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子涛快步走了上去,问候道:“邹老,久闻您的大名,很忏愧今天才来拜访。”
邹老握着孟子涛的手说:“我一个糟老头子有什么好拜访的,我还觉得耽误你们年轻人的时间了,只不过我腿脚不便,只能让你跑一趟了。”
孟子涛笑着说:“您老太客气了。”
一两一少客套了几句,老太太就示意,还有东瀛人在场,先把人打发了再说。
邹老哈哈一笑:“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位宫本绍瑾带来他师傅的一幅书法作品,想让我点评一下,你也一起看看吧。”
“不知这位宫本先生的师傅是哪位啊?”孟子涛微笑着问道。
宫本绍瑾到也知道孟子涛,见孟子涛发问,连忙客气地说道:“孟先生您好,鄙人恩师石田叶,他对您的书法也是推崇备加,希望能有机会和您见上一面。”
孟子涛对石田叶也有所耳闻,他是东瀛草书大师,水平能够在东瀛排进前五,还是挺高的。不过对于石田叶的作品,孟子涛只是亲眼见过一幅,和现今的邹老不相上下。当然,那幅作品是石田叶三年前的作品,现在的水平怎么样,要看这才知道了。
孟子涛笑着说道:“如果我去东瀛,一定会去拜访石田先生。”
“嗨!”宫本绍瑾向孟子涛鞠了一个躬。
接下来,孟子涛走到书桌前,欣赏放在书桌上的石田叶的作品。
作品写的是王羲之草书《平安帖》,不论从行气,结体及用笔上看,和原作都十分相似。应该是一幅临摹的作品,从精气神在至少有八成相似度,而且其中还掺着一些作者自己独特风格,确实算得上一幅草书精品之作。
看到最后,孟子涛暗赞了一声,虽然这是一幅东瀛书法家的作品,但放到国内也是顶尖水平,邹老现在都不一定能比的上。
当然,对孟子涛来说,这样的水平只能算是马马虎虎,以他的水平,一眼扫过去,就能看出好几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之后,孟子涛在大家的注视下,开始讲解这幅书法作品的优缺点,他先是指出了几个优点,听得宫本绍瑾眉飞色舞,但很快,他又提起了作品的缺点。
“这幅书法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但也不得不说缺点也不少,比如说,大家应该知道,学习王羲之的书法特点,在书写时要把握住里面一些苍茫的、含蓄的、意到笔不到的感觉,这一点虽然在作品上已经有所表现,然而却表现的太过了,反而有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比如说这‘存想’两字最为突出。”
“除此之外,这幅作品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草字书写不规范,过简省过多,而且还没有表达出应该有的意境,比如说这个……”
孟子涛一番详细地点评,听得宫本绍瑾脸都有些黑了,明明师傅这么精彩的作品,写出了王羲之的风格,在孟子涛嘴里却毁誉参半,令他难以接受。
孟子涛看了看宫本绍瑾,接着说道:“当然,这些都是我的感受,如果有什么不对地方,还请诸位斧正。”
宫本绍瑾张了张嘴,他很想反驳孟子涛的观点,然而,想了半天却发现,孟子涛说的有理有据,自己实在有些无从下嘴,心里十分憋屈。
半响,宫本绍瑾又向孟子涛鞠了一个躬:“孟先生的点评非常精彩,我会向恩师传达。”
孟子涛嘴上客气了一句,心道,难怪都说小鬼子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明明气得火冒三丈了,却表现的很感激的样子。
这时,邹老笑着请孟子涛留下一点笔墨,一来他确实想要亲眼见识一下孟子涛的书法,另一方面,也是让宫本绍瑾心服口服,别以为孟子涛只会嘴皮子。
这个时候,孟子涛就没有再谦虚了,他略作准备之后,就开始书写:“那我也写一幅王羲之的草书《平安贴》吧,免得被人说光说不练假把式。”
孟子涛正准备开始书写,宫本绍瑾开口问道:“孟先生,打扰一下,不知我能否把您创作的过程拍下来?我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让我师傅亲眼见识一下,我保证只做个人研究之用。”
孟子涛对此并不在意,如果只要观看视频就能提高书法水平,那全世界都是书法高手了。
“没问题,另外你传播出去也没关系,还可以宣传我国的书法,我还求之不得呢。”
孟子涛没想到他这番话居然一语成谶,宫本绍瑾回国后,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朋友也看到了视频,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最后被人传到网上彻底火了。
一开始东瀛网民还非常兴奋,自己国家出了一名年轻的书法大师,证明民族之优秀,也为视频的推广推波助澜,等他们反应过来,孟子涛是华夏人时,基本上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等记者因此采访孟子涛时,孟子涛还有些摸不着头脑,最后明白是怎么回事时,心里觉得有些好笑,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孟子涛酝酿了一会情绪,手中之笔就落到了纸上。
站在旁边的邹老等人看到孟子涛第一笔落下时,神色就为之一怔,都不舍得眨眼,以免错过每一笔。
此刻宫本绍瑾的内心之中,除了震憾还是震憾,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此刻是孟子涛在书写,书法给他的第一眼印象,肯定会误认为这是某位古代大家所书写的王羲之书法,甚至会觉得这是王羲之的真迹。
却又发现和王羲之的特点并不相同,孟子涛的书法细看的话,功夫是非常深的,既有自己强烈的个性,又保持基本的书法语言,他按照自己的语言特色形成了一种封闭结构,使这种结构没有毛病。细读的话,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活跃的生命体。
可以说,草书在孟子涛手里又有了新的特征,和以往的各种草书都不相同,上面带着孟子涛个人的风格和烙印,不同凡响!
当孟子涛落下最后一笔时,房间里鸦雀无声,大家都被孟子涛的书法惊艳到了,好在宫本绍瑾让翻译录的视频,不然肯定拍不成。
许久之后,邹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大赞道:“全幅一气呵成,墨色乌亮沉实,行笔莹净若洗,劲力若削;春蚓萦前,秋蛇绾后;远视之势若飞动,即其近忽不知运笔之有神。”
“并且,整幅作品在劲健挺拔的笔法特点上,多了几分流畅婉润的风骨,显得峭丽而又清雅。说实在的,我除了‘敬佩’两字之外,已经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我此刻的心情了。”
与邹老一样,此刻宫本绍瑾的内心,对孟子涛也只剩下深深的敬佩了,完全生不出一点气来。自己师傅的书法水平确实高超,但与孟子涛相比看似不大,实际上有着人与仙之间的差别。
另外,宫本绍瑾对孟子涛的敬佩之情,还源于王羲之。
对书法历史有过研究的人应该知道,王羲之书法在唐朝建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当时来自东瀛的遣唐使、留学僧必然广求搜索王羲之及王字派系名家书迹。
王羲之书法传入东瀛后,东瀛皇室和士僧奉其为书法正宗,从奈良时代到平安初期(即公元八世纪初至九世纪末),东瀛书法完全接受以王羲之书法为中心的唐风书法影响,在东瀛书法这一大强盛时期,王羲之书法有着突出的正统地位,开创了东瀛书法的新纪元。
可以说,东瀛书道的发展,与王羲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现在,孟子涛在草书上的成就,与王羲之相比,就算差也差不了多少了,要知道,孟子涛现在才二十多岁,他至少还有五十年以上的时间,向书法高峰冲刺,到时超过王羲之也是有可能的。
就凭这一点,宫本绍瑾对孟子涛也生不出半点“不屑”之意。
宫本绍瑾深深地向孟子涛鞠躬:“孟大师,谢谢您让我欣赏到如此精彩的作品,此生无憾!”
“宫本先生过奖了,书法一道永无止境,说不定过段时间又有人能够超过我。”
要说,宫本绍瑾这人身上虽然有孟子涛不喜的东瀛人的性格,但至少还没有看到令他讨厌的地方,因此孟子涛说起话来也比较客气,况且,老话说的好,伸手不打笑脸人嘛。
宫本绍瑾笑了笑,孟子涛谦虚是一回事,但要他相信有生之年还能出现超过孟子涛的书法家,肯定是不现实的。
“孟大师,不知您这幅作品……”
看着宫本绍瑾满怀希冀的眼神,孟子涛直接打断了他的话,说道:“宫本先生,很抱歉,我暂时没有把作品拿到贵国展览的想法。”
宫本绍瑾心里微微一叹,感到非常可惜的同时,又有些轻松,因为他突然之间有些担心,如果孟子涛的书法出现在东瀛,会打击同道们的信心。
第一千六十二章 五只花神杯(下)
因为孟子涛展示书法,宫本绍瑾原本想的计策基本没了什么用处,再次询问得知邹老确实不想把他的书法拿到东瀛展出,他也只能遗憾地告辞了。
等宫本绍瑾离开后,邹老情绪都高昂了一些,他笑着说:“碍事的人总算走了。对了,你们今天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对于邹老,孟子涛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直接实话实说了。
得知事情的原委,邹老摇头一笑道:“没想到一幅玩笑之作,让我今天免于出丑。”
“邹叔,您是觉得小鬼子会搞花样吗?”
“如果没有小孟这是肯定的。我的水平跟石田叶还是有些差距,更别说小孟了,说实在的,在今天之前,我觉得自己的草书,就算比不上王献之、王铎这样的大家,在当今社会也已经算是屈指可数了。现在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还是老话说的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呐!”
邹老很是感慨,因为截肢,他一度觉得生活没了意思,后来还是他热爱的书法使他重新恢复对生活的信心,不过多年没有跟外界交流,他心中也生出了一些自负的情绪,孟子涛的书法就好像给他浇了一头冷水,让他一下子清醒了不少。
这对他肯定好处颇多,因为自大的情绪可能会让他对书法慢慢失去兴趣,如果没有书法,他又靠什么来支撑呢?
“至于花神杯,我这里确实有五只。”
说着,邹老从身后的柜子里,拿出了一只小盒,打开之后,只见里面放着五只花神杯。
孟子涛一一打起打量,这五只花神杯所画的分别是玉兰、桃花、玉兰、桃花以及月季,全都是真品无疑。
“邹老,不知您这五只花神杯能否割爱?”孟子涛态度诚恳地询问道。
邹老大气地说道:“没有问题。”
孟子涛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对邹老作揖感谢,并表示可以把自己刚刚书写的《平安贴》送给邹老,问邹老还有什么要求。
邹老欣喜之余,有些生气地说:“你的这幅《平安贴》就算我拿一整套花神杯来交换都十分乐意,我还要提其他要求那真是受天谴了,还是说在你眼里我难道这么贪财啊?”
孟子涛连忙摆了摆手:“邹老,我可没这个意思,您可别误会。”
邹老说道:“小孟,或许你不缺钱,不以出售自己的书法牟利,所以不知道自己书法的真实价值。以我个人的判断,你的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并不比王铎低,缺的只是名气而已。不过你还年轻,名气超过王铎是完全有可能的。”
对于这一点,钱其伟和苏星顺都深以为然,在此之前,他们也没想到孟子涛的书法水平居然这么出众,令他们现在心里都还很震憾。
“您老过奖了。”孟子涛谦虚地说道。
“年轻人谦虚点是应该的,但你在书法方面就不必谦虚了。”
邹老呵呵一笑,接着说道:“我之所以跟你说这些,是想让你知道别作践了自己的作品,也千万不要为了金钱,流出太多的作品,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而且也能够影响你在别人心中的印象。”
孟子涛真诚地说道:“您老的教诲我会铭记于心的,而且我也不缺钱,流传出去的书法作品,除了送给朋友长辈之外,基本都是和别人交换古玩了。”
钱其伟笑着说道:“我现在很羡慕那几个和你交换书法的人,等他们知道你的书法的真正价值,估计几天几夜都睡不着觉吧。”
他现在确实非常羡慕,只是可惜从现在开始,孟子涛的书法作品应该不会再轻易许人了,如果以物换物,他也出不起这些钱!
接下来,孟子涛和邹老交流了一会书法,虽说论书法邹老比不上孟子涛,但老话说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邹老的经验是孟子涛所比不上的,也给了他不少启发。
大家聊的不亦乐乎,一转眼时间就到了中午时分,邹老极力邀请孟子涛等人在家里吃饭,大家也都应下了。
享用过丰盛的一餐,大家来到客厅喝茶闲聊,聊的正开心,老太太走过来,把药片递给邹老:“该吃药了。”
等邹老服用后,孟子涛关切地询问道:“您哪方面不舒服啊?”
邹老笑了笑:“头痛,当初车祸的后遗症,治不好了,每天得吃点药才行,不然疼的受不了。”
“要不我给你看一下?”孟子涛问道。
邹老点了点头:“你有治疗头痛的方子啊?”
“算是吧。”孟子涛笑了笑,他不想在这方面多谈,接着就给邹老诊断。
俗话说久病成良医,等孟子涛诊断的时候,邹老心中就有些惊奇,因为孟子涛的手法太专业了,自己好像是在面对一位老中医,但想想孟子涛的年纪和职业,这也太不可能了。
邹老的毛病属于老伤,孟子涛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毕竟他现在还是人不是神,只能用保守治疗试一下,看看效果怎么样。
“邹老,我给你开一个方子,你照着服半个月,到时我再过来。”孟子涛开了一个方子,准备在鉴宝大会之前来一趟,看看效果怎么样。
邹老看了孟子涛给自己开的方子,心中更是惊讶,他的头痛当初也请一位老中医看过,对方开的方子中的大部分药材和孟子涛开的相同,说明孟子涛真得懂中医的。
只不过,从孟子涛的表现来看,他应该不想提起他会中医这件事情,邹老也没有多说。
邹老笑着点头说好,既然孟子涛懂医术,他肯定会照着服用的,没有三分三,哪敢上梁山,孟子涛既然敢开方子,必然是有把握的,否则孟子涛又何必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对了,这盒香您也收着吧,每天点上一支,对治疗是有好处的。”
孟子涛从包里拿出一个精美的小盒,交给邹老。盒子里面放着二十多根两寸长的线香,别看短短一支线香,成本可不低,是以他在医术方面的经验,再结合当初得到的龙涎香方子研制而成,具有清心安神,化痰醒脑,活血通络等作用。
孟子涛平时修炼的时候会点上一支,效果非常出众,而且每天点上一两支也不会有什么副作用。
邹老打开香盒,一股与众不同的清香之气扑面而来,光是闻着香气,他就精神一振,头脑瞬间就清醒了一些,立刻明白过来,这香肯定不凡。
“小孟,这香应该很珍贵吧,多少钱你说个数。”
孟子涛笑了笑:“您暂时先用着,如果确实有效果咱们再说。”
邹老到也没怎么纠结,反正来日方长,不过,如果他知道孟子涛拿出来的这些线香光是配方用的材料都要十好几万,估计也不会这么就答应了。
因为事情比较多,孟子涛坐了一会就提出了告辞,邹老由老伴推着,亲自送他们到门口。
送走了孟子涛,邹老打电话让女儿回来。
邹美燕皱着眉头看了一下方子,问道:“爸,您什么时候又请医生来了?”
老太太抢着把之前的事情说了一遍。
“什么!”邹美燕听了十分震惊:“难道书法好,代表医术就好?他连行医资格症都没有吧,居然给您看病,这人脑子有毛病吧!”
邹老表情一沉:“怎么说话呢!人家是这么没脑子的人吗?再说了,人家一幅字就能卖几百上千万,如果不是想治好我的病,他干嘛要揽下这件事情!”
老太太接过话道:“我也觉得小伙子应该不会骗我们的。”
第一千六十三章 沈翊到来
邹美燕说道:“就算他没骗你们,也是心怀好意的,但这个世界上好心办坏事的故事多了去了,谁知道服用了他开的药会是什么效果?”
邹老有些生气了:“说白了,你就是不相信小孟的医术,你不相信,我相信!”
邹美燕说道:“爸,您这就有些强词夺理了,如果他是一位正经的医生,那我也不说什么了,现在这个样子,让我怎么放心啊!”
邹老反驳道:“他不做医生,难道就不能学医啦?”
父女俩你一言我一句,吵的不可开交,老太太连忙劝道:“好了好了,都这么大的人了,有什么好吵的呢?刚才小伙子不是给了一盒线香吗?咱们先用一下,看看有什么效果。”
父女俩对此都表示同意,而且两个人的信心都比较大。
老太太就拿了一个红木香插过来,从小盒子里面拿了一根香点燃了,当闻到烟香的一瞬间,老太太顿时就惊呼一声:“什么味道,好好闻啊!”
马上,父女俩也闻到了香味,邹老先是一惊,紧接着脸上露出了陶醉的神色,邹美燕闻到香味时也是一脸的惊讶,本来她还想说些什么,半响,到了嘴边的话就收了回去,整个人也沉醉在沁人的香气之中。
虽然只是两寸长的线香,但因为配方的原因非常耐燃,足足半个多小时才燃尽,而且香气还经久不散,过了许久,三人才回过神来。
“好舒服,这些年,我都没有像今天这么舒服过!”邹老只觉得自己神清气爽,甚至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心情实在太舒畅了。
老太太和邹美燕也是同样的感觉,嘴上赞叹不已。
“现在你还怀疑吗?”邹老笑着问道。
“线香的效果确实出众,但也不能证明他懂得医术啊,说不定香是别人做的呢?”
邹美燕说到这里,也觉得自己有些抬杠的意思,说道:“我也没别的意思,只要他有行医资格证,你服用他开的药方就没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