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捡宝生涯-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温韦一脸憋屈地说道:“这事我简直都不知道怎么说了,硬要说的话,只能以阴差阳错来形容……”

    原来,这只笔筒的前任主人是鲁温韦的一个朋友,鲁温韦以前为了这只笔筒还求过朋友几次,不过他那位朋友一直没有答应。

    鲁温韦对此也很遗憾,不过朋友不答应也没办法,于是就让朋友哪天想要转让的时候,就给他打电话。

    就这样,一直到今天,他的朋友都没有给他打过电话。

    鲁温韦接着说道:“所以,我今天看到这件东西的时候,还觉得挺奇怪,是谁制作了一只一模一样的笔筒,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我还猜想,是不是使用翻模类似的工艺做出来的。”

    “我说老鲁,你就没往真品方面想过?”王之轩问道。

    “当然想过啊,不过,我那朋友为人非常固执,我觉得他肯定不可能把笔筒卖掉,而且如果是真品,黑子应该也不至于就那么放在摊位上吧。没想到黑子那家伙也是个二百五,根本不知道‘眉公’是谁,还以为是清代的一个文人。”

    说到最后,鲁温韦即懊恼,又气愤。

    大家都感觉很是好笑,不过鲁温韦既然来了这里,想必黑子应该也知道这只笔筒的真实价值了,估计郁闷的要吐血。好在,黑子还不知道黄玉的事情,不然,来找孟子涛拼命的心都有。

    这时,孟子涛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鲁老师,既然你那朋友不会把东西卖掉,那这只笔筒是从哪来的,不会是件赃物吧?”

    “哎!”

    鲁温韦叹了口气,显得很悲伤:“你放心,这并不是赃物。这只笔筒之所以流落在外,是因为我那位朋友上个月前出车祸去世了。他有个孙子不学好,只知道打游戏,没钱了,就拿些东西去卖。”

    “我朋友去世的时候,这只笔筒就放在他的桌子上,他并不知道笔筒的真实价值,随手拿了就去卖了换钱,正好被黑子看到了,就花了几百块钱买了下来。这事,也是我刚才冒昧打了个电话,才知道的。”

    听说是这么回事,孟子涛他们不禁面面相觑,这种事情他们还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不过,他们都是古玩爱好者,想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最后万一也成了这种结局,心里都觉得有些悲哀。

    沉默了一会,鲁温韦就开口道:“小孟,你是什么想法?”

    孟子涛喜欢文玩,现在他手上又不缺钱,这只笔筒就想自己收藏,想了想,他就摇头道:“抱歉了鲁老师,这只笔筒我实在不想转让。”

    鲁温韦伸出手比划了一下,直截了当地说道:“二十二万,怎么样?”

    孟子涛苦笑一声:“鲁老师,您出的价钱确实很高,但您也知道我喜欢文玩,而且手里一直没有拿的出的藏品,还请您能体谅一下啊!”

    既然有钱了,孟子涛的内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不提他的爱好,首先一点,他既然进入这一行,手上总要有几件拿的出的藏品才行,不然你跟别人说自己是行里人,手上却一件看得上眼的藏品都拿不出来,别人心里会怎么想?

    正因为这样,再加上内心之中的喜爱,孟子涛才不想放弃这只笔筒。

    鲁温韦说道:“小孟,说实在的,如果是别的东西,我也就不求你了,但这是我朋友的珍藏,而且我也求了好长时间了,如果就这么失之交臂,我一辈子都会懊恼的,你就行行好,让给我吧。”

    说完,鲁温韦还郑重地向孟子涛作了个揖。

    鲁温韦都说成这样了,让孟子涛心里倍感压力,他看了看桌子的笔筒,心里真的很为难,到底答应还是不答应。

    这时,王之轩开口道:“我出个主意怎么样?”

    “什么?”两人连忙向王之轩看了过去。

    “很简单,以物换物嘛。”王之轩笑着说道。

    孟子涛眼神一亮,他之所以觉得为难,说到底还是因为手里缺一件拿的出手的东西,而且这只笔筒是他捡漏得来的,颇有意义,说出去还能显摆一下。如果花大价钱购买,也就没有这层意思了。

    但现在如果换成以物换物的办法,意义还在,而且还能多出一些谈资。既然有这种好处,他想都没怎么想,就答应了下来。

    鲁温韦想了想,觉得这么做到也不错,他点头道:“可以,不过有些话咱们可得说在前面,我的那些藏品,可不是什么都能拿来换的。”

    孟子涛笑眯眯地说道:“那是当然,到时咱们肯定得协商解决嘛。”

    鲁温韦说道:“行,那咱们现在就去我家。”

    王之轩笑着说道:“我说老鲁,你急什么急啊?东西又不会飞了,咱们先坐一会,聊聊天,等天亮了再到你那去。”

    鲁温韦一想也是,这会过去,家里也有些不太方便,于是就安心坐了下来。

    接着,王之轩就去把茶壶、茶杯拿了出来,准备烧水泡茶。

    这个时候,鲁温韦就盯着桌子上的青花瓶看了起来,没一会,他的脸上就升起了疑惑的表情。

    王之轩笑着说道:“老鲁,是不是看出一些门道来了?”

    鲁温韦抬起头来,皱着眉头问道:“这瓶子有些像是去年那一批的工艺,但水平可要高上许多啊,你从哪里搞来的?”

    王之轩笑道:“你这不是问的废话吗,今天什么日子,你说我从哪搞来的。”

    鲁温韦干笑一声,说:“你有没有问卖家,这是从哪来的?”

    王之轩有些哭笑不得:“我说老鲁,你今天怎么尽问些外行话啊,你觉得我有可能会问他东西从哪来的吗?”

    鲁温韦拍了拍脑门:“我这不是因为紧张吗?”

    看着两人的对话,孟子涛和程启恒都是一头雾水,程启恒忍不住问道:“王叔,你们说的到底是什么事情啊?”

    王之轩说道:“说给你们听也行,不过这事可千万别传出去,听没白没有?”

    见王之轩说的严肃,两个年轻人都郑重地点头称是。

    王之轩接着说道:“说这事之前,你们先看看这只花瓶。”

    两人照着王之轩所言,一一上手仔细观察了一番。

    这是一只梅瓶,通体青花装饰,肩部饰缠枝莲一周,腹部绘葡萄纹,线条流畅,近足处绘“壬”字云纹及波涛海水纹,底足内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楷书款。

    等两人把梅瓶看过之后,王之轩就开口说道:“你们对这只梅瓶有什么看法,小程你先说。”

    程启恒想了想,说道:“怎么说呢,我刚开始看,觉得这只梅瓶无论从器型、胎釉、青料还是做工方面,都跟真品很像,但细看之下,还是和真品有些距离,特别是重量,和真品差距很大,一般有经验的人,很难上当吧。”

第三十八章 仿青料

    程启恒的话音刚落,鲁温韦撇了撇嘴,说道:“嘿,你说的轻巧,你以为谁都像你那样,有个好爷爷,家里藏着不少成化真品,时不时就能上手摸一摸?如果有你那样的条件,别说你了,就算傻子也知道重量不对。”

    王之轩听了无语道:“我说老鲁,你说话能不能改一改,好好的话到了你嘴里,就变了味,好像要跟别人吵架似的。”

    鲁温韦对此不以为意:“我这人说话就是这样,知道的人自然知道。其他人随便他怎么想,我又不靠他吃饭!”

    三人暗自摇了摇头,要说,鲁温韦这人水平什么的都不错,就是说起话来实在太冲,只要他认为对的事情,一点都不顾着别人的面子,让人很是不喜。他因为这事,和别人起过无数次争执,却就是不改,脾气倔得跟头驴似的。

    孟子涛有时候也觉得鲁温韦这人运气实在不错,这样的脾气,居然没有挨过别人的揍。

    不过,正因为鲁温韦谁都不买账的性格,再加上他在文玩上的水平确实很高,还在古玩协会当了一名理事,在某些时候充当裁判的角色。

    知道鲁温韦的脾气,程启恒只是有些尴尬,并不着恼。

    王之轩也不去管他,转过头,问孟子涛道:“小孟,你觉得怎么样?”

    孟子涛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对瓷器并不在行,只能看出这只梅瓶的胎釉有一些不对劲,而且画工方面,好像达不到真品那种意境,至于其他就不行了。”

    虽说他使用异能确实能够准确的判断出东西的真伪,但对于一些不了解的东西,理由就说出不来了。这在自己淘宝的过程中没关系,像现在这种场合,当然也只能照着自己的水平直说,不然问什么原因,总不能老是说靠直觉吧?

    不过,此刻他心里也想着,既然自己现在记忆力上升不少,自己以后干脆死记硬背一些鉴宝知识,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了。

    王之轩对孟子涛的话并不意外,术业有专攻嘛,他又问道:“小孟,你觉得这只梅瓶最厉害的地方在哪?”

    孟子涛盯着梅瓶看了片刻,有些迟疑地说道:“最厉害的地方,应该是这个青花的发色吧,看起来和我在博物馆见过的平等青发色,基本没什么差别,也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平等青亦称“陂塘青”,是明代成化到嘉靖中期瓷都青花瓷器使用的主要色料。平等青含铁量较少,烧成后,色泽淡雅、清丽而明澈、晕散不严重,呈色淡雅青亮,与浓重青翠的苏麻离青截然不同,成为这一时期青花瓷的特色。

    只不过,因为嘉靖时期,一场民间影响浩大的仇杀,使得平等青的来源都断绝了,从此成了绝响。

    说起来,因为一些原料的枯竭,以至于在今天,对古瓷的仿制就非常困难,无论怎么样,多少会有一些差别。

    比如说,釉色的仿制取决于釉料的产地和配方,不论是青花的钴料,还是釉里红的铜料等,不同时期的产地和配方也有差别。

    以青花瓷的钴料为例,从元代的苏麻离青到明初的石子青,再到成化的平等青、嘉靖万里的回青、天启崇祯的珠明料,最后到清中晚期的洋蓝等等,都因产地的不同而呈色效果各异。

    随着很多原料的消失,今天已经仿不出那一时代真品的效果。当然,釉水的稠稀比例和上釉方式也影响着最终的呈色效果。

    因此,到目前为止,孟子涛都没有听说过,有人能够仿制的出来,和平等青相差无几的效果。

    所以,眼前这只梅瓶上青花的表现,就不得不让孟子涛觉得惊奇了。当然,这也可能是他眼力的问题,或许对王之轩他们这样的高手来说,看出来应该非常简单。

    程启恒接过话道:“是啊,我也从来没有见过仿制的这么出色的平等青,这是哪个人做出来的?”

    鲁温韦嗤笑一声:“你这不是废话吗?如果知道是谁研究出来的,我早上杀过去,啐他个狗ri的了。”

    王之轩说道:“这种青料我们也不知道是谁研究出来的,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很可能是来自于一个神秘组织。”

    接下来,王之轩就把知道的事情说了一遍。

    原来,去年春天的时候,古玩街有个古董商不知从哪里进一批仿成化的青花瓷,而且同样也是使用的这种仿平等青的青料,只不过效果要差上一些。

    这个古董商也是运气不好,准备出货的时候,买家居然找了王之轩来掌眼,然后就看出了这批货的问题。

    本来,市场上出售仿制瓷器也没什么,但像他这样进了一批货,而且还都准备当真货卖,如果真给他做成了,那可是价值好几千万的事情。真要事发了,那陵市的古玩界可就出名了。

    这种事情,王之轩做为古玩协会的副会长当然得处理,于是就上报了古玩协会,大家一商量觉得这事要严肃处理,而且还得把制作这批瓷器的人找出来。

    实在是这种仿平等青料太逼真,如果流传出去,很容易对古玩市场做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到时说不定会引起相关种类的瓷器价格大跌,大家为了各自的利益,出手当然毫不含糊。

    但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制作这批瓷器的人,虽然水平不错,但他根本没有研究出釉料配方的实力。至于这些釉料,其实是别人卖给他的,而且他也不知道对方是谁。

    听到这,程启恒就说道:“扯的吧,如果他不知道对方是谁,那他又是怎么知道有这种釉料的?”

    王之轩摇了摇头道:“不,最后调查的结果证实,他确实没有说谎。至于他为什么知道这种釉料,完全是别人送上门来的,一开始他也不信,等他试验过后,他才相信对方说的是真的,然后才答应了对方的要求。”

    “什么要求?”程启恒好奇地问道。

    王之轩说道:“他花钱买釉料,等作品卖出之后再分成。”

    “研制青料的人还真够小心的,而且这确实不失为一种好办法!”程启恒稍稍一想,就明白了这么做的好处。

    自己烧制瓷器,目标比较大,这么做可以把被找到的风险降低到最小,钱又没少赚,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神秘就代表了未知,谁知道对方到底是什么人,会不会使用一些非常手段?这样,那些合作者害怕报复,当然也就不敢不付钱了。

    王之轩说道:“这对咱们这些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更何况,对方还在不断改进青料的配方。就像去年,青花发色还没这么逼真,今年相似程度却已经超过了九成,照这么下去,早晚有一天,会被他们研制成功的。”

    “而且,这些人的心思还都放在歪门邪道上,很可能会给咱们古玩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

    在坐的都是行里人,这件事情跟他们息息相关。因此,听了王之轩的话,大家的心情多少有些沉重。

    片刻后,孟子涛开口说道:“王叔,其实您也不用这么担心,毕竟仿制古瓷,青料只是一个因素,另外,还有许多因素需要克服。而且研究这种东西,越到后面越难,想要真正研制成功,我觉得短时间内应该很难成功。”

    程启恒接过话道:“确实,仿制古瓷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系统工程,轻易不会那么容易成功。你们想啊,就清三代那会,多少能工巧匠都没有仿制出一件一模一样的明代那几个时期的瓷器,现在怎么可能会那么容易实现?”

    王之轩呵呵一笑道:“你们说的对,对这件事情,我确实有些杞人忧天了。不过,老话说的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们也不能大意。”

    孟子涛和程启恒都点了点头。

    接下来,王之轩就给两人讲了几个鉴定这种仿制青料的要点,最后他感慨了起来:“也不知道研究青料的人到底是谁,居然这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把以前几个有问题的地方给弥补了,以后你们如果遇到这类的仿制器,千万要注意一下。”

    两人表示明白,不过孟子涛觉得釉料的变化应该不会这么快,就算有新品出现在市场上,估计最早也得明年了吧。

    这时,鲁温韦问道:“我说王掌柜,这东西你到底在哪个人那里买的?照理说,对方花了大价钱,也不可能会拿到这里来卖吧?”

    王之轩说道:“我是在小强那里找到的。”

    大家马上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这小强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之所以叫他小强,只不过是说的好听一点,至于小强的真实含义,想必大家都应该明白。

    小强这人比较贪财,为了赚钱,什么货都收,其中不乏赃货。

    因此,大家一听说这只梅瓶是从小强那买的,马上就猜到,这只梅瓶的来历很可能不那么光明。

第三十九章 剔红印盒

    在正一轩喝茶聊天一直到了天亮,大家就去找个地方吃了顿早饭。随后,孟子涛就拿着东西跟着鲁温韦去了他家。

    鲁温韦住的地方是陵市的一处高档小区,名叫季景雅苑。

    季景雅苑虽处闹市,但闹中取静,周边生活设施齐全,又离市中心很近,在陵市很有名,许多人都梦想在那里拥有一套房子。房价当然不便宜,在陵市是最高的那一阶梯,因此这里也是陵市富人们的小区。

    孟子涛跟着鲁温韦走向了别墅区,欣赏着小区里优美的环境,心里升起了也想在这里拥有一处物业的想法。因为除了环境好,这里面住的人,不是有钱就是有势,符合他结交人脉的想法。

    马上,孟子涛心里就自嘲一笑:“我这样是不是功利心太重了,怎么什么事情都会想到结交人脉上,不说这不符合我的本心,老是这样也太累了一些。”

    孟子涛也知道自己内心的这种偏执,和卢长代的威胁有关,担心卢长代得知了实情后报复他。但再这样下去,太累不说,自己的性格都有可能改变。因此,他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不就是卢长代嘛,如果真来报复我,大不了我搬到别的城市去卧薪尝胆,早晚有一天,我会把他踩在脚底下。”孟子涛紧了紧拳头,暗自发誓。

    “小孟,想什么呢?”

    孟子涛听到鲁温韦的话音马上回过神来,发现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一座小型别墅前。

    孟子涛左右打量了一番,赞道:“鲁老师,您这里还真不错,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鲁温韦有些得意地笑了笑:“不错吧,说起来,我当初买下这里的时候,手里没钱,还卖了几件心爱之物,当初我家那位还埋怨我浪费钱,现在嘛……呵呵!”

    季景雅苑建成于五年前,虽然当时的房价就不便宜,但谁也不会想到,短短五年时间,房价会涨成现在这个样子,比当初高出了几倍。对于这样的高回报率,鲁温韦当然有理由得意。

    孟子涛笑着恭维了几句,让鲁温韦心情大好,两人边说边笑地走进了屋内。

    进了屋,孟子涛也没有客气,就直奔主题,鲁温韦点头表示同意,就让孟子涛在客厅等一会,他则去拿几件合适的东西过来。

    孟子涛喝着茶,打量着屋内的环境,心想,就算不提人脉,住在这里也不错。可惜,这里的房子都是有主的,就算有人要卖,没什么渠道也轮不到他。再说了,他手上一百多万看着挺多,但别说别墅了,在这里连三居室都买不起。

    坐了一会,鲁温韦就拿着三只锦盒走了回来,并放到孟子涛面前的茶几上。

    鲁温韦把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