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容彦达摇了摇手,“贤弟谬赞了,愚兄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贤弟,明日入宫见驾,陛下定然会问你燕云十六州和北伐之事,你可知该如何应答?”
吴道拱手道:“还请兄长指教!”
“目前陛下雄心勃勃啊,准备明年开春就大举北伐一举收复辽中京道和西京道,恢复汉唐雄风!”慕容彦达说这话时,一副眉飞色舞非常激动的模样,可见他也是这样的心思,说不定他也想藉此名留青史呢。
吴道皱眉道:“兄长,此事恐怕不妥啊!”
慕容彦达一愣,急忙问道:“有何不妥?”
吴道轻叹道:“虽然愚弟侥幸反败为胜进而收复上京,可是我们的损失却远比辽国要大啊。
童贯前后损失二十万,随后辽军席卷河北诸路,损失军民财产无数,我朝可谓是元气大伤,若不是辽国因为金国和高永昌的叛乱无暇他顾,其实我们是守不住上京的。
而各地禁军久不演练,将士怠惰,甲胄战具也都陈旧匮乏。
我们根本就无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规模北伐,至少还需要两三年的准备时间。
否则贸然出师,恐怕会招致败绩!”
第五百二十四章朝堂之上()
慕容彦达眉头紧皱,为难地道:“贤弟虽然所言有理,可是,陛下雄心勃勃,满朝文武也都提议北伐,我若是提出异议,只怕,只怕……”
吴道沉声道:“这些话我来说吧,兄长不必说什么!”
慕容彦达流露出惭愧之色,随即担忧地道:“只怕,只怕贤弟反对明年开春北伐的话,陛下会有所不悦!”
“那也没有办法。有些话总得说啊,要是等到大军溃败再说,只怕就晚了!”
慕容彦达感慨道:“愚兄不如贤弟啊!”
吴道笑道:“兄长说的哪里话!”
慕容彦达展开眉宇,站了起来,“走,去樊楼,愚兄为贤弟接风洗尘!”
京城的夜晚,一点也不安静。
由于不久前刚刚下过大雪,整个京城银装素裹,纯净无暇。
美丽的星空之下灯火辉煌,几条大街上到处都是喧嚣热闹的景象。
也许是快到春节的缘故吧,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脸孔上都洋溢着兴奋和喜悦的神情。
吴道和慕容彦达在书房里谈了很久的话,然后离开了书房,沿着书房后面的一条回廊往自己暂住的那座小院落走去。
一边走,一边思考着一些事情。
突然,一阵悠扬婉转的歌声传来。
吴道不由的停下了脚步,抬头看去,只见一个美丽如仙的身影正坐在不远处池塘边的大青石上,轻轻地晃动着双脚,哼唱着小曲。
此刻的慕容冰霜少了一分平时的高贵冷清,却多了一分顽皮俏丽,就好像邻家女孩似的。
吴道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慕容冰霜停止了哼唱,扭头看了一眼吴道。
吴道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感觉对方的眼中好像闪过一丝异样的神采。
吴道走了过去。
慕容冰霜问道:“和哥哥说完话了?”
吴道点了点头,觉得两个人之间没什么话好说,便道:“我告辞了,小姐也早点回去休息!”
吴道说着便离开了。
第二天一早,吴道与慕容彦达一同上朝。
山呼万岁之后,吴道出列拜见皇帝。
皇帝看见吴道,脸上流露出非常欣喜的神情,“吴爱卿,一路辛苦了!”
“多谢陛下关心,微臣不辛苦!”
皇帝微笑道:“谁说我大宋没有将才,我看吴爱卿不仅是将才,而且还是不世出的绝世名将!”
“陛下谬赞了!”
众文武,除了少数一些人外,都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嫉恨之色。
皇帝道:“如今辽国的局面比之之前更加不妙了,寡人决定明年开春便大军北伐,一举扫荡辽中京道、西京道,以恢复大唐疆域,寡人准备任命吴爱卿为大元帅,统帅三军主持北伐!”
吴道正准备说话,蔡京出来道:“陛下的决断非常英明,只是如此大事只怕吴大将军难当此任,吴大将军毕竟太过年轻,锐气有余,老成不足,只怕控制不好攻守之间的节奏,反致大祸!”
吴道沉声道:“陛下,微臣以为此时还不是全面北伐的时候!”
皇帝流露出不解之色,“爱卿何出此言?爱卿之前仅仅以四万兵马就横行燕云十六州收复上京,如今寡人准备给你二十万大军,难道还不能成大事吗?”
吴道甚是无奈的说道:“因为辽国的主要精力在金国和叛将高永昌的身上,因此调往南边的兵力并不是太多,微臣才得以反败为胜。
如果我朝起兵二十万大举北伐,势必会让辽国将注意力转移过来,那时辽国必然会暂停与金国及高永昌的战争,而调集主力与我军做战。
北方之地,多是平原,对于辽国战骑发挥威力非常有利。
而我军基本上是步兵,草原之上无所依托,处境会非常艰难。
我朝虽然夺取了上京,可是在此之前已经损兵数十万,且河北诸路几乎都被辽国兵马扫荡,军民死伤惨重,财货损失无数。
我朝实际上已经是元气大伤了,若是勉强出兵,只怕河北诸路百姓会苦不堪言,天下百姓也会负担沉重。
此战若是侥幸得胜,那么还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可若是战败,后果将不堪设想。
另外,我朝禁军虽然规模依旧很庞大,可是绝大部分军队久不训练,甲胄战具匮乏。
这样的军队,如果深入辽国腹地遭遇辽国精锐骑兵,微臣实在不敢想象会是怎样的结果。
微臣请陛下暂不北伐,用两三年的时间训练军队,积累粮草军械,然后便可一鼓作气扫平辽国!”
吴道的一盆冷水令皇帝有些不高兴,沉默不语。
蔡京察言观色,连忙道:“臣以为大将军所言危言耸听了,如今辽国的注意力全在金国和高永昌的身上,南边的防御兵力非常薄弱,我大军可一鼓作气杀入辽境。
等辽国君臣反应过来时,一切都已尘埃落定了,怎么可能会出现战败的结局?我看大将军是有些惜名惧战了吧!”
皇帝显然被蔡京说动了,皱眉对吴道说道:“大将军若是没把握,寡人便另择他人!”
吴道急声道:“陛下,我并非惧战,只是就双方形势做出这番判断和建议,陛下,欲速则不达啊!”
宿元景出来道:“陛下,大将军所言极是,陛下应当还记得不久前童贯接连大败和梁中书接连大败之事。
连续这数场大败,其实就说明了我军战斗力低下的情况,因此若要北伐,首要进行充分的准备,若准备不足,只怕难免重蹈覆辙!”
皇帝紧皱眉头。
蔡京没好气地对宿元景说道:“宿太尉,你之前不是赞成开春北伐吗?怎么又突然改变主意了?如此朝三暮四岂是为臣之道?”
宿元景瞥了蔡京一眼,朝皇帝抱拳道:“微臣之前确实是有欠考虑,今日听了大将军一番精辟论述,才恍然大悟,陛下,请听从大将军的建议,暂缓北伐之策!”
王辅出列道:“微臣曾巡查各路禁军,各路禁军均训练有素精通阵法且装备精良,不知道大将军和宿太尉所谓禁军久不训练装备欠缺的论述由何而来?
第五百二十五章妄臣误国()
陛下,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若是按照大将军和宿太尉的建议,只怕连黄花菜都凉了,还谈什么恢复大唐雄风?
望陛下莫要被这些妄言迷惑,应速速起兵大举北伐,成就万世不朽之功!”
皇帝大为心动。
蔡京道:“陛下宜速发大军北伐辽国!”
绝大部分大臣一起出列,拜道:“请陛下速速出兵,扬我天朝声威!”
皇帝启动起来,霍然而起,大声道:“朕意已决,只等开春,大军北伐!”
“陛下英明!”众臣拜道。
宿元景急声道:“陛下不可啊!”
皇帝流露出非常不悦的神情,“此事寡人心意已决,太尉不必再说了!”
散朝后,蔡京等人喜气洋洋的样子。
吴道走到慕容彦达面前,有些歉意地道:“兄长,此事恐怕也牵连你了!”
慕容彦达连忙羞愧地道:“贤弟千万别这么说,其实是愚兄对不起贤弟呢,刚才愚兄应该帮助贤弟说话的!”
吴道摇了摇头,“兄长不说什么最好!”
慕容彦达叹了口气。
宿元景过来了,抱拳朝吴道一拜。
吴道连忙回了一礼,“在下如何敢当太尉如此大礼?”
宿元景正色道:“宿某这一拜是为了天下百姓!”
吴道不解地问道:“此话从何说起?”
宿元景正要说话时,慕容彦达道:“我们还是找个地方坐下来再说吧,不如去樊楼?”
吴道和宿元景点了点头。
三个人离开了皇宫,打发卫士和随从先回去,三个人朝樊楼走去。
来到樊楼中的一件雅间,要了一些酒菜,让小二退下关上房门,房间里就只剩下了陈枭他们三个。
宿元景皱眉道:“陛下如今的心思全在恢复大唐雄风之上了,蔡京那班佞臣不加规劝,反而火上浇油,哎!”
吴道皱眉道:“开春的大举北伐看来已经不可避免了,只怕会是一场空前惨烈的大败啊!”
慕容彦达情不自禁地嘀咕道:“如此倒也是好事!”
宿元景正色道:“如此虽然能打击蔡京等人,可是军民何其无辜,我等怎能期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慕容彦达意识到自己失言了,显得有些尴尬的样子。
宿元景对吴道抱拳道:“望大将军念在天下百姓和社稷安危的份上,千万莫要让那样的事情发生,莫要与蔡京等人一般见识!”
吴道皱眉道:“我自然会尽可能地挽回败局,只是如果最坏的情况真的发生了,只怕我也难以力挽狂澜啊,恐怕上京等地都难以守住!”
宿元景紧皱着眉头,心情沉重的样子,随即决然道:“我一定要劝陛下回心转意!”
三个人从樊楼出来。
宿元景向两人告了别,离开了。
正当吴道和慕容彦达准备回去的时候,后面突然传来一声惊喜地呼唤:“吴公子!”
吴道和慕容彦达转过身来,只见一个娟秀温婉的女子正从樊楼出来。
吴道立马认出了她,正是之前和他一道来上京的那位大才女李清照,她的身边跟着女书童菊儿,还有一对富态的很精明模样的中年夫妻。
李清照小跑着奔到吴道面前,盈盈一拜,“公子万福!”
吴道伸出手,微笑道:“李小姐别来无恙?”
李清照轻轻地点了点头。
那对中年夫妇走了上来,中年男子好奇地问李清照:“照儿,这位公子是?”
李清照连忙为叔叔和叔母介绍道:“这位公子就是一路上颇为照顾我的吴大将军!”
李明达夫妻两个双眼一亮,慌忙一起拜道;“草民见过大将军!”
吴道笑道:“不必多礼!”
李明达夫妻两个站了起来,李明达用无比激动的眼神看着吴道,一副想要投怀送抱的模样。
“草民早就听说了大将军的威名,大将军横扫六合,气吞万里,真是古往今来首屈一指的绝代名将啊,草民对大将军的敬仰之情就好比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吴道见李明达没完没了的模样,连忙指着旁边的慕容彦达道:“这位是我的义兄,当今枢密院使,慕容大人!”
李明达夫妻的眼神更亮了,连忙又拜见慕容彦达,随即自然又是一番滔滔不绝的敬仰之词。
慕容彦达呵呵笑着,随即微笑道:“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到我府中来坐一坐吧!”
李明达夫妻两个求之不得,连忙拜谢。
几个人进入府中,慕容彦达告了声罪,自个儿跑了。
吴道留下来招呼众人。
茶水上来,吴道微笑着问李明达夫妻两个:“二位想必就是李小姐的叔叔和叔母吧?”
两人连忙点头。
李明达脸上堆满了阿谀奉承的微笑,“我们家照儿能够认识大将军,可真是天赐的福气啊!”
瞿氏接着道:“可不是嘛,谁能想到,我们家照儿竟然能够在路上和大将军相遇呢,这可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呢!”
吴道一呃,呵呵笑了起来。
而此时李清照却满脸通红,羞得想要找个地洞钻进去才好。
不过善良柔弱的李清照却没有埋怨叔叔和叔母,在她想来,虽然叔叔和叔母的话语实在有些荒唐,不过他们终归是为了自己好啊。
吴道微笑道:“我只怕配不上李小姐啊!”
李明达连忙道:“大将军威震天下,仪表非凡,照儿她姿容美丽,才名卓绝,你们两个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啊!”
瞿氏随即附和道:“正是正是,大将军好比太阳,我家照儿好比月亮,你们两人真可谓日月相济阴阳调和啊!”
吴道觉得再这么说下去的话,恐怕这对夫妻就要把他和李清照拖入洞房了,于是便岔开话题道:“不知叔叔和叔母在京城做什么营生呢?”
李明达夫妻两个听到吴道的称呼,不禁乐开了花。
李明达连忙道:“在下做点小本买卖,最近生活比较艰难啊!”
他生活那里艰难了?说这话分明是想钓吴道的话。
吴道也没多想,说道:“既然是做买卖的,可听说过孟家商号?”
第五百二十六章刺客()
李明达连忙点头,一脸艳羡地道:“怎么没听说呢?孟家商号过去的生意已经很大了,最近这一年的发展更是迅猛,据说他们现在的产业遍布大江南北,掌控着无数的商铺酒楼和妓院,是如今天下最大的商号之一呢!”随即不解地问道:“大将军为何突然提起孟家商号?”
吴道轻笑道:“如果叔叔愿意的话,我可以介绍你与他们合作!”
李明达夫妻两个大为惊喜,李明达兴奋地问道:“大将军此言当真?”
吴道微笑着点了点头,对立在旁边的一名侍女道:“劳烦取笔墨纸砚来!”
侍女应了一声,立刻离开了,片刻之后就取来了笔墨纸砚。
吴道写了一封书信,交给李明达,说道:“去找孟家商会在这里的负责人,把这个给他看,他们会与你合作的!”
李明达连忙双手接过书信,看了看,非常好奇地问道:“大将军和孟家商号的人认识?”
吴道微笑着点了点头。
双方又聊了一阵,李清照实在受不了叔叔和叔母那些让她面红耳赤焦躁不安的话语,便起身向吴道告辞。
李明达夫妻两个还有很多话没说呢,不过见侄女已经告辞了,也只能起身告辞。
吴道把他们送出了大门,松了口气,苦笑着摇了摇头,进去了。
吴道来到书房,看见一个身着文士长袍斯斯文文的中年人哈着腰舔着脸站在慕容彦达的对面。
吴道唤了声兄长。
慕容彦达抬起头来,看见了吴道,笑道:“贤弟啊,你的客人走了吗?”
吴道点了点头,“走了!”说着吴道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打量了一眼那个中年人,问道:“这位是?”
慕容彦达道:“这位是刘豫,刘大人!”
刘豫赶紧转过身来一脸卑微地朝吴道拜道:“见过吴大将军!”
这个人和别的文人不同,眼神中没有丝毫看不起武将的意味。
吴道笑道:“刘大人不必多礼。”
慕容彦达放下手中的文书,对刘豫道:“你的情况我清楚了,我会向陛下提出建议的!”
刘豫大喜,赶紧朝慕容彦达拜谢,随后道:“在下决不敢忘记大人的大恩大德!”
慕容彦达呵呵一笑,“记着就好,你回去等消息吧!”
刘豫抱拳应了,又朝吴道拜了拜,躬身离开了。
吴道摸着下巴思忖着,他觉得刘豫这个名字有些熟悉,然而却想不起来究竟在哪里听到过。
慕容彦达扬着手中一张银票,笑道:“贤弟,哥哥今天收获颇丰啊!”
吴道收回思绪,朝慕容彦达看去,只见他的手中拿着一张十万两面额的银票,呵呵一笑,“是刚才那个刘豫送的?”
慕容彦达点了点头,“这个刘豫现在只是一个县令,特地乘年末进京述职之机来求托我,希望能有个升迁!”
“想来兄长已经有决定了?”
慕容彦达微笑着点了点头,“这个刘豫挺知趣的,我想给他谋个知府之职应该是不在话下的!”
吃完了晚饭,吴道在池塘边溜达,看见慕容冰霜和贴身婢女小芳迎面而来。
吴道正准备上去同她打个招呼,却看见她气恼地瞪了自己一眼,然后转身离开了。
吴道感到莫名其妙,嘀咕道:“我哪里得罪这位大小姐了?”
想不明白,吴道也不放在心上,耸了耸肩膀,继续在湖边溜达。
吴道、史进在樊楼喝酒闲聊,突然,窗外传来一阵热闹的锣鼓声,两个人不由的朝窗外看去。
只见一群杂耍的一人一边行进一边表演,许多百姓围着他们,最开心的要数那些孩童了。
欢声笑语中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吴道笑了笑,端起酒杯来喝了口酒,和史进闲聊,说些京城风月街的趣闻,然后话题慢慢地转到了如今的局势上面。
薛福奔上楼梯,四处望了望,看见了正坐在窗边喝酒的吴道和史进,赶紧奔了过去。抱拳道:“主人”
吴道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下说话!”
薛福应了一声,在两人旁边打横坐了下来,抱拳道:“已经按照主人的吩咐,派可靠的兄弟将主人的信送往上京了!”
吴道点了点头扬声喊来小二,让他添一副碗筷酒杯上来。小二躬身应诺,奔了下去。
那小二奔到橱房取了一副碗筷酒杯回来,却在楼梯上被一个年轻的公子给拦住了。
公子极为英俊,雪肤红唇,明眸皓齿,即便女子见了恐怕也要嫉妒三分。
公子问道:“是窗边的那三位客人要的碗筷酒杯吗?”
小二点了点头,“是啊!”
小二奇怪地打量了对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