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春脚步 之铁血少年行-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凤最后说:“我知道今天是运气好,赶在敌人与你们拼成僵持时,我们突然在侧后方攻击,一击奏效了。我们也算是捡便宜了!光是枪就缴获了九十多支,我们这个连原来只有六十多支枪。这一下,可以每人一支了。”苏凤只顾自己高兴,却没注意宋天宏和他的战士们的脸色都不太好!

  宋天宏觉得今天的仗打得太窝囊,开始是对敌人拼命进攻思想准备不足。后来好容易开始占一点上风时,妇女独立营的进攻确实帮了忙。但最窝囊的是没想到这伙敌人会扔了枪跑掉,因为没能及时追击,让所有的枪都落到妇女独立营的手中,这口气实在难咽。他知道战士们都会为此不高兴,忍不住对苏凤说:

  “苏营长,你……你看啊!这仗啊,还真地靠你们帮了大忙。可是呀,你……你看啊!我们打得拼死拼活的,敌人都快撑不住了。你们一来,他们虽然立即逃了,可是这仗还是我们打了一大半儿,你们打了一少半儿。是吧?这……这……”他有点说不下去,就苦着脸看着许为新,给许为新使眼色。

  苏凤冰雪聪明,一下子就明白了宋天宏的意思:“宋连长,你什么意思?是不是我们缴获的枪,你们看着眼热?告诉你,别的可以商量,这件事,没门儿!我们自己的枪根本不够,这次缴获的加上也不够。我在家里还有几百姐妺们没枪用,你……”苏凤想说点更刻薄的话让宋天宏死心,却被许为新拦住了。

  许为新摆手让宋天宏先带着一群不远不近地围上来的战士先走开,然后微笑地说:“苏凤,宋连长他们打仗很辛苦,他说得都有道理。”苏凤又要瞪眼睛,许为新用手势按住了她:“你想啊,你缴获的这些武器,就是拿回去,上级会发给你们吗?”苏凤说:“我们缴获的,我当然可以向领导要求了。领导总不能一点不考虑吧!”许为新笑道:“你听我的怎样?你们将步枪全带走,所有的冲锋枪,就是白格门手提花机关枪,都留给宋天宏,让他给你换成步枪,他再多搭给你十支步枪,反正这两天他缴获的枪还没上交。这样你们不仅每人都有步枪,还有了多余的拿回去。你们要是真把花机关带回去,我敢保证,一定也会被领导收去分给别人。因为你们毕竟是二线部队,主要是站岗、运输、警戒,这些任务是不会配给你们自动武器的!”

  一句话让苏凤清醒过来,她看到捡回很多花机关高兴得忘记她的部队性质了。许为新的话就像是一瓢冷水让她一下子清醒了:与其拿回去上交领导,还不如现在就做了人情。她只好委屈地点了点头:“那好吧!但你们要多搭我二十支步枪。”许为新笑了笑,摆手将宋天宏叫了过来,将与苏凤的协议告诉了他。宋天宏一下子就高兴了。其实这几天在和敌人相持拉锯的战斗中,也缴获了许多枪,可这一次最让他们眼红的花机关枪却落入了妇女独立营手中。现在能够从苏凤手中换回花机关枪,他的装备可以大大改观。自己多余的步枪,反正最后也得上交,他也实在不太关心。两个单位的红军开始在山坡上列队,按苏凤的要求,女战士们将花机关枪在男兵手里换成了步枪,又另外多拿了二十支步枪。女战士们本来也不会用花机关枪,所以也没生气。双方都皆大欢喜,两边领导带着战士喊了些向对方学习的口号。苏凤就与许为新告别,带着女战士们扛着枪走了。 。 想看书来

第九章  红军小战士(1)
李芳文等从头到尾看到了苏凤和许为新的战斗过程,他们一会儿激动,一会儿担心,一会儿兴奋。直到敌人跑掉了,他们才平静下来。他们商量着到前边山头去找许为新,就从山坡上下来,找到小路向对面山坡上绕过去。

  等到他们到达对面山坡上时,却看到有一位红军干部正在与许为新争着什么。他们小心翼翼地从树林里靠近许为新他们,逐渐地离他们很近了。他们看到许为新神情严峻而愤怒,又听到他与那个干部说:“王剑同志,现在是什么时候?我们正在与敌人战斗,每一个人都要当十个人来用。你却拿着文件要来抓这些正在浴血战斗的同志,还说他们是反革命。我坚决不同意,除非你先把我抓起来,否则一个人我也不会抓,也不会让你带走!”

  王剑脸色铁青,在他做这肃反工作后,还没有人敢这样顶撞自己呢!他严厉地对许为新说:“你要知道你行为的后果,这是张主席的命令!”许为新一摆手:“敌人又要进攻了,我没精力跟你讨论后果!这些人也要跟我去打仗,也许很快有人就要牺牲在阵地前。你们还是好好研究一下,就是要抓也得打完仗再抓!”那王剑气得直跺脚,只好转身离去。许为新冲着李芳文这边说:“来了还躲什么?”

  李芳文正在不解地想着看到的一切,没想到许为新早就看到他们了,只好慢慢地走出来。许为新一脸严肃:“芳文,这里在打仗,你们怎么乱窜?”李芳文简单地说了原因。许为新说:“现在你们赶紧后撤,见到苏凤要告诉她,我们很快会放弃巴中了,让她们早做准备。快去!”

  李芳文等一听就赶紧往回跑,一边跑,李芳武还一边问:“不……不是打……打赢了吗?为什么……还要撤退?要是……军阀打回巴中,咱们乡的人……不又要遭罪了吗?”李芳文气喘吁吁地说:“家……家里的人,早……早就安排转……转移了!”

  李芳文等跟着苏凤的队伍向后撤。路上,李芳文向苏凤悄悄讲了后来看到听到的事情。他看到苏凤的神情也变得很严肃,没有对他做任何解释,只是告诉他不要再对别人说这些事。

  他们很快撤回了通江,后来又执行了几次运输任务,但押运的人换成了装备好得多的战斗部队,气氛也要紧张得多。据说,红军的前线部队已经放弃了南江和巴中县城,前线越来越近了。通江县城的红军部队也多了起来,而且显得很紧张,每天都在训练,甚至有实弹打靶。李芳文的小手枪已经又还给了苏凤,他却喜欢上了那支从土匪手里缴获的步枪,每天都用它练一会儿瞄准,已经用得很熟了。他和李芳武和李思贵有时也会去苏凤的部队去玩儿,女红军们挺喜欢他们,经常将留下自己舍不得吃的好东西给他们吃,结果后来李芳武和李思贵嘴馋了就想去。李芳文开始也跟着吃,但有一次张欣到妇女独立营公干,看到后戏谑地说苏凤的女战士有“当妈的天性”,李芳文听到后心里极不舒服,就决不再吃什么了。搞得李芳武和李思贵不明白为啥,也不敢太放开吃了。但是有一次李芳文他们看到女兵们在练瞄准,正好他们也扛着自己的步枪,于是也跟着练起来。赶上张欣被苏凤临时专门请来做射击指导,顺便也看了一眼李芳文他们。李芳文看到张欣做的示范动作,才相信苏凤的枪法学自张欣的传言果然不假。她对李芳文和李芳武的瞄准点了一下头,没说什么,对李思贵的动作却大加赞赏,竟然说:“这小兄弟要是认真练,将来一定是个神枪手!”把李思贵兴奋得脸通红,从此不许别人说张欣半句坏话。

  苏凤的部队最近也常常分散到附近的村庄做宣传。通南巴的乡亲不同于老根据地,他们都没经历过红白“拉锯”。当听说红军一撤再撤,将南江和巴中都放弃了,他们都担心红军成为兔子的尾巴。也有一些红军来后逃走的反动势力潜回老家散布谣言,搞得根据地人心浮动。有的农民甚至将分得的粮食偷偷送回地主家,也有的偷偷向地主家按原来的数额交田租。苏凤的部队按照上级的要求,一方面号召农民紧紧地与红军站在一起,保卫自己的政权、土地、家园和胜利果实,另一方面打击敌对势力,清剿零星的反动武装。

  运输队也进行了重新整编,分成一个车辆分队和两个背篓分队。李芳福被任命为车辆分队的副分队长。车辆和人员都大大地增加了。据说,这是总部在反三路围攻相持阶段重要工作中的一项。

  这一天,李芳文一出门就发现门外很热闹,到处是标语,还有一些红军战士在敲打着锣鼓。李芳文问了在一旁搞宣传的女红军,说是要扩大红军,准备向敌人反击。李芳文这才注意到,在运输队旁边就是红军征兵处,有一些人在排队,邓小欢也在其中,但也有很多人站在一旁流着鼻涕、打着哈欠。

  一位接受报名的红军干部显然有些着急,他问一位负责登记的干部:“孙德龙,你登记了多少人了?”

第九章  红军小战士(2)
孙德龙表情有些丧气:“这附近乡政府送来二百多人报名,只有二十二个人还不错!秦浩,我看别想完成任务了。我倒羡慕苏凤的妇女独立营招女兵,要多少就有多少!这川北的爷们把我们男人的脸都丢光了,要找大烟鬼倒是一抓一大把!”秦浩说:“这样不行! 徐总指挥有过指示,征兵任务要保证。如果不抽鸦片的不够数,也可以先入伍后戒烟。”孙德龙气鼓鼓地说:“那我们红军成什么了?不也跟军阀的大烟兵了一样了吗?”秦浩苦笑着说:“先保证扩红任务完成吧!我们掌握着点,烟瘾大的不要,样子太窝囊的也不要。只要样子过得去,又能保证参加戒烟,我们就收下来,然后让他们连里管严点。要是不这样,我们只好提着脑袋去见领导了。”孙德龙点点头:“领导既然有考虑,我们也只能这样做了!我去准备告示。”说完,他去找了一张宣纸,写下了告示,贴了出去。

  第二天,何洪亮在运输队院子里找到了李芳福、李芳文等人,他兴奋地说:“招兵的红军贴出了告示,说抽过大烟的,只要还能够劳动,能够下决心戒掉烟瘾,就可以先当兵,后戒烟!我要去报名当红军,当了红军我一定能戒掉鸦片烟。再说我在运输队也抽得很少了!”

  李芳福说:“你要去当红军了,那谁赶车呀?”李芳文说:“我们能赶车,洪亮哥要去就去吧!”何洪亮兴奋地向外跑去。李芳文等也跟去看热闹。

  李芳文在运输处的墙外看到一张宣传告示,因不识字,听到有人逐字念着:

  “……我通南巴的穷人受鸦片烟毒害甚深,苏维埃政府为除此害魔,解除我们穷苦工农的痛苦,特设戒烟局,精制戒烟丸,平价赠送穷人戒烟。据戒烟医生报告,连日来戒烟的将及百余人,两星期内已有五十余人完全戒脱。四年者即需一个月,毫无痛苦。患烟瘾的同志们:坚决起来和这鸦片毒魔作斗争啊!”

  史料记载,红军来到川北地区前,这里山坡平坝的大量良田,都被军阀政府勒令种上了鸦片。“十室之邑,必有烟馆;三人行,必有瘾者。”一座千余户的通江县城,竟有上百户人家以开大烟馆为生。当地居民中瘾君子数量众多,个个骨瘦如柴,形容枯槁,三分象人,七分象鬼,以至于红军几乎无兵可征。

  李芳文一直关心着征兵的过程。因为暂时还是没有运输任务,他一大早又跑到红军征兵处。那两个红军干部已经带着人守在那里了,由于李芳文天天去,他们也已经认识了李芳文,说话也不回避他。李芳文听到孙德龙对秦浩说:“还有二十多人,我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可是能让我看上眼的也越来越少,这附近抽大烟少一点的男人都没了,只剩下烟鬼了!”秦浩说:“我也正在为此事发愁,今天是规定的最后一天,一定要凑够人数!”

  李芳文插嘴说:“两位红军大哥,你们收我当红军吧!”

  秦浩和孙德龙看着李芳文竟然没有说话。半晌,秦浩慢慢地说:“我们在鄂豫皖时,倒是也收过这么大的孩子。我自己当红军时,可能也比他大不了多少!”孙德龙说:“你的意思是,我们召些孩子充数吗?”秦浩说:“也不是充数!你看,这孩子这几天一直在这儿,我早就看出他的意思了。我跟他做过了解,他在运输队也完成过重要任务。他这样的孩子从小吃苦耐劳,能跑能跳能爬山,也学会了用枪。你看,招他去当兵,他可以扛着枪就走,就比那些烟鬼强多了。所以我说,我们也可以招收少量的娃娃兵,但是要从严掌握。”孙德龙说:“那就从他开始吧!我来问问他?”孙德龙对李芳文招手:“小兄弟,你过来!”李芳文赶紧上前。

  “你为什么要当兵?”

  “在家挨饿,跟着红军有饭吃!”

  “红军有时候也挨饿没饭吃,你还要当吗?”

  “挨饿我也不怕,总比在家受人欺负强!”

  “当红军要吃苦受罪,你受得了吗?

  “我在家受得罪更多,我不怕!”

  “你能受罪为啥不在家受罪,一定要当红军受罪呢?”

  “苏凤大姐告诉我,当红军受罪是为了天下百姓!”

  “当红军要打仗,打仗可能要牺牲,牺牲你懂吗?”

  “我懂,牺牲就是死。我不怕死!”

  旁边传来一声赞许,李芳文转头一看,竟是苏凤。由于苏凤手下有的人今天被派来帮助扩红工作,她也过来检查一下工作情况。秦浩和孙德龙站起来招呼:“是苏营长啊!你看这小兄弟想当红军很坚决呀!”苏凤说:“我认识他,他确实是个不一般的孩子,他是乡里的儿童团长,管一百多人呢!斗争地主时,既勇敢又有计谋。上次运输物资,还帮我做过战场侦察。我看他做事,除了力气差点,别的都不比成人差!”秦浩笑道:“既苏营长这样保举他,那我们就收下他了!”李芳文高兴得一下子跳了起来。

  孙德龙招呼李芳文过来填表:“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

  “李芳文!”孙德龙一怔:“我这里报名的好象有个叫李芳文的!”苏凤笑道:“芳字是按李家的宗谱排的,当然重名的会多。这样吧,芳文,既然是参加了革命,就起一个革命的名字,好吗?”

  李芳文说:“好!苏凤大姐,你看我叫什么好呢?”

  苏凤沉吟了一下,与秦浩和孙德龙又商量了几句,转过身对李芳文说:“芳文,从今天起,你就是红军战士了,你的名字叫李正荣!”

  李正荣向苏凤、秦浩和孙德龙立正敬礼:“是!”

  苏凤见惯不怪,秦浩和孙德龙都笑了:“你的军事素质还不错!”从此,李正荣就使用自己的新名字,踏上了新的人生旅程。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  红军小战士(3)
李正荣、李芳武和李思贵都当上了红军。

  芳武和思贵都是被李正荣介绍给秦浩的,由于有苏凤在一旁帮助说话,最后秦浩还是将他们都收下了。他们一起回到运输队告诉李芳福,李芳福竟久久都没说话。李芳文想让李思贵和他爹单独说说话,就拉芳武一起出去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早两天他们已经送过邓小欢和何洪亮去报到了,他们对所有需要做的事情都很了解。

  李芳福望着自己还没长大,却受尽了人世苦难的儿子,想说点啥却一句也说不出来,只是嘴唇在颤抖。他想到自己贫苦的家,六个儿子都先后死去,苦命的妻子也遭横死,只剩下了李思贵,现在又要离开自己了。可是儿子留在自己身边,自己又能给他什么呢?他终于叹了一口气,对李思贵说:“这也好,当了红军,就没人能欺负你了!”李思贵从小就不会用语言来表达感情,只是闷坐着不说话。李芳福又说:“你妈死的早,你就得学会自己照看自己,和小兄弟们要相处好,别打架,听领导的话。打仗要学着躲开子弹,吃饭要吃饱,睡觉要盖好别着凉!”李思贵只是点头,他自己心里也有些莫名的难过,就开口说:“爹,我都知道了。你不用担心,我和芳文和芳武在一起呢!”

  李芳福点点头。三个孩子在一起,让他心里放心了一些,他们可是从小就长在一起的,可以互相照应。他将身上仅有的钱和一条毛巾、一块肥皂、一双草鞋放在一个小包袱里交给了思贵。

  李正荣和李芳武将自己的行李收拾好,有些不带的铺盖,交给李芳福带回家。但李正荣背上了缴获土匪的枪,这是秦浩与运输队说好的,因为扩红数量较多,枪支短缺。他们三个小兄弟,简单地向李芳福告别,就一起去了征兵处。

  他们三人被编入二十九师的一个新兵连开始了最基本的训练。每天要练习跑步、队列动作、射击、越野等项目,非常疲劳。开始有些吃不消,但很快也就适应了。毕竟是每天都吃得饱,吃得好。他们本来都是生命力非常顽强的苦孩子,就像是长在贫脊荒野又久处干旱的小草,一旦遇到了充足的雨露,立即就被滋润得快速地成长。他们感觉自己每天都在长大,似乎已经是大人了。他们与其他的新兵相比,不但不落后,甚至在大多数时候还要更好些。

  在实弹射击时,每人三发子弹射胸环靶,三个人竟都是优秀的成绩。其中李思贵射了三十环,李正荣射了二十九环,李芳武射了二十八环。特别是李思贵,教官发现他打出的子弹几乎都射到了一个洞里,不仔细看会以为只有一个洞。教官对李思贵大加赞赏,说他会是少有的神枪手,在队前表扬了他。但最吃亏的是剌杀和格斗:那些在射击上丢了面子的成年战士,常常用教官教的动作一下子就把他们的枪磕掉;或是在格斗时将他们拎起来就扔下去,完全成了别人的肉靶。更让他们难以容忍地是,当他们倒在地上时,周围会响起一阵哄笑,似乎是大快人心。有一次李思贵被打得急了,竟然用上了那式狠招“时迁偷鸡”,把一个战士掐得趟在地上哭叫起来,其他的人则一半气愤、一半哄笑,竟闹得不可收拾。

  后来教官发现后介入,问清情况后也哭笑不得。在队前讲评时,一方面批评了李思贵下手太重:“我们毕竟是和自己的同志在训练,怎么能下阴招呢?当然,训练场就是战场,有的招式有用就可以用,只是对自己的同志不能太使劲了,意思到了就行!”另一方面又表扬他:“李思贵同志充分考虑了自己的弱点和长处,就这件事而言,李思贵同志个子很矮,力气又没有对手大,如果硬拼肯定不是对手。实际上,他被对方连摔了三次。因此他动了脑筋,采用避实就虚的战术。什么地方最虚呢,李思贵同志发现对方裆下这里最虚,而这里位置很低,既有利于李思贵同志进攻,也不利于对方防守。在这种情况下,李思贵同志攻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