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捡宝生涯-第6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鸣表情严厉地质问道:“燕小三,老实交待,这东西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东西的来历是清白……”

    阿鸣打断了燕小三的话:“我告诉你,别给我打马虎眼,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燕小三一脸不满地说:“鸣哥,你这样不好吧,明明我一不偷,二不抢,怎么就一定要逼我呢!”

    “叫警察来吧。”孟子涛看得出燕小三很心虚,手炉是偷的可能性估计有九成。

    燕小三一见孟子涛说要报警,嘴里虽然为自己辩解,但行动却很实诚,想要带着东西走人。

    孟子涛可不会让他走人,直接把人扣了下来。

    燕小三在孟子涛手中跟一只鸡没多少差别,他见自己跑不了,又开始扮可怜,什么上有老下有小,涕泪直流,要不是孟子涛知道这家伙是什么样的人,还真会泛起同情心。

    但现在嘛,燕小三的样子,只会让孟子涛更觉得他恶心,更加不会放过他了。

    之后,孟子涛采取了一些措施,不过几秒钟的时间,燕小三就倒豆子一般,把事情手炉的严厉说了出来。

    就像孟子涛猜的那样,手炉确实是燕小三从一家道观里偷出来的。

    那家道观在通往丹木的途中,阿鸣也有些了解,道观里只有三个人,他们都是虔诚的道士,虽然生活比较清苦,但如果遇到游客遇到困难,他们还是能帮则帮。事实上,他们有机会让道观的香火钱更多,却并没有这么做,说是不想让物质把精神腐朽。

    阿鸣对那三位道士还是挺佩服的,没想到燕小三居然去那里偷东西,气得他狠狠地把燕小三揍了一顿,打的燕小三哭爹喊娘。

    把燕小三交给警察,并搞清楚了事情的经过。

    手炉对道观来说比较珍贵,但除非有特殊需求,价值也不会很高,燕小三就算被判罪,也不会在牢里待多久,不过,阿鸣已经琢磨着,等燕小三出来,就给他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

    手炉被留了下来,明天孟子涛和阿鸣一起送回去,这个意见是阿鸣提出来的,他告诉孟子涛,道观之中,听说收藏有一幅黄公望的真迹,说不定可以借此机会,欣赏一二。

    事实上,道观里面有黄公望的书法也很正常,黄公望中年当过中台察院椽吏,后皈依“全真教”,成了著名的全真派道士,曾住持万寿宫,提点开元宫。后往来松江、杭城等地,卖卜为生。《道藏》收入金月岩编、黄公望传《纸舟先生全真直指》一卷、《抱一函三秘诀》一卷,阐述全真派内丹原理和功法。

    凭借孟子涛他们的身份,阿鸣的这个提议并没有人反对。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后,俩人做好了准备,便出发去寻找丹木,他们先乘坐汽车,不过汽车只能通过三分之一的路程,接下来的路,全靠走路了。

    在阿鸣的带领下,孟子涛来到那座道观。

    道观确实很小,看起来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充满了沧桑感,不过此地风景秀丽,两相结合,别有一番韵味。

    阿鸣上前敲了敲门,很快就有一位中年道长出来开了门,面带笑容道:“两位贵客请里面请。”

    孟子涛和阿鸣面面相觑,因为道观没有电话,他们事前没有通知,怎么对方好像一副知情人的样子?

    “徐观主,不知你说的‘贵客’是什么意思?”阿鸣不禁问了起来。

    徐观主哈哈一笑:“请两位进来再说。”

    徐观主不是歹人,俩人虽然心中好奇,还是没有多问,跟着徐观主进入观中。

    一行人来到会客室,就见已经有一老一少两位道士在房间里等着他们了。

    这两位分别是观主的师兄和师弟,他们三个都姓徐,当初都是孤儿,由老观主收养,在道观长大,对道观的感情很深。

    徐观主的师兄看起来已经有六十多岁了,不过听介绍才知道,他已经快八十岁了,而小师弟才刚刚二十岁。

    据徐观主后来介绍,小师弟被收养的时候才一岁多一点,一直到十八岁那年,老观主才去世,再想想徐观主师兄的年纪,老观主去世的时候应该有一百多岁了吧,还真是长寿。

    入坐之后,大家寒暄了几句,俩人问起了观主刚才那句话的意思。

    徐观主笑道:“我们观里前天失窃了一把手炉,说来惭愧,发现的时候我非常紧张,担心在观里传了好上百年的手炉在我手中被偷。本来我打算报警,没想到师兄却摇了摇头,告诉我今天会有贵客上门,没想到被他一语中的。”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茶树

    “道长好本事。”孟子涛和阿鸣纷纷称赞。

    老道长微微一笑,摆了摆手:“不过小道而已。”

    这时,孟子涛把手炉拿了出来,放到徐观主面前:“观主,请看看有没有问题。”

    徐观主拿起手炉看了看,笑道:“没有问题,感谢孟居士帮忙找回。”

    “不客气。”孟子涛微笑着摆了摆手,并把昨天的事情讲了一遍。

    徐观主长叹一声:“哎,这燕小三我们都认识,是我师傅一位朋友家的晚辈,原本我就见他不学无术,也劝他几回改回来,只是江山易改性难移,现在他还是改不了自身的惰性啊!”

    阿鸣说:“那小子就不是好东西,一天到晚总想着不劳而获,以前还经常赌钱,老婆都差点被他输了,就因为这件事,他老婆后来就跟他离婚了。所以说,这种人劝也是白劝,他如果会听,事情就根本不可能到现在这地步。”

    徐观主师兄弟三人全都一愣,他们还是头一次听说此事。

    半响,徐观主摇头一叹:“是我识人不明啊!”

    阿鸣说:“观主你毕竟是修道之人,一直在山上修行,没有听说过他的事情也很正常,而且那小子也挺善于伪装自己,很会骗人。”

    徐观主坦言道:“我师傅以前告诉我,不经历世事,怎能看透世事?而我却总想着在山上清净,现在固然是清净了,但看不破人心,又如何得道呢?”

    老道长开口道:“师弟,不要由一个极端走进另一个极端,万物皆法,万法皆自然,入世悟道没有问题,悟自然得道也不无不可。”

    “谢师兄指点。”徐观主向老道长行了一礼。

    大家聊了片刻,徐观主的师弟起身出去,片刻后,他端了一套精致的茶具进来。

    徐观主为孟子涛和阿鸣介绍道:“这是观中后院一颗茶树上的茶叶,经过两天秘制而成,请俩位品尝。”

    徐观主的师弟以优雅的冲泡手法泡出茶汤,分别递给孟子涛和阿鸣。

    孟子涛朝杯中看去,只见此茶汤色泽清澈翠绿,仿佛碧绿的一汪春水,与徐观主招呼了一下,他轻轻端起杯子,闻其味,一股独特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深吸一口,感觉整个腹腔都清新起来。

    之后他慢慢地把茶汤分做三口品下,他只觉茶汤好似琼浆玉液一般,连他都觉得神清气爽,周身之中,更有一股鲜活之气涌出,好似得道成仙了。

    足足有五六分钟,这种意境才渐渐淡去。

    阿鸣回过神来,看着茶壶,两眼都放出光来,恨不得把茶壶抢到手中。

    徐观主呵呵一笑:“这茶虽好,但一个月只能饮用一次,每次就只能饮用一小杯,而且此茶泡过之后,必须在一分钟之内喝完,否则就不用再有效果了。”

    “观主,你这是害我啊!”阿鸣愁眉苦脸地说:“你让我今后怎么喝得下别的茶叶啊!而且这茶居然一个月只能饮一次,想想都觉得痛苦啊!”

    孟子涛连连点头,哪怕舒泽送给他的茶叶,与之相比,也是黯然失色,更别说其他了。

    徐观主摇头失笑:“当初我师傅说,就是因为此茶太好,所以才有种种限制,否则和毒。品又有什么区别呢?”

    两人一想还真是这个理,换作常人,肯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我听孟居士刚才所言,似乎对古物鉴定有所涉足?”老道长开口问道。

    “我确实是做古玩生意的。

    孟子涛行了一礼:“我之前听说,观中有一幅黄公望的作品,不知能否让我欣赏一二?”

    徐观主坦言道:“观中确实有一幅一峰道人的真迹,不过这幅作品是我观传承之宝。”

    孟子涛忙道:“观主请放心,我只求一观。”

    “可以,两位请跟我来。”徐观主带着大家来到后院。

    一走进后院,孟子涛就看到一颗年代悠久古茶树,然而,此树虽然枝叶茂盛,但在孟子涛眼中,好像快要进入暮年,已经没有多少年岁月了。

    阿鸣啧啧称赞道:“这就是观主刚才说的茶树吧,果然不同凡响,刚刚靠近,就有一股清香之气扑面而来。”

    老道长看着孟子涛说:“孟居士,不知你对此树有何见解?”

    孟子涛犹豫了一下:“不知是否是我的错觉,此树看似葱郁,但细看好似已经进入暮年。”

    徐观主一叹道:“孟居士,你说对了,这棵茶树其实当初被天雷击中过,由我师傅护理才续了一命,而且已经看不出雷击的痕迹了。然而,最近几年,此树外人觉得没问题,但像我们每天看着它的,还是能够看出它的‘精气’每天都在消耗,可能再有三五年,它就大变样了吧。”

    阿鸣看着茶树,说道:“这么神奇的茶树,如果就此死去,那也太可惜了。”

    徐观主师兄弟三人,也伤感地看着茶树。他们来到道观的时候,这棵茶树就已经在了,甚至可以说和亲人差不多。现在眼睁睁地看着它即将老去,却没有一点办法,心中充满了无力感。

    “孟居士,不知你有没有听过治疗此种情况的好办法?”老道长向孟子涛行了一礼。

    “道长,您太客气了,说实话,我也不想让此树死亡,但关于树木的治疗办法,我是真的无能为力。”

    说到这里,孟子涛顿了一顿,因为突然的气机感应之下,茶树好像和他身上的一件东西,产生了共鸣。

    他想了想,拿出随身带着的一块墨龙玉:“三位道长,不知你们见过此物吗?”

    师兄弟三人看到孟子涛拿出的墨龙玉,全都怔了神,随即徐观主声音有些颤抖地说:“这是墨龙玉?”

    “对,这是墨龙玉。”孟子涛点头道。

    “真的是墨龙玉,而且还是顶级墨龙玉!我怕不是做梦吧。”师兄弟三人看向墨龙玉的目光都有些呆滞,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对于三人的品德,孟子涛暗中称赞不已,明明墨龙玉对他们非常重要,但他们的目光之中,却没有一丝贪婪之色。

    片刻后,他们陆续回过神来,期间,孟子涛也向阿鸣解释了墨龙玉,不过他对这种怪玉并没有多少研究,没办法详细解释。

    孟子涛开口道:“徐观主,冒昧问一下,不知墨龙玉对你们的修行有什么帮助?”

    徐观主解释道:“此物主要是配合师门秘法帮助我们炼心,越纯正的墨龙玉,效果也最好。只是此物太过难得了,我师父在世的时候,千辛万苦也只找到两块,一块被他用掉了,另一块我们三个轮流着用,但在去年也已经用完了。”

    说到这里,他看着孟子涛手中的墨龙玉,非常纠结。

    孟子涛能够猜到徐观主的想法,不过他挺好奇,墨龙玉是怎么用来炼心的,但这是人家师门的秘法,他也不好多问。

    “观主,墨龙玉的事情一会再说,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此树所产的茶叶,是否是在被雷击之后?”

    “确实如此。”老道长也是聪明人,联想到孟子涛拿出的墨龙玉,便有了猜测:“你的意思是说,我师父当初治疗此树,用了墨龙玉,随着时间的推移,墨龙玉已经被消耗殆尽,于是树也受到了影响。”

    孟子涛说:“我觉得可能性很大。”

    徐观主他们面面相觑,他们也觉得真相很可能是这样,但这么一来,事情就麻烦了,因为他们认为,以他们的财力,根本没有办法买下墨龙玉,至于用黄公望的作品交换,他们根本想都没有想过。

    孟子涛开口道:“观主,如果我想用这块墨龙玉,换取这棵茶树的秘密,不知是否可以?”

    师兄弟商量片刻,徐观主说道:“孟居士,我们不想欺骗于你,我们可以把茶叶的秘制方法,但茶树怎么改良,我们并没有从师傅身上得知。当初我们问他的时候,他就只说了一句‘缘到自知’。”

    “缘到自知?”孟子涛稍稍一想,说道:“他老人家有没有留下笔记?”

    “有的,请跟我来吧。”

    徐观主他们带着孟子涛和阿鸣来到一个房间,这里可以说是藏书室,各个书架上,都放着各类典籍,有些一看知道是手抄孤本,孟子涛还真担心,出了一个闪失,或者有小偷过来,把这些东西都给偷走了。

    徐观主让孟子涛和阿鸣稍等片刻,他和师兄弟一起去拿孟子涛可能感兴趣的器物。

    孟子涛环视一匝,脸上突然露出了些许喜色,只见不远处的一张博古架上,摆放着一些杯子,这些杯子都是有一定年代的古董,其中几只特别眼熟,正是他要凑足一套的十二花神杯。

    孟子涛走近了看,心情颇为激动,因为这几只花神杯之中,还是他手里没有那几只,完全可以和自己手里的凑成一套。

    柳暗花明又一村,得来全不费功夫!

    孟子涛心里暗爽,他相信徐观主应该会把花神杯给他,让他组成一套花神杯,这是他最近这段时间在古玩上最大的收获了。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改良方法

    片刻后,徐观主拿来了一本看起来已经十分陈旧,封面处已经有些破损的笔记本。

    把它放到孟子涛面前,徐观主说道:“孟居士,这是我师傅生前的笔记,关于茶树的内容也在里面,你可以看一看。”

    说话间,徐观主把笔记翻到记载茶树相关知识的地方。

    “那我不客气了。”

    孟子涛拿起笔记仔细阅读,发现上面记载炮制茶叶的详细方法,而且作者在最后还有提醒读者,如果过程之中,使用灵性比较强的水,效果会更加的出众。

    孟子涛手上正好有灵水,用来炮制茶叶也不知道效果能够增加多少。

    把笔记翻完,孟子涛并没有找到关于改良茶树的只字片语,这让他多少有些失望,虽然到时他也可以过来问徐观主讨要茶叶,但不说个中人情,茶叶不新鲜,效果也会打折扣的。

    “孟居士,你有没有找到茶树的改良方法?”徐观主问道。

    孟子涛摇了摇头,正准备开口时,突然发现笔记本破损的地方好像有些特别,于是他又拿起打量了一下。

    “观主,你看这里破损的地方。”孟子涛指着笔记的封面。

    徐观主定睛一看,只觉有些熟悉,半响,师兄弟三人都恍然大悟。

    “我们都犯了见知障啊!”师兄弟三人脸上都露出了苦笑之色。

    笔记破损的地方就是茶树的样子,破损处下面还有几个明显的点,应该就是茶树底下的布置。

    说起来,幸亏徐观主他们精心打理茶树,让它保持了树型,否则孟子涛还真不定能认出来。

    徐观主行了一礼:“孟居士,多亏了你,否则我们可能一辈子都看不出来。”

    孟子涛谦虚道:“不客气,只是恰逢其会而已。”

    “孟居士,你现在不知方不方便?”徐观主问道。

    孟子涛说:“你是准备去挖吗?可是万一关键之物,不是墨龙玉呢?”

    徐观主说:“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既然徐观主决定了,孟子涛也没有异议,一行人又来到茶树边,徐观主的师弟去拿了工具过来,大家开始挖开茶树四周的土。

    由于有孟子涛的帮忙,进展非常快,很快,大家便挖到了一只小巧的玉盒,打开之后,却见里面只有一些粉末状的东西,根本看不出是什么东西。

    大家照着笔记上的标示继续挖,很快又挖到了第二只玉盒,这只玉盒就有些不一样了,打开之后,可以看到里面刻有蝇头小字,正是改良茶树的方法。

    和孟子涛的猜测一样,墨龙玉是改良茶树最重要的东西,剩下的就靠玉盒以及一些特殊却常见的器物完成。如果玉盒里的墨龙玉耗尽,茶树就会逐渐死亡。

    得到了自己想要东西,孟子涛十分高兴,于是便把墨龙玉交给徐观主,不过徐观主却死活不肯收,觉得受之有愧。

    孟子涛笑道:“观主,我其实也有事求你,刚才房间里的花神杯,不知能否转让给我?”

    “孟居士,容我们商量一下。”

    徐观主和师兄师弟商量了片刻,说道:“我们可以把那几只花神杯让给你,不知你还有没有其他要求?”

    孟子涛笑着说:“我只是想要欣赏那副黄公望的作品,至于其它就不用了,否则就贪得无厌了。”

    其实,对他来说,墨龙玉除了能够在最后,达成自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愿望之后外,并没有多么大的作用,对他来说可有可无。至于说,想要靠一块墨龙玉来破译机关人,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这笔交易对双方来说,皆大欢喜,大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之后,孟子涛欣赏了黄公望的作品,确实是真迹,而且还是为这座道观题写的,难怪徐观主拒绝售卖。

    一番忙碌之后,已经过了中午,徐观主邀请两人在观中用餐,孟子涛和阿鸣欣然答应了。

    观中虽然只有粗茶淡饭,但食材都是山中新鲜的野菜,十分鲜美,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饭后,孟子涛和阿鸣准备告辞。

    徐观主还想请他们坐一会再走,孟子涛表示还要进山,等从山里出来之后,再来叨唠。

    “孟居士,你们进山是因为何事?”徐观主刚问出口,忙说道:“是我冒昧了。”

    孟子涛说:“不是机密事,前段时间,鸣哥找到了一株丹木,我去看看,如果确实是丹木,我们准备保护起来。”

    孟子涛之所以没有隐瞒,是因为徐观主他们经常进山,说不定早就已经发现过那棵丹木了,说不定还能多了解一些。

    徐观主说:“山里确实有一棵丹木,不过我建议你们别打它的主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