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俺,俺懂两句。”刘采青小心翼翼地说道。
“帮我问问他,”楚钟南一指那辫子俘虏,“他们到底是什么人。是不是八旗兵里的正黄旗出身。”
“唉,小的这就问!”刘采青干咳两声,缓了缓劲儿,按照楚钟南的吩咐,朝那辫子兵说了起来,一溜怪异的发音,让楚钟南听着都有些烦噪。可是,很快,他就发现了不对,刘采青问完话后,那辫子兵惨笑着也回答了几句,结果,听到那回答之后,刘采青脸上本就没有多少血色的面皮立即煞白一片,整个人居然都有些摇摇晃晃,似乎是站不稳了。
“采青?”刘德正在旁急忙扶住了自己的儿子。
“怎么回事儿?”楚钟南也急问道。他看得出来,这里面有大问题。
“大,大,大人,大人,大……”刘采青的舌头好像突然变大了几倍,“大大大”的不停,却始终不能连贯起来,可他那骇绝欲死的表情却明白无误地现在脸上,让人看着一阵着急。
“啪!”美洛妲一巴掌砸了过去。
“啊——”刘采青一声惨叫。但脸色却是好看了一些。
“兄弟,到底是怎么啦?”楚钟南小心地问道。
“那,那,那个……”刘采青终于颤抖着举起了一根手指,顺着他指的方向,楚钟南看到了那陈尸一边的老辫子。
“那是女真里的大人物?”我就知道。楚钟南只觉得自己的心在不住地下沉。
“那是,那是……英,英,英明汗!”
“英明汗是谁?”
“就,就,就就是努,努尔哈,哈赤!”
“咕!”
一口气没上上来,楚钟南只觉得眼前一黑,身子往后就倒。
第二卷 东北三国志 第四十五章 辽阳
如果放到后世,辽阳这个名字恐怕并不能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说不定有人在听到这个名字之后,还会以为说是的“沈阳”。可是,在大明天启四年,后金天命九年的时候,辽阳的名气却是非同小可。它拥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此时的它早就已经是后金国的国都。而即便在后金国攻克这里之前,辽阳也一直是大明辽东的首府。是辽东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身为首府,辽阳自然也是辽东的一个重镇,是故规模非常宏大,守御十分严密。城池很高,墙垣包砖。同时四面筑有角楼,周围有壕沟,沿壕沟布有各种器械,四周把守非常严密。附近有河,名太子河,直接连通着护城河。当初后金建国之主,自号“英明汗”的努尔哈赤为了将都城由赫图阿拉迁往此地,跟手下的贝勒台吉们可是商议了好长的一段时间。最终,努尔哈赤说服了不愿搬家的手下,将都城由赫图阿拉那座山城迁到了位于平原的辽阳。而从那以后,依据平原地形,以及辽阳城与明军根据地的近便距离,后金军队的进攻愈发犀利。直至两年前将明军的势力彻底赶出辽东,将八旗铁骑的爪牙也差点儿伸到了山海关下。
可是,就是这一年,自从起兵之日起便即凯歌长奏的后金国出事了。被命为“东京”的都城内,居住在内城的旗民与居住在外城的汉人,几乎都发现这座原本就在八旗兵的高压下而显得有些死寂的城市突然间“活”了,而如果更加确切地说,那就是这个城市“乱”了。原本只在打仗的时候才会集结起来的八旗兵都被各旗旗主勒令集结起来,随时准备出击,可上面的主官却又不说要向谁进攻。当然,这年头不是打明军,就是打蒙古,可军队集结出击,至少得有个方向吧。而且,因为后金强大的军事实力,这些年来八旗兵一直都是在进攻进攻再进攻,这种情况下,自然就有些疏于防守,辽阳即便是“首都”,城内虽然到处都有辫子兵,平时的戒备却并不严密。可这一回,不管是外城还是内城,几乎都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走路的不管是汉人还是女真人,都会受到极为严密的盘查,稍有不对,立即就会被抓。这种异常的情况,实在是让许多人费解。
……
而就在这种气氛中,后金汗国四大和硕贝勒之一,“英明汗”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也满怀着心事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这几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天天都这样?”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正等在皇太极的书房内,看到他耷拉着脑袋回来,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急忙迎了上来。
“唉……”皇太极只是摇头慨叹。
“阿玛,你到底是怎么了?”一边,长子豪格看到自己父亲这个样子,只觉得一阵气馁。他已经十五岁,在后金这个年轻而缺乏人口,同时又祟尚武功的国家之中,他已经多次带兵出战。在八旗勋贵的小一辈之中是数得着的杰出之辈。不过,虽然杰出,他却一向祟敬皇太极这个父亲,认为自己的父亲才是满清八旗之中最有才能,最有本事的贝勒。这一次也是他头一回看到皇太极这么无精打采。自然也觉察到了有些不寻常。
“什么事不用你问,只管管好你自己就是了。”皇太极微带些赘肉的脸上闪过一丝严肃,瞪着豪格说道。
“阿玛,我不小了。”豪格不满道。
“我知道。”皇太极略带一丝温和地看了一眼儿子,可接下来,他的嘴里却干巴巴地吐出了两个字:“出去!”
“阿玛!”
“你是不是想试试我地鞭子?”皇太极怒道。
“哼!走就走。”豪格忿怒地冷哼了一声。转身就走。
“豪格年纪确实不小了。爷您有什么事儿。确实应该让他帮着多担待一点儿。我听人说。汉人打仗虽然不行。可有些话说得还是挺有道理。就像那什么‘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博尔济吉特小心地说道。她自从嫁过来之后。就一直没有给皇太极生过儿子。所以。虽然她是蒙古部落地格格。还披着福晋地外套。在这贝勒府里依旧过得却十分小心。而豪格身为皇太极长子。本身又颇为英武。甚得皇太极喜爱。日后极有可能会继承其父地贝勒之位。她自然也要小心地照看着点儿。反正她也年轻。以女真人父死子继地传统。说不定哪一天。豪格就是她地依靠呢。
“豪格性子过于鲁莽。心里藏不住事儿地。遇到大事儿。我哪敢跟他说?”皇太极叹了口气。又看了博尔济吉特氏一眼。“你也出去吧。让我静静。”
“那爷您就好好休息一会儿。奴婢先退下了。”听到皇太极这话。博尔济吉特氏曲膝福了福。不敢久留。真个儿乖乖地退了下去。
“上阵父子兵是对的,可是,打仗亲兄弟……哼哼!”透过门口看着博尔济吉特氏渐行渐远的身影,皇太极轻轻地冷哼一声,可转眼,他又沉闷了下去,眉头几乎都拧在了一起。
辽阳的乱局自然是有原因的。虽然这个原因一直到现在都被严密的封锁着。整个大金国只有地位仅在英明汗之下的“四大贝勒”知晓,其他人虽然都觉得情形不对,却还不明白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可是,皇太极清楚,这种事是瞒不了多久的。毕竟,这一回是他的父亲努尔哈赤,后金国的英明汗失踪了。
事情要追溯到一个月之前了。那会儿,因为明朝辽东经略孙承宗贯彻防守之策,两年来在山海关、宁远、锦州一线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后金军屡次出击都未能取得多少战果,努尔哈赤一时气闷,却又知道此时还不宜大举进攻,便将国事交予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暂理,自己却离开辽阳,回老寨赫图阿拉休养去了。可是,一个月之前,赫图阿拉却突然传回消息,说是努尔哈赤一时兴起带着亲兵出外狩猎,再也没有回来。
消息刚传回来的时候,四大贝勒几乎都被震得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幸好四人都是久经沙场,虽不敢说是持重,但还算老成。稍经商量便将信使杀了,接着封锁消息,并调集八旗兵马以备不测,同时,四贝勒也各派亲信前往赫图阿拉寻找努尔哈赤。
可是,一直到了现在,一个月过去了,除了在距离赫图阿拉一百多里的一片山下草地发现了不少的血迹以及凌乱的马蹄印,似是有过交战之外,努尔哈赤依然是没有一点儿消息。这使得皇太极的心里十分不安。这种不安,一小部分是因为自己父亲的突然失踪而产生的,而大部分,则是对那个位子的凯觎所引起的。
皇太极相信,不光是他,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肯定也都在心里琢磨着事情。一个月,身为儿子,以他对努尔哈赤的了解,如果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依旧没有音讯,那他极有可能就是……可是,如果真是有过交战,那里可是赫图阿拉的外围,什么人能把拥有精兵护卫的一国之主给杀掉?明军?蒙古军?就算是赫图阿拉已经成了旧都,那里的兵马也少得可怜,身边拥有数百八旗精锐的努尔哈赤也没可能死得无声无息呀。难道他们在一开始就被包围了?可是,以明军跟蒙古军的战斗力,就算是有十倍以上的兵力,也不可能挡得住有心突围的八旗精锐。何况他老爹努尔哈赤征战沙场数十年,嗅觉敏锐,精于作战,也不可能轻易地陷入包围而不自知。再者,赫图阿拉的兵马虽然不多,可后金国的外围,八旗各部可是守得十分严实的。蒙古军、明军有什么能耐把那么多的兵力弄进来?而且,根据赫图阿拉守军以及四大贝勒的亲信所传回的消息,赫图阿拉周围两百里根本就没有任何大军移动过的痕迹。这就让事情更加扑朔迷离了。
如今,抚顺额附李永芳已经被四贝勒联名下令羁押。因为抚顺距离赫图阿拉很近,而努尔哈赤这段时间又多次下令对汉人进行抢掠杀戮,期间李永芳因为劝谏还挨过责骂,所以,他们不能排除李永芳暗害努尔哈赤的嫌疑。但是,他们都知道,这个猜测实在是太不可信。李永芳可是第一个叛变明廷投向后金的汉人边将,又在王化贞进攻的时候说降明将孙得功等人,使得当时在明军手里的辽东重镇广宁几乎不战而破,这么铁杆的依附者,怎么可能因为一时的责骂而造反?何况李永芳还娶了他兄弟阿巴泰的女儿,跟爱新觉罗家是亲戚,这种关系如果放到明廷那边,可是死罪。
不过,虽然明知道李永芳有很大的可能是冤枉的。皇太极却根本没打算去理会。因为,四大贝勒都已经打定了主意,万一努尔哈赤寻不回,这造反弑君,毁尸灭迹的罪名就要扣在李永芳的身上。谁叫你是汉人?要怪,只能怪你自己运气不好。
“如果父汗真的不在了,那现在……”
皇太极的脑筋飞速地转动着。后金国权力威望最高的当然是他的父亲,英明汗努尔哈赤。可是,如果他的父汗真的不在了,那么,就轮到他们“四大贝勒”了。在四大贝勒之中,代善、他皇太极,还有莽古尔泰都是努尔哈赤之子,排名第二的阿敏虽然也姓爱新觉罗,却是出自努尔哈赤的兄弟舒尔哈齐一系。当年,舒尔哈齐与努尔哈赤兄弟两人一起起兵,在日益强大的建州女真部之中有着非同凡响的影响力,几乎可以与努尔哈赤相提并。也正因为如此,舒尔哈齐意图挑战兄长的权威,最终连儿子也被努尔哈赤连杀两个,自己也被努尔哈赤圈禁而死。当时,阿敏身为舒尔哈齐之子,也险些被努尔哈赤迁怒杀掉,还是他皇太极帮着求情,才最终逃过一劫。再加上两人平时交情也还不错,所以,皇太极觉得,如果自己有意的话,阿敏应该会成为自己的助力。而如果能够拉拢阿敏,他在四大贝勒之中就可以占据一半的优势。不过,这还远远不够。
皇太极忌惮的是他的兄长大贝勒代善。代善是努尔哈赤现今诸子之中最年长者,论战功威望,还要高过皇太极,在诸贝勒之中可为第一。只是这位大贝勒惯于虐待两个儿子岳托和硕托;把老弱病残的兵丁和瘸马老牛统统都换到两个儿子的旗下去;还豁出脸皮和岳托争宅地,闹得满城风雨;听信后妻之言差点杀了硕托,事败之后居然三次跪请父汗努尔哈赤允准他亲手杀掉儿子,甚至不惜捏造出儿子染指自己继妃的谎言来。(有人说这只是野史,信不得,但努尔哈赤为什么草草废去代善的太子之位,仅仅只是因为代善的年纪大了?)所以,这么一个有些不正常的贝勒是许多人都不太愿意接近的。可是,皇太极还记得当年努尔哈赤说过的一句话,那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如果某一天,他努尔哈赤死了,那么,他宠爱的妃子与年幼的子孙都交给代善抚养。当时,这句话一度使得代善权势显赫,后来还成了后金国的太子,要不是代善在对待子嗣的问题上惹得努尔哈赤十分不快,还跟努尔哈赤的某个妃子还有不清不楚的关系,最终被废,那现在皇太极也不用想这么多了,直接先去抢个拥立之功就行了。可即便如此,皇太极依旧十分担心。努尔哈赤现在最宠爱的妃子是乌拉氏出身的大妃阿巴亥,而乌拉氏所生的那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虽然都还小,却掌握着八旗中的两旗,那可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尤其是多铎,年纪最小,却掌着汗王亲兵正黄旗。如果代善真的有意,以他的战功威望,再娶了这三兄弟的母亲……
“大妃阿巴亥!”皇太极慢慢地踱着步子。关键就是这个女人。阿巴亥现在赫图阿拉,是努尔哈赤此次休养唯一一个带在身边的妃子。本来,阿巴亥能够在努尔哈赤这么精明的人手中为年纪不到十岁的儿子谋得旗主之位,可见其精明。可是,他皇太极也不是善茬儿,早先他就故意向代善泄露过一条消息,说当年代善与努尔哈赤的宠妃有染的消息是阿巴亥告诉努尔哈赤的,为的就是使代善失宠,为自己的儿子继位进行铺垫,使得代善对阿巴亥极为愤恨;同时,这几年他还经常提及阿济格、多尔衮以及多铎三兄弟小小年纪,受到努尔哈赤宠爱,没有多少战功便得以掌握八旗大权,以故意引起阿敏与莽古尔泰这两个狠辣有余,智谋不足的家伙的不满。可以说,四大贝勒之中没有一个对乌拉氏三兄弟有好感,而以四贝勒手中的权势,那三兄弟即便是再本事也无法掀起什么大浪来,何况他们三个如今还小。
“只是那个女人终究不可不防,虽说她现在被关在赫图阿拉……赫图阿拉?不对!”想到这里,皇太极的心神突得一震。阿巴亥精明过人,努尔哈赤失踪之后,赫图阿拉也应该是首先得到消息的,为什么她反而会老老实实的呆在那里?难道她会不知道事情的重大,难道不想趁机给自己的三个儿子挣到后金国的汗王之位?一个月……狗屁一个月,天晓得努尔哈赤已经失踪了多久,这一个月,谁知道是不是那个女人让人瞎说的?汗王在赫图阿拉失踪,那赫图阿拉的守卫将士有几个能够逃脱罪责?以那个女人的精明,又岂会想不到利用这一点?恐怕在四大贝勒派兵之前,赫图阿拉的八旗兵马就已经都被那个女人招揽过去了。而如果那样的话,这段时间在赫图阿拉被他们的手下困在宫里的那个女人很有可能就会是一个……假的!
一时间,皇太极的目光变得阴冷之极,
“来人!”
“主子,您有什么吩咐?”一名戈什哈跑进来问道。
“备马。去大贝勒府。”皇太极阴声说道。
“主子,这么晚了……”戈什哈指了指外面的天色,有些为难地说道。
“想死是不是?叫你去就去!”皇太极怒道。
“嗻!”戈什哈急忙打了个千儿,急急地就向外跑去。这年头的八旗贵胄可都是杀人成性的,再看看皇太极那几乎可以拧出黑水的面孔,他可不想自己一个不小心就成了刀下之鬼。
“代善哥,可别怪兄弟心急。大位只有一个,你本事不够,兄弟自然就不能客气了。”看着外面已经漆黑的天空,皇太极暗暗心道。
第二卷 东北三国志 第四十六章 女人的先手
辽阳原本只有一个城墙。后金占领这座城市之后,努尔哈赤下令在城内又修造了一座内城。并将所有汉人一律迁往外城,让所有女真人在内城居住。由此打开了旗民分城居住的先例。而从那以后,内城就成了八旗兵与家眷们的居住区,外城则是他们肆意撒野作恶的“游乐”场。汉人,女真话为“尼堪”,在这里是没有任何地位的。尤其是从后金天命八年,也就是去年起,后金汗王努尔哈赤以复州“尼堪”造反而大开杀戒,将复州男子几乎全部杀绝,女子、牲畜尽数掳回,之后,又接连下令抓捕杀害穷困汉人,使得汉人在后金国人的地位一降再降,甚至有时候比牲畜不还如。
所以,各地汉人纷纷逃亡。而这也再次激起了女真人的杀戮之性。据传,辽东两百万汉人,短短一年之中便已经十数万逃亡朝鲜,再除却因为女真人的凶狠镇压而不敢妄动的,一年的时间,辽东汉人已受创近三分之一。
而这还不算。
因为努尔哈赤的突然失踪,四大贝勒下令封禁辽阳,同时对各地加强巡察检视,结果,又有一批汉人遭劫。
不过,“尼堪”而已,这些人的死活并不放在女真人的心上。在女真人看来,汉人只不过是他们予取予求的奴隶,杀便杀了,不杀那就是恩德,能活着的汉人就应该因为这种恩德而更加死命的向女真人奉出最好的东西,直至交出性命。
……
皇太极来到大贝勒府,一进门,看到走出客厅迎接自己的代善,他就嚷嚷了起来:
“代善哥,我的人从赫图阿拉听到消息,说是有人已经找到父汗了。”
“什么?人找到了?”只穿着便服,精神也有点儿不佳的代善闻言立即就瞪起了一双牛眼,“是什么时候的事?”
“不知道。“皇太极好像很烦躁很累的样子,也不理代善,一屁股就坐到了客厅的椅子上:“只听说消息是出自大妃那边儿……”
“阿巴亥?”话果然管用,代善一听到那个名字,立即又眯起了双眼。皇太极知道自己的这个哥哥,这一眯眼,就代表着是想杀人了。可惜,这一招能吓得住那些汉人,吓得住八旗里的奴才,却吓不住四大贝勒里的其他成员。而看着代善这么配合地表现出应有的表情之后,他又凑过脑袋,小声地说道:
“代善哥。大妃可是唯一一个跟着父汗到赫图阿拉地后妃啊。父汗出事地时候。她也肯定是第一个知道消息地。”
“你是说。她会……”
“这个我不敢说。只是。汗位毕竟只有一个。她地那三个儿子又都掌有重权。阿济格掌镶黄旗。多铎掌正黄旗。多尔衮也是除了八贝勒(四大贝勒之外。后金还有四小贝勒)之外手中牛录最多地台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