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容彦达点了点头,“贤弟是青州知府,确实不该久离训地,为兄就不留你了!”
一名虞侯奔了进来,朝慕容彦达抱拳道:“大人,吴大人的属下来了,说有急事要求见吴大人!”
慕容彦达道:“快带他进来!”
虞侯应了一声,离开了。
片刻后领着秦明进来了。
秦明也不向慕容彦达行礼,直接向吴道抱拳道:“大哥,出事了,梁山大军大举进攻扈家庄!”
吴道霍然而起,“三娘怎么样了?”
慕容彦达摇头道:“来人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只说花荣接到消息后立刻率领一万兵马前往救援!”
吴道连忙对慕容彦达抱拳道:“我得立刻赶回青州!”
慕容彦达站了起来,皱眉叮嘱道:“贤弟快回去吧,万事小心啊!”
吴道点了点头,和秦明匆匆离开了客厅。
……
吴道一行人仅仅只用了几天时间就赶回了青州。
一到家,管家便疾步迎了上来,“公子,三娘在后面呢!”
吴道听到这话,原本担忧的心放下了一半。
疾步来到后院扈三娘居住的那座小院子里,看见扈三娘正坐在不远处的葡萄架下发呆。
扈三娘扭头看见了吴道,双眸一亮。
吴道问道:“扈老爷子和扈大哥都还好吗?”
扈三娘点了点头,一脸感激地道:“多亏花荣将军率领兵马及时赶到,要不我们所有人只怕都无法幸免了!”
随即神色黯然下来,“可惜还是有大半的父老乡亲死在了梁山贼寇的手中,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扈三娘紧握着拳头,美丽的容颜上杀气腾腾。
吴道柔声道:“这件事就交给我吧!”
扈三娘感激地看了吴道一眼,却坚定地摇了摇头,“不,这是我们扈家庄的仇,理应由我来报!”
吴道没好气地道:“跟我这么见外干什么?”
吴道来到大厅,已经得到消息的众兄弟已经聚集在了大厅中,见到吴道进来,一起抱拳道:“大哥!”
吴道呵呵一笑,“哎呀,好久不见兄弟们了,想死我了!”
众兄弟笑了起来。
吴道走到上首坐下,众兄弟也纷纷落座。
吴道看了一眼坐在左首处的武松,问道:“二郎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武松抱拳道:“小弟只比大哥早回来几天而已!”
吴道轻笑道:“听说玉兰有喜了?”
武松的脸上流露出幸福的光辉,点了点头,“已经有两个多月了。”
吴道呵呵一笑,“好啊!将来生个儿子,也像我们二郎一样!”
众人都大笑起来,武松则满脸期待的样子。
武松皱眉道:“不知大哥可知道童贯大军战败的事情?”
吴道点了点头,“我在东京听说了!”
武松愤慨地道:“这个童贯面对辽军好似绵羊,逃回来后却又雄起来了,那家伙以备战为名,在沧州地面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还四处掳掠民女,这些人造成的破坏,只怕不比辽军小!”
鲁智深骂道:“朝廷怎么重用这么个东西?要是让洒家撞见了,定然一禅杖砸下去,把他砸个稀巴烂!”
林冲冷笑道:“朝廷里奸臣当道,鲁大哥你又不是不知道!”
鲁智深扬了扬眉毛,“所以洒家早就说,这个朝廷早就该掀翻了,该让大哥来做皇帝,咱们都做大将军,看那些鸟人还能祸害百姓吗?”
史进当即附和。
其他的人虽然没有说话,不过看他们的神情显然都很赞同的样子。
吴道没好气地道:“和尚,又乱说什么?”
鲁智深大咧咧地道:“洒家才没有乱说呢!不过大哥你要是不愿意造反,洒家自然也是听大哥的!”
吴道笑了笑,问武松:“二郎,辽军的统帅是谁?整个燕云十六州有多少辽军?”
武松道:“小弟专门去拜见了沧州知府,从他那里得知,辽军统帅名叫萧咄里,是皇族,四十多岁,骁勇善战。
整个燕云十六州有辽军八万,其中三万屯驻在沧州对面的瀛洲,由萧咄里手下第一悍将,赵成峰统帅。
这赵成峰是个汉人!”
林冲难以置信地道:“整个燕云十六州只有八万兵马守备?”
武松点了点头。
吴道思忖道:“我在京城听说辽国目前情况非常不妙,不久前辽国皇帝亲帅七十万大军讨伐金国,结果因为内部叛乱被金国打得大败亏输损失惨重。
不久之后,辽东京统帅高永昌拥兵自立,这无异于给本就四面楚歌的辽国雪上加霜。
辽国在燕云十六州还有八万大军,这已经有些超出我的预料了!”
鲁智深道:“如此说的话,现在岂不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绝佳机会?”
吴道嘲弄似的道:“朝廷上下也是如此认为的,不过他们却依旧让童贯做统帅!”
众人大哗,鲁智深骂道:“荒唐,这些鸟人难道都是瞎子不成,难道都没有看见童贯之前是如何惨败的?怎么还要让他做统帅?这岂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吗?”
众人笑了起来。
吴道淡淡道:“蔡太师在朝廷上说,童贯之败全因为一时大意,非战之罪!”
林冲冷笑道:“大意轻敌致使全军覆没,也能叫非战之罪?蔡京分明是在为童贯开脱!”
武松叹了口气,“朝政把持在这些奸臣手中,真不知道天下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天日啊?”
鲁智深大声道:“大哥做皇帝就能见到了!”
吴道没好气地道:“和尚住嘴!”
鲁智深嘟囔道:“住嘴就住嘴吧,反正洒家就是这么想的!”
陈枭道:“我们现在须要考虑一件事情,如果童贯再一次大败,朝廷会有什么反应,而我们该怎么办?”
林冲皱眉道:“如果童贯再一次大败,朝廷只怕会因为害怕而向辽国求和!”
“真他娘的没种!”鲁智深忍不住骂道。
栾廷玉道:“不管朝廷做什么反应,我们恐怕都难有作为啊!”
吴道笑道:“那可不一定!”
吴道接着又对众人说道:“大家要抓紧练兵随时做好出征的准备!”
众人抱拳应诺。
吴道又对武松吩咐道:“扩大军械场规模,给我开足马力生产军械甲胄,我希望两个月之内能够组建一支五千人规模的重甲部队,还有三弓床弩,给我卯足了劲造!”
武松皱眉道:“这没有问题,只是如此大规模生产,只怕无法瞒过朝廷啊!
第五百零二章急转直下()
吴道沉声道:“这方面我来应付,你只管给我加紧生产军械甲胄就行了!”
武松应道:“是!”
“栾廷玉、杨雄、石秀!”
三人站起了起来。
吴道淡淡:“你们三个,负责征兵,我要在两个月内把我手下的总兵力扩充到五万四千人!”
三人抱拳应诺。
不知不觉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新兵招募工作已经完成,正在鲁智深这个煞星的督促下进行艰苦的训练。
另一方面,军械场则是日以继夜加班加点地赶制甲胄和军械。
青州扩军练兵及打造军械的事情不可避免地传到了京城,不过由于吴道事先做了准备,因此这件事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然而另一件事却在朝廷引起了极大的震动:童贯大军再一次北伐,这一次是十五万大军,几乎燕云十六州周边宋朝境内的禁军全部出动了。
然而这次规模浩大的出征却并没有取得大家希冀的胜利,反而再次全军覆没,仅童贯等几百人逃了回来,十五万大军不是被杀就是被俘,被辽军洗荡一空。
更严重的是,这一次辽军并不仅仅满足于击败童贯。
在全歼了童贯所部之后,辽军主将萧咄里率领六万大军,以赵成峰为前锋悍然攻入沧州境内,一时之间沧州境内狼烟滚滚。
朝廷对于这样的局面完全没有准备措手不及,被皇帝颇为倚重的蔡太师此时变成了哑巴,满朝文武无论忠奸,均束手无策。
青州,吴道接到了沧州那边的急报,不禁皱起眉头,“比我预料的要早得多啊,这个童贯真是个废物!”
鲁智深兴冲冲地抱拳道:“大哥,我们出兵吧!”
吴道点了点头,站了起来,扫视着众兄弟。
众兄弟昂首挺胸,都渴望跟随吴道出战。
吴道沉声道:“这次出战不同以往,我们的对手不是那些打家劫舍的土匪,而是彪悍的辽国大军,不过我绝对相信,我们的军队一定能够战胜他们!”
鲁智深大声道:“辽军又如何?在洒家眼里就是一群绵羊!”
众人大笑起来。
吴道大喝道:“第一营、第二营、第三营、所有部队随我出战,第四营留守青州,都明白了吗?”
众人一起抱拳道:“明白了!”
吴道摆摆手道:“都下去准备,明天一早开拔!”
众人应诺一声,鱼贯离开了大厅。
吴道的麾下不是只有三个营吗,怎么变成五个营了?
原来吴道将军队总人数扩充到了五万四千余人后,就新编了一个营,第四营。
第四营统军主将是武松。
就在吴道准备出兵的时候,辽军已经席卷了整个沧州,沧州军民死伤无数,男人尸体遍地,年轻的女子则被当做战利品一车一车地运往北方。
辽军兵锋由东转向西,企图一举斩断整个河北东路。
保州、顺安军、永宁军的知府刺史听闻敌势凶凶,均弃城而逃,各地百姓也都惊慌失措拖家带口逃往内地。
各条官道都被难民阻塞得水泄不通,哭喊声响彻云霄,与父母失散的孩童坐在路旁嚎啕大哭。
人们竞相逃命,许多人被践踏而死,官道两旁随处可见倒闭的难民尸体。
“辽军!辽军来了!”一声凄厉的惊呼突然在人群中响起。
仿佛应和这声呼喊,东边传来轰隆隆的大响,漫天烟尘席卷而来。
转眼之间,辽军铁骑突入百姓中间,弯刀砍杀,只见血肉横飞,铁蹄践踏,只见尸横遍野。
百姓们叫喊着四处乱跑,相互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
噩耗不断传回东京,整个京城都人心惶惶。
“陛下,为今之计,只能向南迁都了!”蔡京终于提出了一个建议。
高俅等人纷纷附和。
皇帝不禁心动。
“不可,如若迁都,整个北方局势将难以收拾,陛下若走,试问北方的军民还有心抵抗胡虏吗?
那时,整个中原大地势必沦陷,而我朝偏安南方一隅只怕也难以久安。
陛下,绝不可弃京城,应当立刻调集大军反击辽国。
辽国燕云十六州共计不过八万人马,我朝有百万禁军,难道要因为这区区八万胡虏就迁都?这太可笑了!”
这番言语义正词严,出自宿元景,也就是宿太尉之口。
之前宿太尉并不在京城,而在京西巡视民情,今天才赶回东京,听闻事态紧急,不及休息便带着满身的风尘来上朝见驾。
皇帝原本是想要迁都的,可是听了宿元景的话,又不禁犹豫起来了。
蔡京没好气地道:“童贯十五万大军顷刻间便全军覆没,其他的军队又能顶什么用?再者说,各地兵马调动尚需时日,倘若辽军长驱直入直捣东京,该如何是好?”
宿元景奋然道:“如胡虏真敢如此,那再好也没有了,我们可以凭借东京坚城牵制辽军,同时命令京东东路及河北西路等地禁军切断辽军退路,如此一来,来犯胡虏变成瓮中之鳖了!”
高俅冷笑道:“说的倒是不错,只是不知宿太尉将陛下的安危置于何地?以陛下为饵,你究竟安得什么心?”
宿元景大怒,指着高俅的鼻子厉声质问:“你如此着急地撺掇陛下丢弃祖宗基业,才是居心叵测,你究竟是我大宋的太尉,还是辽国的太尉!”
高俅上前一步,高声喊道:“你分明是想害死陛下,以便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两人吵得面红耳赤,几乎要打架的架势了。
朝臣们都看着,有的看戏,有的叹气,有的则幸灾乐祸。
皇帝被这两人吵得一个头两个大,不知该如何是好。
不过最终皇帝还是基本接受了宿元景的建议,暂不迁都。
同时命令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书为招讨使,统领麾下精兵即刻北进反击辽军,命令南京留守宗泽为招讨副使,率领麾下精兵即刻北上支援梁中书,京东东路、京东西路诸驻屯禁军同时北上支援。
再令河北东路、河北西路、河东路所有守备将士必须严防死守不得后退一步,违者军法处置。
命令刚刚下达,又有坏消息来了,河北西路最关键的府城,真定府被辽军攻陷,皇帝和满朝文武都被这个消息惊得一愣一愣的。
不久之后,梁中书仓促进兵,在南宫县城遭遇辽军伏击,六万精锐损失大半,若不是宗泽率领的军队及时赶到,梁中书这一部六万精兵肯定会全军覆没。
大军与辽军脱离,退到南宫县南二十几里的经城镇驻扎。然而就在当天夜里,辽军一支轻骑兵突然出现在经城镇后方,一举摧毁了宋军的屯粮重地。
宋军接到消息,大为震惊,与此同时,萧咄里亲帅大军正面猛攻。
宋军军心涣散,虽有十万之众,却根本抵挡不住。
眼看大军就有倾覆的危险了,关键时刻,宗泽亲帅一支劲旅抵挡辽军,梁中书才得以乘机率领大军退走。
大军一路南侧,一直退回到出发地大名府。
此时宋军兵马只剩下六万来人了。
大名府、应天两处禁军共计有十二万之众,然而才短短半个月时间,便折损了一半。
败报传到东京,君臣相顾失色。宿元景这时也感到束手无策了。
蔡京再次提出迁都,虽然宿元景依旧极力反对,不过皇帝却显然已经心动了。
东京市井人心惶惶,许多有门路的百姓纷纷逃离京城,这使得原本就很不安的气氛显得更加的不安了。
东京的上空弥漫着风雨飘摇的氛围。
仅仅不过六万辽军,居然就把拥有百万禁军的宋庭逼到了如此地步,实在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景城镇,黄河北边的一座小小镇甸。
镇如其名,这座小镇风景非常优美,东边的竹山绵延成海,西面的粮田一望无尽,镇中古木参天,民居掩映其间,显得格外安逸舒适。
然而如今的景城镇却完全没有了往日的美丽景象。
城镇口的官道两旁插着无数的竹签,竹签上都挑着一个狰狞的血淋淋的头颅。
镇子中狼烟滚滚,许多房舍还在燃烧着,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尸体,老人的、男人的、小孩的,鲜血把青石铺就的街巷都染成了斑驳的暗红色。
年轻女子凄厉惨叫声不时在镇中响起,一群辽兵正在追赶一个衣衫褴褛神情惊惶到极点的年轻女子,嬉笑声响成一片,就像一群豺狼在耍弄一只羊羔一般。
隆隆马蹄声突然从镇外传来。
众辽兵扭头朝镇外望去,只见一支大概两千人的骑兵队伍正迅疾奔驰而来。
一名辽兵好奇地道:“这是谁的骑兵啊?”
旁边的一个辽兵道:“这么快的速度,这样的气势,应该是大将军的卫队,可是大将军的卫队不是只有几百人吗?”
正说话时,那支骑兵已经如同旋风一般冲入镇甸,对着辽军挥刀就砍。
辽军完全没有料到居然会遭到攻击,吓得没了三魂七魄,只知道拼命地逃跑。
两千战骑一鼓作气洗荡而过,镇甸中的数百辽军大半被杀,剩下的一半也都被俘虏了。
第五百零三章及时赶到()
两千战骑一鼓作气洗荡而过,镇甸中的数百辽军大半被杀,剩下的一半也都被俘虏了。
“大哥,辽军都被消灭了!”杨雄来到吴道面前抱拳道。
这时,镇甸中到处都是凄厉的哭声,那些被救下的女人们都跪在自己亲人的尸体前悲声哭泣着。
吴道虽然救了她们,可是这样的结果却远远算不上好啊。
吴道扫视了一眼周围的凄惨景象,皱起眉头。
薛福策马奔到吴道面前,抱拳道:“主人,我们抓了大约两百个俘虏,这么处置他们?”
吴道看了一眼被押来跪在地上的那近两百个俘虏,冷冷地道:“全部斩首!”
这话一出,那两百个俘虏大惊失色,纷纷求饶,其中一个军官模样的辽军高声喊道:“将军,我是汉人,不是契丹人,饶命啊!”
吴道冷冷地道:“那就更该死,杀!”
两百个俘虏被摁住肩膀,随即大刀斩下,两百颗头颅咕噜噜地滚落下来,血水像油漆一般泼洒到地面上。
吴道下令道:“给这里的百姓留下一些干粮,全军继续北进!”
两千余战骑留下了一些干粮,继续向北边奔驰而去。
萧咄里在大败梁中书和宗泽的联军后兵临大名府城下,每日搦战。
城中人心惶惶、军心动荡,若不是宗泽日夜不辞辛劳督促守城,只怕大名府早已经陷落。
与此同时,周围各州的援军却迟迟不至,原来各州的知府都害怕辽军,虽然都接到了梁中书的求援信和朝廷的出兵命令,却都按兵不动坐看成败。
萧咄里站在大帐中,看着面前的地图,双眼中颇有些傲然的态度,他觉得如果皇帝陛下能够给他增加十万大军的话,他便能一鼓作气扫荡整个中原。
众部将走进大帐,朝萧咄里的背影抱拳拜道:“大将军!”
萧咄里转过身来,对众将道:“宋军龟缩不出,我军若是强攻,即便攻下也将损失惨重。
因此我想了一个计策,我要摆出放弃攻打大名府而大举进攻东京的样子,以此将他们诱出来,然后在路上设伏歼灭他们,进而一鼓作气夺取大名府。
只要夺取了大名府,整个中原大地便唾手可得了!”
众将都兴奋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传令官心急火燎地奔进了大帐,急声禀报道:“大将军,不好了,瀛洲、莫州被宋军攻陷!”
萧咄里等人愣了好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