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超新传-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着反思运动,希望能找医治拯救中国的良方。一九一五年九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一九一六年起改名《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和科学。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是中国近代史上未曾有过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在青年学生中作了积极的思想准备。西方列强无暇东侵,狼子野心不死的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一九一八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一九一九年一月十八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分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五月四日,北京三所高校的三千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誓死夺回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货币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队伍行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并火烧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随后,军警进行*,并逮捕了学生代表三十二人。

  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受阻,学生被逮捕的消息几天内就传遍整个中国。各地的青年学生们愤怒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是一群深为祖国命运担忧的热血男儿,随之而来的席卷全国的大规模学生运动是北洋政府当局如何也没有料到的。最早响应“五四运动”的自然是天津的学生,天津离北京最近,北京发生的*在当天就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紧邻着的天津。

  突如奇来的变故使白眉初猝不及防,他听到消息后担心自己的学生受到影响,五月五日一大早就匆匆忙忙地来到学校。果然不出所料,等他进了学校大门就觉察到气氛不对,平时恬静的校园竟然充满了火药的味道,他加快脚步跑上二楼,走在楼道里他感到莫名的不安,他感到好像什么东西在涌动,在积蓄,不只在安静的校园里,也在他尘封的心中。那是力量,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无法控制的爱国激情正在积蓄正在合拢,好像即将喷发的火山。大地在颤抖,大山在摇动,在这种力量的催化下,大地将裂开,大山被挪移。

  当他来到三年级自己的班级个,发现同学们都没有像往常那样乖乖地早自习,在他的眼里他的女弟子一向都是乖乖的好孩子,现在这些乖孩子们没有坐在各自的座位上,什么样的造型都有,坐着的、站着的、在椅子上坐着的、在椅子上站着的,叉腰的、跳脚儿的……白眉初吓了一跳,在教室门口止住了急匆匆的脚步,仔细地听着从教室里传出来的声音,那是邓文淑的声音:“同学们,我们要声援北京学生,国家兴亡不止有匹夫有责,女子也有责,而像我们这样读书识字的女子更有责。”

  此言一出,一群十*岁的年轻姑娘们都高声赞同,你一言我一语的,教室里乱成一锅粥,还是一锅黏黏糊糊的八宝粥,白眉初不忙着进去,就在门口站着,他听到学生们在喊:“我们上北京”,“我们也去天安门请愿”,“大家*去”……

  喊什么的都有,一个个端庄稳重的女学生们的变化让白眉初大感吃惊,吃惊的同时又感到了一点欣慰,从同学们的言谈举止来推测,她们已经知道了北京发生的*,白眉初平时给学生们灌输的爱国思想今天看到了成果,他听着教室里激昂的声音不知不觉鼻子一酸流下了眼泪。白眉初怕别人看见自己落泪,连忙摘下眼镜擦了擦发红的双眼,又用手上下抹了抹脸,使面部的表情恢复了自然,才推开半掩的门走进了教室。

  嘈杂的教室顿时安静了下来,鸦雀无声,叽叽喳喳的女生们马上低下了头惴惴不安,站在高处的纷纷跳了下来,站在最高处的邓文淑看到白眉初突然出现在面前,不知所措的站在椅子上一动不敢动,低下头等着白老师批评她,没想到白老师下面的话让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你们太棒了,果然没有辜负老师平日的心血,不光你们要为国奋斗,连行将就木老师我也要为国家奋斗牺牲在所不惜,国弱如斯吾民安在?没有国家就没有百姓。”

  老师的意外鼓励支持真是让学生们大喜过望,立刻欢呼了起来,邓文淑也放松了下来,从椅子上一跃而下,红着个小脸蛋看着白眉初:“老师,你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要团结力量,联合全校师生。”白眉初一语中的,

  “对,我们这就去联系别的班级共同商量对策。”身材娇小敏捷的邓文淑马上跑出了教室,紧跟着跑出去的是个肥大的身影,白眉初余光一扫就知道是王贞贞。这一整天学校全体师生四百多人都没有好好上课。 。。

第五章相识2
五月六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各班招开了联合大会。去年直隶省政府在保定也创办了一所女子师范学校,所以天津这所创立在先的女子师范学校就改名为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各学级推举的代表是:九学级:周敏、李锡铭、徐芝;十学级:邓文淑、王贞贞、张若名、卢璾瑜、蒋云、王棣华、冯梅先、梁岫尘、张嗣婧;十一学级:周之廉、王瑞生;十二学级:许广平、徐蘭、吴瑞燕;十三学级:徐士义;十四学级:郝雨春、鲍风鸣;附小教员李毅韬,学生王文田、静生、陈学荣、魏士如等。其中就数十学级的代表最多也最积极,家政专修科的郭隆真也来参加会议,她和张若名是河北同乡,生性豁达大度,行事不亚于男儿,头发也剪的短短的,人更加显得精明强干。郭隆真比邓文淑大了整整十岁,邓文淑一向佩服尊敬她,提议由郭隆真主持会议,学生们一至通过,郭隆真也当仁不让,以一介文弱女子披挂上阵,

  “我们只联合一校学生是不够的,应该还要联系天津各大中院校的学生,而且不能只有女校的学生,男校的学生我们也要联合,大家万众一心共惩国贼,我们不能上阵杀日本敌人,那就做我们眼前能做的事,从抵制日货开始,希望大家行动起来。”

  这个时候找不到日本军人来殴打,抵制日货却好办,女学生们当即把身上所有和日本有关的东西全毁掉了,有激进者甚至连日本课本也给撕了不上日语课。师范学校的日语教习老师安藤女士发现上日语课时一人未到,随至校长室质问,而校长亦未知底细,随将班长传到,问其停课之理由。班长对校长报告说现因排日之风甚盛,同学故皆不欲上日语班,齐璧亭校长闻言之下,始明停课原因。这却是白眉初不赞成的,他耐心的教导:

  “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我理解,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日语,就是要了解日本,日本人中就有好多中国通,这给他们的侵略扩张带来了益处,而我们中国人中少的就是日本通,当我们国人当中有了足够的日本通,我们也能去积极有目的的反抗,而不只是靠一腔热血,否则那也是图洒鲜血于事无补白白牺牲,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要打倒对手就要先了解对手,这是邓文淑从白老师那里学来的,她认为也很有道理。开完会后,同学们就分头去联系各校学生代表。第二天就是五月七日的国耻日,全校学生更加激动做出的事也更加出格,让人难以意料。天津《益世报》于一九一九年五月十一日,以《师范女生之爱国》为题作了报道:“……女师学生触动前耻,更形愤慨,即有十三学级学生多人,各皆咬破食指,书写提倡国货、抵制日货,勿作五分钟之热血,勿忘国耻五月七日等血书,贴于学校布告栏内,以为彼此勉励。闻有数人指伤颇重,一时全校学生凡关于日货之扣针,压发圈,簪珥等,均皆废弃,永远勿用。”并赞称“该校女生均系闺阁名媛,而爱国心之热烈,不减于须眉丈夫,真可使以起衰振懦矣。”

  真是可敬可佩,白眉初看着报纸感慨万端,没想到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女学生们也有这么大的能量,也有这么强烈的爱国心,事态的发展越来越超过白眉初的起初料想,五月二十五日,以女子师范学校为主要力量的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在天津东门里江苏会馆成立,女师的毕业生刘清扬被推举为会长,郭隆真和邓文淑被选举为讲演队队长。

  讲演队的主要工作是向天津的各界妇女进行爱国宣传,抵制日货。日货因为价钱便宜在当时中国中下阶层中很受欢迎,经营中日贸易的日商着实挣了不少中国人的血汗钱。邓文淑这个讲演队长真是尽心而为,她带领自己的一个小队人马,七八个女学生,在大街小巷挨家挨户的去敲门请人出来听她们的讲演,对于学生的爱国活动,天津市民有欢迎的,也有反对的,有打开大门摆茶水点心招待她们的,也有紧闭门户不接待的,得了赞扬的邓文淑不敢骄傲,吃了闭门羹的邓文淑也不气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做下去,她的一个小队很快就得到了扩大,一些同学们自动加入了她的小队,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团,她也由讲演队长变成了讲演团长。

  邓文淑的名字在天津学生界传开了,她的名字也常能在各大报纸上看到,白眉初每日看报最关注的就是女师学生的动态,当他得知第二天学生们要联合各校在南开操场集合一同去省公署请愿,他不由得担心起来,老师就是老师,除了关注国家大事,还关心学生的身心安全。第二天白眉初在大门口送走学生后,没有回到学校而是也在后面跟着来到了南开操场外边,远远地看着。突然他在人群中看到了一张认识的面容,那个妇人不是邓文淑同学的母亲吗?

  白眉初没有看错那个人正是杨振德。当邓文淑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各大报纸上的时候,杨振德的心由高兴转变为了担心,世道不太平,学生们闹事,政府军警出动兵力到处*,一但女儿有危险怎么办,如果文淑有个三长两短的,她也不能活了,于是这位本应在家安坐的母亲也跑到了大街上,跟在女师*的队伍里,远远地跟着张望着女儿。

  一个关心学生的老师和一个关心女儿的母亲就在这里相遇了。杨振德看着站在前面的女儿挥动着个小旗杆,好像看到了丈夫在两军阵前挥舞着钢刀,父女二人一样的勇敢,一样的正气,女儿身上有丈夫的影子,杨振德就这么痴痴地张望着,完全没有听见白眉初的话,打了个愣神儿才反应过来:“这不是白老师吗?您怎么也在这?”

  “我不放心,跟过来看一看,邓太太,你养了个好女儿。”白眉初真诚的说着,

  “都是白老师教的好,文淑才能有今日的成绩,她在家里也常向我提起白老师对她的教导和关心。”杨振德感谢白眉初平日对女儿的教育。

  白眉初自是不肯居功:“我教了这么多年的书,像邓文淑这样有前途的孩子可不多呀,她将来前程不可限量。”

  “白老师谬赞了,文淑年纪还小,还请老师多多栽培。”杨振德听了白眉初的话自然高兴也少不得谦虚几句,这时学生们排着队伍从南开操场出来向省公署进发。

  省公署接待学生的官吏称省长曹锐不在,学生们的意见他一定转达。年轻的学生们在太阳下面爆晒了几个小时,最后也没有等到省长回来,只好又整队回校。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五章相识3
京津两地的学生运动如火如荼,不但成了全国学生运动的排头兵,而且还影响到在国外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此时远在日本无学可上的周恩来坐不住了,马上回国图他兴,刚到天津就热情地投身到学生运动中。周恩来在天津的学生界很有名望,一回来马上就被请去筹办《天津学生联合会会报》,忙碌了一个多月,《会报》正式出版,他兼任总编和记者,每日里除了排版也到处采访各处的学生,这一天听说女师的讲演团在南开礼堂讲演,职责所在的他自然就跑来了。

  周恩来去的早,在第一排中间找了个好位置,讲演开始后,一个女学生首先从右边登台,台上正中间摆着个高大讲桌,女学生径直走到讲桌后面,台下数百人顿时哄堂大笑,那女学生个子太小,站在讲桌后面只露出个圆溜溜的小脑袋。周恩来坐在最前排,看得清清楚楚,当他看到那女学生伸手挠了挠那从讲桌上露出来的小脑袋,一脸的茫然,突然身子一挺,猛然高出来几寸,紧接着又缩了下去,周恩来就知道那女学生踮起了脚后跟儿,他乐得身子直颤,放在大腿上的笔记本掉在了地上,礼堂里的青年学生们看到这滑稽的一幕,无不捧腹大笑。

  等周恩来拾起地上的笔记本再抬头观看,只见那小女生已经站到了讲桌前面,大大方方,神态自若,周恩来看着惊讶,心想这个出了大洋相的小姑娘竟然一点儿不怯场,真是难得!那小女生清了清嗓子,台下哄笑之声嘎然止住,小女生开始讲演了……周恩来在下面坐着,全神贯注地听着台上的小女生发言,一阵清脆悦耳的北京话飘入到他的耳中,“同学们,我们在家安睡之时,正是北京代表喋血之时,我们饱餐美食之时正是北京代表忍饥挨饿之时,我们对得起在北京前线奋斗牺牲的同学吗?”

  说着说着,眼泪竟然如断线的珍珠掉了下来,一双大大的眼睛发出烁烁含波的光彩。周恩来看着这对迷人的大眼睛心中一动,马上问边上的同学:“讲演的女生是谁呀?”

  “你连她都不知道呀?”边上的同学笑道:“这是咱们天津妇女界的新星,讲演团的团长,女师的学生邓文淑。”

  “看上去不大呀,怎么当了团长?”周恩来不解地问,

  “你可别看人家年纪小,可是女界爱国同志会的骨干力量,你可不要轻视人家呀。”那个同学好意地提醒。

  “哪会如此。”周恩来也笑道,不但不轻视而且还要重视,大会结束后他就跟在讲演团员们的后面走出了礼堂。

  南开学校占地很大,完全是按着欧美国家的先进学校设计规划的,校舍,礼堂,图书馆,操场,食堂,寝室楼各样建筑别具一格,大方庄严,各种树木沿着校园小道栽种两侧,正值初夏,好一个艳阳天,在一棵高大浓密华盖如冠的槐树下周恩来追上了邓文淑并叫住了她:“讲演的同学请留步。”

  正在走着的邓文淑和团员都站住了脚扭过头看着来人,只见她们身后站着一个年轻人,身穿半旧的蓝布长衫,正笑盈盈地看着她们:“我叫周恩来,是学生联合会报的记者,你们的讲演真好,能否稍留片刻容在下采访?”

  周恩来?居然是他,邓文淑的眼前出现了两年前就在刚才她讲演的南开礼堂观看新剧的情景,那个白色洋装挺拔的身影此时此刻竟然就站在自己的面前,和自己说话。邓文淑定了定神,腼腆地笑道:“讲的不好,尚要请先生指教。”

  “不敢不敢,各位同学讲的都好,感情真挚言谈有力。”周恩来连忙说,

  “那谁讲的最好呀?”王贞贞笑着说:“总不能都一样好吧,也应该有个高低之分呀。”

  周恩来看着眼前的大胖子莞尔一笑,这个大胖子倒也有可爱的一面,不过这个圆脸蛋红扑扑的小女孩儿更可爱一点。

  “文淑,你的脸怎么这么红呀,热吗?我去给你买冰棍吃吧。”王贞贞发现邓文淑的脸红的奇怪,她大声问道,所有人的眼光都投了过来,王贞贞说完就向不远处的冰棍车跑去,小贩们常在南开校园推着车兜售食品小吃,对于各种小零食学生们向来都有很大的爱好和购买力。邓文淑没料到王贞贞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这么一番话来,窘的她脸更红了,她看着王贞贞真要去买冰棍,吓得马上抱住了她,周恩来看到这个场景忍不住笑了出来。

  王贞贞就怕别人看着她笑,因为长得太胖她怕别人笑话她:“你笑什么呀,我认识你,我们都认识你,你不是去了日本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王贞贞一问,周恩来吓了一跳:“你怎么知道我去了日本?”他马上反问道,

  “你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我们女师的学生都是知道的。”王贞贞得意地说:“是不是呀,同学们,你们有谁不认识这位周——翔——宇——君?”

  女生们都笑着了起来,把周恩来搞了个大红脸,在蝉鸣的大槐树下,一个红着脸的小姑娘和一个红着脸的青年相识了,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爱情传说。

  邓文淑看到周恩来窘得脸通红,忍不住解围:“我们看过周先生演的新剧,就在这南开礼堂内。”

  周恩来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的女生知道自己的名字,原来是以前的观众:“今天我也成了你们的观众,我们互相学习。”说着他笑了笑就要告辞。

  当周恩来转身要走的时候,邓文淑着急了,她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你别走。”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让周恩来走,周恩来停住了脚步看着邓文淑,这个红着小脸蛋的小姑娘为什么这么着急地叫住自己,他睁着黑黑亮亮的大眼睛看着邓文淑。

  浓眉下惊奇的目光向邓文淑射来,为自己的一时忘形窘得无处可藏的邓文淑灵机一动,马上给自己找到了台阶:“我想请先生指导我们演戏,可以吗?”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邓文淑做的最多是讲演工作,她在讲演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这引起了她的重视,听她讲演的多是家庭妇女,这些家庭妇女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入,又没多少文化,向她们宣传爱国道理讲的人明白听的人却不能很好理解,听的人不理解,讲的人自然着急,如果不教育好这些母亲们,这些母亲们又如何能教育好她们的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