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徽商天下-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身边的地方,柳儿同元盼盼因为一片萝卜开始了争执。

因为刺杀许宣的事情,少女柳儿对元盼盼有些意见。当然,因为本身性格的原因,她不至于对元盼盼有明面上的敌视,但是少女内在的坚持和固执,一些事情在心中有了芥蒂,也不会那么容易过去。这样的情绪,在随后火锅的过程造成了一场小小的争夺站。她常常会因为一棵青菜,一片羊肉,同元盼盼针锋相对。随后元盼盼拿眼瞪她的时候,她只是沉默不说话,手上抢菜的动作依旧没有稍慢。这算是少女极具个性化的报复形式了。

许安绮将二人调解一番,一顿饭到得现在,依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了。对于许安绮,二人都是给面子的,但也只是片刻,随后暗里的针锋相对,一直就没有停下来。许安绮心中无奈,再偏头朝许宣那边望过去的时候,那个叫令狐楚的锦衣卫百户已经站起身,脸上带着一抹再明显不过的不置信神色。

书生将他送到门外的地方,二人还在小声交谈,那个锦衣卫百户面带疑惑,随后书生又在他耳边小声地说了什么,他才犹犹豫豫地离开。

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许安绮低下头,有些出神地想到。

第二百一十三章 来者不善(五)

又一个冬日的早晨,或者说,应该是早晨。其实对于早晨和中午,其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往往都是当时间过去,才能意识到的。

落叶的树木到得此时,也已经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尖锐或是粗钝的枯枝笔直地朝天刺去。剩下的一些常绿的树木,就还保持着四季的样子,虽然冬日里依旧青翠,但是也并不似春日那般生气勃勃。天气冷的早晨,鸟儿几乎就没有了,地面因此干净了很多。而因为鸟叫声少了,清晨人们赖床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许安锦在闺房里怔怔地坐了半晌,方才叫云珠的婢子已经过来唤过她两次,她只是随口应付之后,也不曾起身去用膳。作为许家的大小姐,她的闺房在许家的西厢,在嫁人之前的很多时间里,她就住在这里。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她回来了,这边依旧是她走时的格局,几乎一尘不变的陈设,除了褥子、棉被换成新的之外,那梳妆台、梳妆台上的铜镜子、落地的屏风都还是它们原先的模样。

她在梳妆台前,铜镜将她的身影印出来,特有的明黄色笼罩在她的面容之上,依旧年轻靓丽的面容,如三年前一般,她似乎也没有变。

许安锦朝窗外落地的阳光看了一眼,知道温度并不高。闺房里有炭火的盆子,云珠先前过来添了炭,因此正暖融融的。虽然是清晨,但也不由自主地使人从心底泛起一阵慵懒的感觉。

但其实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原先的人已经不在了,比如她的父亲,她甚至连最后一面都无缘得见,便已经阴阳相隔。院中的桂树长高了,她走的时候,还只是同她一般高的一株小树,但现在树冠已然亭亭如盖。

她的长发也已经及腰。

比之三年多以前,她的容颜未变,岁月所留下的痕迹,在她如今的年纪也只是让她看起来更家美艳一些。而少女的心态和情怀,一去不复返。她出神地望着铜镜里那张熟悉的脸颊,这些东西,她自己再清楚不过了。

如今这个家,她已经觉得生疏和隔膜起来。从杭州被休回来,这种事情面子上并不好看,但是家中之人知道她是受了委屈的,倒也不曾给她脸色。下人们平日里伺候也都是小心翼翼的,但是她知道,那是怕伤到她。曾经又一次,有丫鬟乱嚼舌根子,被妹妹许安绮知道了,重重地罚过一次。之后,大家就更加小心翼翼起来。正是这样在许安绮那里类似保护的举动,让许安锦心中有了某种陌生和疏离,那么明显。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事情已经是这样子了。

想到自己的妹妹,女子微微有些复杂的眼神,被铜镜忠实地反应着。许安绮如今操持着整个家业,姐妹二人已经很久没有交心过了。即便每日的见面,也只是匆匆的问候。

她知道自己的妹妹很忙,每日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这些事情积累下来,让许安绮的身上女强人的气质越来越明显。虽然这是好事情,但是在许安锦这里,对于妹妹,也无可避免地觉得有些陌生起来。

她乔装成书生才能去得的一些场合,她的妹妹已经能够以比较自由的身份出入了。想着许安绮因此承担的压力,她有时也觉得有些心疼。然而,即便如此,陌生感也有了。她虽然不愿如此,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两三个月的时间,说起来不算长,但是也不算短。岩镇这边大抵的生活都是平静的,这种平静之中,她见了不少的事情。那个叫许宣的书生所做的一件件事情,大至诗文,生意场,小到平素的生活点滴。许家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一步步被推着朝前走。虽然算不得惊心动魄,但是生活本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

这样的生活,比起在杭州的那些日子总还是要有趣的。她偶尔以旁观者的心态来看,偶尔又作为当事人,心态的调整间,对事情的看法也有不同。但这些都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她也只是放在心底。比如对许家、对那个书生以及对她自己的生活的种种想法……

惊心动魄的事情也有,比如眼下就出了一件。顾士鹏就杀了。这样的事情,连带的反应,即便是她也能够很清楚的知道。家里这几天比较压抑,她也就没有再乔装出去。所期待的,便是妹妹许安绮能够过来同自己说说这些事。但是这样的期待到如今来看,已然落空了。同许安绮的相见,对方都是笑脸相迎。对于这些事情,显然不大愿意自己接触进去。那种强颜欢笑的背后,让她觉得有些心酸。

自己可是她的姐姐啊……

但是随后想想,也是了,眼下有一个让人说闲话的,也已经足够了。过多的压力,许家是承担不起的,要怪也只好怪许家没有男丁……只是这样想通了之后,心情并没有好起来。

与此同时,在这种被保护的环境之中,她对自己的生活时常会从心底升出一些茫然感。妹妹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即便很多人对一个女子经商都不喜,家里人背后也在议论着她嫁人的事情。但是有那个人在,这样的担忧应该是不会出现的事情。

说起来,那真是一个奇怪的人……

而自己的前路,又在哪里?被休回娘家的女人,其他人能看得上的已经不多。即便真的有人愿意,大概也是嫁做侧室……这样,后半辈子的命运,也就可以想见。或者有别的选择,便是这样一个人过一辈子。但是即便是这样的选择,所承受的压力也不见得就小。

她并不愿意这样,只是也无法可想。

这样的情绪积累之下,她的情绪就不太好了,只是她也知道没有表露出来的必要。因此除了无人的时候,会对着花草之类的发怔之外,她一直小心翼翼地将自己隐藏好。然而这样的日子久了,也会觉得累,觉得疲惫。

这是许安锦多日以来的常态,但是今日似乎不是这样。今日她的情绪变得很奇怪,似乎有点喜悦,似乎又在担忧着什么,其间也流露出继续惶恐无助的茫然。这样的情绪,其实自从一个月前收到那封来自杭州的信笺之后,就一直有了。

这个时候,有些事情,大概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知道有人来岩镇了,她知道对方的身份,知道对方的目的……也便是如此,她的心情才变得复杂起来。

当日的墨展,她作为许家人,自然也是参加的,一袭书生打扮在人群里,也没有人发现。随后见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听到了很多人对于许家的议论。带着惊叹的话语,让她觉得有些自豪。她也见识了程家、方家同许宣的对峙,听到了无锡传来的消息。当时她在人群里,紧紧捂住嘴唇,才没有让人看出来她惊骇和伤心。

这样的情绪,在她见到陡然间撞入人群,又以某种古怪的姿态离开的两个人的身影,才渐渐变做惊愕。

当时因为顾士鹏身死所带来的悲伤还挂在脸上,随后便被那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身影所影响。她不知所措地站在人群里,看着他身边那个华服青年醉酒离开,那个人好像叫邓宣明,在杭州那边是出了名的纨绔。

随后便知道他来了……

李贤。

之后就一直浑浑噩噩的,直到回到家中,她在梳妆台前坐下来,过了很久之后,才发现自己连妆也忘记卸。顾士鹏的事情所带来的压抑还在心中,但是也显得有些黯淡。

只因为曾经的一个赌约,他就真的来了。

……

记忆溯洄,仿佛又回到在杭州的那些日子。在那些日子里,大抵都是不如意。因为方如海对她的冷淡,连带着整个夫家都不待见她。这样的态度,连家里的下人们也受了影响,对她也并不热络。明里暗里,没少受气。她乔装书生,出入一些场合,内里说起来,也有着某种反抗的因素在里面的。

出入一些文会、诗会,她都保持着必要的低调。但是,还是被人看出端倪来了。那个人便是李贤。她也是后来回想的时候,才发现不知道自什么时候起,自己所到的很多场合,李贤都在。而她意识到这些的时候,李贤显然已经认出她很久了。

但是即便他们第一次正式认识,对方也都没有点破。

那是一年前的上元,在花灯节上,她和他正式见面了。彼时她孤身一人,在人群中走走看看。李贤从对面走过来。

随后点头招呼,她还当对方没有认出她。毕竟是一起参加过诗会的人,当时就着一个灯谜说了几句话。其实要说起来,那个灯谜的谜面是什么,她都已经不记得了。只知道当时二人打赌,是他赢了。

当然,这样的赢,后来也意识到应该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随后二人谈论一些话题,她对书生圈子的生活是憧憬的。毕竟在她看来,那代表着某种自由自在。而对于那时候的她而言,自由是最渴望的东西。

相谈甚欢,但她毕竟是有了夫家的人,所说的也是无关风月的一些话。李贤的博学和聪慧从谈话里也能让人觉察到,即便他一直刻意遮掩。总而言之,那次的初识算是在杭州的日子里,为数不多的快乐的事情。

他赢了她,赌注是一句话。

他说:“姑娘,你若未嫁,我娶你可好?”

在灯火阑珊之下,被人认出,当时震惊和羞赧的情绪到得现在都记得很清晰。上元的灯火璀璨如白昼,在她的记忆里摆开一道明艳的花火,会聚成一片盎然的色彩。上元很冷,但是她的记忆同花火一般温暖,就仿佛春天到了。

后来春天就真的到了,河水开始欢快流淌,树梢枝头,不断抽出新绿的嫩芽,燕子呢喃,春雨如烟……

她同李贤的接触渐渐增多,夫家的态度,却越来越恶劣……

二人的相处,多是在一些公开的场合,她还是书生的打扮,他依旧装作没有认出她。在很多场合里,他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或许是怕给她带来麻烦,或许是别的原因,李贤并没有表现出过分亲密的举动。二人的往来,便如君子之交,浅淡如水。

她也留意起关于对方的一些事情,但是这样的留意在一次偶然间知道他的身份之后,就被失落给湮没掉了。但是,即便如此,她也习惯了在人群里看他。看他挥毫泼墨,技压群雄,一首诗写出来,其余的人就不敢下笔。很多时候,只要有他在的场合,众人即便想要写诗都小心翼翼的。他为人随后,有着极好的人缘,平素与人交际,似乎没有人说他的坏话。

总之,比之方如海,李贤要好上太多了。在那些日子里,她的心中常常有这样的对比。但是这样的想法之后,她就会意识到自己有夫之妇的事实,即便这个事实似乎并不那么完全——自从她婚后,方如海便一次不曾碰过她。一次都没有,所有的,便是冷淡。方家休她的理由里,有她没有诞下子嗣的原因。但是,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换了谁,若是能诞下子嗣,那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也就是再后来的一次偶然之中,她才知道,自己的夫婿原来有着断袖之癖。

而说这话的,正是李贤。

“方如海那个人,才华是有的……只是癖好古怪,呵。”

这样的事情,李贤有着自己的圈子,应该是知道的。想来也不至于会骗她。终于、终于她知道方如海冷淡的原因了。但是在这之后,情绪是复杂的。原本她以为是自己做的不够好,不够讨喜……但不曾想到真正的原因是这个。

在杭州的日子里受到的委屈,压力,到得李贤以一种平淡的语气说出这样的事实之后,就只剩哭泣来应对。

如果是其他的,她或许还有改变的可能,但是……龙阳之癖。

呵。

当时是在一个茶楼里,她掩面跑开了。杭州城晚间也是热闹的,路上的行人匆匆而过。李贤在钱塘江边一个人少的水湾边将她追上。那一晚,他将她抱住,她第一次在一个男子的怀里哭泣……严格的说起来,这样的哭泣中,或许有别的原因。

原来李贤一直知道她的身份。想来也是了,以他的人脉,要想查一个人,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然后……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当日天色已晚,天上因为正在酝酿着一场大雨,阴沉沉的,没有一丝星光和月色。她作为一个女子,又是嫁了人的,虽然家中的人对她并不在意,但也不好真的不回家。

后来想起来,许安锦其实有些庆幸。感谢那日晚间变换的天气,感谢那场大雨,让一些事情得以中断。

在事情之后,李贤并没有因为她的身份疏远她,这和她想的不太一样。但是二人之间因为这最后的一层纱窗被捅破,相处起来就变得古古怪怪。在这样的古怪相处里,她有时候会想着,如果当初能够嫁给李贤,该是一件多好的事情。但这样的想法,也只能是想法而已。

她对于李贤,并没有再表露出任何过界的举动。随后的相处之间,就又回到了曾经的方式上,云淡风轻,并不带有其他的色彩。以她的聪慧,在意识到二人的身份差距之后,认真起来处理这些事情,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但是理智的另外一方面,她对李贤的某种情愫,也在暗中滋长。

原本以为,这样的相处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某一天,听说有女子为了一个书生投河自杀。就在钱塘河里,当时她正打那过去。女子红妆的衣物,在河水里浮沉。随后被救上来之后,只剩下最后一口气,口中微弱地说着话。

她离得近,听清楚了。随后便如同遭了雷击一般,久久回不过神来了。

投河的女子为情所困,这个是事先就能猜到的事情。偌大的杭州城,每年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她已经听说过很多次了。但是这一次,女子的话却让她觉得整个晴朗的日空,黯淡下去……

身怀六甲,被人无情抛弃……那个人的名字,居然叫李贤。起初以为是同名,杭州城那般大,同名同姓的人也不少。

原本只是偶遇的一幕,但是因为女子口中的人名,她下意识地对事情关心起来。只是,这样原本一件并不算小的事情,随后竟像是不曾发生一般,没有一点端倪露出来。

心中的好奇愈发盛了,她甚至去到事情发生的地方打听过。原本经历的一些人,见她询问,面色古古怪怪的,支支吾吾地不愿多谈。

她才知道,寻常的事情背后,有着不寻常的意味。能对这些事情做封口的,背后人势力一定不小。那个人……恰好也叫李贤。

好奇的情绪在许安锦的心头,如蔓草般滋长,无法遏制。在后来一次同李贤的谈话中,她装作若无其事地说起来。回应她的,是李贤有些惊疑的眼神。

……

窗外的日光驱散了本就不厚的雾气,许安锦微微回过神来。

“好奇心害死猫……呵。”在记忆里将一些东西翻出来之后,她所想到的,是那个人的一句话。古怪偏偏妥当的一句话。

第二百一十四章 来者不善(六)

许安锦认清了现实,在女子投河事情发生之后,她同李贤减少了往来。开始的时候她甚至觉得自己会承受不住。毕竟生活中陡然失掉了一个人,一个还有些分量的人,对于任何人而言,或许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但是当时间过去,她发觉这个过程似乎并不似自己原先所想的那般艰难。

她很快就又习惯了一个人的日子。于是心中也知道,李贤对于她来说,更多应该只是一个念想,是她作为方家媳妇而不幸福的情况之下的一种寄托。她并不满足在方家的境遇,这个时候需要有人来做一些事情,让她觉得开心一些。而这个人,只是恰好是李贤罢了。

不论事实是不是这样,许安锦在心中便是这般告诫自己的。

对于李贤的所作所为,她虽然心中万般滋味,但是最终的评判,却不该由她来下。李贤的家世,他本人的才华,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在,是可以理解的。三妻四妾,朝秦暮楚,在很多书生那里,都是一种类似风雅的东西。她见的多,听的多,原本以为李贤不一样,但是其实哪里有什么不一样呢。

天下乌鸦,都是一般得黑。

再到后来,方家就将她休掉了。事情表面上看起来似乎简简单单,因为对她这个媳妇的不满,将她休掉。但是,她心中也知道,背后肯定有李贤的影子。

她从杭州会来之前,船还未开,那个时候秋日的钱塘江在一派秋光里正是最美的时节。有人送来一张短笺,展开来后,短短的一行字。

“你若未嫁,我取你可好?”

不用说也知道是谁写的。

心绪短暂地起过波澜,但是随后船开了,钱塘的景色渐渐抛在身后,她也就释然了。从杭州回去徽州的路途,同三年前比起,也只是沿岸的树木更高大了一些,除此之外,并没有的其他的不同。她知道这次离开,或许此生都不会再有回来的机会,所以有些事情,也就应该放下了。

回到岩镇之后,平静过一段时间。但是随后杭州那边不断有信寄过来,出自同一人的手迹,所说的也都是类似的话语。她透过那些字里行间,看到了李贤在做的一些看起来很坚定的事情。

这同她原本的想法不一样——原本以为相隔两地,他就会很快忘了她。每次收到寄来的信,她都尽量瞒着,这样的事情,并不想让家里人知道。只是在这之后,情绪又开始有了波澜,连她自己也有些说不清楚。

这几日,许安锦并没有再乔装出门,除了许家的事情之外,其实也是害怕再遇到他,她不知道该以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