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游龙-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73章 亲情融洽() 
没有办法,定下来的事情无论如何不能更改,李翊只能是苦口婆心的说服他,讲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比如,现如今蜀汉交好,边防上没有什么大事,虽然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但是寻常情况下绝对能高枕无忧。

    而官兵磨合就更不成问题了。以张勃多年建立起来的威望,和十几年军旅经验,应付这些官兵应该是绰绰有余。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官兵上下对他定然是上下拥戴、衷心服从。

    另外,李翊又给他吃了个定心丸,许诺为他在镇雄州置办一所合适的宅院,供其家眷生活起居,并提供适当的生活补助,从此不用他来回辛苦奔波了。

    见到李翊如此贴心的安排,张勃也只好无可奈何的答应下来,承诺尽心竭力的守好关防,以报效大汉朝廷。

    经过这个小插曲后,李翊也有了一种全新的思考。现在的云南关防变动频频,人员调整的幅度很大。像最外围的关防嵩阳关、威信关、武阳关这样偏远地方的官兵,离家远,驻防辛苦,决不能再与其他条件较好的关防一视同仁了。

    适当的为他们增加补助,关照好他们家中老人、妻儿的起居生活,才能让他们无所顾虑的在外驻扎,也才能更好的报效国家。

    李翊把这个思路告诉了林易、何守杰,立马得到了他们倆的认同。他们二人准备回去后就操办此事,制定详细的条例和补贴标准,尽快将提高偏远关防戍边将士们的生活待遇问题落到实处。

    回到了阔别二十余天的宁州,李翊很快就得到了林庆良和唐经天已经远赴京城的消息,由于自己这些天未在宁州,没有机会为他们送行。

    这一次远赴京城,除了林庆良和唐经天之外,秘营还有一部分孩子随同他们一起远行。

    包括水益、阚德、刘决、车迟、王植这几名秘营里的佼佼者在内,共计有三十八名年龄稍长的秘营子弟一同出发。

    而他们面临的任务也很艰巨,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在京城建立秘营的秘密基地,并不断完善,为扶保越王登基大统的兴汉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把这样重大的任务交给这些十六七岁的孩子,却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有所成就了。

    回到棋盘山庄的临时办公地点,时间已是下午了,李翊简单的处理了一下这些天遗留下来的公务,就连忙赶回了‘有凤来仪’院落去。

    离开宁州的这十几天虽然并不甚长,但是李翊却突然感觉到对宛如、凤心妍,以及小宁儿异乎寻常的牵肠挂肚,也许是受到张勃对其家人的那份眷恋所启发,从而触动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某种莫名感动,李翊实在是有点说不清楚了。

    李翊步入轩敞开阔有若公园的‘有凤来仪’院子中,远远的就看见小宁儿,正撅着粉嫩的小屁股,蹲跪在沙土堆旁,玩着聚沙成塔的游戏而乐此不疲。而旁边却是凤心妍正在饶有兴味的与她互动,两个人叽叽喳喳的笑个不停。

    李翊暗自好笑,看来经过这多半年来的磨合,凤心妍已经逐渐认同了这个大家庭,并心甘情愿的融入到了其中。特别是在与自己成亲后,她一改先前丧夫后的腼腆拘谨和沉默寡言,恢复到了从前那种天真活泼、笑语晏晏的纯真,从而真正把自己当成了最可信赖的夫君大人。

    李翊步履轻盈的来到她们的身后,两个人却正玩的不亦乐乎,根本没有察觉到他的到来。

    李翊正要悄无声息的给她们来个惊喜,没想到这时候却传来宛如惊喜的呼唤声,“相公!你怎么回来了。哦!回来也不知会一声,整天价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让我们不知道家中还有没有你这个人。”

    李翊尴尬的一笑道:“呵呵!公务繁忙,身不由己啊!”

    宛如走近李翊的身前,手里端着一碗冰镇酸梅汤,叹着气笑道:“我说夫君大人啊!你这种陈词滥调,我都已经听腻了呀。”

    这时候,凤心妍和小宁儿也早已站了起来,看到了李翊的存在,宁儿甚至高声大喊着‘爸爸’,挥舞着脏兮兮的两只小手,风一般的扑到了他的怀里,然后左右上下一阵涂抹,顿时将李翊的丝质轻袍污秽的乱七八糟。

    李翊无奈的摇了摇头,挺身将宁儿抱了起来。

    宛如见状却笑嘻嘻的说道:“我的夫君大人,你还知道怕脏吗?哪天你出差回来的时候身上是干干净净的,还不得我们女人家为你浆洗熨烫?哦!现在最大的区别就是,我再也不是你的专用洗衣婆了。”

    “嘻嘻!心妍啊!咱们相公的袍服脏成这个样子,你就用你那救治天下苍生的圣手,为他浆洗干净吧!”

    凤心妍大窘道:“为什么又是我?姐姐,你,我”

    宛如哈哈大笑道:“什么你你我我的,应该是唧唧我我才是。嘻嘻!什么也不用说了,夫君大人,你也好歹抽出点时间,喂宁儿些酸梅汤吧!我这就让人烧水去。”

    “哎!对了,今天侍候相公沐浴的,也应该是心妍才是,我可是想想都怕了。”

    李翊对凤心妍所说的这个‘又’字甚感兴趣,看来,凤心妍婚后已不知道为自己洗过多少衣服了。虽然家里有四名婢女,但是这可不是简单的洗下衣服,而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深意的展现,是情与爱交融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这年代,能甘心情愿为自己洗衣服的,又怎能不是自己最中意的心上人呢?

    李翊放下宁儿,亲手喂她喝汤的时候,宛如和凤心妍都悄悄的走了,一个是去安排浴汤去了,至于另一个,李翊实在是想不到她能去干什么,难道是害羞的偷偷溜掉了吗?

    坐在热气腾腾的浴桶之内,李翊左顾右盼也见不到有人过来侍候,往常的时候都是宛如亲自操持,把自己拾掇的浑身上下干净舒爽。而自己也时不时的伸出安禄山之爪,趁机大肆揩油一番,甚至强行呼风唤雨,频频到那巫山一游。

第574章 心如止水() 
凤心妍神奇凄苦的继续道:“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恩师他老人家,他给我把脉之时,脸上神色凝重,过后却一言不发。我这才忐忑的知道,我自身肯定是存在什么隐疾,致使连带着我无法正常受孕。”

    “唉!我也是再三询问,恩师他老人家才无奈的告诉我,像我这种天生的奇特脉象,想要如愿受孕,实在是难上加难。”

    “不过,这虽然是从出生之时就已经形成的了,但却仍有怀上孩子的可能,只不过通过药物调理的时间恐怕经年累月,也与一定的机运有关,几率实在小的可怜。但是见我心志坚决,他因而大受触动,为此苦思冥想,花费数天的时间,终于为我开出了一帖方剂。”

    “而从此以后,我一直瞒着冉彦超偷偷服药,以期能顺利怀上他的孩子,但是历经数月的时间过去了,却丝毫没见任何动静,我当时的失望之情是可想而知了。”

    “现在我已经是相公的女人了,而我也深深的爱上了你,期望两情相悦、此情不渝。若是就这样迁延日久,仍然不能为你生儿育女的的话,作为一个女人,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说到这里,凤心妍已经是止不住悲声的放声大哭起来,连李翊也惊在当场,顿时有些手足无措了。

    唉!实在是想不到啊!凤心妍竟然有如此惨痛曲折的人生体验,在这个时代,一个女人不能生儿育女,无疑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了。虽然我对此毫不在乎,但对于一心想为我传承血脉的心妍来说,却再也残酷不过了。

    唉!连轩辕述老神医都无计可施的病情,自己又有什么妙招呢?李翊左思右想却无计可施,甚至都想到了后世的试管婴儿,我呸!这不是脑残又是什么呢?

    李翊只好强打精神安慰她道:“心妍,你莫要为此难过了,在我心目中,有你这位知心爱人也就心满意足了。虽然我也想能有咱们两人的孩子,但是既然上天暂时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也不必急于求成,终有一天会实现我们的愿望的。”

    就在这时,房门忽然被从外面打开了,宛如急火火的闯了进来。见到李翊、凤心妍两人赤裸相向的坐在浴桶之内,脸上顿时飞起一片红霞,稍微犹豫了一下,但很快就顾不得这些了。

    宛如顺手关上了房门,急不可耐的走到浴桶前,轻抚着凤心妍的肩头,柔声问道:“心妍这是怎么了,好好地为什么哭了起来。是不是咱家相公欺负你了,等回头我再找他算账。”

    李翊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这都是哪跟哪呀!上来就认准了自己的不是,真是里外难做人啊!

    而现在自己竟然同时在两个女人面前赤身裸体的,还被自己的女人指责,的确是有点个难为情。慌乱之下什么也不顾了,连忙跨出浴桶,擦净了身体,换上了准备好的袍服。

    而那边厢宛如也给凤心妍穿上了换洗的衣服,扶着泪眼婆娑的凤心妍在椅子上坐下。趁着这个当口,李翊才原原本本的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婉转告诉了宛如。没想到她乍听之下,在惊得目瞪口呆的同时,眼泪也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李翊只好强颜欢笑道:“我说心妍啊!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恐怕和气血不调、劳心伤神什么的有关,咱们今后只要养神安志、悉心调理也就差不多了。虽然时间上不能确定,但是我相信总有成功的那一天的。”

    宛如闻言,白了李翊一眼道:“你懂个什么?我们女人家以相夫教子为天职,今生总也要有个依靠,若是孤身一人而没有血脉,那岂不是比杀了我们还难受。但我看心妍妹子的面相,却不像孤独无依的样子,这辈子定会有儿女在侧并养老送终的。”

    “我看那,这世上神医有的是,我也听说过好些你这种治好的病例。就像前些年来到云南的轩辕老神医,哦!我想起来了,轩辕老先生不就是心妍的师傅吗?虽然他现在不在云南,总也会有个落脚的地方。而且我听说他老人家向来在岭南一带行医,只要我们多安排些人查找,总会找到他老人家的。”

    凤心妍凄然望了宛如一眼,摇头道:“姐姐,没用的,我师父早就为我诊断过,十有八九是不成的了。他给我开的方剂,我已经用了近两年,却仍然是一点动静也没有,我现在早已是心如止水了。”

    宛如目瞪口呆之余,只好强词夺理的说道:“刚才我不是说了吗?这世上神医有的是。也许你师父轩辕老神医对这一门学问也有也有不了解的地方,换上一位,或许或许就有办法了也说不定,你说是吗?”

    凤心妍淡淡摇了摇头,只是叹了口气,却什么话也不愿意说了。

    李翊大摇其头道:“咱们江南一带,向以轩辕老神医为最,他若是没有办法,其他医者恐怕就更加束手无策了。这事也不急在一时,只要咱们多方打听,总有咱们如愿以偿的时候。”

    宛如思索良久,忽然喜动颜色的拍手叫道:“我有主意了。我听说,只要有新开光的寺庙,头柱香是无不灵验的。咱们宁州的宝泉寺开光在即,这头柱香无论如何都要交到心妍手里,知性大师和咱们的交情非同一般,我就不信他不给咱们这个面子。”

    听到宛如这么一说,李翊终于知道什么叫病急乱投医了。这不是胡闹吗?求神拜佛也许对精神上有些许慰藉,但要医治这实打实的不孕症,其中道理从何而来?最终又能起到多大的效用呢?

    但李翊也十分的清楚,若是因此据理反驳的话,自己的下场恐怕就不是凄惨二字可以形容的了,还是顺水推舟来的妥当。

    而头柱香的问题,李翊却隐隐约约的觉得有些不妥,但是囿于宛如这么急迫的心情,以及凤心妍的渴望,无奈之下也只好勉强答应了。

第575章 廷堂之争() 
第二天一早,宛如就迫不及待的来到了新建的宝泉寺内,找到了正在张罗布置开光大典的知性和尚,把这个请求一说出来,知性和尚就满口答应了下来。

    而同时知性和尚也借机告诉宛如,宝泉寺将定于七月二十七日正式举行开光大典,届时盛情邀请李翊这位云南大帅及家眷莅临观礼,今后就不再正式通知了。

    当宛如将这个消息告诉李翊的时候,他当然是毫不犹豫的应允下来。只不过,再有七天就到了宝泉寺开光大典的日子,而知性和尚却以这种非正式的方式通知自己,一个是顺便,另一个看来还是对自己心存芥蒂的。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明日就是宁州宝泉寺开光大典的日子,李翊已经做好了准备。为了避免产生不好的影响,李翊决定由郭小双亲自护送宛如和凤心妍前往宝泉寺上香许愿,这几人都身着便服,扮作寻常香客,以便不让外人留意到。

    而李翊也早与郑文重、钱士塘等人商议妥当,毕竟这么隆重的佛事大典,几位云南和宁州最有影响力的官员,都应该悉数到场,这才能体现出官府对佛教盛事的支持和重视。

    而被伤心绝望所折磨着的凤心妍,这几天的心情也大为纾解,也许是寄希望于佛祖的慈悲,能为她带来最美好的结果,她的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之火,情绪上又恢复到了先前快乐、活泼的状态。

    午后时分,李翊突然接到了京中的来信,并且还是李翩发来的‘火速加急’密信,不由李翊不万分吃惊。

    要知道这两年多来,李翩给自己发来了十几封重要的信件,从没有一封是‘火速加急’标示的密信,而根据两人之间对信件等级确定的标准,‘火速加急’乃是最紧急的信件,必须要在七天之内送达,这已是目前交通条件下最快的速度了。

    李翊连忙打开铁匣,将信封的火漆拆开拆开,只看了前一段内容就已经是勃然大怒了。

    我靠,这家伙到底想要干些什么?一个小小的都察院给事中,来到云南不过半天的时间,走马观花都看不过来,竟然敢上书弹劾自己“擅兴土木、大建府衙、奢靡享乐、不恤民情。”这几条罪状像标签一样贴在了自己的头上,顿时使李翊出离的愤怒了。

    林易见李翊震怒如此,也是满心的疑惑,等他接过来看完后,不由得微微一笑道:“此等迂腐不堪之人,毫无来由的擅行诽谤,又没有什么确切的证据,七弟何必为他烦恼呢?”

    “况且,众位朝廷重臣意见不一,朝廷后面也早有批语,晾他也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来。”

    李翊愕然一愣,这才想起只看了信件的开头,就已经被怒火冲昏了头脑,而下面的内容还有很多,却被忽略过去了。

    李翊接过信来继续观看,只见信中写到:皇上接到弹劾奏疏后,在朝会上集合众位大臣商议。

    其中门下侍郞刘峻认为,给事中雷岳向有清正之名,绝不致有徇私枉法之情,因此,雷岳所言应该是有的放矢,断不会故意捏造事实,诽谤地方大员。对于这种大行奢靡之风的行为,严重者应该撤职降级,最起码也要由朝廷出面严词训诫,以警醒各地方愈演愈烈的奢靡之风。

    而御史中丞周邦却温和得多,他建议选派得力官员,前往云南实地调查,无论真伪,以实地调查为准。既不能完全相信某一个人的言行,也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而且现在各地大兴奢侈浪费,这股风气若是不能及时刹住,就会使得各地方官府群起效尤,国库公帑的浪费现象也就堪忧了。所以,对于云南大肆兴建府衙之事,应该在查证确实的情况下严词切责,根据严重程度再予查究,以便以此为戒。

    对于刘峻和周邦之言,身为右仆射兼左都御史、西院使的王璘却嗤之以鼻。他认为,所谓大建府衙所造成的奢靡浪费,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其一应是无所用而擅行乱建,其二是说即便有用而擅自提高标准建造,其三是指地方官府资金匮乏却强行建造。

    而现在云南所做的事情,不过是在原址上修缮扩建而已,具体规模虽然尚不清楚,但以李翊一贯以来的作风,绝不会有违规建造的嫌疑。而且在资金方面,云南早已不是当年穷困潦倒的窘迫局面,以云南目前每年上缴朝廷的财货而言,云南完全有能力新建一座区区的府衙,而这也是与云南目前的地位相适应的,何有违规滥建之嫌呢?

    最后发言的是中书侍郎王定保,他作为事实上的宰相,一开口就站在了李翊这边。

    他首先指出,当今大汉据有岭南两广云南六十余州,兼具南海市舶之利,朝廷威仪加诸四邻,早已是富甲一方。而云南在李翊就任之前,却是大汉最偏远、最贫穷的所在,每年都要靠朝廷出钱接济才能勉强自立。

    而现在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李翊管制下的云南,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不但财货完全自足,人民安居乐业,而且每年向朝廷上缴数万两金银和数不清的财货物资,这就足以说明李翊的才干足堪大用。不招人妒是庸才,些许聒噪完全不能抹杀李翊的功绩,说到底,朝廷对李翊所做贡献的奖赏,还没有体现出足够的诚意。

    其次,云南的宁州人口已达万户以上,云南加上镇雄,总人口早已突破了二十万之多,并超过了大汉人口的一成有余,可以说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地方重镇了。兼且云南周边邻国众多,以云南为大汉代表与周边邻国打交道,最起码也要体现出咱们大汉朝廷的上国风范。

    而据说,云南宣抚使衙门十七年来一直没有正儿八经的修缮过,前后不过三进,地不过三垄,屋宇不过数十间,连京畿周边的县衙都比不上,何谈朝廷威仪所在呢?而现在朝廷准许宁州扩建新城,总也要有一座相当规模的府衙与之相适应吧!

第576章 刺客之忧() 
所以说,对于宁州扩建府衙的举动,朝廷不但要充分予以理解,而且要有所鼓励和推动,以期云南雄踞西藩,为我大汉张目。当然了,这只是一个个例,其他地方藩镇,若是能有云南那样的成就,朝廷当然能乐见其成。

    最后,面无表情的刘岩只是说了句‘此议作罢,休得再提’,就草草结束了廷议,一时间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刘岩的脾气众人都是了解的,他既然这么说了,还有谁敢再贸然提起呢?

    看到这里,李翊不禁大为解气。刘峻、周邦打着秉公处置的旗号,却做着落井下石的勾当。虽然还不了解这二人,但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