,清虚服气,潜隐终南山,独庵庐而止。

  【张乐 表都】《汉书》曰:王莽《下书》曰:《紫阁图》云:太一台,黄帝皆得仙而上天,张乐昆仑虔山之上。后世圣主得瑞者,张乐奏于终南山上。班固《西都赋》曰: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神水 福地】《辛氏三秦记》曰:终南山一名地胏,可避洪水。俗人云,山上有水神,人乘船行,追之不及。《福地记》曰:终南太一山在长安西南五十里,左右四十里内皆福地。

  【崔崒 巍峨】张衡《西京赋》曰:终南太一,崇崛崔崒。傅玄《叙行赋》曰:终南郁以巍峨,太幽凌乎昊苍。

  【地胏 漆船】并见前叙事中。

  【巃嵸 巍峨】潘岳《西征赋》曰:九嵕〈山截〉孽,太一巃嵸,太一即终南也。孙楚《登楼赋》曰:青石连冈,终南嵯峨。

  【有条有梅 有屺有堂】《诗·秦风》云: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又曰:终南何有?有屺有堂。

  §赋
  【汉班固《终南山赋》】伊彼终南,岿嶻嶙囷。概青宫,触紫辰,嵚崟郁律,萃于霞雰。暖对晻蔼,若鬼若神;傍吐飞濑,上挺修林。玄泉落落,密荫沉沉;荣期绮季,此焉恬心。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皇鸾鸑饲榜n;尔其珍怪。碧玉挺其阿,密房溜其巅。翔凤哀鸣集其上,清水泌流注其前。彭祖宅以蝉蜕,安期飨以延年。唯至德之为美,我皇应福以来臻。埽神坛以告诚,荐珍馨以祈仙。嗟兹介福,永钟亿年。

  §诗
  【唐太宗《望终南山诗》】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叠松朝若夜,复岫缺疑全;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周宇文昶《陪驾幸终南山诗》】尧盖临河颍,汉跸践华嵩;日旗回北凤,星旆转南鸿。青云过宣曲,先駈背射熊;金桴拂泉底,玉琯吹云中。古辙称难极,新途或易穷;烟生山欲尽,潭净水恒空。交松上连雾,修竹下来风;仙才道无别,灵气法能同。东枣羞朝座,西桃献夜宫;诏令王子晋,出对浮邱公。

  【隋胡师耽《登终南山拟古诗》】结庐终南山,西北望帝京;烟霞乱鸟道,俯见长安城。宫雉互相映,双阙云间生;钟鼓沸阊阖,笳管咽承明。朱阁临槐路,紫盖飞纵横;望望未极已,瓮牖秋风惊。岩岫草木黄,飞雁遗寒声;坠叶积幽径,繁露垂荒庭。瓮中新酒熟,涧谷寒虫鸣;且对一壶酒,安知世间名。寄言巿朝客,同君乐太平。

  【杨师道《赋终南山同风字韵应诏诗》】睿言怀隐逸,辍驾践幽丛;白云飞夏雨,碧岭横春虹。草绿长杨路,花疏五柞宫;登临日将晚,兰桂起香风。

  §铭
  【周庾信《终南山义谷铭》】周保定二年,大冢宰晋国公命凿石开谷,下南山之材。惟公匡济彝伦,弘敷庶绩,燮理余暇,披阅山经,以为终南惇物。日月亏蔽,栝柏杶干,椅桐梓漆,年代蕴积,于何不有。乃谋山泽之官,兼列衡虞之匠。东出蓝田,则控灞乘浐;西连子午,则据泾浮渭。派别八溪,分流九谷,铜梁四注,石阙双耸。青绮春门,沟渠交映,绿槐秋巿,舟楫相通,运以冥宫。裁其梓匠,岂如运石丹泉,裁通梁阳之殿;穿渠谷水,直浇金墉之城。国富人殷,方传千载,立功立事,敢勒山阿。铭曰:寥廓上浮,峥嵘下镇,立壁千丈,横峰万仞。松桂危悬,风泉虚韵,乘舆岭坂,举锸云根。八溪分注,九谷通源,北含铜井,南浮石门,横泻大河。银绳百堵,胶葛九成,徘徊千柱,桂栋凌波。梅梁垂雨,疏川奠岭,落河摧柯。事均刊木,功侔凿河。

  ○石第九

  §叙事
  《释名》云:山体曰石。石,硌也,坚捍硌也。山多大石曰喾。喾,学也,大石之形,学学然。山多小石曰磝。磝,尧也,每石尧尧独处而出见也。《春秋说题辞》云:《周易》艮为山,为小石。石,阴中之阳,阳中之阴,阴精辅阳,故山含石,石之为言托也。托,立法也。《物理论》云:土精为石。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络之生爪牙也。《释名》云:铄,小石也;磊,众石也;砀,文石也;琅浦煲玻唬ǔ觥渡惺樽ⅰ贰#┐I砆,石似玉也。(出《广雅》。)星陨为石,(出《春秋》。)水沫为浮石,(《抱朴子》云:烧泥为瓦,燔木为炭,蜂窠为蜡,水沫为浮石。凡此皆去其柔脆,变为坚刚。)石解散曰泐。(《周礼》曰:石有时而泐。)石有嘉石、胏石、(《周礼》:以嘉石平罢民。注云:嘉石,文石也;以胏石达穷民,凡远近惸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为之达者,立于胏石。注云:胏石,赤石也;穷民,天民之穷而无告者。)磁石、(《抱朴》曰:磁石引针。)石鲸、石燕、石麟、石羊、石狗、石牛、石鸡、石犀、石骆驼、石狮子、石人、石桥、石塘、石床、石室、石柱、石阙、石闾、石案、石函、石鼓、石椁、石楼、石盘、石印、石墨、石砚、石镜、石砮、石磬。

  §事对
  【补天 佐岳】《列子》曰:天地亦物也,有不足,石以补其缺。王隐《晋书》曰:陈总迁殿中侍御史,诏遣诣终南山请雨。总先除小石祠,唯存大石一所而祈之,上文曰:峨峨大石,佐岳通理,含滋吐润,惠我四海。

  【越履 蜀镜】盛弘之《荆州记》曰:兴安县水边有平石,其上有石栉石履各一具,俗云越王渡溪,脱履堕栉于此。扬雄《蜀本纪》曰:武都丈夫化为女子,颜色美好,盖山之精也。蜀王娶以为妻。无几,物故于成都。郭中葬之以石镜一枚,径二丈,高五尺。

  【督邮 亭长】刘义庆《幽明录》曰:宜都建平二郡之界有五六峰,参差互出,上有倚石,如二人像,攘袂相对,俗谓二郡督邮争界于此。张敏《奇士刘披赋》曰:盖土龙不可以升天,石人不任为亭长;容貌虽似,蹄足难奖。

  【款梓 扣桐】乐资《春秋传》曰:秦始皇使者郑容将入函关,见华山有素车白马,疑为鬼神。熟视,问郑容曰:“安之?”答曰:“之咸阳。”素车上人曰:“吾华山使,愿托一牍书致镐池君所。子之咸阳,道过镐池,见一大梓,有文石取款梓。当有应者。”即以书与之。郑容如其言,以石款梓树,果有人来取书。刘敬叔《异苑》曰:晋武帝时,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打之无声。以问张华,华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鱼形,扣之则鸣。”于是如言,声闻数十里。

  【宋陨 晋言】《左传》:陨石于宋五,陨星也。杜预注曰:但言星则嫌星使石陨,故重言陨星。又曰:石言于晋魏榆,晋侯问于师旷曰:“石何故言?”对曰:“臣闻作事不时,怨讟动于人,则有非言之物而言。”

  【化女 望夫】刘义庆《幽明录》曰:阳羡县小吏吴龛,有主人在溪南。尝以一日掘头舟过水,溪内忽见一五色浮石,取内床头,至夜化成一女子。又曰:武昌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此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因以为名焉。

  【纸臼 书研】庾仲雍《湘州记》曰:应阳县蔡子池南有石臼,云是蔡伦舂纸臼。刘澄之《江州记》曰:兴平县蔡子池南有石穴,深二百许丈,石色青,堪为书研。

  【仙博 帝棋】仙博,见华山事对内驾鹿注。张华《博物志》曰:桃林在弘农湖城县休马之山,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状如鸡卵。

  【井龟 印鹊】郭颁《魏晋世语》曰:长沙王乂封常山王。至国,掘井入地四丈,得白玉。玉下有大石,其上有灵龟,长二尺余。干宝《搜神记》曰:常山张颢为梁相,天新雨后,有鸟如山鹊,飞翔入巿。人掷之堕地,人争取,化为一圆石。颢椎破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

  【浮磬 列钱】《尚书》曰:泗滨浮磬。孔安国注云:泗水、滨涯也,水中见石,可以为磬。《抱朴子》曰:浮磬息音,未别于众石。《洞冥记》曰:汉武帝生时,有雀群翔于灞城门,改为青雀门。乃饰以锦文石,为列钱之形。

  【秦梁 汉柱】郭缘生《述征记》曰:秦梁,地名也。或云秦始皇东巡,弗行旧道,过此水,率百官以下,人提一石以填之,俄而梁成。今睹所累石,无造作之处。《三辅故事》曰:秦造作横桥,汉承后置承令石柱以南属京兆,北属右扶风,各分其半。

  【神鞭 仙迹】《三齐略记》曰:秦始皇作石桥,欲过海看日出处。有神人能駈石下海。石去不下速,神辄鞭之,皆流血。郦元注《水经》曰:思阳川水东有独山,北有岩。岩上有人坐迹,山腹石上有两手迹,山下石上有两脚迹,俗名之为仙人石也。

  【饮羽 覆书】《韩诗外传》曰: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兽,弯弓射之,没金饮羽。《吴越春秋》曰:禹案《黄帝中经》,见圣人所记曰:“在乎九疑上东南,号曰宛委,承以文玉,覆以磐石,其书金简玉字。”禹乃退斋三日,发石取书。

  【昆明鱼 零陵燕】《西京记》曰:昆明池,刻石为鲸鱼。每至雷雨,鱼常鸣吼。顾凯之《启蒙记》曰:零陵郡有石燕,得风雨则飞,如真燕。

  【肃慎砮 临海矢】《帝王记》曰:周成王时,肃慎氏来献楛矢石砮,长尺有咫。《异物志》曰:夷州土无铜铁,取磨砺青石以作弓矢。此石砮楛矢之类。

  §赋
  【陈张正见《石赋》】连山蔽亏,巨石嵚崎;上兴云而蔚薈,下激水而推移。舒丹霞于九折,混白露于三危;镇方城于汉水,固天阙天汤池。依岛屿而绵邈,住溪壑之崄巇。尔乃蕴怪含灵,怀奇蓄变,兽形鸟像,畜身人面。已化陈仓之鸡,复舞零陵之燕。迎一童于洛阳之水,送五妇于成都之县。帝王憩而投壶,仙人坐而高燕。架沧海之神塘,俨夷陵之瑞场,发黄金之秘简,隐白玉于仙床。双立天门之郡,特起缙云之堂。李广射而为兽,初平叱以成羊;图孔明之八阵,亘吴橘之三梁。惊神人于武落,骇商客于瞿塘。

  §诗
  【梁朱超《咏孤石诗》】侵霞去日近,镇水激流分;对影疑双阙,孤生若断云。遏风静华浪,腾烟起薄曛;虽言近七岭,独高成不群。

  【梁萧推《赋得翠石应令诗》】依峰形似镜,构岭势如莲;映林同绿柳,临池乱百川。碧苔终不落,丹字本难传;有迈东明上,来游皆习仙。

  【陈阴铿《咏石诗》】天汉支机罢,仙岭博棋余;零陵旧是燕,昆池本学鱼。云移莲势出,苔驳锦文疏;还当谷城下,别自解兵书。

  【陈摽法师《咏孤石诗》】中原一孤石,地理不知年;根含彭泽浪,顶入香炉烟。崖成二鸟翼,峰作一池莲;何时发东武,今来镇蠡川。

  【陈高骊定法师《咏孤石诗》】迥石直生空,平湖四望通;岩隈恒洒浪,树杪镇摇风。偃流还渍影,侵霞更上红;独拔群峰外,孤秀白云中。

  【隋崔仲方《奉和周赵王咏石诗》】玉绳随月落,金碑映日鲜;入江疑濯锦,出峡似开莲。文马河西瑞,兵符济北篇;会逐灵槎上,还归天汉边。

  【隋岑德润《赋得临阶危石诗》】当阶耸危石,殊状宕难名;带山疑似兽,侵波或类鲸。云峰临栋起,莲影入檐生;楚人终不识,徒自蕴连城。

  【隋虞茂《赋得咏石诗》】蜀门郁遐阻,燕碣远参差;独标千丈峻,共起百重危。镜峰含月魄,盖岭逼云枝;徒然抱贞介,填海竟谁知。

  【苏味道《咏石诗》】济北甄神贶,河西濯瑞文;声应天池雨,影触岱宗云。雁归犹可候,羊起自成群;何当掘灵髓,高枕绝嚣氛。

●卷六 地部中 

  ○总载水第一

  §叙事
  《淮南子》云:积阴之气为水。《文子》云:水之道,上天为雨露,下地为江河。《汉书》云:《书》称水曰润下。坎为水,位在北方,终藏万物者也。为政令顺时,阴阳调和,终始相成。十二月咸得其气,则水得其性,此之谓润下。若政令逆时,雾水暴出,百川流溢,坏乡邑,溺居人,及淫雨伤稼,是为水不润下。《尔雅》曰:水中可居者曰洲。(亦曰潭音。)小洲曰渚,小渚曰沚。(亦曰小沚,曰坻。又小沚曰碛。)凡水边皆曰垂、曰涯、曰畔、曰干、曰渍、曰滨,涯上下坦曰漘,(一曰隒。)重涯曰岸,岸上地曰浒,曲涯曰澳。(一曰隈。)水草交曰湄,埤增水连土,人所止曰澨。水曲曰汭,水北曰阳,水南曰阴,水出山石间曰潾,(音吝。)山夹水曰涧,水注川曰溪,水注溪曰谷,水通谷曰壑。石绝水曰梁,筑土遏水曰塘。(一曰堤。又曰妨。)大防曰坟,水所钟曰泽,广泽曰衍,泽曲曰皋,障曰陂,泽无水有草木曰薮。水通流曰川,水本曰源。源曰泉。泉正出曰滥泉,侧出曰氿泉。泉所出同所归异曰肥泉,异出同流曰瀵。深水曰潭,急水曰流,砂石上曰濑。(亦曰湍,曰滩,曰碛。)水别流曰派,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风吹水涌曰波。(亦曰浪。)大波曰涛,小波曰沦,平波曰澜,直波曰泾。水朝夕而至曰潮,风行水成文曰涟,水波如锦文曰漪。水行曰涉。逆流而上曰溯洄,顺流而下曰溯游。(亦曰沿流。)绝流而渡曰乱,以衣涉水曰厉,繇膝以下曰揭,繇膝以上曰涉,渡水处曰津,(亦曰济。)潜行水下曰泳。(自“水中可居”已下,并出《尔雅》、《释名》、《说文》三书。)水神曰天吴,(《山海经》云:天吴八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