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游龙-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趁此机会,李翊想抓紧了解一下情况,以便平叛时甄别对待。

    “哼!不瞒李大人,宁州上下真心附逆孙贼之人其实也就是他的那些所谓亲信而已。”

    “那孙贼多疑善诈,只相信他自己多年来培养的亲信,对其他人都不过泛泛而已。”

    “孙贼为了不使兵权旁落,这一次首先就封他的弟弟孙德崖为监国大将军,统领全云南所有的军队;他的小舅子,原本是宣抚使府主簿的靳向被封为右仆射兼兵部尚书;他的亲信将领黄前被封为滇东都督,掌管东部三关驻防事务;连原来的都押衙杨宝成也兼了一个兵部侍郎的衔。”

    “目前真正能够为他效命的也就这几个人了。其他的官员出于明哲保身的目的,大都言不由衷的表示效忠孙贼,其实,真正拥护他自立的没有几个。。”

    “由于孙贼等人对民政事务一窍不通,所以只好对我特别倚重。”

    “这次竟然封了我一个左仆射兼吏部尚书的职务,企图拉拢我为他们效命,真是有点异想天开了。”

    钱士塘的一番话使得李翊的心里踏实了不少。

    由于南汉几乎全面继承了唐代的官制,节度使或者地方军事主官都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对地方事务的控制能力非常强。

    各下层官员迫于生存压力,大都附庸在主官周围,没有人敢表达不同意见。

    原先李翊还担心宁州的绝大多数官员已经投靠了孙德成,现在看来问题并不是很严重。

    最起码很多官员在骨子里并不赞成脱汉自立。

    这样看来,只要自己登高一呼,并在形势上占据优势,其他人群起相应,扫平孙德成的势力就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这时,林易提出,为了更好的接近孙德成,让李翊明天以岭南珠宝商人的身份,在钱士塘的推荐下向孙德成敬献珠宝。

    借此机会来赢得他的好感,以获取后天参加立国大典的资格,那时趁机起事也就容易的多。

    钱士塘听了连连称好,认为素喜珠宝玉器、爱财如命的孙德成届时肯定会邀请李翊参加他的典礼,到时候就中取事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大家商议到这里,时间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时辰。

    为了不引起门外监视人员的怀疑,李翊又简单嘱咐几句后才和林易告辞离去。

    林易仍从正门出去,李翊则从花园处翻墙而出,与刘晃、勒蒙会合后乘坐马车返回了客栈。

    第二天早晨吃过早饭后,李翊特意穿上林易早晨准备的宝蓝色锦袍,戴上镶嵌珠玉的锦帽,打扮成了一个岭南富商的模样。

    在身份上也摇身一变,成了林家在岭南的远房亲戚林明山。

    二人带着那包水晶坐在马车上,刘晃和勒蒙则打扮成二人的亲随,骑马跟在马车后面。

    一行人直奔‘集萃轩’而去。

    一进‘集萃轩’的厅堂,店里伙计就赶忙迎上前来,殷勤致意道:“林公子来的正是时候,我们连夜赶工,珠宝锦盒都已经做好了,还请公子到里面查收。”

    说完,在林易的点头示意下,引着众人来到了‘集萃轩’的内室。

    ‘集萃轩’的老板梁叔通正在柜上低头算账,瞥眼见到二人进来,鼻子里只是冷哼了一声,别转过脸去,装作没有看见的样子。

    李翊和林易相视苦笑了一下,走到了檀木雕花的柜台旁。

    那个伙计从柜台内拿出了两只大小不一的紫色檀香木盒,摆到了柜台之上。

    林易将两个锦盒依次端在手中,反复观赏之后,由衷的赞叹道:“‘集萃轩’的手艺确实无可挑剔,两只锦盒都做的这么精致绝伦,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呵呵!今后说不定还有麻烦贵店的时候。”

    接着林易微微一笑,对着梁叔通说道:“这两只锦盒选料确实讲究的很,看质地好像是老山檀香的上品,却不知价值几何啊!”

    梁叔通仍然只是埋头算账,根本没有理睬林易的意思。

    那个伙计见状连忙出言道:“林公子眼光确实不错,这正是来自南洋的老山檀香,通宁州也没有几家存货。”

    “我们老字号‘集萃轩’虽然存量不多,但是林公子的这些宝物俱是稀世之宝,也就老山檀香才可相配。”

    “所以小店不敢藏私,就让店里师傅连夜精心赶制出来,今早才制作完工。”

    “至于价钱吗?掌柜的定价三两六钱银子,不知林公子可还满意吗?”

    林易连称‘不贵’‘不贵’,随手摸出一块五两左右的银锭,放在柜台上说道:“这五两银子就不用找了,多余的全部赏给店里师傅,也算我酬谢之资。”

    说着将包袱里面的水晶拿出来放入锦盒,大小正好合适。

    那个伙计又拿出两块锦缎将锦盒包裹起来,交给了刘晃,勒蒙两人。

第17章 献宝识奸() 
梁叔通自始至终也没拿正眼瞧一下。

    林易对此也不生气,向着他略一拱手后与李翊相携出了店门。

    宁州的刺史衙门就在东西向的政通街之上,面北朝南的一座偌大牌楼就是衙门的正门。

    宁州按规模属于中州,通判也就是从五品的品级。

    但是由于宁州刺史,也称为知州事,一般由宣抚使兼任,所以宁州通判实际上就是宁州的最高行政长官了。

    门口的守卫本来就与林易非常熟悉,可能是得到了钱士塘的交待。

    一见二人就立马迎了上来,毕恭毕敬的把李翊、林易迎进了刺史衙门。

    钱士塘听到通报后,并没有立即出来迎接。

    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怕引起别人的怀疑。

    堂堂一个通判大人,如果屈尊降阶迎接一个商人,这在那个重农轻商的时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经过短时间的等候,终于来到后堂见到了钱士塘。

    他刚刚挥退了议事的下属,屏退了众人后,把李翊让到宾位坐下后说道:“下官今天早上联络了简将军和何将军,经过仔细商量,已经安排好了明天的兵力部署。”

    “各条街道全部有兵马都指挥使简铮负责,何守杰的骑兵在王府附近执勤。而所有城守士卒明天全部到城上值守,任何人不得接近宣抚使府。”

    “并且刚才我得到消息,为了明日的大典,三关的主将和各县主官已经全部到达,目前都住在驿馆之中。”

    “每人只带了十几名亲随,这些人加起来也不过百十个人,应该不会对我们构成什么威胁。”

    “而且孙贼的弟弟孙德崖也已经同意了我的城防安排,让我在具体事情上自己斟酌办理。”

    “看来他们还没有任何防备,如此一来我们大事可成矣!”

    李翊展颜一笑说道:“钱大人思虑周详,我所深知。只是还有一事却是不可不防,那就是三关守将的亲随们。”

    “如果他们在我们得手后侥幸逃脱了几个,一旦通知了三关的留守将领,在我们还未站住脚跟的时候,恐怕会引来三关守军迅速的报复。”

    “以宁州咱们目前掌握的兵力,再加上林家堡和郭家寨的所有人手,恐怕仍然抵挡不住三关的浩荡兵马。”

    “我的意思是一旦在宣抚使府动起手来,你要立刻派得力人手知会四门守卒,迅速关闭城门,不得放走一人一骑。”

    “这可是关系全局的大事,你一定要安排妥当,千万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失误。”

    钱士塘闻言,神色凝重的答道:“大帅放心,四门城守使萧会是我的学生,忠诚方面绝没有问题,过一会儿我把大帅的要求向他详细交待,确保不会出现任何纰漏。”

    李翊欣然点了点头,接着道:“为了防止出现敌我不分的情况,你和简铮、何守杰都知会一下,让他们充分了解当前的形势。”

    “还有,待会去见孙德成的时候,我的身份是岭南珠宝富商林明山,也就是林易的远房叔叔,到时你就这样介绍。”

    “若是孙德成问的比较详细,你就推说对我不是很了解,就由我和林易来应付他好了。”

    钱士塘对李翊如此细致周到的安排很是满意,脸上露出了深然佩服的神色。

    不由欣喜道:“大帅妙算无遗,我看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立刻去见孙贼。早上我已经把岭南富商林先生想要求见他的情况告诉了他。”

    “没想到他听说后非常高兴,还嘱咐我早点带你们前去,想必这家伙是想钱快想疯了。”

    一行人在大笑声中立刻起身出门,李翊和林易也弃轿乘马,带着刘晃、勒蒙二人,随着钱士塘向东边行去。

    走了不过数百米远,一片巍峨高大的建筑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又高又阔的斗拱飞檐、崭新的青砖翠瓦,虽然比不上故宫的皇家风范,但也无处不透露出一派宏大磅礴的王者气象。

    看来这就是孙德成新建的王宫了。

    林易见李翊看的出了神,低声道:“孙德成为了自立为王,早已是谋划良久,这一次不惜耗费万金,在原来的宣抚使府的旁边,仅仅用了七个月就建成了这座前后五进的宫殿。”

    “为此,不但用尽了官库的金银,还向云南百姓摊派了大量的丁税和徭役,使得百姓俱都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唉!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孙德成这厮,定然命不久长矣。”

    林易说到这里,一行人已经在这座宫殿戒备森严的大门处停了下来。

    钱士塘率先下马,上前对着门口守卫的一名哨官说道:“速去禀报大王,就说岭南客商林明山先生和林家堡大公子林易求见。”

    那名哨官却没有动身的意思,而是躬身施礼道:“末将早得大王吩咐,只要钱大人和两位嘉宾一到,可以不必通报,立刻进见,请各位随下官前往。”

    说完,立即侧身肃请众人入内。

    李翊在心里暗暗好笑,这个财迷心窍的家伙,听说有人进献宝物,一定是高兴的得意忘形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说的一点不假,待会儿自己再献上八色礼单,还不得把他乐晕过去。

    进到宫墙里边才发现,其实孙德成的伪宫还是没有最后建完。

    虽然正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其他的几座偏殿、后殿都还在粉刷装饰之中。

    孙德成称王之仓促也可见一斑了。

    穿过了前殿和正殿,后面的空间一下子开阔起来。

    一名胖乎乎,留着两撇鼠须的锦袍中年男子正在指挥着几十名仆人搬运什物,颐指气使的模样看着就令人作呕。

    钱士塘悄声对李翊道:“此人就是都押衙杨宝成了,这厮跟着孙德成有二十年了,深得孙贼的信任,是个阴险狡诈的无耻小人。”

    说完这话,立即笑容满面的向着那个杨宝成走去。

    那个杨宝成这时也发现了钱士塘一行人等,转身迎了上来。

    笑嘻嘻的说道:“钱大人领来的可是岭南的贵客吗?噢!林公子也来了,真是稀客啊!林大掌柜请稍等片刻,大王马上就要过来。”

    李翊连忙抱拳施礼,装作局促不安的样子说道:“在下乃一介草民,怎敢当得贵客二字,早就听说云南有一位英明神武的杨将军。”

    “今日一见,果然是不同凡响,在下不知礼仪,失敬了,失敬了。”

    说着,走上前去,将袖中的金元宝悄悄的塞到了他的手中。

    杨宝成耳朵里听着李翊的吹捧,手里攥着塞过来的金元宝,眼睛早已笑成了一条细缝。

    正要开口表示些什么,忽然有人远远的喊道:“可是林大掌柜来了吗?”

    “宝成,还不请来与本王相见,你在那里啰嗦些什么!”

    李翊连忙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从后殿的台阶上疾步走下来一位轻袍缓带的老者。

    年纪大约五十出头,鹰鼻深目,短须根根黑漆似铁,一看就知是一位手段狠辣的角色。

    他大概以前就见过林易,所以很快就认出李翊就是那个所谓的林明山。

    满脸堆欢的迎上前来,紧紧的握住李翊的手道:“本帅与林大掌柜可说是一见如故啊!”

    “没想到林大掌柜这么年轻,真是佼佼不群的才俊之士啊!”

    “呵呵!本帅接待不周,还望林大掌柜多多海涵啊!”

    李翊立刻装作受宠若惊的样子,恭谨的说道:“草民有幸得见大王,不知是几生修来的福气,大王治国有方,礼贤下士,威德著于四方,使得草民心仪良久。”

    “今日得睹大王风范,更是惊为天人,呵呵!草民真是三生有幸啊!”

    听了李翊的一席肉麻至极的阿谀之言,孙德成更是喜上眉梢。

    他携着李翊的左手,一本正经的摇头说道:“这种称呼恐怕为时过早吧!总也要等到明日才是。呵呵!”

    说到这里,仿佛又怕冷落了林易似的,转身向着林易笑道:“林公子乃是宁州有名的贤士,本王早就有意重用,只是一直不得其便。”

    “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在我这里屈就一下,我看你就先担任宁州通判一职吧,不知林公子可还满意否?”

    林易故意作出大喜过望的样子,作势就要下拜。

    孙德成伸出左手止住他道:“若要行礼,且待明日,本帅和这位林大掌柜要好好叙谈一番,以解我多日敬仰之情啊,来!来!来!林大掌柜请。”

    说着不由分说的扯着李翊的手向着后殿之中走去,其他人也鱼贯跟随而来。

    在后殿分宾主坐下后,孙德成开门见山的说道:“林大掌柜自岭南而来,恐怕还不知道本帅意欲称王的原委。”

    “唉!说来也是万不得已啊!本帅自幼就投效军中,历经大小数百战,积功而至抚帅。”

    “在云南驻跸二十余年,本当戮力报效朝廷,造福四方百姓,谁知朝中权贵奸佞当道,嫉恨忠良,必欲除某而后快。”

    “在此危难之际,本王思忖良久,始终不能自决。然云南父老,爱吾久矣,竟集十万之众公推某为云南之主。”

    “某虽再三辞之,奈何百姓群声鼎沸,黎民之望不可违啊!某也只好顺应民意,暂就云南王之位,这也是某不得已而为之啊!”

    “哦!这云南之主,某也只是暂且为之,嗣后再擢有德者禅之可也!”

第18章 运筹帷幄() 
李翊在心中不住的暗暗好笑,十万之众?

    呵呵,云南总共十几万人,这不明摆着都支持你吗?

    天底下哪有这等一边倒的民意,这只是你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李翊表面上却作出万分敬仰之情,郑而重之的说道:“云南王之位乃天意民心以授大帅啊!岂可推而拒之。”

    “草民向在天下游商,多知各地风土民情,似云南百姓踊跃推戴大王之情,乃万世不遇之佳话也。”

    “草民因此斗胆献上佛祖开光之物,以顺天意民心,希望大帅万勿推却,以全草民报效之心啊!”

    说完,李翊招了招手,下面的刘晃和勒蒙会意,连忙小心翼翼的托着锦盒走上前来躬身递上。

    那孙德成见到这番情景,早已压抑不住喜悦的心情。

    满心欢喜的站起身来,在假作推辞后忙不迭的接过锦盒。

    当他打开锦盒见到里面晶莹剔透的水晶球和水晶佛珠后,立刻惊喜的双眼放光。

    嘴里却谦辞道:“这可怎么说呢!呵呵!”

    “俗话说‘无功不受禄’,本帅何德何能,怎能轻易接受如此贵重的礼物,这有点不好吧!唉!林大掌柜实在是太客气了。”

    李翊故作肃然道:“哎!大王这样说可就真是见外了。些许小礼,又怎能表达草民对大王的万分敬仰之情呢!”

    “明日大王登基之时,草民另有八色微礼奉上,到时再请大王笑纳。”

    孙德成这时早已经心花怒放,听说明天还有八色大礼,再也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

    忘形的道:“林大掌柜一番深情厚意,本帅只好勉为接受了,嗯!否则也对不住大家的一片良苦用心啊!哈哈!哈哈!”

    “林大掌柜识时务,本帅也不是薄情寡义之人,从今往后,林大掌柜就是我们自己家里的人了,哈哈!你的商号只要在我的云南开设,无论是来往货商行运,定会确保一切畅通无阻,所有的林家产业,当然也包括林家堡的所有产业,也都会得到各级官府的全面保护。”

    “只要是在本帅的这块地方,就能保证林大掌柜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还有,等本帅回去考虑一下,林大掌柜如此不遗余力的拥戴之功,说什么也不能让你寒心,呵呵!”

    “明天我要给你一个大大的封赏,绝对不会让你这样真心拥戴的人感到失望的。”

    李翊连忙假作千恩万谢的向他表示,林家绝对不会忘了王爷的刻意栽培之心,今后还会经常性的进宫拜见。

    言外之意当然是要定期向他进贡了。

    孙德成闻言又是大嘴一咧,责成杨宝成立刻给李翊发放入宫通行腰牌。

    今后入宫不必再行通报,云南各处均可畅通无阻。

    李翊又一次表示了诚挚的感谢,然后趁机提出向他告辞。

    虽然孙德成极力挽留众人做客王宫,但还是被李翊以大王‘登基在即,事务繁忙’为由婉言谢绝了。

    拿着杨宝成亲手交给的通行腰牌,李翊和林易等人离开了云南王宫。

    和钱士塘简单话别后,四人立刻马不停蹄的赶到城内的林家大宅,见到了郭准、林铎、林通等人。

    林铎,这位‘林家堡七杰’中最杰出的一位,李翊还是第一次见到。

    他身材中等,结实强壮,一张棱角分明的国字脸庞无不透露出精明、干练、沉稳的气质。

    听说他是林易大爷爷那一支唯一传下来的男丁,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本该是由林铎继任林家堡堡主。

    但是由于四十年前他爷爷早逝,林铎的父亲又是病体缠绵,几年后更是撒手西去。

    所以家族内集体商量之后,这才由林家老二林宗义担任了林家堡的堡主。

    李翊对林铎一见如故,因而着意接纳攀交。

    而林铎看来早已从林通等人那里了解了一些李翊的情况,这时见到李翊挺拔坚实的身材和雍容大度的气质,脸上也流露出惺惺相惜的神态。

    略微客套了几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