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书法经验的来源,正是东汉书法家张芝。
有关张芝的史料很少,《后汉书·张奂传》仅记长子芝最知名,及弟昶并善草书。西晋书法家卫恒著《四体书势》,称:“汉兴而有草书,不知作者姓名。至章帝时,齐相杜度,号称善作。后有崔瑗、崔实,亦称皆工,弘农张伯英(张芝)者因而转精其巧,……韦仲将谓之草圣。”
这段话中,所说的韦仲将韦诞为三国魏光禄大夫,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他认为:“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崔氏法之。书体甚浓,结字工巧,时有不及。张芝喜而学焉。转精其巧,可谓草圣。”
说明张芝虽以杜、崔为师,但后来居上,“超前绝后、独步无双”。
唐开元时著名书法家和评论家张怀瓘,在其名著《书断》这部中国书法史上杰出的专著中,有数百字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张芝,其他历代书法家大都引用和认同韦诞、卫恒、张怀瓘、孙过庭等人的论述,从而确认了张芝“草圣”的地位。
而孟子涛得到了张芝书法方面的经验,只要再加以吸收利用,到时以他的书法水平说他一声大师也不为过了。
书法方面的事情先放到一边,现在关键是临本里面藏着的张芝的作品,张芝是东汉人,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了1800多年,因此他的墨迹没有传世之作,仅北宋《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孟子涛也有些想不明白,怎么还会有“漏网之鱼”留传于世,但既然异能都给出了结果,而且自己还得到了张芝跨越时空的传授,想来肯定是错不了的。
要知道,现在保存最早,真实可信的名家法帖,是西晋时期陆机的《平复帖》,张芝的作品还要早几十年将近百年,一经发现,完全可以轰动国际古玩界。
这样一件宝贝,孟子涛怎么能够失之交臂?然而,就以这人的态度来说,再多说也肯定没有什么结果,而且还会引起对方的警惕,所以孟子涛觉得自己应该想个好一点的办法才行。
话说的这么多,其实从刚才中年人不客气地抓向那本临本到现在,不过才过了半响而已。
中年人把临本拿到手中,打开翻看了一下,顿时就觉得不太对劲了,怎么昨天看还是比较硬的纸张,现在却软绵绵的了,要不是字迹还是一样的字迹,他肯定会以为换了一本。
虽然字迹没有什么变化,但这样的变化,他觉得肯定是有什么原因在里面,于是脱口而出:“喂,我昨天看这本临本的纸张还是硬的,怎么现在变得软爬爬的了?”
孟子涛闻言同样也很讶异,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并且想到了当初月华珠的情况,被吸收了灵气之后,化成了粉末。会不会,临本里面所藏的张芝的作品,也因为观宝也化为了一堆粉末呢?
如果是这要的话,孟子涛就觉得可惜了,当然,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先解决了这个中年人再说。
“这我哪知道,我看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
要说,这个中年人脾气真不怎么样,说话好像在审犯人一样,孟子涛觉得很不舒服,不过这事可能确实和他有关,所以他也没有和对方针锋相对,但语气也不会很客气。
“真的?”中年人盯着孟子涛,目光有些不善。
孟子涛皱着眉头说道:“你这人有毛病吧,我就拿着看一会,纸张就有了变化,你问问大家信吗?”
中年人的态度让孟子有些恼怒,如果东西是中年人的,那也就算了,你钱都还没付算是什么事。
“你特么再说一次!”中年人的脾气确实不好,不过一句话就让他炸毛了。
“怎么着,想动手?!”孟子涛眼睛一瞪,原本收敛着的气势瞬间就散发了出来。
此时,孟子涛给中年人的感觉就好像一头猛虎,吓得他身上白毛汗都起来了。
转眼间,两个人居然就剑拔弩张起来,这让店里的人都没有想到,连忙上前劝架。
宋鹏也认识那个中年人,不客气地说道:“牛老三,收收你的脾气,别自讨苦吃。”
牛老三听的出宋鹏话中的警告意味,知道自己惹不起这个年轻人,不过,他嘴上可不会认输的:“看在宋老板的面子上,不和你一般见识!”
孟子涛注意到宋鹏给自己的眼色,而且他本来就不想搭理这人,就回了一声冷笑。
接下来,宁济把牛老三拉到柜台前,摇了摇头道:“我说牛老三,你说话能不能别那么冲了,再这样下去,早晚还要吃亏。”
牛老三摆了摆手:“本来我就没有说错,昨天我看这本临本的纸张明明是硬的,现在却成了这个样子,我问一下他又怎么了?”
宁济说:“嘿,就算要问,那你也不用那种态度吧?再说了,昨天你过来的时候喝酒了吧,或许是你看错了呢?”
“难道是喝酒看错了?”牛老三听了这话,也不禁怀疑起来。
“宁掌柜,你难道就没什么印象?”和牛老三一起来的人问道。
“还真没印象。”宁济摇了摇头,把那本临本翻看打量了一下。刚才他就觉得,自己应该是看漏了,现在一看果然如此。这让他很庆幸刚才牛老三和孟子涛闹上一闹,要不然的话,估计要亏好几千。
牛老三踢了朋友一脚,心里有些无奈,怎么自己就找了个猪队友呢,这种话能在这个时候问吗?不过他也不想想,就算朋友不问,刚才那情形,宁济不对临本产生兴趣都难。
“宁掌柜,咱们闲话少说,这本临本要多少?”
“咱们也是老朋友了,我说个实数六千。”
“什么!六千,你也太黑心了,要不是我发现它,你能知道这东西的价值?三千,三千我就买了。”
“我说牛老三,你说这话有没有良心,这样的临本在别人那里,哪个不卖七八千的,我给你六千你居然只想给三千,我说人亏不亏心啊!”
两人一番唇枪舌剑,结果当然是谁都没有说服谁,最后牛老三忿忿不平走了。
另一边,大家回到桌前,宋鹏就说道:“孟掌柜,这家伙就是一个混人,说话不经大脑,因为这个习惯已经吃过不少亏了,还被人打了几次,不过他依然还是我行我素。这种人你不搭理他就行了,如果敢找你麻烦,叫我一声,我帮你解决。”
孟子涛笑着表示了感谢,心里还是想着那本临本,这个时候,却听到门口柜台前声音大了起来,他转过头看去,发现宁济和牛老三争的面红耳赤,最后牛老三骂骂咧咧地走了。
宋鹏看着笑了起来:“所以说,古玩这东西讲究缘分,该是你就跑不了。”
孟子涛笑着称是,古玩这东西确实讲究缘分,比如说他自己就有几件这方面的事情,他记得最清楚的一件,还是他没有异能那会,当初他一直想要一条合适的沉香手串,却每每都不可得。
有一回,他在地摊上看上了一条沉香手串,价钱也是他付的起的,结果手上的钱不够,跟摊主好说歹说让摊主帮忙留下,他去取钱,等他回来,手串却已经还是被别人买走了。
这把他气得够呛,但又拿别人没办法,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得到过满意的沉香手串过,一直到他拥有了异能之后才得偿所愿。
还有一件事情,前段时间看上了老六摊位上的一件玉器,但又觉得差那么一丝味道,想想就没有下决心下手。
到了第二天,他又看到了那件玉器,还是同样的感觉,但又觉有些怕错过,于是想着,如果第三天还在那里,他就买了。第三天,他确实还看到了那件玉器,然而却是看着让别人给买走了。
为此,孟子涛还后悔了几天,觉得自己应该该下手时就下手。然而,没过几天,那个买了玉器的买家,因为手头有些紧,要把那件玉器卖掉,正好找的是他,那件玉器结果还回到了他那。
所以不得不说,有时候缘分这种事情,虽然说不清道不明,但确实是存在的,有些古玩也确实因缘而获得。当然,这并不是说消极怠工,平时该怎么就怎么样,看上一件东西,该下手的时候还是要下手。
言归正传,既然牛老三没有买,那也省得孟子涛麻烦,直接去把那本临本买了下来,虽说可能因为异能,那件张芝的作品可能已经毁了,但至少不用留下遗憾了。
接下来,大家又把目光放到眼前这五件元青花上面。
这五件元青花,分别是一大一小两只青花花卉碗,两只差不多大小的青花花卉盘,以及一只青花人物玉壶春瓶。
这三件东西,初给人的感觉还是有一眼的,特别是那件青花人物玉壶春瓶,第一眼的感觉并不输给拍出高价的至正型元青花。
接着,孟子涛一一上手鉴赏,发现和第一眼的感觉差的有些多,玉壶春瓶和一只小碗都有问题。
由于孟子涛后到,在他鉴定的时候,其他人都已经看过了。
“宋老板,有没有中意的啊?”宁济笑着问道。
宋鹏微微一笑:“你这东西确实不错,不过我心里却没有低啊,特别是这件玉壶春瓶,难道真的是延佑型元青花?”
宋鹏说的主壶春瓶,内口沿绘一周缠枝花纹,颈部为蕉叶纹及如意纹,腹部主题纹饰为人物故事图,足壁是如意纹。青花色调淡雅,用国产青料所制。图案丰富,主次分明,画工极为老道。
宁济对宋鹏说的不以为意,笑着问道:“宋老板,你觉得它不是延佑型元青花,是不是觉得它太好了?”
宋鹏坦然道:“对,这样的延佑型元青花我以前还真没遇见过。”
“宋老板,不是我说啊,你对延佑型元青花的了解,可能还差了一点。”
“怎么说?”
“那我给你说道一下。”
宁济开始侃侃而谈:“元代青花瓷的用料,首先是从用国产料发生、发展的,一般来说,使用国产料的元青花,也就是所谓的延佑型元青花,它们的青花发色为浅淡青灰如青砖色,上有黄褐色流淌条形状猛铁斑、无锡光、有凹痕,是钴料中高猛与配釉中的氧化铁在高温下的合成物,为国产料高猛低铁氧化钴。”
“到了元代中早期,青花瓷器为影青釉显肥润,多有不规则线纹釉开片,色调淡雅,笔触清晰,绘画洒脱,用笔随意、极简,文人画大写意的味道很足,绘画有花、鸟、鱼、虫、人物等等,器形有瓶、盘、碗、香炉等等,多为中小型器物。这类国产料青花瓷的历史风貌一直沿袭到洪武早期。”
“但在元末明初也出现了一批用国产料绘画的大型重器元青花瓷,画面有象至正时期的龙、凤、花鸟、缠枝牡丹、鱼藻纹、人物故事等等,其风格多为“一笔点画”的简笔画,画风高古,用笔流畅,极具神韵。”
“可以说,这类元青花的纹饰已经是我国瓷画大写意作品的佼佼者,艺术性、时代性都很强烈,犹如一幅幅幽美浅淡的水墨画,有极强的绘画艺术风格。从用笔绘画的老辣程度来看是一批民间老艺人所作。”
“这种画风早于明末八大山人之风范三、四百年,以文化、历史、艺术的角度来看,元代国产料绘画青花瓷具有时代的艺术价值……”
一口气讲了一大段延佑型元青花的历史,宁济也有些口干舌燥,咕咚咕咚连喝了两杯茶,接着说:“说到这里,想必也不用我多介绍了,这件玉壶春瓶之所以使用国产料,还能达到至正型元青花的高度,正是由于它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产品。”(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章 中二青年
听了宁济的解释,宋鹏笑了起来:“不错啊,居然做了这么多的功课。”
宁济哈哈一笑道:“那当然,我也是爱一行才会做一行,不然如果什么都不懂,那不得亏到姥姥家去了。”
“那这件玉壶春瓶,要价多少?”宋鹏问道。
“我说个整数吧,两百万。”宁济举起两根手指。
“两百万?”宋鹏觉得这个价钱有些贵了。
宁济笑道:“两百万真的不贵,不用我说你也应该知道,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的价钱,我这只玉瓶春瓶,你要说胎釉方面可能略有一些不及此器,但画工方面我认为不相上下,相比起来,两百万真心不贵。”
宋鹏笑着摇了摇头:“要真照你这么说的话,你这还是良心价,可不要亏本啊。”
“那到不至于,不过真的是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了,咱们也是老朋友,这事还能骗你不成?”宁济笑容之中带着一丝狡黠。
“呵呵,再说吧。”宋鹏不置可否,他心里是确实没底,一方面是觉得这件东西确实很像是元青花真品,但又觉得花两百万买下来风险有些高,所以想听听孟子涛的意见,不过现在孟子涛还在鉴赏最后一件小碗,所以想等等再说。
见宋鹏这么说,宁济稍稍迟疑了一下,他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也并没有多劝。
过了片刻,孟子涛把最后一只青花小碗放回桌上,抬起头来见大家都看着自己,有些奇怪:“怎么了?”
宋鹏笑道:“想问你看中了哪几件。”
孟子涛呵呵一笑,宋鹏这么问还是比较讨巧的,至少如果有赝品的话,不会得罪人。
“就这三件吧。”孟子涛指出了两只青花盘和一只青花大碗。
宋鹏马上明白了,看来那只玉壶春瓶确实有问题,这让他很庆幸今天和孟子涛一快过来,不然的话他十有**要中招。
要说这三件元青花确实还算不错,属于延佑型中的佼佼者,当然,由于制作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它们的价格也贵不到哪去,孟子涛认为总的估价应该在八万左右。
宁济见大家以孟子涛马首是瞻,当然也听出了孟子涛这番话中的意思,既然这样,他也没有强求,说了三件元青花的售价,价格还算适中。
钟锦贤对这几件东西都没什么兴趣,孟子涛只要了一只青花大碗,剩下两件都让给了宋鹏。
宁济帮大家把东西包好,随即又把剩下两件瓷器收起来准备放回去,不过走了几步,他可能还有些不甘心,转过身说道:“宋老板,这两件东西的来历我不能说,但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至于价钱,你如果想要的话,咱们也好商量。”
“再说吧。”宋鹏呵呵一笑,有了孟子涛的提醒他还买,那他就是十足的傻子了。
大家抱着盒子走了出去,刚出了门没一会,宋鹏就问了起来:“孟掌柜,那件玉壶春瓶到底是哪有问题啊?”
孟子涛微微一笑,接着就把刚才那件玉壶春瓶有问题的地方,一一指了出来。
听了孟子涛的解释,宋鹏不禁感慨起来:“嘿,看来我还是学艺不精啊,以前还听人说,元青花不可能仿到以假乱真的地步,看来也不足为信。”
许多人都认为,现代仿制的元青花不可能仿到乱真的程度,因为从80年代至今没有资料证实过还有苏麻离青料,即使这种元代用的青花钴料至今还有,仿制的元青花也不太可能有真元青花的气氛。
如果在没有看到那块元青花瓷片之前,孟子涛也认同这句话,现在他不得不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好在先前那样足以乱真的元青花,到目前为止就只发现过那么一件,具体是因为制作人已经收手了,还是别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孟子涛笑道:“你说的这句话是对至正型元青花来说的,到也不能说它不对,到目前为止,也确实没有发现过一件能够以假乱真的整器,至于延佑型,由于它使用的是国产料,仿制要求就没有那么高了。”
“如果是至正型元青花,我也买不起不是。”
宋鹏呵呵一笑,接着问道:“孟掌柜,接下来你们准备去哪里?”
孟子涛回道:“准备先去把东西放好了吧,就我们这样大包小包的,也买不了什么东西了。”
上午逛了几个小时,他们收获颇丰,原先还有大军帮忙,现在大军去跟踪那个人了,刚刚又多了两件东西,大家都已经快没地方拿了。
“行,我也有些事情要处理,咱们有时间再联系。”
“好的。”
由于他们的车都停在一个停车场,于是又一起去取车。
正当一行人快要走出市场的时候,不远处忽然有人朝他们喊了一声:“鹏哥。”
大家回头看去,发现是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他肩上挑着担子,看模样应该是个刚收摊的小贩。此时,青年脸上堆着笑容,看向宋鹏的眼神,就好像饿了几天的狼一样,绿油油的泛着光。
宋鹏嘴角抽搐了一下,对着宋科林说道:“宋成怎么又来摆摊了?”
宋科林说道:“我哪知道,他一天到晚神出鬼没了,连他爹妈都不知道他的行踪。”
“得,今天看来又要出点血了。”宋鹏有些头痛。
宋成个子不高,估计只有一米六出头,肩上虽然还挑着担子,跑起来的速度却不慢,在人群里钻出钻进的,没一会就跑到了大伙跟前。
“鹏哥,好久不见了。”宋成笑嘻嘻地打了声招呼。
宋鹏数落道:“我说宋成,你难道就不能做一些稳定点的工作,找个公司上班也行啊。一天到晚就知道往外面瞎跑,你爹妈早晚要被你气死!”
宋成大手一挥,一脸霸气地说:“嗨,我可是注定要赚大钱的命,怎么可能给别人去打工?”
宋鹏一脸鄙夷地说:“你就接着吹吧,好好的便利店都做不下去,你还做的好大事?”
宋成摇头晃脑地说道:“一开始不是做的好好的,关键总有刁民想要害朕,能有什么办法?”
孟子涛他们听了觉得想笑,这家伙就一中二青年吧。
宋鹏太了解自己这个快要出五服的堂弟的德性了,因此也懒得跟他啰嗦,直截了当地说道:“行了,你就说你想干嘛吧,别跟我说就想过来打声招呼啊!”
“知我者鹏哥也。”宋成眼睛笑得都快眯成一条缝了,说道:“这里人多,咱们先找个安静的地方,我告诉你啊,这回我可是去掏了一个老宅子,搞了好多好货色。”
“既然这样,那你还来找我干嘛?”宋鹏没好气地说道。
宋成一拍大腿:“嘿!说起来我就来气,他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