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警察的察言观色的能力总是有的,华老侄子的表现,引起了他们的疑惑,于是,其中一位警察开口道:“能否给我们看看你买的蛇果。”
警察都开了口,华老的侄子哪怕再不乐意,他也只能把人带进屋。
打开袋子,看到里面装的水果的一刹那,华老的侄子顿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都无法有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了。
“林先生,你不会连蛇果和苹果都分不出来吧?”
华老的侄子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这时,孟子涛又回了一句:“其实,华老还在住院治疗,应该要不了多久就能。”
这句话,打断了华老侄子的最后一点幻想,整个人都瘫软了。
“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和你姑夫之间,有什么矛盾?”警察问道。
到了这个时候,华老的侄子也破罐子破摔了,他忿忿地说:“没什么,我就是觉得他太不公平了,我为他做了多少事,他做不了的事,我给他帮忙,他生病了,我带他去医院的,他可到好,连钱都没有给我过一分,死后的遗嘱,更是差点把我排除在外。”
“其实我的要求真不高,哪怕只要给我五分之一的财产,我都高兴的很了。但他呢,是怎么对我的?脏活累活都给我做,好处却没有我的份,真当我是雷锋吗?!”
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无名地图
华老的侄子名叫华新魏,今天一大早,华老就把华新魏叫到了他家,说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商量。
华新魏到了之后,得知华老准备立遗嘱,还特别兴奋,以为自己平常这么照顾大伯,大伯应该不会亏待自己。
没想到,华老最终只是给了他遗产中的一个零头,当时,他就觉得气血上涌,感觉自己就像一座火山,快要爆发了。
片刻后,华新魏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去厨房拿了刀,在华老头上砍了几刀。
看到大伯倒在血泊中,冷静下来的华新魏顿时慌了神,急忙把自己留下的痕迹打扫干净,不过因为当时实在太着急了,还是忙中出错,把苹果当成是蛇果拿了。这主要是两种水果都是同一个地方买的,装在同一种塑料袋里,着急之下,拿错了。
华新魏可怜巴巴地说:“警察同志,这事是我的错,但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我也是一时激愤,要判我也只能算是激情伤人吧。”
听他这么说,向伟江忍不住开口道:“华新魏,你特么要不要脸?华老不分给你遗产,你觉得是他小气吗?你也不想想你当初做的事情,华老丢的几件藏品,难道不是被你拿去的?”
“放屁!”华新魏指着向伟江骂道:“不要血口喷人!”
“我血口喷人?”向伟江冷笑道:“你是不知道吧,之前华老已经让人在家里安装了监控,你的一举一动,看得一清二楚!”
华新魏顿时愣住了,他完全没有料到这一点,半天说不出话来。
“走吧,”警察给华新魏戴上手铐,面无表情地说:“是什么罪,那是由法院来判决,我们说了不算。”
“警察同志,刚才没见盘点华老的藏品,不知道被拿走了多少,所以……”向伟江顿了顿,目光看向华新魏,想要表达的意思不言而喻。
警察闻言马上就去申请搜查令,搜查华新魏家。
华新魏显得有些急了,但他根本没有办法,阻止警察的搜查,一时间,急的满头大汗。
华新魏越是这个样子,越是有问题。
结果还真是这样,从他家里不但搜查到华老的藏品,而且还查到一小袋。毒。品。
审讯了才知道,华新魏居然是个瘾君子,这一点大家还真没看出来。不过,这件事情华新魏连家人都瞒着,只有他老婆才知道,正因为这事,他老婆跟他离婚了。
而华新魏之所以偷窃华老的藏品,窥视华老的遗产,也是这个原因,否则他哪来那么多钱来维持他每天的消耗?
当孟子涛再次来到华老家时,已经是半个月之后了。
华老因为伤势过重,在医院抢救了两天,还是去世了,他的子女为他办了丧事之后,准备把一部分藏品处理掉。
为此,华老的子联系了向伟江,向伟江又联系了孟子涛。
孟子涛现在在古玩这一行,也算是颇有名气了,特别是因为上过电视的原因,许多对古玩有所关注的人,也都认识他。
华老的子女也认识孟子涛,再加上孟子涛当初对华老的处理,虽然没有挽回他的生命,但算是让子女见了他最后一面,这一点,华老的子女要特别感谢孟子涛。
大家寒暄片刻,进入了正题,华老的子女带着孟子涛去鉴赏藏品。
华老的房子虽然不大,但还是有模有样地给自己搞了一个收藏室。
一行人走进去,整个房间就给人一种专业的感觉。错落有致的红木制作的柜子上,摆放着一些古玩,加上柔和灯光的照射,以及红木的韵味,使得这些古玩,散发着古朴而又迷人的气息。
但令孟子涛有些遗憾的是,收藏室里有四分之一的地方空着,这里原本摆放的,都是比较珍贵的玉器等小型藏品,都被华新魏拿去了,因为案子还没有结,这些东西还不能出售。
孟子涛边走边看,在华老的这个收藏室,以瓷器居多,玉器,书画还有一些杂项,数量稀少,这也符合现如今的大环境,市场以瓷器为主流。
房间里的藏品中,质量高的不少,但赝品也不少,相当一部分瓷器是高仿。
看过瓷器,孟子涛又把目光投向书画等藏品。
见孟子涛在一副董其昌的作品前停下脚步,显得很感兴趣,华老的儿子连忙走过来,说道:“孟馆长,真是抱歉,这幅作品是我的父亲的珍藏,他生前最喜欢这件作品,我和我妹妹商量过,不想把它转让。”
孟子涛点头道:“可以理解,我欣赏一下,可以吧?”
“这个没关系。”华老的儿子笑着说。
片刻后,孟子涛转过头,问道:“华先生,你这里还有哪些是非卖品?”
“只有这本族谱了。”
华老的儿子指着不远处一本纸张已经泛黄的纸本,说道:“其实这也算不上是族谱,只是记载了我们这个家族,从清末开始现在的一些人物事迹。”
孟子涛有些好奇:“我能看看吗?”
华老儿子答应道:“当然没问题。”
孟子涛戴上手套,翻开纸本,里面确实记载着华家子弟的一些事迹,不过,翻到中间的位置时,却看到一张非常简易的地图,上面还标注了一些点,看起来有些像是藏宝图。
“华先生,这好像是一张藏宝图,就这么摆在这里,不怕别人看到后去寻找吗?”
华老儿子笑了笑:“要说它是藏宝图也对,不过事实上还真算不上。这张图其实是我的一位祖辈,在西疆当总兵的时候,追击盗匪时偶然间找到的地方。”
“这个地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十分凶险。我的祖辈带去的兵,到最后加上他,也只剩下了三个人,而且他们回到营地之后,还都没过多久就死了,只留下了这张图和一块玉石。只不过,那块玉石已经被华新魏给偷去卖掉了。”
“事实上,这张图不止一份,当时有人也复制了,想要去找那个地方,但那里是沙漠,而且又没有定位,许多人连地方都没有找到,更别说其他了。”
“也就是说,有人找到图上的地方了?”
“好像是吧,听我爸说,当初有人找到了那个地方,不过回来后就疯了,说那里是恶魔之地。当然,这只是传说,谁也不知道那个地方到底是怎么回事。”
孟子涛问道:“华先生,你的祖辈在西疆哪个地方当兵啊?”
他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这段时间,部门对希望之乡的调查有了一些结果,希望之乡在某些记载中,确实也被称为恶魔之地,正是因为那些恶魔,才让精绝古国的臣民不得不逃离那。
会不会这张图,指的就是希望之乡?
华老的儿子回答说:“好像说是靠近和阗的地方,具体是哪里,我也不太清楚。孟馆长,您是想要去寻找吗?”
孟子涛笑着摆了摆手:“我只是有些好奇而已,况且过了这么多年了,沙漠的地形多变,绿洲变成沙漠也是很正常的。”
“你说的对。”华老儿子点了点头:“不过,你如果真要去的话,最好还是把那块玉石找到,据说,那块玉石能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他这么说,除了提醒孟子涛之外,也是为了想要借孟子涛之手,查到父亲被偷的那些藏品的去向。
孟子涛微微一笑,事实就算华老的儿子没有提醒,他也会去寻找那块玉石,说不定,玉石就跟希望之乡有关,这类东西,可不能流传到寻灵卫那几波人的手里。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莫名敌意
从华老家离开后,孟子涛先把向伟江送回去,之后去了一趟警局,向华新魏询问,他当初把那块玉石卖到哪里去了。
华新魏告诉孟子涛,当初他把玉石给。毒。贩抵账了,现在东西在哪里,他也不清楚。
既然如此,孟子涛也只能继续等待了。他唯一担心的是,被寻灵卫那帮人捷足先登,不过哪怕这一切真的发生了,也不是他能够决定的。
翌日一早,孟子涛得到消失,毒。贩找到了,但他把玉石出售给了别人,期间又经过了几次转手,现在还不知到了谁的手里。
孟子涛收起手机笑了笑,这也算是好事多磨吧。
之后,他跟何婉奕道别,拿着路宏振仿的画作,上了车。
今天他要去一趟沪市,把这幅画带给师傅的好友做一下点评,为打响路宏振的名声做准备。
一路无事,汽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驶,停在了一处小区的门口,孟子涛下车跟和保安商量了一下,说明了原因并做了登记,把车开进了小区。
几分钟后,孟子涛见到了师傅的好友季老,他是国画大师,也是著名的书画鉴定专家,在业内有很高的威望。
只不过,季老身体不太好,现在只能做轮椅出行,基本不参加各类活动,已经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
“长江后浪推前浪,看到你,我对咱们国家艺术界的发展更有信心了。”季老打量着孟子涛,不吝夸奖道。
孟子涛谦虚地说:“您老过奖了,我还有很多地方要学习。”
季老哈哈一笑:“年轻人,过分谦虚就是骄傲哦。”
孟子涛笑了笑,眼睛却注意到,推着季老轮椅的年轻女子,表现出一副不屑的样子,这让他心里有些奇怪。
女子名叫季兰,是季老的外孙女,不过季兰的父亲是入赘的,所以她跟着母亲姓。
孟子涛刚才就注意到,季兰对自己的态度好像不太友好,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现在看来,根本不是错觉。但才第一次见面,又没惹着她,为什么要对自己有意见呢?
之后季老由季兰推着,领着孟子涛来到他的书房。
闲谈几句后,孟子涛把路宏振仿的画作拿了出来,在书桌上展开。
季老看到画作时,表情一动,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
这是一幅仕女画,画中女子的眼神充满迷茫,其对心上人无尽的思念之情充分地流露出来,画面成双成对飞舞的雨燕,地上星星点点的落花,更反衬出人物的孤寂凄凉之情。
十几分钟后,季老把目光从画卷上收回,他笑着对孟子涛说:“你把作者的情况说一下吧。”
孟子涛先把路宏振的情况,和他的想法简单说了一遍:“您老觉得他的作品怎么样?”
“严格来说,他的水平可以算中上。”
季老指着画卷点评道:“就说这幅画作,原作我也看过,是以淡墨渲染了阴霾的气氛,用环境衬托人物内心的惆怅之情,你的朋友复制的还算准确,但正因为太注重原作想要表达的意思,这幅画显得匠气了一些。如果是我来创作,人物的身形可以更加消瘦一些,正如柳永词中所写‘为伊消得人憔悴’。”
孟子涛点头道:“您老说的对。”
季老笑道:“当然,他的作品虽然有些缺点,但不得不说,他的基本功还是比较过硬的,而且也很有灵性,如果只能靠仿画为生,不但是艺术界的损失,还是笑话。这样吧,什么时候方便,你让他来我这里一趟,我跟他聊一聊。”
“麻烦您老了。”孟子涛连忙表达了谢意,有了季老的这番话,他来拜访季老的目的算是达成了。
季兰说道:“孟哥,听说你是当代草圣,能不能在这里展示一下你的书法呢?”
孟子涛很痛快地答应下来,不提其他,季老帮了自己的忙,给他写一幅书法也是应该的。
不过,季兰虽然说话时笑眯眯的,但他总觉得里面隐藏着恶意。
其实季兰的想法也简单,她不相信孟子涛的书法水平有多高,孟子涛的名声都是炒作出来的,就算爷爷称赞过,也不过是碍于面子问题。
况且,如果她猜对了,肯定会好好羞辱孟子涛,如果猜错了也没关系,至少爷爷多一幅藏品,她又没有损失。
孟子涛不知道季兰心里的小九九,他拿起季老准备好的笔墨,准备书写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作《酬乐天咏老见示》。
这首诗所表达的是,人到老年虽然有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还有处事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自奋自励等有利的一面。
特别是最后一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深为人们赞赏,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季老对这首诗也颇为喜欢,现在又在孟子涛的笔下演绎出来,看得他心旷神怡,连声叫好。
“小孟,你的字粗豪狂勃,一气贯之,有飞流直下,山震谷响之概,耳闻不如一见呐!”
听着爷爷的称赞,季兰心中也十分诧异,没想到孟子涛的书法居然这么令人惊艳,完全不像是才二十多岁的人作品。
这令她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难道孟子涛是从肚子里就开始练习书法吗?
一幅书法,季兰对孟子涛的态度有所改观,不过,想到一些事情,那些改观又消失了。
孟子涛在季老这吃了午饭,之后告辞离开,季老派季兰送孟子涛一程。
“季兰,咱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孟子涛问道。
“为什么这么说?”
“我说错了你可别怪我,我觉得你对我有敌意。”
“实话告诉你,我确实不喜欢你,要不是你的话,我的好朋友也不会被别人看不起了。”
孟子涛十分诧异:“你的朋友是哪位?”
“她叫袁敏慧。”
“我不认识她啊。”
“她的哥哥你应该认识,他叫袁敬德。”
孟子涛有些无语,说道:“我确实认识袁敬德,但他这人人品有问题,进监狱完全是咎由自取,难道你不知道袁敬德的事情?”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对质
孟子涛问:“你知不知道袁敬德被抓的原因?”
“还不是因为你!”季兰冷哼道。
孟子涛觉得可笑:“这是袁敏慧跟你说的?”
季兰冷着脸:“对,就是她跟我说的,难道她说错了?”
“你要说我有没有参与其中,确实有,但难道我就能无缘无故把他抓去做牢?”
孟子涛没想到季兰这么幼稚,换作是别人,他还真不想解释。
季兰说:“哼!你们这些人,仗着自己的势力,罗织构陷,难道还少吗?”
孟子涛有些哭笑不得,觉得季兰的心理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以前吃过这方面的亏,受过刺激,否则无法解释她现在的态度。
“怎么样,没话说了吧!”季兰冷笑道。
孟子涛真有些无语了:“我再解释一遍吧,袁敬德是因为盗卖古董被捕,你信也好,不信也罢,我不想跟你争辩。”
说完,孟子涛转身便准备离开。
“不准走!”季兰伸手拦住了孟子涛:“这件事情你必须说清楚,我不会让爷爷和小人合作的!”
孟子涛觉得季兰不可理喻,和这种人没什么道理可讲,虽然他敬重季老,但也不意味着他要迁就。
正在这个时候,一对夫妇走了过来,看到季兰拦着孟子涛,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急冲冲地跑了过来。
“怎么回……孟……孟馆长,小兰,你们这是怎么了?”
这对夫妇孟子涛也认识,正是宋修平的侄女宋莉娜和她丈夫。
孟子涛没想到宋莉娜夫妇还认识季兰,不过这正好帮了他的忙,就把刚才的事情跟宋莉娜讲了一下。
“小兰,你误会孟馆长了,他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人。”宋莉娜苦口婆心地劝了起来。
季兰说:“那他为什么不敢跟我去对质?”
“……”
宋莉娜劝说着季兰,宋莉娜的丈夫跟孟子涛介绍着季兰的情况。
“孟馆长,不好意思啊,小兰以前受过伤害,精神出了一些问题,她和袁敏慧是好友,当时是袁敏慧帮忙开解,她才慢慢恢复正常的,所以她对袁敏慧家的事情很上心。”
孟子涛点了点头,精神上的问题,他到也不是不能理解。
宋莉娜的丈夫向季兰看了看,接着小声说道:“不瞒您说,当初我就觉得袁敏慧接触小兰心思不纯,而且她这人心机重,我怕将来有一天,小兰深受其害。”
孟子涛说:“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但季兰不相信,我也没办法。”
宋莉娜的丈夫叹:“说句难听点的,好言劝不住该死的鬼,如果她固执己见,不听劝说,那也只能随她去了……”
这个时候,宋莉娜走了过来,说:“孟馆长,小兰的情况,您听我丈夫说了吧。其实,我们也想过办法,让小兰别再见袁敏慧了,但基本没什么效果。所以,我想请您帮帮忙,让她不要再相信袁敏慧了,再这样下去,她早晚会吃亏。”
“你们没想过用一些非常规的办法吗?”孟子涛说。
宋莉娜说:“事情还没到那个地步,我们不好这么做,否则一不小心,容易两败俱伤。”
孟子涛说:“我觉得这事对质没有意义,袁敏慧硬要说是串通好的,我又怎么反驳她?就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