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士兵一听朱元璋是来招兵的,纷纷踊跃报名。
朱元璋本意是着足一千人就可,谁知情况超出了他的预料。
愿意跟着他的士兵,竟足足有三千人。
朱元璋一时之间也忘记了自己的职位不过是千夫长,一高兴之下,将这三千人全部收入靡下。
收下之后朱元璋幡然醒悟,知道自己犯下了打错,但是没有办法,人已经收下来了,总不能再驱逐出去两千人吧。
朱元璋将这三千人暂时留在军营,忐忑不安的回返帅府。
朱元璋还未进去大门,只见郭子兴的管家王英伦正守在门口。
王英伦一看到朱元璋,便急匆匆的上前道:“朱公子,老爷找你商议要事,请跟我来!”
朱元璋心中一惊,难道他在军营的动作,已经让郭子兴发现了?
朱元璋跟着王英伦,走到了议事厅内。
只见议事厅内,郭子兴正一脸阴沉的坐在堂首。
王英伦上前道:“老爷,朱公子已带到!”
郭子兴抬头瞥了一眼朱元璋,摆摆手道:“好,你下去吧!”
王英伦转身离去。
朱元璋胆战心惊的站在议事厅内,等着郭子兴的问话。
郭子兴招呼道:“你先坐下!”
朱元璋依言坐在郭子兴的下首。
郭子兴道:“你可知我找你来所为何事?”
朱元璋如实说道:“不知!”
“唉!”郭子兴叹上一口气道:“我欲收服定远,可手下却无良将,思虑良久,觉得只有你才能担起此等重任!”
朱元璋在心中开始思考郭子兴此举的用意。
定远是郭子兴的老家,这一点所有人知道。
但是现在郭子兴去却是让朱元璋却攻打他的老家,由此可见郭子兴的确是居心不良。
“此事万万不可答应。”
朱元璋想明白其中的道道之后,便笑答:“元帅帐下人才济济,就说汤和与李安平二人就足以胜此重任!”
郭子兴手指着朱元璋笑道:“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转而郭子兴语风一变,又道:“你来到濠州还没几日,就统领三千士兵,就资历来论,还不足以服众,这点你不否认吧?”
郭子兴知道他收了三千士兵,这一点朱元璋并不意外,郭子兴若是现在还没收到消息,那才会让人吃惊。
朱元璋知道,郭子兴既然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他就是想拒绝也拒绝不了了,只好起身抱拳应道:“属下领命!”
郭子兴满意的点点头,道:“另外你若攻下定远,我就许你副帅之职,若是失败,我便收你兵权,你可有异议?”
朱元璋苦笑一声道:“属下并无异议!”
事已至此,他哪里还有选择的权利。
郭子兴拍板道:“好,既如此那就明日出征!”
朱元璋一愣低声道:“明日出征?是不是太急了些?”
郭子兴斩钉截铁道:“本帅会为你准备好粮草,好了,你回去准备一下,明日出征!”转而郭子兴突然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又道:“哦,对了,吴道就留在帅府吧!”
“郭帅,属下有一个请求!”朱元璋叫住郭子兴说道。
郭子兴扭头道:“何事?”
朱元璋沉重道:“一碗壮行酒!”
郭子兴直接道:“随后,我会派人送到军营!”
郭子兴说完,就拂袖离去,只留朱元璋一人在议事厅内暗自失神。
要知道定远可是有元军重兵把守,他就只有区区三千人又如何才成攻下定远,这可真是一个大难题。
就算朱元璋精通谋略算数,一时之家也不知如何是好。
“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朱元璋无奈的叹息一声,转身离去。
…………
另一边却说吴道。
吴道在房中看着眼前的大黄狗,一时之间却是不知该将大黄放于何处。
毕竟这里可不是他自己的家,总不能就这样养在帅府之中吧。
吴道和大黄,一人一狗,就这样对视。
“汪!”大黄突然回头,对着门口叫了一声。
吴道疑惑的朝门口看去,朱元璋突然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
吴道心中一喜,上前迎道:“大哥的事情忙完了?”
转而吴道察觉出朱元璋的心情有些不佳。
“嗯!”朱元璋嗯了一声,叹道:“明日我就要出征了!”
吴道大惊:“怎么会如此急促?“
朱元璋苦笑道:“郭帅的命令,不去不行啊!”
吴道佯怒:“我去找元帅!”
吴道说罢,就准备去找郭子兴。
朱元璋急忙一把拉住吴道,摇摇头道:“还是算了,只是早晚的事情罢了!”
吴道轻叹一声道:“我和你一起去!”
朱元璋摇头道:“郭帅让你留下来,再说你刚得到禁法,不能见血,若是上了战场岂不是毁了你的前路!”
吴道顿时萎了下来,闷闷不乐的坐在一旁。
大黄也许是看出它的主人心情有些不佳,掐楣的跑到吴道的身亲,伸出舌头,摇着尾巴,舔着吴道的小腿。
被大黄这讨好的方式一弄,吴道轻轻的抚着大黄的狗毛,心情显然是好了不少。
朱元璋疑道:“这条黄狗在哪儿弄的,我如果没记错的话,你是最讨厌狗的吧!”
朱元璋一提这个话题,让吴道想起了,他在当乞丐之时,和流浪狗抢食的场景,笑道:“它是我在大街上用禁法收服的!”
朱元璋心中有些羡慕吴道的际遇,叹道:“看来那位神医传给你的禁法不简单啊!”
吴道失神道:“是啊,就是不知何时才能将禁法练至大成!”
朱元璋道:“那你可要好好琢磨了!”
吴道点头。
这时,朱元璋却说道:“好了,我该走了,还需要去军营陪那些兄弟们喝上一碗壮行酒!”
朱元璋的语气之中充满落寞,但也有那么一腔豪情。
第一百零八章壮士出征()
吴道轻叹道:“需要我和你一起去吗?”
朱元璋笑道:“不用,你就在帅府吧!”
朱元璋说完,也不等吴道应话,便转身离去。
待朱元璋走后,只留吴道一人在房内怔怔出神。
虽然朱元璋没有明说,但他又岂能不知道郭子兴此举的用意呢。
其最终的目的,恐怕还是要拆开他们两个吧。
吴道叹息一声,这样的事情实在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吴道在心中暗自下了决心,说什么都不能让郭子兴的谋划得逞,他必须要做一些事情了。
…………
朱元璋来到了军营之中,将手下的三千士兵,聚集在操练场上。
操练场上的士兵有些疑惑,不知在这个时候,朱元璋为何要召集他们。
朱元璋凝视着面前的三千士兵,大声喝道:“方才得到元帅军令,明天我们就要出征攻打定远,你们怕不怕!”
三千士兵脸红脖子粗的连叫三声:“不怕,不怕,不怕!”
朱元璋豪情顿生,道:“好,我有三千虎贲,拿下小小的定远还不是轻而易举!”
下方三千士兵齐声哈哈大笑,仿佛并没有把定远的守军看在眼里。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战想要打赢,很难。
但他们却不害怕,因为他们来参军就是为了报仇。
他们每一个人身负血海深仇。
那份仇恨的根源就是朝廷。
所以他们才要参军造反。
报仇的机会就在眼前,他们没有理由放弃。
而攻打定远,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们必须要把握住,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报仇。
看着眼前的士兵并没有怯战的情绪,各个反而是基情满满,充满战意,朱元璋顿时放心了,笑道:“兄弟们就此散去吧,明天早上太阳初升,准时出征!”
三千士兵井然有序的逐步散去。
待士兵散去之后,朱元璋满怀心事的回到了帅府。
走到房中,也不吃饭,倒头便睡。
这一睡一夜便过去了。
…………
黎明时分,乌云遮挡住月光,整片天地除却点点星光之外,一片黑暗。
朱元璋伸个懒腰走出了房门,饶有趣味的凝望着星空。
他突然发觉,黎明时分的星空才是最漂亮的。
乌云散去,月光浮现。
看着重新显现的月光,朱元璋想起了自己当前的遭遇,不也正向是被乌云笼罩住的月亮吗?
若是拨开云天,将会重见光明,到那时将会是一个新天地。
朱元璋想通了,攻打定远是他的劫难,同时也是他的际遇。
朱元璋的心情顿时明朗,心中有种拨开云天见明月之感。
他不会再为此战担忧,唯一剩下的就是战意。
朱元璋就在这儿站着,一直站着,直到太阳初升。
朱元璋来到了军营,三千士兵已经自发性的站在操练场之中。
酒也不知何时送到了,同时送来的还有酒碗,另有七八个士兵守着这些酒。
看来郭子兴还是兑现了他的承诺。
也是这就这一点小事,郭子兴轻易就可以办到。
他也没有必要在这方面失信于人。
…………
整个操练场中非常的寂静,静的可怕,静的让人窒息,整个操练场上除过士兵们的呼吸声之外,也就唯剩阵阵风声了。
今天所有人的心情都略显沉重。
包括朱元璋也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将这些人带走之后,等到归来之时还剩多少人能够再次站到这里。
恐怕不会很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朱元璋大声喊道:“来人,倒酒!”
守酒的士兵听到朱元璋的吆喝声,急匆匆的抬着酒,端着碗,走了场中。
半盏茶的功夫,三千士兵包括朱元璋,每个人的手上都端着一碗酒。
朱元璋眼角湿润了,声音嘶哑道:“就让我们醉卧沙场,甘用热血,挥写壮丽春秋,来,一起干了这碗酒!”
“干!”三千士兵举着酒碗,齐声大喝,随后一口饮尽碗中酒。
“哈哈!”军营之中响起肆意张狂的笑声。
笑声之高,似是要将云层捅破。
随后场中响起一阵啪啪啪的碎裂声。
却是朱元璋和三千士兵齐齐将酒碗摔到了地上。
这时,郭子兴出现了。
是的,郭子兴没有带任何人,就出现在了军营之中。
看着突然出现的郭子兴,下方的士兵有的不屑,有的敬仰,千姿百态各显其中。
郭子兴走到朱元璋的身前,道:“粮草给你送来了!”
朱元璋回头一看,果真是有一队士兵压着粮草进了军营。
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下子朱元璋放心了。
郭子兴看着眼前的士兵,大声问道:“兄弟们,此次攻打定远意义深远,可以说一个小小的定远,关乎着我们整个濠州的生死存亡,你们此去任务艰巨,你们当中可能有很多人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我现在就问一句,你们怕不怕?”
“不怕!”
“不怕!”
“不怕!”
三千士兵没有一个怯战的。
朱元璋在一旁饶有兴趣的看着郭子兴拙劣的演技。
这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听到他的耳中是如此的刺耳。
看着战意高昂的士兵,郭子兴在心中暗暗思索,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吗?要知道这些士兵可都是热血男儿,就此牺牲掉了是不是有些不值。
转而郭子兴就驱逐了这个荒谬的想法,是的就是荒谬,为了他的大计,有什么人是不可以牺牲的。
牺牲掉这区区三千士兵又算得了什么,只要他的大计成功了,相比起来,这些牺牲的士兵也就微不足道了。
郭子兴慷慨激昂道:“好,你们不愧是我汉家好儿郎,现在听我命令!”
“出征!”
郭子兴一声令下,壮士出征。
三千虎贲,踏上征途。
刚刚停下的战火,将在定远这个小地方拉开序幕。
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没有人知道,正是因为这一场战事,成就了一个人的传奇。
也成就了一个太平盛世。
…………
朱元璋等人,包括郭子兴也不知道,在大军开动之后,有一个年轻的身影,在后追寻着大军的踪迹,踏上了征途。
第一百零九章 定远血战“求收藏,求订阅”()
朱元璋奉郭子兴之命带着兵马,到了距离定远两里处的一片开阔地。
定远,郭子兴的老家,一个并不怎么知名的地方。
元军在这里驻扎有七千士兵。
以三千人攻打七千人,这对于朱元璋来说,还真是一块比较难啃的骨头。
朱元璋明白,此战只能智取,不可强攻。
不然的话,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
定远的元军也发现了朱元璋带来的大批兵马,纷纷登上城头严阵以待。
朱元璋派出几名斥候,前去查看定远地形,和防守侧重。
随后便安排士兵就地扎营。
晚上,朱元璋皱着眉头看着桌上的地形图。
看地形正是定远。
朱元璋看一眼地图,就闭目沉思一会,很快眉头都快绉到了一起,就是看不出有哪个地方对他有利。
“唉,这定远不好拿啊!”
朱元璋无奈的叹息一声。
突然朱元璋的营帐被人掀开。
朱元璋抬头一看正是他派出去的斥候之一。
“怎么样?找到弱点了吗?“朱元璋急切的问道。
斥候躬身抱拳,道:“禀将军,这元军兵力众多,防守紧密,即便是防护最少的城门,也有我们一半的兵力。”
朱元璋摆摆手道:“好了,你去休息吧!”
待斥候走后,朱元璋突感疲惫之意袭来,身影一软,无力的瘫坐在椅子上。
只是还不等朱元璋休息,变故又出现了。
一个士兵慌慌张张的冲到营帐之中,也不行礼,便说道:“禀将军元军放下吊桥正朝我军袭来!”
听到这个消息,朱元璋充满不可置信的神色,道:“什么?”
元军晚上袭来,大大的出乎了朱元璋的预料。
朱元璋急忙走出营帐,领着三千战士,迎向出城的元军。
元军未至,箭雨先行。
箭矢雨点般向朱元璋等人射来,一个个红巾军士兵倒在城外,还未杀敌便已含恨而死。
一波箭雨总算是过去了。
只是一波箭雨便有五百多人死在了箭下。
三千红巾军战士还有一战之力的不足两千五百人。
朱元璋眼内满布红筋,指着临近的元军道:“弟兄们,给我杀!”
众战士齐声响应,一时天摇地动,战意滔天。
他们悍不畏死的冲锋,向着敌人的方向冲锋。
刚走几步,墙头箭垛发出数千劲箭,朝蜂拥而来朝朱元璋等人射去。
又有几十人憋屈的倒在了元军的箭下。
朱元璋急呼道:“弓箭手!我们的弓箭手呢?,快放箭!”
朱元璋一声令下,走出百位战士走出人群,取下背上的弓箭,朝对面的元军射去。
这边射出百箭,为元军造成了十几人的伤亡。
但紧接着,元军的报复便来了。
只见定远墙头千箭齐发,源源不绝,铺天盖地的向朱元璋等人袭来,更有投石车火炮,发着火石炸弹不断的坐落在人群中,发出炸响。
殷红的鲜血不住添加在变得焦黑的血迹上,但谁都没空闲去理会。
天上密云重重,星月无光。
“轰!”
又是火石飞来,在朱元璋的身旁炸响。
朱元璋重重的摔落在地上,他身上染满鲜血,双眼瞪得大大的,充满倔强与不屈的神色。
朱元璋强者撑着身子站了起来,他决不能倒下去,至少不能在定远这个小地方倒下去。
朱元璋口中含血,高声怒喝道:“杀啊!”
噢……朱元璋接着咳个不停,每咳一下都会吐出一口鲜血,鲜血之中还夹杂着内脏的碎片。
朱元璋的眼睛渐渐模糊,战场之上忽地刮起一阵狂风,吹得各人衣衫飘扬,也吹的朱元璋瞬间清醒过来。
朱元璋仰首望天,只见乌云疾走,道电光画破天空,照得战场之上的人睁目如盲,又再一声惊雷,把战场上所有声音全遮盖过去。
豆大的雨点照头打来,由疏转密,不片刻变作倾盘大雨。
这是苍天在哭泣。
雷雨交加下的定远城外有如鬼域。
朱元璋仰脸任由大雨倾盘泻注,像是要让雨水洗去战袍染上的鲜血和身上十多处大小伤口的血污。
朱元璋喜道:“老天爷都助我们,兄弟们,给我杀!”
雷雨来的及时,箭雨消失了,火石炸弹也没了。
终于两军接近了,异常更加惨烈的厮杀开始了。
两军士兵刚一照面,便已倒下一大片。
雨水夹杂着鲜血化作血水,在地上缓缓流淌。
不大一会,两军交战的地方,便垒起了层层死尸。
死尸遍地,怨气冲天,雷电轰鸣。
战场之上每一个人都丧失了理智,唯一幸存的信念,便是杀光眼前的敌人。
敌人不死,誓不罢休。
双发的士兵都疯了。
刀砍,枪戳,嘴咬,一切能够杀人的手段,都被战场上的士兵,展现的淋漓尽致。
残酷,血腥,毫无人道。
终于厮杀的声音渐渐的小了,朱元璋带了的三千士兵已不足一千人。
元军同时也付出了一千多条人命。
“败了?”看着场中的情形,朱元璋知道,他已经败了。
败的很彻底。
以三千人去硬碰对方七千人,以鸡蛋去碰石头,这是多么的可笑。
可他就做了这种可笑的事情,虽然这不是出自于他的本意,可他还是做了。
以至于有两千多人枉死在了一场本不该打起的战争中。
朱元璋忍着伤口的痛楚,提着军刀,步履瞒姗的向前方走去。
那是敌人的方向。
雨势愈趋绵密,朱元璋的视线已经模糊,迷迷糊糊之间,在闪电裂破上空,照得天地一片煞白时,朱元璋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