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孟子涛是打算联系何婉奕,既然遇到宋鹏不坐一会也说不过去,于是就答应了。
等孟子涛一行说说笑笑的走出了古玩店,有些错愕的令尹云回过神来,连忙叫住了刚才和宋鹏一起进来的那人:“仨哥,那年轻人是谁啊?也是同行吗?”
仨哥回道:“你刚才没听说吗?他是陵市人,我哪知道是哪位,至于是不是同行,应该**不离十吧。对了,那只梅瓶你卖了多少钱?”
“29万。”令尹云老实回道。
仨哥说道:“这个价钱可以呀,就算运气不好,也吃不了几个亏。”
令尹云苦笑道:“关键我还卖了一件青花盘给他,我担心那玩意是件好东西。”
仨哥有些疑惑地问道:“你这还能有什么好东西?”
“不是,是那堆里面挑出来的,有缺。”令尹云指了指那堆东西。
“那你卖了多少?”
“八百块。”
仨哥说道:“行了,八百块也不少了,你那堆东西全部也要不了几个钱吧?反正都赚了,东西也不可能要回来,你就别自找烦恼了。”
令尹云很是苦恼:“哎,我也知道,可是不搞清楚,心里实在不踏实。仨哥,麻烦你帮忙打听一下吧,求求您啦!”
见令尹云向自己连连作揖,仨哥也不好意思回绝:“我去跟你打听一下,这总行了吧。不过要是你看漏了,可别哭爹喊娘的。”
“你放心,那肯定不会,回头请你吃饭……”
话分两头,宋鹏是本地人,对周边比较熟悉,走了没一会,就带着孟子涛和大军来到一家门面比较古香古色的茶馆前。
三人正准备进去,不远处一家古玩店前,有个男子突然就“嘭嘭嘭”的使劲敲起了门来,引得周围的人都看了过去。
男子边敲门边提高了嗓门喊道:“杜同泉,你给我开门!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里面!混帐东西,坑人都坑到我的头上来了,亏我还当你是朋友,连铁哥们都骗,有你这样的人吗?你特么就是一畜生!”
过了片刻,屋子里还是没什么动静,男子就对着跟在后面的两位农民工打扮的汉子说道:“砸,给我把门砸了,有什么事情算我的!”
两个汉子一开始还有些犹豫,不过在男子高报酬的诱惑下,还是同意了,扬起手里的大铁锤就朝门上“哐当哐当”砸了起来。
就算这样砸,里面还是没有人出声,也不知道是真的没人,还是对方心虚。
在两把大铁锤的作用下,那扇门马上就光荣了,嘭的一下被砸了开来,接着男子就冲了进去,片刻后,传出来了激烈的争吵声……(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四章 倒霉的杜同泉
宋鹏说道:“咱们进去吧。”
孟子涛听到那边传来的吵架声这么激烈,说道:“不会出事吧?”
宋鹏说:“应该不会出什么事,况且,这段时间去杜同泉那讨债的多了去了,有些人都拿刀出来了,他也活到现在了。而且,管理处马上就会有人赶过来。”
孟子涛听了这番话,好奇心大盛,问道:“这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咱们进去再说吧……”
问服务员要了一个包间,宋鹏点了单,接着刚才的话题:“具体的事情,我还真不太清楚,我只知道杜同泉开店有五六年了吧,以前做生意也没出过什么岔子,不知道为什么,最后一两个月,突然有好几个人去找他,说东西有问题。”
“这家伙也不为自己辩解,基本上默认了,但要他还钱,他一分钱都拿不出来。于是,一些人就准备拿他店里的货抵,但店里的东西都是赝品,根本不值钱,又有人想去他家抢东西,但去了才知道,房子早卖了,妻子离婚带着孩子走了,老爹老妈都乡下去住了,只剩下他一个人天天住在古玩店。”
听到这时,孟子涛说道:“这样看来,他应该是出了什么事情了吧?”
宋鹏说道:“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应该是倒霉打眼巨亏,不过他也不说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那还有什么原因?”
“谁知道,我跟他不太熟悉,只是在他那买过两次东西,但因为都不太满意,最后就没去了。反正现在说什么的都有,也有人说杜同泉是故意这么做。”
说到这,服务员已经拿着茶具过来了,宋鹏也就不再说这个话题了。
宋鹏笑着说道:“这里的茶艺师很不错,要不咱们先请她来展示一次茶艺?”
孟子涛笑着说好。
先前点单的时候,宋鹏介绍说,这里的青茶很不错,至于青茶是什么茶种,简单来说乌龙茶就是青茶。
宋鹏问了孟子涛的意见,点的是大红袍,还介绍说,这里的大红袍是市面上数一数二的品种了。
大红袍最适合用紫砂小壶来冲泡,配上几个白瓷小杯,就能将大红袍的岩韵发挥的淋漓尽致,这里也是这么准备的。
茶艺师向大家优雅地行礼之后,就开始进行正式的茶艺部分,首先是叶嘉酬宾,用茶则将茶叶从罐中取出,放入茶荷供客人欣赏。
孟子涛放眼望去,只见茶荷中的大红袍,外形匀整卷曲,油润有光,嗅之即有甜香之味,和舒泽送给他的不相上下,确实算得上是极品大红袍。
等大家赏茶之后,茶艺师接着展现自己的茶艺,孟臣沐淋、乌龙入宫、悬壶高中、重洗仙颜、若琛出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等,期间茶艺师出众的气质,优美的动作,让大家赏心悦目,陶醉其中。
茶艺最后一步为敬奉香茗,茶艺师将分好的茶汤,放在木制茶托上,敬奉给在座的客人,请大家细细品味。
孟子涛端起茶杯,只见茶汤为橙黄色,好像一块美玉,让人不忍入口。之后入得口中,醇厚回甘,那滋味有如喝到了琼浆玉液一般,回味无穷,喝过之后,忍不住赞叹一声“好茶”。
其实,真要说起来,孟子涛觉得舒泽送给他的茶叶,肯定是要比这里的要好一些,但论感觉,却是在这里要比在家里好,说到底,还是因为茶艺师精湛的茶艺加分的缘故。
本来,孟子涛对茶道不精通,也没有学的想法,今天这一幕,却让他对茶道起了兴趣,想着,自己平时是不是也要研究一下。
但话又说回来了,之前欣赏罗岳宁展现的茶艺,却没有这样的冲动,看来关键还是人的因素。
这么一想,孟子涛又觉得自己可能是一时心血来潮,还是等以后平静下来,如果还对茶道感兴趣再来学习吧。
欣赏了一次茶艺,大家觉得也就差不多了,于是屏退了茶艺师,边品茶边聊天。
过了片刻,宋鹏听到敲门声,就让人进来,原来是刚才的仨哥。
宋鹏先做了一下介绍,原来此人外号小仨,是泉城古玩界比较有名的一位掮客,路子比较广。
另一边,小仨得知孟子涛是郑安志的关门弟子,相当的惊讶,多少也有些兴奋,因为他是郑安志的忠实粉丝,连带着对孟子涛也相当的客气,当然,客气也有他认为名师出高徒的原因在内。
“小仨,你怎么现在才来,我们茶都已经喝过几轮了。”宋鹏问道。
小仨笑道:“我看热闹去了。”
宋鹏问道:“杜同泉那?”
小仨有些兴奋地说:“是的,刚才可真够热闹的,杜同泉今天总算发飙了,和人打了起来。”
宋鹏闻言有些好奇:“杜同泉以前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吗?怎么今天居然动手了?”
小仨说道:“具体的我也没不太清楚,好像是因为杜同泉这个朋友导致他打了眼,亏了不少钱的缘故吧。”
宋鹏若有所思:“难道杜同泉之所以到这个地步,确实是因为打眼的缘故?”
“可能吧,不过他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对谁错,咱们外人哪会知道?就当一个乐子看看呗。”
看着小仨兴致勃勃的模样,宋鹏笑骂道::“你小子还是一个德性,看到打架就喜欢凑过去,小心下回被别人给打了。”
小仨笑道:“我小仨纵观热闹几十载,还没有出过这种纰漏呢。”
“要记得一句老话,小心使得万年船。”宋鹏笑着摇了摇头。
说笑了一会,小仨对着孟子涛说道:“孟掌柜,冒昧地问一句,刚才您是不是从我朋友那买了一只有缺的青花瓷盘?”
孟子涛点头道:“确实,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没有!”小仨连忙摆了摆手:“孟掌柜您不要误会,咱们这行既然东西都卖出去了,就算卖漏了,也没有再要回来的道理。主要是我朋友想知道,那件青花瓷盘是不是一个漏?”
小仨态度坦荡,孟子涛回的也直接:“确实是个漏。”
宋鹏一听来了兴趣,连忙求孟子涛把东西拿出来欣赏一下,等他看到实物之后,眉头就开始皱了起来,嘴里一直嘀咕着。
“这玩意儿有点怪啊,看起来正不正,邪不邪的,想不通,实在想不通。”
小仨也是一样的见解,有些不明白,孟子涛为什么说它是漏。
宋鹏苦笑道:“孟掌柜,你还是说出答案吧,我们真看不出来。”
孟子涛笑着说:“你们可别忘记,全世界可不止咱们国家烧青花瓷。”
宋鹏诧异道:“你是说,这是外国烧的瓷器?可是我怎么觉得跟咱们国家的瓷器差不多啊,连纹饰都一样,难道是东瀛做的?”
孟子涛笑着摇了摇头:“你忘记还有朝鲜了,当时还是李氏朝鲜。据记载,明朝会派大臣去李朝选拔工匠,第一名会被带回咱们国内为皇宫制瓷,合同期为三年,三年之后重新选拔。”
“当时李朝的工匠到了咱们国家,会照着咱们的烧瓷工艺来制瓷,纹饰、釉色等也要依照宫中的要求来制作。三年过后,工匠从京城回到李朝,便把咱们国家的烧瓷技术带回去,由此做出来的瓷器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
“在明朝初期,李朝的青花瓷纹饰,基本都是按照咱们国内的标准来制作的,直到后来才有了自己的特点。”
听了孟子涛的解释,宋鹏和小仨都恍然大悟。
宋鹏恭维了一句:“孟掌柜的知识可真够渊博的,我相信不少人连李朝瓷器长什么样都不太清楚。”
孟子涛谦虚地说:“关键还是我师傅那资料多,我这人又有些喜欢看看小众类的东西。”
“所以说,还是名师出高徒弟啊。”小仨呵呵一笑,接着问道:“孟掌柜,冒昧问一下,李朝青花瓷是什么价值呢?”
孟子涛到没有隐瞒,当听说这件缺了肉的李朝青花瓷盘,居然也能值二十万左右的时候,宋鹏和小仨都显得很惊讶。
孟子涛连忙解释了一下,免得把他们误导了:“这也是有原因的,毕竟李朝早期的青花瓷比较少,精品流传于世的更不多,物以稀为贵,才有这样的价值。”
宋鹏比较认同这番话,正想开口,他的手机突然响了,一接电话,坐在对面的孟子涛,都听到了手机里传出来的声音。
宋鹏无奈地说:“我说堂哥,你的声音能不能小一点,我又不是聋子,听不见。”
“老弟,真的十万火急啊,我看到一套十分出色的红木家具,已经谈好了价钱一百万,不过我只带了五十万,你快帮忙救救急吧。”
“什么!你又去买红木家具了?我告诉你,这钱我是不会给你的,你就死心吧!”
“哎呀,老弟,你就放一百个心吧,这次的家具肯定没问题啦,我是通过阿宽找的人,一点问题都没有。”
“你上回也是这么说的,结果呢,还不是买了一堆破烂回来!我上回就告诉你了,已经没有下次,现在你又来搞什么?”(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五章 自杀
“老弟呀,我也知道我以前确实在古玩方面浪费了不少钱,但我现在已经痛定思痛了,我这两个月不一直都在给自己充电嘛。”
“嘿!”宋鹏直接回了一声冷笑:“两个月,你就敢对百万价值的家具下手,一年之后,你是不是要买千万的古玩了?”
“哎,你这么不是强词夺理嘛,我也是见这些家具不错,所以才会入手,这段时间,我有乱花钱吗?行了,他们催我了,你就说到底借不借吧。”
“不借!”宋鹏一口回绝。
“那行,我问老幺借去。”
“你敢!”宋鹏咆哮了一声:“宋科林!你要把大伯气死才甘心吗?”
宋鹏的话把他堂哥也气着了:“你这说的什么话,哦,我买古玩就要气死我爸?难不成,我就只有打眼的命!我告诉你,这家具我还非买不可了!”
宋鹏也想丢下一句,爱咋咋滴,但此时他还没有因为愤怒丧失理智,想到大伯,他就不能让堂哥吃大亏,只能稍稍压下心中的怒火:“你现在在哪?”
“你问这干嘛?”
“还要不要钱?”
对方嘀咕了一句,报出了一个地址,还让宋鹏快一点。
挂了电话,宋鹏对着大家苦笑了一声:“也不知道前辈子做了什么孽,摊上了这么一个堂哥。”
小仨说道:“说不定这回真没打眼。”
宋鹏冷笑道:“他有多不靠谱你难道不知道啊,居然还威胁我去找老幺借钱,他的钱是能借的吗?要不是看在我大伯的面子上,我都不想理他!”
说到这,宋鹏对着孟子涛说道:“孟掌柜,一会方便的话,能否帮忙掌眼,我对家具懂的实在不多。到也不远,就在郊区,到那大概坐四十分钟车。”
孟子涛点头道:“好的。”
“谢谢,那咱们现在出发吧……”
宋鹏亲自开车,带着孟子涛和大军前往宋科林说的地方。
到了地方,宋鹏跟路人打听了一下,来到一家民居前。宋鹏上前敲了敲大铁门,马上院子里就有人喊道:“谁呀!”
“宋科林在里面吗?”宋鹏大声问了一句。
“你等一下。”
半响,就有人过来开了门,宋鹏也见到了站在院子里的堂哥。
孟子涛跟在后面,感觉却有些不太好,因为他总觉得开门这位看自己等人的眼神有些不怀好意。
对于自己的第六感,孟子涛还是挺相信的,因此也警醒了起来。
走进院子,孟子涛打量了一下宋科林,六十多岁有些胖呼呼的,看起来面善,和他先前想的样子不太一样。
宋科林先给大家介绍了一下,主人叫罗四,是个三十来岁的青年,留着一个小平头,眼神有些犀利,另外一个开门的,说是他的表弟。
但孟子涛觉得,两人的相貌一点都不像,是不是表兄弟还真不好说。另外,罗四给他的感觉更加不好,而且身上还带着一股子煞气,实在不像是什么好人。
“好了,现在人来了,总可以给钱了吧?”可能是等的时间长了,罗四的态度有些不太耐烦。
宋鹏笑着说道:“不瞒你说,我对我堂哥的眼力是不太认可的,能不能让我们先看一下,如果东西没问题,那我们肯定立马给钱。”
宋鹏提出的要求很正常,罗四也不好反对,嘴里嘀咕了一声“麻烦”,就指着旁边一张八仙桌,说道:“你们先看下这张桌子,等会我再带你们去屋里,还有一个柜子。”
宋鹏向孟子涛点了点头,接着孟子涛就过去打量了起来。
期间,宋鹏也问了一下东西的来历,罗四说东西以前是地主家的,后来分地主的时候,桌子和立柜分给了他家,就留到了现在。
对孟子涛来说,什么来历故事连参考都做不到准,东西的真假,靠的是自己的眼力以及异能。
方桌依体型大小可称为八仙、六仙或四仙桌。虽非单一用途,但常为餐桌使用。其名显然与可供围坐人数有关。
此桌为一腿三牙设计的变体。一腿三牙,也就是一条腿与三块牙子相接的设计,可能是最早期的方桌形式,其来源是受古代建筑大木梁架造型与结构的影响。现例略去安在桌面下四角的角牙,罗锅枨也不伸高上贴牙子,比基本式设计更觉轻盈,可视为晚明一腿三牙的改良版。
桌面以标准格角榫造法攒边框,打槽平镶三板拼接的面心,下装三根穿带出梢支承,二根出透枨。抹头亦见明榫。边抹线脚上舒下敛起窄平线,下加压阔边线的垜边。圆材腿足内缩起侧脚,上以双榫纳入桌面。腿足间装一木连做牙头的牙子,起灯草线,牙头出小委角。下安罗锅枨。
从制作的工艺来看,这张八仙桌有明晚期作品的特点,油乎乎的桌面,可以明显看出黄花梨特有的鬼眼。
孟子涛对八仙桌有了判断,接着就让罗四带着去屋里看柜子。
罗四指了指左前方靠墙的一个立柜:“就是它了,你慢慢看吧。”
于是,孟子涛走到立柜前仔细打量起来。
这立柜是一件透雕家具,流行于清朝,整体造型线条简洁,映衬繁缛透雕,两相益彰,透亮明净,深受拥戴。三面透雕立柜,空气流通,宜于放置书籍,光线穿透,打阴影于柜内工艺品,别具意趣。
正当孟子涛在鉴定的时候,宋鹏小声地问自己的堂哥:“这人是谁介绍给你的?”
宋科林眉开眼笑地说:“我听本海说这里有老东西卖,我就过来看看,没想到还真有好东西。”
“本海?”宋鹏想起了那个一副黑框眼镜,眼神有些阴沉的相貌,不禁皱起了眉头:“你什么时候又和他接触了?不知道他这人品行不好,有人都在他手下吃过亏吗?”
宋科林不以为然:“我看是以讹传讹吧,他这人看着有些吓人,其实还是挺好说话的。”
宋鹏劝诫道:“老话说的好,相由心生,你下回给我注意了,别给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宋科林说:“你就是太小心,事实上哪来那么多坏人?你看,要不是本海的话,我哪有机会遇到这些东西?”
宋鹏说:“是真是假还不知道,你先别下结论。”
宋科林暗自撇了撇嘴,觉得自己这个堂弟什么都好,就是疑心病太重,明明自己占了便宜,还要怀疑,这么做人难道就不累吗?
“对了。”宋鹏突想到了一个问题:“桌子和柜子不在一起?”
宋科林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