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捡宝生涯-第3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准备好了?”

    “是的。”

    “那好,一会就有人过来接你。”

    说到这,郑安志把一只长匣推到孟子涛面前:“你带着它一起去吧,到时或许可以帮你的忙。”

    孟子涛打开长匣,发现里面是一把宝剑,此把宝剑白玉为柄,其上打孔以为剑眼,用以穿系绳坠。圆剑首,剑格镂空阴刻而成,白玉晶莹润泽,温润若脂。剑颚吞口包银,其上錾刻面面相对的草龙纹。

    抽出剑身,也不知是用何物制作而成,表面散发着乌光,通体布满细密自然的花纹,如行云流水,曼妙绝伦,另外,剑身之上还刻有“大梁”两字。

    郑安志介绍道:“这把剑有可能是传说中的“大梁氏剑”,其它作用暂时没有发现,但之前证实它可以削铁如泥。”

    大梁氏剑,即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命陶弘景所造的13口神剑。其中《剑记》有云:“梁武帝命陶弘景造神剑十三口,以象闰月。”而《水经注》中则说:“梁国多沼,时池中出神剑,至令其民像而作之,号大梁氏剑。”

    不过此套神剑没有更多详细的记载,所以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存在又流传到哪去了,都没有记载。

    这把剑到是有皇家气息,而且包浆也很醇厚,但到底是不是大梁氏剑那就不得而知了,孟子涛使用异能鉴定,发现时间到也对得上,但价值和传说相比却差了一些,可能并不是大梁氏剑。

    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也已经非常珍贵了。

    可惜自己已经有万仞剑,这把剑就不需要了,于是孟子涛把剑推了回去,说道:“师傅,我已经带了一把宝剑,这把剑您收起来吧。”

    “什么剑?”郑安志顿时有些好奇。

    “万仞。”

    “什么!许逊的那把万仞剑?!”郑安志当即目瞪口呆。

    “是的。”孟子涛把剑拿了出来:“这把剑有些凶,看之前您要有个心理准备。”

    郑安志郑重地点了点头,不过就算有了准备,当他抽出这把名剑时,还是多少吓了一跳,半响才回过神来,不禁赞叹起来:“这样剑才能称得上是宝剑!你是怎么得来的啊?”

    孟子涛把万仞剑的情况简单说了下:“不过我觉得它还恢复,要不是有用,我还不会把它拿出来。”

    郑安志点了点头,看了看时间,就有些不舍地把宝剑还给孟子涛:“接你的人应该快来了,你准备一下吧。”

    “等我回来了,再给您鉴赏。”

    “好,走之前再提醒你一句,到那之后千万要小心,别逞强。”

    “我会的。”

    来接孟子涛是一位军人,他开车带着孟子涛直接去了机场,先坐运输机,之后换乘直升飞机。

    直升飞机停在原始森林旁边,孟子涛跟着接应他的工作人员,前往古墓的所在地。

    “现在是什么情况?”孟子涛问道。

    工作人员客气地回道:“现在还是老样子,并没有什么消息传来,不过按时间来说,应该也快了吧。”

    孟子涛又问:“能否说一下你们原先的计划吗?”

    这位工作人员有些地位,知道详细的计划,就跟孟子涛简单说了一下。

    按计划,先期一行九人主要下去主要是查探环境,了解阵法的运转,到了阵法的出口,他们就会返回,之后再汇集信息,试着破解阵法,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接下来会有更多的人进入古墓探险。

    这个计划说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这些人偏偏没有考虑到古墓的危险程度可能超过他们的预料,结果可能就大相径庭了。

    由于担心大军的安危,孟子涛前进的速度比较快,但就算这样,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经是夜间了。

    孟子涛到了营地,就有坏消息传来,下去的九个人一个都没有出来,而按原计划,他们早就已经出来了。

    因此,发现没有一个人出来,所有人都开始紧张起来,生怕进去的人都出了问题,那损失可就太惨重了。

    现在营地的负责人姓申,是位考古学教授,已经参加过好几次比较秘密的行动,经验十分丰富。

    孟子涛找到申教授:“我要进去。”

    申教授皱着眉头说:“孟先生,不是我不同意让你进去,现在情况不明,你进去的危险性实在太大了。”

    孟子涛可是郑安志的关门弟子,万一出了事情,他可担待不起。

    孟子涛说:“申教授,你的想法我能够理解,但咱们在上面光等着又有什么作用呢?古墓里的情况非常复杂和危险,也许咱们在这里多等一分钟,就意味着里面一个生命的凋零。”

    申教授说:“但你进去又能做什么呢?而且我们也不是没在想办法,你要对我们有信心。”

    “现在一个人都没有出来,你居然还在谈信心,信不信我啐你一脸!”

    孟子涛真想这么刺他一句,好在他还有理智,说道:“别的不提,至少里面的情况我比你们熟悉!”

    见申教授还在犹豫,孟子涛直接说道:“你如果不放心,我让我师傅跟你联系,之后如果出了问题,和你没有半分关系。”

    孟子涛要过一台卫星电话,跟师傅联系上了。

    郑安志得知这个情况,也倍感焦虑,听说孟子涛想要进去,马上劝了几句,孟子涛还是坚持己见,反过来还对郑安志做了一番解释。

    想到毕竟是九条人命,郑安志也不可能无动于衷,而且孟子涛又异常坚决,只得依了孟子涛,但还是叮嘱孟子涛要小心谨慎云云。

    既然郑安志都同意了,申教授也不好再反对。

    顺着熟悉的楼梯下到八门前的广场,孟子涛看到地下的阴阳鱼时,微微一怔,因为此时的阴阳鱼和当初见到的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已经转动了一个角度。

    想想,这可是两百多平米的空间,下面铺的还都是地砖,这种情况又是怎么办到的?

    先不提这个,现在阴阳鱼有了变化,阵法肯定也发生了改变,如果再以伤门进入的话,很可能会出问题。

    正在这个时候,孟子涛又看到了一位熟人,正是那位一直帮盗墓贼寻找古墓的汤老师汤忠显。

    “汤老师,你怎么也在这里?”孟子涛好奇问道。

    汤忠显有些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孟子涛,不过他到没有对孟子涛摆脸色,呵呵一笑道:“我这也算将功赎罪吧。”

    孟子涛表示理解,不过今天这事这对汤忠显来说并不是好事,他参与进这件事情里,估计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见光”了,毕竟这座古墓牵扯太大。

    孟子涛现在没心情管这件事情,说道:“汤老师,这里的情况想必你应该很了解,他们先前是从哪个门进入的?不会还是选择的伤门吧。”

    “不是,他们选择的是休门。”

    “休门?他们怎么会选这道门进入的?”孟子涛有些想不明白了。

    休门属水,旺于冬季,特别是子月,相于秋,休于春,囚于夏,死于四季末月。休门居坎宫为伏吟,居离宫反吟,居巽宫入墓,居坤艮二宫受克,居干兑二宫大吉,居震宫次吉。

    休门为吉门,利于求见领导和贵人,上官赴任,嫁娶迁徙,经商建造,但不利行刑断狱。

    虽然休门同样也是吉门,但以孟子涛原先的判断,这座阵法是不能光以八门的吉凶来判断是否可以进入,而是要结合着季节来判断。

    更何况,休门相于秋,如果结合季节,现在正好是秋季,就算不是死门,也差不多了!

    这时,就听汤老师苦笑一声:“其实我原本也建议他们选择生门进入,但他们并没有采纳我的意见。”

    就像孟子涛想的那样,生门旺于四季末,特别是丑、寅之月,相于夏,休于秋,囚于冬,死于春。

    以季节来判断,生门是比较符合的,而且生门大吉,利于求财、征战出行以及嫁娶建造,孟子涛实在不明白,对方怎么会不同意从生门进入。

    (30/62)(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三章 救援(二)

    孟子涛觉得这个问题比较难以理解,于是又问了汤忠显。结果汤忠显的回答让他有些无语。

    对方居然是因为生门有“不利埋葬治丧”一说,再加上古墓这里的八卦阵很古怪,从生门进入危险很大,所以他们宁愿进入利于“求见领导和贵人”的休门。

    不过,汤忠显也说了,对方应该有其它考虑,不过因为他的身份,也没有细说,不然的话,应该不太可能单单因为这样的理由,就选了休门。

    孟子涛觉得应该是这样,他也懒得问其他人,接着思考了起来,自己应该从休门进入呢,还是从生门进入?

    半响,他决定还是从休门进入,道理很简单,既然大军他们是从休门进去的,自己去营救他们,那肯定也要从这个门进入,不然又有什么意义呢?

    孟子涛做好了准备,走到休门前,想要独自一人进入。

    其实,申教授本来是想要让人跟着孟子涛进入,不过孟子涛并没有同意,因为人太多,对带着万仞剑的他来说并没有多少意义,反而会影响他的精力。

    孟子涛头戴矿灯,照向休门内部,里面的情况和伤门一样,一条笔直的通道,在尽头处有拐弯,不同的是,一个是向左拐,一个是向右拐。

    孟子涛深吸一口气,当即就走进了休门,沿着通道向前出发,没走几步,他突然感到一丝异常轻微的震动,眼睛也有些恍惚。他马上反应过来,回头一看,发现入口处就像当初进入伤门一样,毫无征兆的变成了一堵石门。

    由于记着进入八门中任何一扇门,都不能按原路返回,不然的话,将会遭遇不测,孟子涛不敢回去,但以他的观察,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都是真的石门,实在难以想象这是怎么做到的?

    孟子涛有些懊恼,先前自己进来之前怎么没有想到,在外面向里面看,能不能看到这扇石门,虽说答案对救援没多少帮助,但自少可以知道,自己到底还在不在刚刚那条通道里。

    也许有人要问,不过是一丝震动就换了空间,那怎么可能?如果按正常思维,确实不太可能,但在这里连穷奇都存在,瞬间变换方位也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了。

    另外,在古墓之中还有鬼打墙这种现象,当然,这个法子是让人在一个空间里来回停循环,永远都走不出去,但这种方法只是用视觉和错觉等方面的错误思维,和现在这种情况明显不同。

    那么,造成现在这种情况的,就只能用能够造成干坤变换的阵法来解释了。

    这种情况对孟子涛来说虽然很匪夷所思,但想要验证也比较容易,他拿出仪器,果然现在的海拔高度有了变化,应该不是刚才那条通道了。

    孟子涛没有感慨这里的神奇,因为他突然感到了一股倦意传来,虽然这股倦意还很微弱,但也已经引起了他的警惕。

    至于为什么会有倦意,孟子涛觉得和休门有关,休门时令东藏,藏有休养之意,所以也为休养生息,最好的休养方法不就是睡觉吗?因此有倦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这份倦意在现在可没有什么好处,而且孟子涛还感觉到,这份倦意在不断的加深,虽然加深的速度小的可怜,但时间长了可就很可观了。

    况且,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孟子涛的感受,他的精神以及身体素质是别人不知多少倍,如果这份倦意放到普通人身上,很可能已经哈欠连天了吧。

    因此,孟子涛不敢在这里耽搁,连忙朝着走到通道尽头走去,当他走到拐弯处时,眼前还是和伤门一样,是一条往下的阶梯,阶梯蜿蜒而下,看不到尽头,给他的感觉好像一头张着血盆大口怪兽。

    哪怕感觉再不好,孟子涛也不容退缩,直接往下走去。

    直线距离大概走了二十米左右,孟子涛突然发现旁边的石壁上画着东西。

    只见,这是一幅爬行生物的画像,下方画有两只爬行的有爪足,左方则是这只生物的“头”。它的身驱上方延伸出两条线,一短直线、一长弧线,究竟何者为其尾巴,而另一条线代表什么,则无法有确切的答案。

    孟子涛看了一会,发现这幅画看起来有些熟悉,马上他就反应过来,这幅画侧着看很像是金文中的“能”字,只不过在一些细节方面和金文中的“能”字不太一样。

    “能”?……难道这是“三足鳖”?

    三足鳖是我国神话中的妖怪,最早见于先秦。传说人吃了则会体化而亡。其中在《庚巳集》有云:“太仓民家,得三足鳖,命妇烹,食毕入卧,少顷,形化为血水,止存发耳。邻人疑其妇谋害,讼之官。时知县黄廷宣鞠问不决,乃取三足鳖,令妇如前烹治,取死囚食之,入狱亦化,如前人,遂辨其狱。”

    而且,在《尔雅》将“能”解释成“三足鳖”。

    另外,关于“三足鳖”还有一个传说。

    在上古时期,洪水泛滥成灾,人民流离失所,于是鲧便从天庭盗取了“息壤”铺设于河堤,成功地抵挡了泛滥的洪水。但由于偷窃一事触犯了天条,因此天帝便下令在极北之地处死了鲧。

    鲧虽然死了,但尸体却从未腐朽。后来,天帝派人去探看封于冰柱里头的鲧,却发现他的尸体化成一条黄龙从冰柱里头跃出,随后这条龙就变成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禹。

    由于洪水依旧漫延于世,禹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依循地势高低而加以疏导洪水。他每天辛勤工作,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开凿山壁,禹化身成一只力量巨大的熊。

    不过,这只是其中一个版本,是由鲧化为黄熊转变而来,而另外还有一个版本说鲧化为黄能,所以其化为了三足鳖。

    由于只是传说,而且人也不可能化为龙或者三足鳖,传说对有些研究并不是没有价值,比如说,从两种传说之中,可以探究夏朝的图腾等等。

    孟子涛摇了摇头,学术方面的问题,不是他现在要关心的事情,他只想知道,这幅画出现在这里有什么含义,总不可能和先前遇到的穷奇像一样,墓穴里会出现三足鳖。

    如果真出现了三足鳖到也不奇怪,但这玩意意味着大麻烦,因为从记载来看,它体内是有剧。毒。的,很可能沾到一点就能要了人的小命。而且这种奇物谁知道到底有什么能耐,也许比穷奇还要讨厌也说不定。

    想到这,孟子涛就头疼不已,不过没办法,都已经下来了,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接下来到是风平浪静,一点奇怪的事情都没有发生,很快孟子涛就踏到了实地上。

    孟子涛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这是一个有七八十平米的石室,房间两边墙上各有一个青铜烛台,造型和先前在古墓里见到的差不多。

    看到这个烛台,孟子涛心里一紧,上回就是接触了这种烛台使自己产生了幻觉,这回可别又出现什么幺蛾子。

    除了烛台之外,这间石室左右两边铺设着黑白两种石砖,左边为白色,右边为黑色,另外,在孟子涛的正前方石室的墙上,有一扇石门,石门后面是黑乎乎的通道。这两点,就和上回他在伤门那边看到的不同了。

    孟子涛搞不清楚这里铺设黑白石砖的作用,观察了片刻后,他并没有发现什么诡异的地方,正准备踏上石砖时,突然闻到了一丝微微的甜腥味,这分明就是血液的味道。

    孟子涛顿时一惊,连忙仔细检查四周,找了良久,才在自己脚边发现了几滴血液,而且从血液的颜色和凝固的情况来看,应该是近期留下的。

    是大军他们中的人留下的么?

    孟子涛沉吟起来,如果他猜对了,也就表明大军他们之中有人受伤了,但受的伤应该不严重,不然就不止这么点血迹了。

    但如果是有人受伤的话,那这人是怎么受伤的?周围又没有搏斗过的痕迹,总不能无缘无故就受伤吧?

    孟子涛心中很纳闷,但又找不到原因,也只能把这个问题先放在一边,自己小心行事了。

    踏上石砖,孟子涛突然感觉一阵天旋地转,这令他心头一惊,等他回过神来时,居然发现自己已经飞在空中了,而眼前则是一面石壁。

    紧接着,孟子涛发现自己正往下坠落,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原来自己的位置已经在天花板上了,正头朝地坠落。

    这个时候,哪还不明白那血迹是怎么回事,分明就是大军那些人之中没有料到这一点,从上面掉下来落到地上造成的伤势。

    好个孟子涛,眼见自己快要落到地上,他硬是做了个空中翻滚,使自己安然落到了地上,但紧接着,他又是一阵天旋地转,这令他不禁苦笑起来,自己刚才居然又落到了黑白石砖上。

    不过,这个事情还是很好解决的,用脚对着天花板蹬了一下,调整了下方位,然后落到黑白石砖之前。

    孟子涛摇晃一下感觉有些晕的脑袋,转头四下打量,这才又发现不远处的角落里有几块石头,是从角落那边的墙壁上挖下来的,看起来痕迹很新,很可能是大军他们挖下来的,至于作用,肯定是为了试探眼前这个奇特的阵法。

    孟子涛走过去,捡起几块石头,接着把其中一块抛到了石砖上面。

    神奇的一幕突然就发生了,只见那个石头落在地上响了一下就突然消失不见了!

    虽然有了之前的遭遇,孟子涛看到这一幕眼皮还是情不自禁地跳了一下,抬头往上看去,就看到那块石头正迅速落下,孟子涛眼疾手快一把将那块石头抓在手中,翻看了一下,确实是刚才自己扔的那块石头。

    “这到底是怎么办到的?”

    虽然已经猜到古墓里有干坤大挪移之类的阵法,但当自己亲自体会到,并且亲眼看到发生的时候,孟子涛还是不禁吓了一大跳,脸上充满了震惊之色,整个人都有些凌乱了。

    此时,孟子涛都有一种如坠梦中的感觉,用网上的话来说,就是画风突然变了,好像来到了仙侠世界,不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只有在小说和电影电视里才能看到的情节呢?

    孟子涛愣了半响说了不话来,面对这种诡异又超出自己理解范围的事情,他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解决了。

    孟子涛沉思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