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明无疑是可以“更加”的,今天的文明,明天就可能成为无知、野蛮,而昨天的文明,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无知与野蛮。
另一方面,文明也通过下降来回应上升,它与它的对立面一体两面。文明导致退步,同时又在进步中认可这些退步;文明带来进步,但进步又始终因为难以摆脱的退步而此消彼长。
“文明”是优越的,但优越始终只是对应特定的时间、特定的角度。文明始终伴随着与字面含义相反的一面,始终是相对和历史的。
2.人类现象和一种生物现象
“文明”可以看作人对人类现象的自称。
今天被称为“文明”的东西,无一不属于人类现象,并且人类现象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视为是文明的。人类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亦即人类现象)可以称为文明。
将文明遗迹与人类遗迹比较,二者是同义的。将人类遗迹与生物遗迹比较,前者从属于后者。文明是人类现象,而人类现象又是一种生物现象,从而“文明”其实也只是仅具有中性含义的一种生物现象。
唯一与众不同的或许不是是否“文明”,而是当今人类的繁盛。我们觉察到这一点,从而将自身的现象称为同样专属于自身的“文明”,并为之赋予先天的优越。这实在只是单纯的自恋。
将进化树上其他繁盛的物种拿来比较,人类的繁盛不是兀自而立,古生代的三叶虫,中生代的恐龙,新生代的哺乳动物……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主流物种。即便撇开这些不谈,当今很多物种与人类毫无关联的安然生存着,那么是否要因为人类自身的繁盛而忽视这些生物现象呢?
可以认为,文明只是人类现象,所谓文明只是人类现象而已,是人作为地球的主宰而对关乎自己的一切所作的称谓,凡是人的,就是文明的。文明不具优越含义,它只具有与人类现象和生物现象之一种所对应的中性意味。
3.本能活动的总体结果和人性的外化
动物本能常常被拿来和人类文明做比较,文明的优越意味部分建立在这种前提不公的比较之上。人类文明应当与人类本能做比较。
人类先天强脑力、弱体力,肉体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比例自然小于禽兽、社会规则自然发达,工具的发明与使用自然成为人类现象的重要部分,人类也自然需要并拥有衣冠。有观点将劳动工具视做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我想与其如此,不如直接用人与动物的躯体区别来做标志并把大脑作为区分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更好。文明作为人的活动结果,实在是人的本能所致,而人自有人的本能,无需与其他本能做比较。人类只是随性(也只能随性)而生,这与其他依本能而生的物种没有任何区别。
文明依人的本能构筑,是人类本能活动的总体结果。文明表现人的本能,在人类本能表达过程中尽管有本能被压抑的情况,那也是因为人的总体本能中包含了对某些本能的弹性。从而文明尽管压抑了某些本能,却并不是超越,而是本能活动的总体结果中自然而然的包括对一部分本能的压抑。文明与本能并不冲突,相反,它是本能活动的总体结果。如果说文明背叛本能,那么这个背叛不仅狭隘,而且并不意味着优长,而只意味着必须。作为人的本能的总结的人性,自然是文明的全部动力,从而,文明也只是一种现象,它是人性的外化。
4.对文明优越性的心理学说明
文明的优越含义具有自恋意味,文明总是与野蛮、无知相对,它总是与人不愿看到的、轻视的东西相对。文明先天属于人,这无论如何不会改变。
对“文明”一贯的褒奖类似于对“上帝”、“科学”之类的崇尚一样,并且显而易见比后者具有更大的普遍意义。同样,虽然我们还看不到“文明”像“上帝”那般没落,但它无疑也具有历史性。由此更可以看出人类在各个时代一贯需要精神上的纯粹的支持而非质疑、以及最高层次上的肯定。而在既往的历史中,“文明”已经超越“上帝”、“科学”,成为各个时代的人们获得纯粹支持和最高肯定的最大公约数。只有在这个最大公约数下,人类活动(精神的和物质的)才能据此展开。一切的一切,离开“文明”这个前提都无从谈起。
也许“文明”会像“上帝”被“科学”取代一样,会在将来某一天被另一个含义不同但肩负相同使命的名词取代,但两次取代其后的原因是相同的。种有先天的优越感,此种自恋乃是种的自我保持的需要,这是先天寓于生命之中的。“文明”这个词只是人类这种自我保持的本能的最外在的表现罢了。
文明是相对的、又是历史的,它不具有字面上的优越性,它是包罗万象的人类现象的另一个称呼,是本能的产物和人性的化身,是中性的而非优越的。
承载着人类全部未来的文明的背面
承载着人类全部未来的文明的背面
1.被忽视的文明的背面
2.文明始终与其对立面一体两面
3.全部文明都以外在的提升人的方式内在的削弱了人
4.作为文明背面的最大景观的现代问题
5.文明进程的每一步都伴随着人的老化
6.文明最终是消极的
1.被忽视的文明的背面
作为人类现象的文明尽管是中性的,却始终具有正面的含义。那些酿造人类迄今蒙受的苦难的因素被忽略了,因为从当前来看,文明带给人们的一切仍然是总体积极的。但是放在历史的角度,那些被忽略的因素则非但没有消失,它们的影响还会在以后逐渐显现出来。让我们来看看文明的背面吧!人类固然在文明中繁盛,但同样在文明中蒙受苦难,在“文明”作为一个正面的现象被理解时,它的阴影、它的背面无疑被忽视了。若说人类拜文明之赐而得以有今天的辉煌,那么单纯作为人类现象的中性的文明,在它迷惑人的积极含义之下,那些消极的因素被略过了。“文明”作为积极的东西存在,并不能把文明史中消极的东西摈除。而文明史中人类经历的创伤,无一不是文明中消极的、不为人知的一面导致。中性的文明在给人类制造繁荣的同时,也将并已经带来同样多的创伤。
有观点认为文明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它标志着人类进步的程度,同无知、野蛮相对立。在这个定义中,人类文明史中消极的因素被忽略了,而它们同样参与构成文明并导致文明中积极的部分。文明毋宁说是一部流动的人类现象史,野蛮和开化、无知和有知在其中此起彼伏,积极的和消极的因素纠缠在一起,所有对立因素在其中只是一体两面,难以断然割裂。总体而言,尽管文明令人骄傲,却没有优越性可言。与任何其它生物现象对本体的影响一样,文明承载着人类全部的未来,在考察文明对人类的影响时,全面的视角是非常必要的。
2.文明始终与其对立面一体两面
叔本华认为,人是野蛮、恐怖的牲畜,惟有驯化和制服它的工作,我们才称之为文明。但是人性中野蛮、恐怖的因素能被文明驯化和制服吗?改造野蛮、恐怖是文明的主要使命或内容吗?
我们看到手拿圣经和十字架的虔诚的基督徒,同时也是进行殖民扩张、种族屠戮和奴隶贸易的罪犯;教会自诩为上帝的使者和代言人、具有超越世俗的先天权力,但人类文明却在中世纪步入黑暗时期,人民的福祉并没有因为无处不在的上帝而提高;在迷信科技的今天,既往的杀戮、饥谨已经渐行渐远,但是更大规模的、几乎是全人类共同的灾难却隐约可见。
人类拥有文明,但是遭受的苦难却不比其他物种少。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灾难并非自然所为,人类的最惨烈的悲剧无一不是在文明的外衣下进行的。从殖民者灭绝原住民到纳粹屠犹,从印巴分治初期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宗教杀戮到卢旺达胡图族、图西族之间的种族灭绝,从宗教黑暗到大清洗,文明的灾难如影随形。那些宣称更文明的力量并没有使文明荫庇人类,新的秩序、被今人自诩为文明的东西无一不从血泪中走来。人们总是认为自己的时代处在人类文明的极盛,然而既往的历史表明,“文明”的一面意味着犁,而另一面总是意味着剑。
文明对人性中残暴的一面无能为力,并且更确切的说,野蛮、恐怖本身就寓于文明之中。文明不论是由诸如社会改革之类温和的方式还是以革命之类激进的方式开展,总是伴随着或隐蔽或明显的灾难。文明不必然有益于人类的未来。所有被称为文明的、被认为是文明的东西,都包含了文明的对立面。文明的背面鲜为人知,但是它同文明通常给人的印象是二而一的。文明本身不意味着优越,它是人类现象,包括了文明和它那被隐蔽的背面,并且从历史的角度看,文明也始终和它的对立面一体两面。
3.全部文明都以外在的提升人的方式内在的削弱了人
正如霍克海默通过对启蒙精神的批判告诉人们的那样,“从古希腊以来被颂扬至今的‘启蒙精神’不仅为20世纪的野蛮提供了基础,而且成了人类即将走向崩溃的根源”。文明同时伴随着野蛮,进步始终与退步相伴。全部文明在每一个阶段的每一方面都以相对的两面(文明的和反文明的)出现,现时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克服彼时文明的沉疴。在外在风华的背后,文明以其繁荣掩盖了对人的削弱,文明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对人自身的削弱,并且这种削弱在文明如期待那样的繁荣之中被忽略了。
4.作为文明背面的最大景观的现代问题
文明高度发展同时问题深重的现代集中体现了文明的背面。现代是文明史最近、最典型的时代,同时,现代问题是展示文明背面的典型问题。文明在进步的同时削弱了人,这在现代问题上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工商业文明下的环境危机、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污染、荒漠化等毋宁说是一种生存危机,是人作为一个物种面临的威胁。现代工商业文明将数十亿年地质史以来固定在石油、煤、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用数十年的时间释放出来,又怎能期望不破坏大气平衡呢?现代文明的需求与其说是真正的需求,不如说是被诱导、被生造出来的需求,在这种需求被满足的同时,人的本性被忽略、本性自由释放的空间被压缩了。精神危机在精神产品、物质商品高度发达的同时像瘟疫一样悄悄蔓延,成为一种社会疾病。精神空虚、渴望交流、感觉不到幸福……现代文明高度发达,却不得不面对这些对人本身造成了威胁的生存危机。
在自诩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人类不仅需要面对威胁物种延续的生存危机,更因为现代文明而经历了惨烈的生存悲剧。人类在现代经历的最大灾难不是来自自然,而是来自人为。宗教冲突、政治*、因为不合理的政治制度或狭隘的国家主义而导致的饥谨、战争、种族屠杀……一切都以文明的名义进行,一切就在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中发生。这些发生在文明的现代的、既往朦胧社会不曾有过的灾难,与现代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今最为深刻棘手的发展困境,寓于最为璀璨的现代文明之中。高度发达的文明决不仅仅意味着优长,它同时带来危机和灾难,它同时具有完全与“文明”本义相对的、完全消极的含义。
5.文明进程的每一步都伴随着人的老化
文明如同人的生活,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老化。
现代文明在文明中没落。生育率降低,社会在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速度要比人均寿命延长的速度要快,即整体人群在衰老。日本社会由于老龄化将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劳工问题(优先雇佣本国为数众多的老弱者还是输入外来劳工,日本国内存在争议)。社会老龄化是文明优越性的表现,同时也制造发展的障碍,也是社会老化的表现。低生育率、晚婚等同样是社会老化的征兆。老化的社会是文明进程的自然结果,越是文明昌盛的国度,这个现象越严重,文明的潜力越小。
以现代文明重心转移为例。现代文明自开始以来,重心由欧洲(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转移至美洲(美国)并正在向亚洲(日本、中国、印度、韩国)转移。西欧自二十世纪以来的相对衰落与美国、日本自二十世纪的崛起以及二十一世纪中国、印度的崛起形成鲜明对比,因为西欧诞生了现代文明,其现代文明延续的时间最久、背负的包袱最为沉重,而其他地区则可以轻装上阵。
现代文明的重心为什么会转移?因为文明成果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羁绊,从而需要扩散,否则难以为继。文明重心的转移实不是弱者的强大导致,而是由强者的弱化开始。重心转移过程中强国的式微可以逆转吗?他们实际上无法逆转新兴国家的崛起和自身的衰落。美中摩擦中国几乎步步为营,犹以贸易领域为甚,美国文明发展到这个程度,需要中国提供市场和低端产品供应,需要中国。交流的边际收益当然以中国为大,文明发展当然存在这种剪刀差。文明重心的转移由此可见一斑。
进一步,整个文明虽然在转移重心,但也同时在转移问题,最终“文明的负担”、文明下的老化的社会弥散全球。文明可以使某个或某些国家相对强盛,却从总体上最终弱化了人类全体,老化了社会本身。
似乎存在着某种隐隐约约的机制,使“文明”不可能走的太远。现在,文明的背面已经初现端倪,它将制约人类在文明下继续昌盛。
6.文明最终是消极的
人类看不到像其他物种一样在漫长的地质史中自然消亡的一天,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人类将消亡在自身的灿烂文明之中。现代文明的历史将非常短暂,它将因不堪承担由其自身畸形发展而伴生的危机和灾难所导致的相应责任而停滞。而它带给人类的创伤将如它的辉煌以及在鼎盛之前的悠久历史一样,也将是深重而绵绵无尽的。
批判现代,是因为现代对人类的未来最终是消极的。构成现代特征的诸主要因素因此同样要受到批判。现代之所以最终不利于人类未来,是因为包含了现代的整个文明都是如此。人类自认为进步的、优越的文明成果,最终将损害人。文明被视为积极的,因为人类在文明中强盛,而文明最终是消极的,因为人类的未来最终将在今天被视为积极的文明中黯淡。一切被看作文明的东西都有如此两面性。
因而对文明展开批判,乃是拨开笼罩文明之外的进步和积极面纱,揭露它的这种两面性,指出今日带给人类福祉的、积极的文明,必将在未来露出狰狞的面目,为人类带来希望的文明,也必将泯灭人类未来的希望。
作为人性化身的文明应当被批判吗
作为人性化身的文明应当被批判吗
1.从文明与本能互动以及人性的高度来看待对文明的批判
2.为了说明文明与本能的互动而作的一个有关桌子的比喻
3.通过该比喻体现的文明与性本能的互动关系
4.本能的表达过程决定了文明的进度和方式
5.关于肥皂泡的比喻
6.作为人性化身的文明不应被批判
1.从文明与本能互动以及人性的高度来看待对文明的批判
文明承受了很多批判,因为它的背面被发现了。就像《承载着全部人类未来的文明的背面》中所写的那样,对文明持批判态度的观点通常认为,文明压抑了本能,异化了人性、社会,剥夺了自由,危害了人们的健康生活,消蚀了人类进一步前进的基础。现在让我们将探讨深入,超越文明通常因之而遭受批判的种种外在现象,而从文明与本能互动的高度、从人性的高度来看待对文明的批判。
就文明压抑本能而言,广泛存在不被文明认可的、属于本能范畴的想法、行为。以性本能为例,性本能的自由释放(如乱交、强暴)不被认可。*虽然曾经被严格禁止或者被局限于特定区域,但它仍然或秘密或公开的延续了下来;对*的寻觅不被公众认可,但在传统规范难以涉足的网络虚拟世界,它已经不是禁忌;而强暴和被强暴的想法很多人都有过;在两个女同事之间的玩笑里,丈夫们被拿来比较,各自都认为对方的丈夫更为英俊潇洒,更吸引自己,直至说出“换夫”的计划,如此等等。性本能的自由释放无法抗拒,但是在文明的社会,难以抗拒的性本能虽然以各种形式的夫妻制被释放,但得不到自由释放而不得不以扭曲的、秘密的、蜻蜓点水式的方式表现出来。很多本能与性本能一样被文明束缚而得不到自由释放。
文明遭受的批判很多由此而生。例如弗洛伊德据此认为,文明起源于对本能的压抑和升华,是一个禁制本能的系统,同样,本能的满足也不利于文明。基于这种观点,弗洛伊德对文明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其他批判文明的观点也多集中在文明对本能、对人性的压抑和异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后果上。
2.为了说明文明与本能的互动而作的一个有关桌子的比喻
为了说明文明与本能的互动,现在作个有关桌子的比喻。
譬如有意见房屋,原本是空荡荡的,后来住进去一个人,在里边生活,由于屋子里一无所有,行走当然是自由的,从房子的一端到另一端直线行走就可以了。当然生活决不仅仅只是行走。随着日子的流逝,这个人开始想做个桌子,并且他也真的这么做了——他不但有这个想法,还有实践想法的能力,因为他不但有对桌子的需要,还有用大脑构思桌子,用体力去完成桌子的需要,否则,闲着干什么呢,那样只会难受。桌子做好了,并被放到屋子里。屋子里多了一张桌子,但是本来可以在屋子里自由直线的行走,现在桌子在前面的话,尽管还会想着走直线,但也只好绕行、走曲线了。总不至于为了走直线而把桌子扔掉吧。再后来走曲线也就成了习惯,不觉得有什么不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