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游龙-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你做好详细的统计,包括他们的年龄、性别、籍贯和家庭构成,以及从何处迁徙而来。”

    “另外,要把他们以前从事的职业和擅长的工作详细做好记录,如果是能工巧匠或者是职业军人更要格外注明,以便咱们需用时可以直接调用。”

    见卢勉颇有为难之色,李翊笑道:“现在的情况非常乱,统计起来应该说非常困难,你要采取简单有效的办法,逐点逐片的统计,以家庭为单位,一点也不能疏漏。”

    “当然了,这个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你需要多少人手,尽管给本帅说。对于咱们云南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争取在半个月内给我统计清楚,一个月内全都登记到簿册内,到时候亲自交给本帅。你明白了吗?”

    卢勉连忙点头答应道:“谨遵大帅吩咐。不过,由于人员流动过于频繁,下官想,是不是能够由大帅府下一道命令,只允许饥民们在一定区域活动,把流动人员固定下来,下官才能调动人手,有序进行这项工作。还请大帅示下。”

    李翊摇了摇头,蹙眉道:“要想让这些无家可归之人固定下来谈何容易,具体如何统计,你再和林大人商量着办吧。”

    卢勉连忙答应着,深施一礼后返回宣抚使府了。

    其实,庄潜刚才给他提了个醒,李翊也从中看到了很好的前景。

    李翊之所以这样安排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从饥民中尽可能的挑选人才为我所用。

    历来不乏从及饥民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和杰出人才,只要你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会迸发出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和潜能。

    在任何时候,人才都是决定性的力量,拥有人才,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长足进步,生产力才能得到飞速提高。

    人才对于百废待兴的云南来说就更重要了。

    云南在这个时候,相对来说还是非常落后的地区,生产力极度落后,人们的观念也很陈旧,不能适应五代这个时期大变革的发展。

    而川渝地区一直远离中原战乱,正是文化鼎盛、经济繁荣的中心地区,人才储备非常充足,散落在民间的各行业人才必然不在少数。

    借着这次机会,要是能得到一部分有用的人才,对于云南今后的发展将会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而即使得不到足够的人才,单单人口的优势也会推动云南的发展。

    因为,人口的增加必然带来吃饭、穿衣等各方面强劲的需求,只有提高生产能力和扩大生产规模,才能适应这个不断增长的需求,从而也就必然会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以与其人口规模相适应。

    在五代中后期,经过连年的战争和天灾人祸,全中国人口只剩下一千三百多万。

    为了保持国力和人口优势,五代各国都颁布了严格的法令,禁止人口迁徙、流动,防止人口流失。

    所以,在这个时期,拥有足够数量的人口,就拥有了足够大的影响力,甚至能左右数个地区势力的力量平衡。

    综上而言,‘欲先取之,必先与之’这个道理,李翊理解的很充分。

    现在只需要度过这个艰难时期,等待云南的必然就是光明的前途和未来。

    经过各级官府接连几天辛苦的忙碌,饥民们终于安定下来了。

    虽然有少数饥民投亲靠友,获得了暂时的栖身之地,而大部分饥民都住在了宁州城内城外的三座寺院中,另有一部分住进了孙德成的伪宫和其他闲置的军营中。

    但这却不是长久之法,李翊已经准备为这些灾民建造固定的安置地点,也好让他们尽快的融入云南这块土地。

    那个叫徐伢子的少年在安葬了母亲后,也随着宣抚使府的护卫一起来到了宁州。

    本来刚见到他的时候,李翊就非常欣赏他,现在更是把他收为义子,留在宣抚使府里,让宛如亲自照顾他,还给他正式取名徐央。

    宛如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徐央又机灵活泼讨人喜欢,心底里就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教养,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两人的亲情也是与日俱增。

第66章 饥民安置() 
(求收藏!求推荐!)

    ‘云南讲武堂’的教学工作,因为川南饥民的到来也中止了多日,在李翊的要求下,教学工作又恢复了正常,只不过他却是很少有时间去授课了。

    在李翊的带头作用下,官员们踊跃捐款,从简铮、钱士塘以下,各级官员都认捐了一百缗到三缗不等。

    连一些没有品级的人员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总捐款数额达到了五千余缗钱。

    虽然加起来也仅仅和梁叔通的捐款数额大体相当,但李翊已经对此感到非常满意了。

    人口统计工作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是离着全面统计完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由于大多数川南饥民已经有了固定的住所,虽然条件还相对还比较简陋,但是总算是有了遮风挡雨的落脚之地,灾民情绪上也逐渐趋于稳定。

    看到时机比较成熟,卢勉这才发动了各级、各部门的官府人员,通过保正、里长等群众组织逐点逐片的进行普查,调查难度相应的下降了许多,人口统计工作也顺利的开展了起来。

    经过不懈的宣传和努力,防疫工作也终于落到了实处。

    饥民们相当配合的参与进来,使得瘟疫防控工作的开展顺利了许多。

    除了偶然出现一部分痢疾患者之外,云南至今还没有发生任何群体性疫情,所以李翊已经感到非常满意,一颗悬着的心也暂时放了下来。

    只是药材的供应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像‘银翘解毒散’里的牛蒡子、‘清瘟败毒饮’里的知母、玄参等药材,云南的存货早已用尽,而四处采购也达不到需要的数量。

    老神医轩辕述也特地赶到宁州,不顾长途跋涉的辛苦,立即动手诊治了一些危重病人,还手把手的培训了一批医官,并留下了数十个治疗效用不同的方剂。

    由于李翊一直为灾民事务忙碌不堪,所以直到轩辕述要离开宁州返回岭南的时候,他才得知了消息。

    李翊连忙赶到轩辕述住宿的客栈进行探望,与他进行了促膝长谈。

    轩辕述虽然劳碌了多日,但是仍然显得精神奕奕。

    他对李翊的施政理念称赞有加,认为他不但是云南百姓最大的希望,也是大汉未来最可期待的栋梁之才。鼓励李翊多关心百姓疾苦,做一个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的好官。

    对于轩辕述的溢美之词,李翊在适当表示谦虚的同时,也对他的医术和医德倍加推崇,希望他能多留一段时间,以便能使云南的医药事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但是他却以天下百姓为念,婉拒了李翊的盛情挽留。

    两个人惺惺相惜,絮絮而言,一直聊到了深夜,这才互道珍重、依依惜别。

    当轩辕述离开宁州的时候,李翊准备代表云南百姓向他赠送适量的金银衣帛,但是他却坚决的拒绝了。

    不过这也在这也在李翊的意料之中,像他这样的化外高人,一心以天下苍生为念,是不会在意这些身外之物的。

    但是这位老人家忙碌了这么久,身上的衣衫已是破旧不堪,经过李翊苦苦相劝,他才勉强收下了一件宛如亲手缝制的青袍,然后就飘然而去。

    送走了轩辕述,李翊又重新投身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去。

    平常的云南事务就已经很繁杂了,再加上这么多的饥民涌入云南,工作量猛然间增加了数倍。

    虽然李翊的身体强壮的很,但也经不住这么无休止的折腾,其他的人就更别说了。

    这个年代的官员根本就没有什么定期休假制度,只能根据情况机动安排了。

    所以在忙碌了一个月后,当这一切都已经稳定下来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也为了降低官府人员的劳动强度,让他们的身心得到适当的休息。

    李翊适时发布命令,从即日起,将各级官府的所有工作人员,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全部分成两班,一批值班,另一批休息。

    虽然看似人员减少了,但是工作效率却大为提高。

    另外,不管职务高低,所有政府执事人员都加发一个月的俸禄,和相应的禄米补助,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关于平阳关的建设,李翊也发下指示,就是不管云南发生了什么重大情况,平阳关的建设也要照常进行,一刻也不能耽误。

    所以林庆良和林锦也是率领手下的工匠,日夜操劳,为平阳关即将开始的建设做好了前期准备。

    另外,为了使饥民得到永久性的安置,钱士塘建议,利用南盘江丰富的水资源,和两岸闲置的大量土地,开垦荒地,兴建村庄和乡镇,以解决饥民们今后的生活问题。

    李翊对这个建议非常感兴趣,经过实地考察后,最终做出决定,以南盘江为轴线,在两岸方圆一百余里内,至少建设六十个村庄以上,争取把五万多饥民们永久性的安置下来。

    可是话虽然是这么说,这项安置工程不但要为灾民们建设永久性住宅,而且还要提供大量农具和吃穿用度,资财耗费不是一般的多,钱却从哪里来啊!

    要知道,仅这些天饥民的生活和防疫费用就已经将整个云南的库银全部消耗殆尽,而且就算是各方面捐助的钱款也所剩不多了,更别说平阳关和平阳寺的建设还占用了大量的钱款。

    虽然孙贼的赃款还剩下三十万缗左右,但是那些钱也不可能无限度的使用,毕竟官府正常运转的费用也不低啊。

    正在李翊愁眉不展的时候,何守杰急匆匆的来到议事厅内,满脸兴奋之色的道:“启禀大帅,根据宝山巡检司和胜景关传来的消息,宁远道和镇雄道在得知了我们云南的困境后,已经分别运来了三千石和两千石粮食,另外还有一些布匹、药材等物。”

    “现在他们派来的人已经进入了云南境内,估计很快就会到达宁州。我们还是抓紧派人前去迎接吧!”

    听到这个天大的好消息,李翊顿时喜不自胜。

    呵呵!这真是久旱逢甘霖啊!没想到这个时代一方有难,也会得到八方支援。

    这两个离云南最近的大汉藩镇,虽然自己到任后还一直没有什么来往,但在云南最困难的时候,竟然无私的伸出了援手,及时送来了援助物资,这可是自己根本没有预料到的。

    听林易所说,宁远道节度使是王定保,那可是前唐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不但著述丰富,文才十分了得,而且颇知军国谋略,为大汉建国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当然了,李翊对他更是十分的了解,他这个人在南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曾经在史书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67章 无私援助() 
(求收藏!求推荐!)

    本来只是因为被前唐朝廷任命前来岭南担任容管巡官的王定保,却被当时正在到处招揽人才的静海军节度使刘隐看中了。

    而且强行将他招致到麾下,并且一直得到格外的重用,先后担任了静海军的行军司马、节度判官等职。

    等到南汉建国后,更是历任西北招讨使、四邻都统、兵部侍郎、中书门下平章事,可以说位高权重了。

    只不过在去年的时候,不知为何出言不慎得罪了刘岩,才被降调到宁远道担任了节度使。

    而镇雄节度使穆弘曾经是刘岩的兄长,原来的静海节度使刘隐的贴身裨将,积功升至镇雄节度使。

    而且和云南的孙德成一样,穆弘在镇雄一呆就是十几年,大概刘岩都已经快把他忘记了。

    李翊连忙叫来了林易,吩咐道:“人家给咱们雪中送炭,咱们可不能失了礼数。林大人,你和何将军马上出发,分别前往两地迎接,一定要礼貌周到的把使者延请到宣抚使府来,我要亲自接见他们。”

    两人欣然答应着去了。

    到得中午时分,两家使者就分别带着数十辆大车,几乎同时赶到了宁州。

    令李翊意想不到的是,宁远道派来的使者竟然是状元李翊的熟人。

    这个面皮白净,三十来岁年纪,大眼隆鼻、身材较为肥硕的使者,一见面就亲切的对李翊喊道:“润之老弟,别来无恙啊!”

    听到如此亲切的话语,李翊的小心脏不由得的跳了一下,这是个什么情况,他一开口就是老弟、老弟的,肯定和状元李翊非常熟悉啊!

    但对自己来说,这却是个天大的难题,自己虽然获得了状元李翊的部分记忆,但也仅仅是他临死前几个月有限的记忆而已。

    这位老兄到底何方神圣,自己却上哪里知道去。

    嘿嘿!头一次遇见熟人就是这么尴尬!

    连开场的话都不知从何入手,若是所问非所答,言语间出了乌龙,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子。

    李翊正在着急上火,不知如何措辞以对的时候,那位使者却又接着笑吟吟的说道:“李大帅如今乃是坐镇一方的诸侯,正是威风快活的紧,现如今连多年的同窗老友都难入李大帅的法眼了吗?”

    “呵呵!好不容易见了面却如此冷漠,浑不把老朋友放在眼里,怎一个世态炎凉啊!”

    李翊闻言不由得窘迫不已,热血一下子涌到脑袋里去,正要胡乱开口模糊两句。

    旁边的林易已经看出了他的窘态,虽然也是不明所以,但幸好他早已和使者聊了一路,已经了解了一些情况。

    连忙上前介绍道:“大帅,刚才我还和何词何大人聊了一路,听说你们同窗多年,而且还是同科入仕,这么多年的交情一定是相当深厚了,何大人可是对您推崇备至啊!”

    何词?好像在南汉史上也见过他的记载,只不过印象不是很深。

    没想到他竟然和状元李翊是同窗好友,这可是李翊没有想到的。

    李翊长舒了一口气,连忙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假作满面春风的说道:“呵呵!何老兄,你还是风采依旧啊!一别经年,让老弟我牵肠挂肚的,没想到竟然在这里见到你,这真是太巧了。”

    “呵呵!他乡遇故知,无谓知音稀嘛!你看看,这么突然的见到你,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来,来,来,请到厅上奉茶。”

    李翊恰到好处的掩饰住自己的窘态,连忙又和另一位镇雄来的使者见礼,寒暄着把两名使者请到了议事厅中。

    分宾主坐下后,李翊没敢再和何词叙旧,连忙转移话题向他们表达了感激之情。

    “王大帅和穆大帅都是我素所景仰的前辈,没想到在云南发生困难的时候,这么快就得到了两位大帅真诚无私的支援,李翊满怀感激之情,却不知从何说起,还请二位大人代我向两位大帅表示由衷感谢啊!”

    那位镇雄道的使者见李翊和何词相熟,言谈间只是客套了几句作罢。

    而何词却滔滔不绝的侃侃而谈起来:“哎!老弟这么说就是见外了。俗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吗!”

    “何况王大帅向来喜欢提携后辈,特别是对润之老弟这样的栋梁之才更是青眼有加。他可不止一次的在我们面前提起你,我听得出来,那可是由衷的赞誉啊!要知道,王大帅可是不轻易夸赞人的。”

    “特别是这次老弟甘冒天大的风险,收留了这么多饥民,这种胸怀放眼天下更是无人能及啊,因此也更使王大帅对你刮目相看了。”

    “王大帅还让我代表他老人家邀请你,在适当的时候前往宁远做客,呵呵!这可不是一般的待遇啊!”

    李翊连忙陪笑道:“何兄这是想捧杀我啊!呵呵!我那点本事你还不知道吗?我只不过因缘际会来到了云南,自知才疏学浅、难堪大任。”

    “我要是有何兄的一半才干,恐怕也不会觉得头疼了。”

    何词悠然一笑道:“哎!以前可没有见你这么谦虚过,当了一方大帅,这气度可就不一般了。现在我可不能和你相比了,你是响当当的云南宣抚使,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宁远道录事参军事,天差地别,不能相提并论了啊。”

    李翊连忙谦逊的说道:“何兄过谦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谁不知道你老兄胸怀经天纬地之才啊!只是时候不到罢了。”

    “呵呵!这么多年过去了,却不知道老兄是何时就任广宁道的呢?”

    何词愕然一愣,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李翊,满脸不解的说道:“两年前可是你为我置酒送行的,当时还给我赋诗一首,以壮行色,难道老弟这么快就忘了吗?”

    李翊再次大窘,恨不得抽上自己几个嘴巴,自己这是什么嘴啊!情况不明怎能胡说八道,眼看着就通了篓子了,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嘿嘿!我这不是没事找抽型的吗?

    他只好尴尬的笑了笑,紧张的思索了一下,却一时间想不出应对之语。

    只好胡乱说道:“哦!我只是想着何兄当年可不是这个职务啊!呵呵!什么时候高升的,也不知会小弟一声,我也好与何兄同喜才是。刚才小弟我却是有点口不择言了,呵呵!”

    那何词一时摸不著头脑,愣了一下后嘿嘿一笑道:“嘿嘿!你这么说可就有点不厚道了。我怎么能和老弟相比呢!你一外放就是一方大员啊!”

    “那时我也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从八品司户参军而已,熬了两年才混上这个录事参军事,已经不容易了。”

    “唉!说起来满眼都是泪啊!何某生不逢时,今后,还需李大帅多多提携啊!”

第68章 捕风捉影() 
(求收藏!求推荐!)

    李翊颇有些无奈,连忙微微一笑道:“咱们兄弟不分彼此,是铁棒也打不散的知己,还谈论那些无聊的事情干嘛。”

    “二位使者远来辛苦,李某略备薄酒,不成敬意,到酒桌上我们再好好叙谈,如何?”

    两人只是稍微推辞了一下,也就欣然接受了。

    在招待两位使者的酒宴上,李翊频频举杯,向两位邻藩大帅表示敬意,捎带着聊些各地的风土人情。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朝廷要闻上。

    酒至半酣的何词压低了声音悄悄的对李翊道:“不知老弟有没有听说,赵相最近身体好像有些微恙,已经不大理事了。”

    “皇上向来倚重赵相,对此也是头痛不已,正在斟酌接替赵相的人选,却不知道谁可继任。”

    “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