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朱元璋说道:“我想最有可能就会藏在其中某个人的家中,虽说已经排除了彭大做这件事的可能,但属下建议,同时派出三个人到孙德崖,赵均用,彭大三人的家中暗访!”
郭天叙道:“早就听说国瑞兄智慧超群,胸怀韬略,如今看来果真是所言非虚,既如此国瑞兄对此次的暗访人选可有何建议?”
朱元璋道:“就让在下和我二弟一同去吧,在加上秀英姑娘人选就齐了!”
朱元璋说完,还不能等郭天叙发话,郭天爵便嗤笑道:“不知我这义妹又有何本事,能够胜此大任!”
朱元璋摇摇头轻笑道:“在大都之时,有幸得遇老神仙,那老神仙赐给我们三人三道隐身符,用去了两道,余下的隐身符,正好可以让我们三人胜此这次的任务!”
这时郭天叙道:“好,来人,去把小妹找来!”
郭天叙话刚落,便有一道声音响起,“不用找了,我自己来了!”
一个窈窕的身影,进入到了议事厅内,来人正是马秀英。
马秀英进来后给在座的人,每人见了一个礼,随后便说道:“你们刚才的谈话我都听到了,大哥,你下命令吧!”
这时,郭天叙目光湛湛的看着马秀英,犹豫道:“非去不可吗?”
马秀英语气坚定的说道:“非去不可!”
听到马秀英坚定的语气,郭天叙知道他的劝诫已经改变不了自家小妹坚定的决心,只好轻叹一口气,说道:“好,那就你们三人去把,但是这次我们不能大张旗鼓的去调查父亲的下落,所以你们此去也是危险重重,这样吧,安平随小妹一道,去彭大处调查,鼎臣随国瑞一道,前往孙德崖处调查,吴兄弟,这次就委屈你一人去赵均用处调查了,安平,鼎臣你二人就在外面等候,切记,如无意外状况发生,不可进入府内!”
郭天叙有条不紊的下了一系列的命令。
“得令!”听到命令的众人,一齐起身抱拳说道。
郭天叙走到了李安平的身前,轻声道:“保护好小妹,拜托了!”李安平重重的点头。
郭天叙说完重重的拍拍李安平的肩膀,又走到汤和的身前,道:“鼎臣兄,你这次一定好护好国瑞的周全!”
汤和点头,要知道以他和朱元璋的关系,就算郭天叙不说,汤和也会拼了性命去护得朱元璋周全。
郭天叙看着马秀英,担忧的嘱咐道:“小心点!”
马秀英笑道:“放心吧!”
郭天叙往后退了几步,随后郑重的弯腰施礼,道:“拜托诸位了!”
郭天爵也是起身,学着郭天叙的样子,郑重的给几人施了一礼。
五人齐声喝道:“定不负使命!”
郭天爵起身,说道:“诸位,那就更衣吧!”
郭天叙话落,五人欣然离去,不大一会换成夜行衣的五人又再次出现在了议事厅内。
郭天叙拿出三张纸,上前分给吴道,朱元璋,马秀英三人。
三人一看正是赵均用,孙德崖,彭大三位红巾军元帅,帅府的地形图。
地形图之上标记的清清楚楚,卧室,厨房,就连柴房的位置都没落下。
郭天叙再次嘱托道:“诸位一定要注意安全,若是事不可为,可自行离去!”
五人抱拳齐声说道:“告辞!”
话落五人便转身离去。
夜色之中,五人在元帅府外分成三波人马,去往不同的方向。
行走在夜色之中的吴道,看着手中的地图,上面标注的正是赵均用帅府的位置。
吴道将地图塞到怀中,身着夜行衣,消失在夜色中。
………
不大一会,吴道走到了赵均用帅府的不远处。
“还真是重兵把守啊!”看着在门口把守的士兵,吴道不禁感叹道。
不过这个可难不倒他。
吴道拿出最后一张隐身符,准备念动口诀,突然想起了老道士的话。
“若是往符中灌注功力会怎么样?”吴道想罢,就往灵符内灌注功力。
只见灵符泛出一道微弱的金光,从吴道的手心飘起,射向吴道。
当灵符贴到身体上,在黑暗中的吴道顿时隐去了身形。
与此同时,朱元璋和马秀英二人也开始了行动。
隐去身形的吴道,看着约莫有一丈半高的围墙,轻笑一下,提起功力一跃,便跃过了围墙。
吴道可不会忘记了这灵符有时间的限制。
也不耽搁时间,飞快的在赵均用的府邸之中寻找着郭子兴的踪迹。
卧室,厨房,下人的住处,甚至于柴房,茅厕,吴道都找了一个遍,帅府上下没有遗漏一个地方,愣是没有发现郭子兴的踪迹。
就连赵均用也不知去了哪里。
吴道顿时明白,郭子兴恐怕是没在赵均用这里了,不然以他地毯式的搜索,说什么也能发现郭子兴的身影。
吴道无奈的叹息一声,索性也就放弃了继续寻找的心思,离开赵均用的帅府,踏上了回程的道路。
吴道不知道的是,他这次足足隐身了两盏茶的时间。
………
此时,马秀英与李安平二人来到了彭大的帅府处。
李安平道:“小姐,我送你进去,我在这里等你!”
马秀英道:“好!”
好在彭大帅府的围墙不是太高,也就约莫一丈左右。
这个时候李安平也不顾礼仪纲常,拉着马秀英的胳膊,提起力气,一把就将马秀英扔过了城墙。
马秀英手脚凌乱的在空中挥舞,重重的砸落在了围墙的另一边。
这一下子,摔的她是呲牙咧嘴,小腿都抽了筋儿。
不过为了寻找郭子兴的踪迹,有再大的磨难,她都可以忍受。
马秀英瘫坐在地上,过了好一会才缓过了劲儿,拿出灵符,低声念动口诀,灵符有应,化作金光,贴到了马秀英身上。
马秀英瞬间失去身影,起身快速的开始在彭大帅府之中寻找着郭子兴的踪迹。
可是,她注定要失望了。
时间飞逝,已经寻找了快办盏茶时间了。
马秀英还是没有找到郭子兴的踪迹,只好快速的回返,不然若是等到一盏茶的时间,灵符时限一到,她就要暴漏了,到时候就是想走也走不了。
马秀英的心中异常的沮丧,走到围墙处,低声喊着李安平的名字。
站在外面的李安平听到马秀英的呼唤,纵身一跃便翻过围墙。
可愣是没有发现马秀英的身影。
李安平的面色有些焦急,“不会是被发现了吧?”李安平焦躁不安的渡着步子,不知该如何是好。
过了约莫诗歌呼吸左右的时间,马秀英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了李安平的身前。
李安平吓得一愣,转而化作狂喜。
“谢天谢地,没事就好!”
马秀英无奈的白了李安平一眼,道:“我能有什么事,快送我出去!”
“哦,好好!”李安平这时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颇有些傻大个的意味。
李安平拉着马秀英的胳膊,纵身一跃,二人便到了围墙的另一边。
李安平问道:“找到元帅了吗?”
马秀英心情低落的说道:“找了大半个帅府都没找到,看来义父是不在这里了!”
李安平道:“那接下来就要看那朱元璋和吴道两兄弟,能不能找到元帅了!”
马秀英叹道:“但愿能吧!”
二人说完便陷入了沉默。转而就不声不响的消失在夜色之中,踏上了回返的道路。
………
而另一边的朱元璋却是有了发现。
汤和将他送进了孙德崖的帅府之后。
朱元璋凭借着灵符的功效,怡然自得游走在帅府之中。
他突然发现这孙德崖的帅府中,守卫是郭子兴帅府内的好几倍。
每走几步路,都会有一对人马在府内巡逻。
这一点引起了朱元璋的警觉,转而又化作了喜意,如果不出意外,郭子兴应该就在这里了。
只是他不知道郭子兴在那个地方。
“只好赌上一回了!”朱元璋想罢,便跟上了巡逻的士兵。
当走到一处之时,朱元璋发现,这个地方的守卫更加的严密。
“这是柴房?”他想起了那份地形图上面标注的位置,这个地方正是柴房。
反常的是,柴房到现在还亮着灯。
朱元璋大摇大摆的穿过人群,走到了柴房的门口处,眼睛盯着门缝,看到里面有两个人,正是赵均用和孙德崖二人。
其中孙德崖的手中还拿着一根软鞭。
只见孙德崖拿着软鞭向前抽了一下,便有一声惨叫响起。
“郭帅?”朱元璋听出那一声惨叫正是郭子兴发出的。
孙德崖再次抽上一鞭子,冷声笑道:“郭子兴,你没想到自己会有今天吧?”
朱元璋在外面听着,只听柴房内传来一声怒吼:“呸,你这个卑鄙小人,有种就给老子来个痛快的!”
“看来是没错了,可是该怎么救出郭帅呢?”朱元璋在心中暗想,一时之间竟失去了主意。
朱元璋想了半天,可当看到旁边的众多守卫,还是顿时放弃了救援的心思,只能留待随后再救了。
他一个人身单力孤,也没有那个救人的能力。
朱元璋想罢,转身离去。
走到和汤和约定的地方,隐身符的时间正好到了,朱元璋顿时显出了身形。
刚显出身形,在此处一队十人巡逻士兵就发现了朱元璋这位不速之客。
“什么人?站住?”巡逻士兵大声喝道。
巡逻士兵边喊边向朱元璋处冲去。
站在围墙外汤和也听到了大喝声,顿时知道这是发生了变故,朱元璋被人发现了。
汤和暗道不好,也不犹豫,抽出军刀,纵身一跃,翻过围墙之后,便看到被十个士兵给团团包围住的朱元璋。
十个巡逻的士兵戒备的看着从天而降的汤和,转而便化作饿狼,齐齐出手,持着长枪便扎向汤和与朱元璋二人。
这时别的巡逻队也发现了这里的异常,急匆匆的赶向事发地。
汤和看着迎面而来的枪尖,急忙护在朱元璋的身前,锵锵锵,挥刀格挡。
汤和手中军刀,化作重重残影,将十个枪尖拨到一旁。
又快速斩出三刀,临近的三个士兵便倒在了血泊中。
三刀建功,汤和也不恋战,急忙抓起朱元璋,纵身一跃,飞过围墙,暂时脱离了险境。
站在围墙外的二人,也知道现在不是谈话的时候,更危险的还在后面,二人对视一眼,还来不及喘口气,便开始拔腿狂奔。
二人刚走几步,孙德崖府内便涌出了一大批的士兵,在夜色之中追逐汤和,朱元璋二人。
一个头领大声喝道:“抓住他们,重重有赏!”
听到有奖赏的士兵,眼睛一亮,疾驰的步伐更加有力,不自觉间,奔跑的速度又提高了一成。
看来奖励的诱惑,对于这些士兵就是最大的动力。
现在的的境遇也是越来越危险,二人在心中暗暗叫苦,照这个速度他们过不了多长时间,就要被后面的士兵给追上了。
一场追逐战就此便在夜色之中展开……
第九十三章 汤和舍身阻敌()
追兵渐近,形式渐危,汤和与朱元璋二人夺命狂奔,奈何朱元璋由于当乞丐的原因,体质弱于常人,反倒是扯慢了汤和的脚步。
汤和回过头看着后面,紧追不舍的士兵,道:“兄弟,你先走,我在这里挡住追兵!”
朱元璋喘上一口气道:“我又岂是弃朋友于不顾的人!”
汤和急道:“别废话了,你先回去搬救兵,对了,你可找到郭帅的踪迹?”
朱元璋道:“郭帅被人绑到了孙德崖的府内的柴房之中!”
听到朱元璋的话,汤和终于放心了,顿时停下了步子,等待着追兵的来临。
朱元璋也不得不听了下拉,上前拉着汤和,急道:“为何停下来,快走呀!”
汤和轻笑一声,道:“你先走吧,不然咱们两个人都走不了!”
追兵越来越近了,很快追兵距离他们只有不到二十米的距离了,还好那一众追兵当中没有弓箭手,不然凭借这个距离,二人就要被弓箭手给射成刺猬了。
看着已经下定决心的汤和,朱元璋心头一酸,虎目含泪道:“你小心点,我回去找人救你!”
“嗯!”汤和嗯了一声,便抽出军刀,严阵以待,等待着追兵的来临。
汤和纵然是身手过人,但同时面对几十个装备精良的士兵,他的心中也没有让自己全身而退把握。
但是为了能够让朱元璋送出消息,营救郭子兴,他只能奋死一搏了,这也是无奈的选择。
朱元璋看着越来越近的追兵,强行忍住难过,转过身,使出浑身解数,开始夺命狂奔。
朱元璋这时在心中暗恨,恨自己没有实力,若是自己拥有一身实力,这次还需要逃亡吗,不需要。
这时,他的心中,对于力量的渴求达到了巅峰,而这份渴望,也成了他心中的毒刺。
朱元璋走了,只余汤和孤身一人去面对追兵。
这时的汤和像极了一位孤胆英雄。
追兵到了。
汤和手持军刀,看着面前的几十个追兵,露出一丝嗜血的笑容,战意顿起,悍然冲到了人群之中。
当!
汤和出了一刀,两个人头冲天而起,随后垂直落在地上。
无头尸首冲起一道血柱,鲜血喷洒到了汤和的脸上,这时的汤和站立在地上就像是一尊嗜血魔神,威慑着追兵。
“杀了他!”追兵的统领到了,发出一道命令,绝杀汤和的命令。
士兵手持长枪,将汤和团团包围。
里里外外包围了七八层,并且人数还在不停的增加。
汤和伸出舌头一添嘴边的鲜血,尝了尝鲜血的味道,呸的一声,吐出一口血沫,随后发出一声嗤笑。
只是还不等汤和出刀,六只枝长枪像六道闪电般脱手往他射来。
右脚跺地,汤和瞬间改变方向,投进一堆敌人丛中,,刀化残影,人若惊鸿,身刀合一,六个个敌人立时仰跌侧倒,中刀身亡。
四周的敌人对于地上的尸体视作不见,浪潮般卷过来,同时出枪扎向汤和。
汤和也是了得,面对敌人的攻势,毫不惊慌,双腿蹬地,翻身而起,身在空中,刀出如龙,周遭敌人避之不及,纷纷被刀气所扫,碰之即伤,中者立亡。
汤和安然落地,身体四周之处,皆是敌兵的尸体。
汤和虎目一扫,敌兵被他的威势所吓,齐齐后退一步,面色恐慌的再也不敢主动与汤和正面交战。
“好身手,让我来会会你!”
敌军中走出一位身着红袍的青年将领,汤和一眼便认出这人乃是孙德崖的手下大将,于良义。
汤和知道这于良义会成为他今晚的大敌。
此时汤和身着夜行衣,蒙着黑面自是不能回话,一面被于良义认出身份,郭子兴也就危险了。
汤和二话不说举刀变向于良义冲去。
还不等汤和刀落,于良义右手剑迎头劈至,势道十足,劲风扑脸。
当!
汤和急忙躲避,避过对方剑势,刀身斜劈,斩向那于良义。
可这于良义也不是凡俗之辈,抽身一退,举剑便挡,劲气四溢,汤和这一到便扑了个空。
汤和趁势使出浑身解数,当头劈出一刀,于良义将剑举到头顶挡住了这一刀。
但于良玉的整条右臂和半边身子都麻木起来,而还未缓过劲来,汤和便如影附形的贴身追来,持着军刀杀气如潮,劲如浪涛般劈向于良义。
于良义暗道不好,汤和的这一刀乃是全力施为,以他的功力还挡不住这一刀,而今只有一个办法,以伤换伤。
于良义身体一斜,刀身劈到了他的左肩上,这一刀就要了他半条手臂。
可汤和也不好受,于良义趁机刺出一剑,便将汤和的手臂刺了个对穿,又扭剑一搅,回手一抽,汤和左臂瞬间被废,再也提不起力气。
汤和强忍着痛楚,右手抽刀,刀身一横,刀刃便向于良义的脖子处斩去。
这一刀若是中了,那于良义定当身死当场。
于良义也当真是反应迅即,身体后仰,摆出一个铁板桥,刀锋便贴着肚皮带着一块衣角一划而过。
于良义唇色发白,一脸骇然的看着汤和,左臂的伤势让他疼的直哼咛。
惊魂不定的质问道:“你是什么人?身手竟会如此了得!”
汤和也不接话,欺身上前,威势凛凛的冲向于良义。
于良义见汤和这时竟还敢主动进攻,心中顿时一怯,再也提不起与汤和正面交锋的勇气。
抽身后退,大喊一声“杀!”
周遭围观的士兵,再次持枪冲向汤和。
汤和左臂受伤,再加上方才与于良义交战体力,功力都消耗颇大,一时不查,竟被四只长枪同时扎到了身上。
汤和发出一声怒吼,回手斩断四肢长枪的枪尖,单足撑地,刀身一横,身子旋转一周,周遭敌兵瞬间被斩的开肠破肚,鲜血直流,不大一会便一命呜呼。
汤和刀尖撑地,身子微曲,目光森然的盯着周遭的敌兵。
周遭的敌兵看到汤和此时竟还有如此威势,再看看地上的尸体,心中惧意顿生,却是再也不敢杀向汤和。
第九十四章 救兵终至,言辞交锋()
看着怯战的士兵,于良义怒喝道:“都楞在这儿干什么,给我杀了他!”
得到军令的士兵,心中苦闷不已,强自压下惧意,转而化作猛虎,悍不畏死的冲向汤和。
汤和苦笑一声,勉强直起身子,提起战意看着渐渐逼近的敌兵。
敌兵的长枪到了,汤和艰难的挥动军刀,将身前的枪头拨到一旁,可是刚拨走一批,又来一批。
源源不绝的让汤和的心神体力,都是疲惫不已,一时不慎身上竟又被敌兵扎了两下。
汤和浑身顿时失去了力气,鲜血也流了一地,神智也模糊了,身体摇摇晃的,惨然一笑,竟直挺挺的倒在地上,昏死过去。
在汤和昏过去后,周遭的士兵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于良义走到汤和的身前,蹲下身子解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