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里,孟子涛算是明白,董吉昌拿给经常拿给许有昊鉴定的那些书画作品是怎么来的了。
董吉昌接着说道:“如果外人知道,估计会说我是奸商,不过,我们这行的也苦啊,比如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分成比例很高,画廊通常将作品销售份额一半给艺术家。然而,考虑到画廊运营时常需涵盖营销、制作、装运和保险费用等等,这些其实应占销售份额的约70%。如果我们这行不靠别的赚点,那还不得饿死?”
孟子涛有些惊讶:“也就是说,卖名家的画作,你是亏的?”
董吉昌说:“那到也不一定,比如利用国内外消费水平的差异,低价买国内画家的作品,再转手高价买给外国人。再比如和拍卖公司联系,参与拍卖,收取利润提成。”
“但这些都要路子,我因为自己和家里有些关系,再加上靠着我表舅,所以路子多了一些,但其他人就没有我这么多的渠道了,所以别看现在画廊开着多,过不了几年,能死掉一半。”
孟子涛想了想,觉得按传统销售方法,还真有可能印证董吉昌的判断。
董吉昌笑着说:“我记得老弟名下有家拍卖公司吧,不知咱们有没有合作的机会?”
孟子涛也笑着说:“合作我肯定欢迎,但有一点我事先说明,炒作这活我们一般是不会干的。”
董吉昌笑道:“这方面的事情我来处理就行了。”
接下来的时间,董吉昌带着孟子涛浏览室内的作品,并做一些讲解,孟子涛听得也仔细,再加上他过耳不忘,不过一会,他在油画方面的知识就已经水涨船高了。如果董吉昌知道了,非得大吃一惊不可。
上面的房间基本都是被董吉昌展示油画作品的地方,有时他会带一些客人过来参参观探讨。相应的,上面房间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不出名或者只是小有名气的艺术家的作品,而一些珍贵的藏品都被董吉昌收藏在地下室。
董吉昌带着孟子涛走到地下室的门口,这是一道金属门,门上装有扫描器,董吉昌把左眼凑上去扫描,只听滴的一声,门上的密码键盘出现,董吉昌一只手遮着密码键盘,一只手按下密码,片刻后又是滴的一声,门口响起电子语言的声音:“密码正确,请进入。”
随着电子语言响起,金属门也开始缓缓移动。
“老弟,请吧。”董吉昌笑着做了个请势。
“董哥,你这的设备可够高级的,一些小银行也不过如此吧。”孟子涛恭维了一句。
董吉昌笑容中带着一丝得色:“也不算什么,主要是我这人安全感比较弱,不搞得结实点,我心里不舒服。”
地下藏室也被分为几个房间,分别放置不同价值的藏品,董吉昌没有忘记正事,因此先带着孟子涛走进放置书画藏品的房间。
房间里共有百余件藏品,书画占了一大半,其他的瓷器和杂件也不少,不说书画作品怎么样,以孟子涛眼力粗略判断,那些瓷器和杂件应该都是真品,二三十件各类古董加起来的价值估计能值两三千万。
虽然以其市场价值而言,对孟子涛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古董又不是光谈市场价值,最主要还是文化价值,以及其中包含着的历史价值,这才是孟子涛看重的地方。
“老弟,我这里的藏品可还算不错吧?”董吉昌笑着说道。
“还可以!”孟子涛点了点头,目光向旁边一幅画看去,这幅画是齐白石的大吉图,画卷上是五只公鸡,画得雄强健硕。全画用笔的雄肆劲健,色墨淋漓,尤其是长长的尾羽,出笔爽利,力透纸背,最显功力,从这点来看应该是幅真迹。
在门口就能看到齐白石的真迹,里面书画作品应该不会差到哪去,孟子涛也来了兴趣,慢慢向里面走去,随后,他的目光就落在了一幅《纨扇仕女图》上。
见孟子涛的注意力放到了眼前这幅仕女图上,董吉昌略带得色地问道:“老弟,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孟子涛哪能听不出他话中的意思,笑了笑道:“董哥,如果我说这幅画不是真迹,你会不会觉得我在开玩笑。”
董吉昌脸上的笑容凝固了,说道:“老弟,你没有开玩笑吧。”
孟子涛轻轻摇了摇头:“我怎么可能拿这样的事情来开玩笑,如果这画是赵孟的作品,以落款的年代,当时‘文人画’已经占据了画坛的主流位置,追求流畅,怡情的书意用笔。”
“比如说赵孟的《调良图》,通幅作品运用抒情性的线条,柔劲而富有韧性,绝无方折造作之感,完全体现了‘文人画’家所追求的‘柔美’、‘恬静’的美学观,但在这幅画上,我并没有这方面的感受。而且和赵孟的用笔也有不少的差别。”
说到这,孟子涛心里不禁想,也只和董吉昌这样对赵孟的绘画风格一点都不了解的人,才会觉得这是一幅真迹,稍微有过研究,就知道这幅画的作品肯定不是赵孟。
董吉昌皱着眉头说道:“可是我去做过鉴定啊,结果确实是宋元时期的作品啊!”
孟子涛说:“这确实是一幅宋画,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沈淀略有残损,但依然能看出绘画材料绢地的细密,每两根经纬丝为一组,每两组之间约有一根丝的空隙,是宋绢的特征。而且本幅《纨扇仕女图》也确实是一幅具有宋代典型样式的作品。”
“这……”董吉昌也有些难以接受,这可是“赵孟”的作品,如果就这么“没了”,他得有多大的损失啊!
但想到孟子涛的眼力,他心里又微微一沉,问道:“老弟,你能不能判断出作者是谁。”
“这还真不好说。”
孟子涛组织了一下言语,这才开口道:“本幅人物画风沈稳工致,线条取唐人高古游丝描,法度严谨,人物形象面型上,与唐代‘曲眉丰颊’的形象也已有明显区别,面型虽也比较圆润,但已经偏长圆。”
“画中仕女除了面型偏长圆,柳眉樱髻。宋代比较流行的是以长眉为主(如远山眉),面部施白粉,也吸收了张萱、周创造的“唐妆”仕女造型特色。这正是宋代仕女画的形象特征:远山眉、细柳腰。”
“另外,画中仕女上身穿的正是衫子、背子和轻纱大衣,下穿裆裤。此形象会让人联想到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特征:‘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说的正是宋代仕女人物着装的特点。”
“综合以上特征,本幅《纨扇仕女图》,人物特征上一变唐代的雍容大度,而为宋代的阴柔婉约,丰满壮硕也代之以孱弱纤细的清癯之美。绘画技法上,延吸收了吴道子、张萱、周等人仕女造型的特色,服饰和妆饰上,具备宋代仕女人物的标准特征……”
孟子涛对这幅画作了一番详细的点评,接着说道:“总体而言,这幅画笔墨精致,色彩艳丽,形象准确,神情生动逼真,我认为很可能是宋代陈居中的作品。”
董吉昌问道:“陈居中是谁?”
孟子涛介绍说:“陈居中是南宋画家,在书画史上介绍的不多,他的生卒年不详,宁宗嘉泰时为画院待诏。专工人物和马,也擅写放牧、出猎等景。注重写实,观察精微,风格‘俊俏明媚’,富于生趣,人们对他的作品评价很高,是宋代时期有名的人物画画家之一。关键他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大部分都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没有过真迹的拍卖记录。”
董吉昌对陈居中是谁其实并不是太关心,他关心的是这幅画能值多少钱,因此听到最后,他的眼睛也亮了起来:“那是不是说这幅国的价值很高?”
“如果确实是陈居中的真迹,价值当然高了。”孟子涛指着画卷说:“我建议你对裱装重新处理一下,说不定能够得到一些线索。至于具体的价值,到那会再说吧。”
事实上,他一开始就看出这幅画的装裱有刻意掩饰的地方,应该就是为了遮掩真迹的证据。
董吉昌连声说好,先前他其实也察觉到装裱有些问题,只是没往深里想,现在听了孟子涛的一番分析,哪还有不明白的道理。
“老弟高见卓识,佩服!”董吉昌笑道。
“可说这么说,在油画鉴赏方面,我就不及你的万分之一了。”孟子涛谦虚了一下。
“你这么说就太夸张了。”
董吉昌笑着摇了摇头,接着说道:“老弟,剩下的这些书画,还得靠你了。”
孟子涛也不谦虚,对剩下的书画作品的特点娓娓道来,而且都说到了点子上,让董吉昌彻底服气了。
董吉昌虽然是学习油画的,但他对国画也有一些研究,再加上表舅的关系,他在书法上面虽然没什么成就,但还是能够鉴赏的,不然别人拿书画作品过来抵债,他又为什么要收呢?
正因为了解书画鉴赏,董吉昌才能体会到孟子涛的恐怖,明明只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在书法上超过了自己的表舅不说,在书画鉴赏上,更是超过一些权威专家。
更何况,董吉昌还了解孟子涛在古玩其它方面也都有着顶级眼力,这让他不禁在想,孟子涛到底是怎么办到的?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天才吗?”在董吉昌的心里,响起这句带着复杂意味的自语,他想到自己学习油画吃的苦头,内心中就有些不是滋味。当然,这种异样的感觉只是一闪即逝,他还不至于连这点都看不开。
“咦,这幅画……”
孟子涛站在一幅设色绢本画前,心里居然升起一种异常古怪的感觉。
这幅画的内容是《婴戏图》,就题材、画风、技法等方面而言,极大程度上继承了宋代画院遗意,当由宫廷画院高手所作,并且以人物的风格,其创作年代最晚应该在明宣德之前。
观此画面中,应是年节或喜庆时分,富贵人家的庭院中,主人侧坐于庭院楼阁中手持书籍在耐心教导幼童,一边抬头慈爱地看着远方的孩童嬉戏玩耍。
人物表情丰富,画面主体突出。紧扣孩童天真、烂漫、爱动、易满足等特点。庭院的赏石和梧桐,以及石栏,也恰到好处地烘托了人物活动的场景。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贵族庭院的风貌,以及一派热闹喜庆的场面。
但怪就怪在,明明是一幅喜庆的画作,但给孟子涛的感觉却十分的诡异,而且其中还有一股淡淡的哀愁,实在是古怪。
第九百二十章 紧张的董吉昌
董吉昌看到孟子涛打量的那幅《婴戏图》,脸色突然大变,额头开始冒冷汗,说话都有些利索了:“这……这幅画怎么在这里!”
孟子涛回过头,看到董吉昌紧张的神色,心里不禁有些奇怪:“董哥,你怎么这么紧张这幅画?”
“这……这幅国很邪乎,你难道没有感觉到吗?”董吉昌紧张万分地问道。
孟子涛能够感觉到这幅画有诡异,但董吉昌的模样让他觉得事情可能不简单,于是问道:“怎么邪乎?”
董吉昌张口结舌地说:“你不知道,自从我得了这幅画之后,每当看见这幅画的时候会想要头晕呕吐,而且感到画中的小孩子们的表情会随着时间变化。”
“后来我想把这幅画处理了,结果站在画前面的时候感觉灵魂都被不知名的力量拉到了半空中,再猛的从空中坠落下来。没办法,我只能把它用布包好藏起来,没想到它居然又出现了!”
孟子涛到是没想到董吉昌会有这样的感受,这令他对这幅画更感兴趣了,于是又问道:“董哥,这幅画你是从哪得来的?”
董吉昌说道:“这幅画也是别人抵给我的,后来我去打听才知道,原主人在观赏这幅画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的小儿子突然发生意外死了,我想会不会是因为小孩的灵魂附在这幅画上面了,所以才会引起这种奇怪的现象。”
孟子涛觉得这种想法不太可取,不过他并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说:“那你有没有让原主人把画拿回去呢?”
“呃!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董吉昌非常震惊,感到很不可思议,明明是很简单的想法,自己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而只是想着把画收起来呢:“完了完了,我不会被这鬼东西看上了吧!”
“董哥,别紧张,我这不是看到这幅画了吗?”孟子涛呵呵笑道。
董吉昌也有些反应过来了:“咦,对哦,现在我看这幅画,怎么就没有先前的不良反应了?”
说到这,他又看向了孟子涛,想着是不是因为孟子涛的原因。
孟子涛摊了摊手:“你别看我,我是头一次见到这幅画,不过,我对这幅画到是挺感兴趣的。”
“你确定想要?”
“当然。”
董吉昌想了想:“我巴不得脱手呢,不过万一出了问题……”
孟子涛说:“这是我的责任,和你无关。不过在这之前,我想再问一下,这幅画你先前确实收起来了,没让别人动过吗?”
“肯定收起来了,至于别人动过……”
董吉昌想了想,说道:“容我出去打个电话。”
“好的。”
“败家娘们,真气死我了!”
片刻后,董吉昌一脸恼怒地回来了,跟孟子涛诉苦:“我那老婆简直没办法说,养了个儿子宠成宝了,前段时间闯了祸,居然把主意打到我的藏品来了!把原先挂在这里的画换掉,找了这幅画挂上,还真是够体贴的!回头我就把密码换掉,她别想再进来!”
孟子涛能够猜想到是怎么回事,不过这到底是董吉昌的家事,他也不好发表什么意见,况且,不是还有一句老话,叫做“子不教父之过”吗。
因为还要鉴定,这幅画的事情先放到一边,接下来,孟子涛鉴定了剩余的东西,总体来说赝品和仿品的数量比较少,算起来一成还不到,很可能是董吉昌请其他人鉴定过。
事实也确实如此,董吉昌一般也不会事事都去麻烦许有昊,这里的东西,也只有一半是经过许有昊手的,其它的他都是请的专家帮忙掌眼,而结果是许有昊鉴定的一半没问题,专家鉴定的却只有四分之三是真品,他怎么会不满意了。
“什么狗屁专家,平时吹得牛哄哄,一到关键时刻尽给我掉链子!”董吉昌忍不住说了两句:“还是子涛你厉害啊,下回我要鉴定,一定找你。”
孟子涛笑着说:“我帮你鉴定是没问题,但我待在京城的时间很短。”
董吉昌一想也是,只得放下了这个想法。
之后,董吉昌又带孟子涛来到别的房间,欣赏他收藏的油画作品,在这方面,他是专家,不用像先前那样基本都是孟子涛在说,他在听,而是反了一个个儿。
欣赏着一幅幅知名画家的作品,听着董吉昌精彩的讲解,孟子涛觉得自己在油画鉴赏方面的能力,又有了一定的提高。
时间过的很快,特别是在地下室,专注的情况下,时间就更容易被忽略。
董吉昌抬起手看了一下手表:“哎呀,居然已经快七点了,真是不好意思。”
孟子涛笑道:“没关系,我也学习了很多知识。”
董吉昌笑了笑,接着说时间也不早了,想请孟子涛吃顿便饭,孟子涛也爽快地答应了。
孟子涛转过身跟着董吉昌准备离开,这时,他眼睛的余光看到一幅画作,一个细节一闪即逝。他心中一动,停下了脚步。
“怎么了?”董吉昌有些奇怪。
“我看看这幅画。”孟子涛没有直言。
孟子涛注意到的是一幅超写实主义作品,它又称高度写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是绘画和雕塑的一个流派。其风格类似高分辨率的照片。超写实主义可以看作是照相写实主义的发展。自2000年代早期以来,该术语在美国和欧洲,已经演绎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运动和艺术风格,并逐步发展起来。
超级写实主义的绘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尺幅巨大。画家通过用幻灯机等技术手段,将照片放大几十倍后进行精确的描摹。对于照片上不够精确的地方,画家会进行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精细刻画和表现。
由于正常人在观察事物时不可能如此细致,所以当看到这些超写实作品时甚至会感觉到自己的观察方式受到了挑衅,其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不言而喻。
眼前这幅画就是这样,看起来十分震撼,但孟子涛眼睛的余光看到了一丝不对劲,仔细一看,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董哥,你看看这些发丝,有什么感觉?”孟子涛指着画布说道。
董吉昌凑上前,仔细观察,马上,他的表情发生了变化:“怎么会这样!”
因为他单看其中一根发丝,一笔“画”下来,不仅有浓淡变化,还有色彩变化!谁能做得到?谁能用超细的笔画一根超细的发丝,一笔产生棕、黄、灰、白、浓、淡、深、浅多种色彩和用笔变化?
就算是国内十分著名的画家冷军,他画的头发也会有生硬的感觉,单看其中一根发丝,如果一笔画下来,只有单色浓淡变化。
所以说,这种发丝只有照相机能做得到,打印机能做得到!而这幅画肯定是作假的超写实作品。
“走眼了,真的走眼了!”董吉昌苦笑连连,接着对孟子涛说道:“老弟,我真要谢谢你啊!”
孟子涛谦虚地说:“我也是偶然发现的。”
董吉昌摆摆手:“别说偶然不偶然的,你这是帮了我的大忙了,要是我当成真迹卖出去,那就好玩了。多余的话我也不多说了,这份情我会记在心里的。”
“客气了……”
临走之前,董吉昌去拿了那幅《婴戏图》,由于他把这幅画当成是瘟神,想早点送走,而且孟子涛又帮了尽快,最后算是半买半送给了孟子涛。孟子涛投桃报李,最后并没收下他的鉴定费用。
出了别墅,孟子涛跟着董吉昌来到一家位于老胡同里的饭店,别看这家店不起眼,生意却非常火爆,整个店里就没有空位。
董吉昌是这里的熟客,托店家拼凑出了一个位置。
董吉昌介绍说,这家店一直主打传统北京菜,除了一直坚持的地道的京城小吃之外,这些年还复原了不少宫廷和官府菜式,口味纯正,非常受京城人欢迎。
等上菜之后,孟子涛发现这里的菜肴确实非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