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游龙-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的通海势力虽然已经足够强大,但还远不足以和大义宁国正面对抗,只能是通过和西南各个白蛮部落的紧密联系,从而使通海的力量得到不断加强。

    即使大义宁国和孙德成联合作战的这个计划能够成行,在广大白蛮地区影响力巨大的段思平也不会坐以待毙,一旦擦枪走火,到时候恐怕会使大义宁国陷入更深的绝境而不能自拔。

    通海恐怕就会因此而掌握主动权,从而强势崛起,甚至大汉在云南的根基也会发生动摇,被逐出云南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的,这可是李翊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回到议事厅,李翊仍然是愁眉不展,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啊!

    通海实力坐大,也不是自己愿意看到的。

    虽然明知段思平能够顺利拿下大义宁国,但是其后产生的影响却非同小可。

    两年后,段思平就会统一整个云南的大部分地方,雄才大略的段思平,怎容大汉在云南横插一脚,到时候很有可能会和云南兵戎相见,以自己目前现有的实力根本无力对抗啊!

第31章 云南现状() 
那个面相忠厚的司库参军向忠抱着一本厚厚的账簿,来到帅案前向李翊深施一礼后,转过身来面对着众人朗声念道:“经有司人员连日来详细查点,逆贼孙德成及其同党侵吞府库资财巨大,详细的财产清单如下:”

    “一、黄金及黄金制品五万六千三百一十二两。其中五十两金锭一百八十六块,计一万四千三百两;二十五两金锭二百一十块,计五千二百五十两;各色金元宝八百六十九个,计一万七千九百五十三两。”

    “二、白银及白银饰品、器具合计十七万二千五百三十两。其中细锭纹银八万一千一百六十两;其他杂色银及白银器具折合九万一千三百七十两。”

    “钱一百七十三万缗,其中铜钱五十七万缗,铁钱及铅钱一百一十六万缗。”

    “各色珍奇古玩合计七千一百六十五件,俱列有详细科目。”

    “另有完整虎皮十六张,水貂皮五十八张,狐皮六十三张,各色绸缎布料、衣服共计一千三百多件,绢丝布匹七百八十五匹,另外”

    “好了,其他的就不用念了。”

    李翊打断了他的话头,清了清嗓子后道:“由此看来,孙贼确实是贪得无厌啊!在府库如此空虚的情况下,他竟然敛财如此惊人,怪不得人心背离、自取灭亡了。”

    “诸位,我们现在正是缺钱的时候,将士们的伤亡抚恤和财政运转都需要钱,我们不能坐拥这些巨财而无所作为。

    “本帅已决定,从孙贼所获伪产中先行取出一部分钱财,用于伤亡将士的抚恤和犒赏平叛官兵。这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一刻也不能耽误。”

    “而且抚恤标准和赏格都要从优从厚,任何人不得截留挪用和私自降低标准。这个事情就由林主簿和六曹官员详细拟定,报给本帅批准。”

    “本帅知道大家担心这样做会触犯擅动伪产的禁忌。其实本帅倒觉得,只要我们用得其所,让这些钱派上用场,就能发挥它的最大作用,这样利国利民的好事情我们为什么不做呢?俗话说的好,‘心底无私天地宽’吗!”

    “还有,关于向朝廷呈报奏章的事情,林主簿和有司要加快进行,争取后天在把这些钦犯押送京城的时候一起呈报给朝廷。”

    “当然了,林主簿在起草奏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把整个平叛过程详细上奏的同时,一定要把立功官兵和乡党的具体事迹写明、写实,写的轰轰烈烈,突出、鲜明,让将士们的鲜血不能白流,功劳不能抹煞,这样才能尽可能的争取到朝廷的优厚奖赏,本帅的意思你应该能够明白吧。”

    “另外,关于孙贼等人的伪产,要详细列表注明,附于奏章之后,以及我们擅自动用的伪产也要讲明白理由,并附上详细清单。”

    “我想,陛下了解到云南当前的情况,也是会明白我们的良苦用心的。林主簿,奏章的初稿最迟明天晚上就要拟定完,到时候我们再一起详细酌定。”

    “诸位,后天就要押送孙贼同党进京了。此行事关重大,不容出现闪失,大家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承担这个重要的任务。”

    “我要着重说明的是,此人不但要文武兼备、胆识过人,更要机智灵活有辩才,这些条件缺一不可,不知各位有没有心目中的人选啊!”

    说完这话,李翊热切的目光扫视着在场的众人。

    “启禀大帅,下官倒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不知道可不可用。”何守杰站起来道。

    “哦!何将军推荐的是哪一位呢?”

    “大帅,下官推荐的是末将的同乡,现为司法参军的钟续,他曾经和属下一起戮力征战沙场,屡立战功,更兼智计百出、口才便给,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只是由于和在下关系太近,才一直得不到孙贼的重要。下官愿以身家性命担保钟续可担此重任。”

    说着用手一指坐在最下首的一名三十来岁的下级官吏,那人闻言就迅速站了起来,施施然向李翊行了一礼。

    见到众人都频频点头,看来此人的人缘不错。

    而此人虽然相貌有些普通,但是气度上却有与众不同之处,应该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干练之人。

    李翊欣然颔首道“既然有何将军的推荐,诸位也没有异议,那就由钟续担任此行的正使。再安排林通担任副使,协助钟大人保证此行顺利平安。”

    安排林通担任副使当然有李翊自身的目的,无非就是让他借此机会历练历练,长长见识,搞好了弄个封荫什么的,也不枉自己对林家有所回报了。

    “今天的会议就开到这里,诸位都回去各司其职,过一会儿我和简将军一起去探望一下受伤将士和阵亡将士的家属,也好聊表一下朝廷对他们的感谢。”

    众人闻言都露出欣慰之色,刚刚坐稳宁州,首先就去抚恤阵亡将士,这样体恤下情的长官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想必李翊的所作所为已经把他们深深折服。

    这次平叛其实波折不大,轻松的占领了孙德成的王宫,几乎没有什么伤亡。

    但是接下来与王川所部交手时,足有一百余名官兵阵亡,受伤的也达到了三百多人,几乎都是在东川之战中造成的。

    李翊和简铮带着连骏、庄潜、岳昶、凌风等人,首先一一看望了阵亡将士的亲属,给他们的带去了朝廷亲切的慰问,并承诺会对他们厚加奖恤,子女也会妥善安排,请他们放心、安心的继续生活下去。

    接着李翊和简铮等人又来到了城内的般若寺,这里现在已经作为专门负责治疗伤员的医务场所。

    李翊走进伤员们所在的房间,认真细致的查看伤员们的伤势,以及医药处理情况,并对他们表示了由衷的谢意。

    李翊这种体恤下情的亲民作风,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感动的许多伤兵当场痛哭流涕,相必以前的伤兵们可是没有受到过这种待遇的。

    安抚完了众多的伤兵,已经是下午时分了,李翊又会合了四门城守使萧会,一起来到了西边面对大义宁国方向的城墙之上。

    虽然宁州的规模不属于大州,但是城池面积在周边也还算是比较大的,周长足有十几里之多,城高墙厚,护城河也非常宽阔,这是大汉在云南最大的根据地,所以建造标准还是比较高的。

    这座宁州城最大的特点是三面环江而建,地理位置也是得天独厚,即便李翊不是军人出身,也已看得出这儿的地势极为险要,因而不由得失声赞叹起来。

    旁边的萧会见李翊流露出赞赏的神情,也凑上前来说道:“大帅请看,咱们宁州三面环江,地理位置非常独特,如果仅以东南方向而论,应该足以挡得住敌人的十万大军。”

    “只是虽然如此,还是有个难以避免的缺陷,宁州城别处都无懈可击,但是西面是广阔的平原地带,虽然良田无数,养育了十几万云南百姓,但是一马平川的也没有什么险障,面对大义宁国时,倒是目前最为薄弱的地方。”

    “下官以为,如果能在西边嵩阳一带建一雄关,阻挡住西南方向的威胁,再加上近百里的广阔纵深,就再也不怕什么大义宁国了。”

    “哦!你的想法很有见地,不过,既然你刚才说到向西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若没有一处险峻的所在,这关隘的作用也就不大了。你认为建在哪里才最合适呢?”

    李翊对此非常感兴趣,连忙追问道。

    “启禀大帅,下官早前就有寻访查看,由于宁州到大义宁国的鄯阐府之间虽然大多数地方路途平坦,但是在大义宁国的嵩阳县与我云南接壤之处,却有一处绝佳的天然屏障。。”

    “两山夹峙,周围都是连绵不绝的丘陵山地,或者都是人迹罕至的野林沼泽,其间山路异常难行,寻常人等无法攀越,绝对是一个天然的屏障”

    “大帅,嵩阳县到我们云南方向三十里内都没有人烟,只有山口处有一条大道联系两边的来往,只要卡在这个位置建关立隘,可以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

第32章 喜得名将() 
(求收藏!求推荐!)

    天上的月亮格外的皎洁明亮,清冷的月光洒下来,将地面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拿着的手电一点也派不上用场。

    院子周围的树叶纹丝不动,月光透过密匝匝的树叶,星星点点的洒在地上。这都是五月天了,一点微风也没有的日子确实让人有点抓狂。

    李翊缓步走到院门前,悄悄的将门打开,不成想却被面前的情景吓了一跳。

    在皎洁月光的映照下,只见一名亲兵装束的士卒,正蹲坐在门前的台阶上,低着头,聚精会神的看着手上的书,一点也没有察觉到李翊的到来,看似已经到了浑然忘我的境地。

    李翊从侧面仔细的看了看,这名年轻士卒应该从来没有见过,看起来起来不像是林家堡和郭家寨的子弟。

    只是,这个貌似好学用功的士卒,沉浸在书本之中,竟然连自己的职责都忘了,确实有些不应该啊!

    李翊微微一笑,这时候的兵员文化水平都非常低,能够读过两年书的已是凤毛麟角了,而当兵又喜欢读书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这样的好学上进之人,应该都是可塑之才,找机会倒要悉心培养他一下。

    李翊缓缓来到他的面前,他脸上的样子虽然稍显稚嫩,但是棱角分明,颇有张力,黑漆漆的大眼睛几乎眨也不眨,紧锁的眉头浓密而深沉,这一点倒是和他的年龄有一点不符。

    不过,这个青年倒也好像见过一面,但现在确实没有什么清晰的印象了。

    李翊故意轻轻的咳嗽了一声,那个青年牙兵就紧张的跳了起来,手中的书也扔到了地上,而且以最快的速度拔出了腰刀,并大声叱喝道:“什么人在此!”

    但当他看清李翊的容貌时,立刻还刀入鞘,并单腿点地行了一个军礼,以紧张自责的语气沉声说道:“属下当值失察,请大帅责罚。”

    李翊望着眼前这个身手矫健、体态魁伟,比自己也小不了几岁的青年,对他的反应机敏、处变不慌有了一些好感。

    李翊故作严肃的说道:“当值而罔做它顾,应该如何责罚呢?”

    “回禀大帅,按照大汉军律,轻则三十军棍,重则斩首示众。”

    “哦!对于军规戒律,你还是非常清楚的嘛,今天好像是你第一天当值,你们的队长林布没有交代你吗?”

    “回禀大帅,林队长已经多次交代过,都怪属下轻忽麻痹,放松了警惕,属下愿受大帅重重责罚。”

    李翊弯腰将他掉在地上的那本书捡了起来,只见书的封面上写着黄石公三略几个字,随手翻了一翻,却原来是一本古代的兵书。

    李翊不禁晒然一笑道:“本帅看你读书物我两忘,虽然警觉力不够,但是注意力还是非常专注的。哦!本帅到底应该如何处罚你才好呢?”

    “嗯!既然你已知道自己错了,本帅希望这是你内心真实的想法,你能知错就改,并保证以后也决不再犯,本帅今天也就不再责罚你了。”

    “不过,你这种读书方式却不可取,就着月光看书,不但有损你的眼睛,而且有亏职守,放松了警惕。如果等到敌人取了你的项上首级时,一切都已不可挽回。”

    “你一人身死事小,若是因此失却了中枢,动摇了军心,可你可就百死莫赎了。今后万不可再这样不负责任的当值了。”

    “是,大帅,属下有亏职守,早已是后悔莫及,今后保证绝不会再犯,请大帅以观后效。”

    “嘿嘿!起来吧!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士啊?”李翊随口问道。

    “回禀大帅,属下潘崇彻,乃广南南海人士。”

    哦!什么?潘崇彻?潘崇彻?哦!我怎么听着有些熟悉呢?哦!是了。

    李翊怔怔的望着面前的这个青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要知道穿越后自己经常翻阅五代史,而且非常清楚的记得,好像有一个叫潘崇彻的宦官,应该就是五代南汉后期的第一名将,对此自己还是印象很深的。

    如果真是眼前的这个青年的话,那可真是太离奇了。

    李翊仔细的回忆了一下史料上的记载,想起潘崇彻一直活动在南汉后期,按照大致年龄推算,现在的潘崇彻差不多也就这个年龄。

    李翊稳定了一下情绪,继续问道:“你今年多大了,什么时候开始当兵的呢?”

    “属下去年才入伍,今年刚满十八岁。”刚才被李翊的失态搞的有些头晕的潘崇彻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呵呵!李翊知道自己捡到宝了,面前这个爱读兵书、气度不凡的青年应该就是历史上的名将潘崇彻无疑了。

    不过,史书上说他可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宦官啊!但看他的样子却又有点不像。

    不管那么多了,也许以后机缘巧合,致使他走上了宦官这条道路也难说得很。

    现在这潘崇彻虽然还有些稚嫩,但十几年后可就是叱诧风云的人物了。

    现在可要把他收为己用,然后再好好的培养培养他,用处当然是不言自明的嘛。

    李翊当即勉励了他几句,让他有空的时候多读兵书战策,多向前辈们请教,并在实战中灵活加以运用,今后的前途定然会不同凡响的。

    嘱咐他认真值守后,李翊像捡了个宝一样,乐颠颠的回到了屋里。

    第二天一大早,李翊刚刚来到议事厅的书房内,林易就拿着几张纸笺走了进来道:“大帅,上报朝廷的奏章草稿,下官已经拟就了,请大帅过目。”

    李翊接过来放在帅案之上,打开来仔细观瞧。只见奏章的开篇写道:

    吾皇万岁御览

    臣李翊邀天之宠,获委要津,不胜惶恐,夙夜行程,首赴云南。奈何孙贼德成,早存异志,久有叛汉自立之心。臣甫入云南,即迭遇凶顽,必欲杀臣而后快,天幸吾皇圣德保佑,贤人义士相佐,忠臣良将臂助,周划奇谋,戮力同心,计斩孙贼德成,生擒党羽千余之众,旋使云南重归大汉。仰赖天地皇威,深孚黎民之望,远近乡贤皆称快慰,天之所赐,幸何如之!

    下面就是具体的平叛过程和所有立功官兵的简短介绍。当然也没有忘了把挪用伪产犒赏将士的擅权行为记上一笔,这样做可比事后再汇报要保险的多了。

    最后面就是详细的孙贼伪产清单和阵亡将士名单。

    李翊仔仔细细的看完,见林易写的措辞得体、周到详细,虽然略有夸张,但是基本上也符合事实。特别是突出了自己的光辉形象,什么身先士卒、深入虎穴,手刃巨叛,一个栩栩如生的伟光正形象跃然纸上,看的李翊是感慨良多。

    放下手中的奏章,李翊揉了揉眼睛,才发现林易也是双眼红肿,连黑黑的眼袋都出来了。

    李翊呵呵一笑说道:“你不会是一夜没睡吧,看你的眼睛都快熬肿了,可不要累坏了身体啊!”

    林易微微苦笑道:“奏章写不完,下官哪敢睡觉,如果大帅觉得合适,我立刻让人抓紧誊写一份,晚上应该可以完工了。”

    李翊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请林主簿再辛苦一下,尽快把阵亡受伤将士的抚恤条目和奖勉标准制定出来,要尽可能的优厚一些,最近几天我们就要公布付诸实施,你看怎么样。”

    林易点头答应下来,正要转身出门,李翊忽然想起一件事来,连忙说道:“林兄慢走,我有一事不明,正要向你请教。”

    林易止住脚步,返身近前笑道:“大帅垂询,还谈什么请教!”

    李翊微微一笑道:“现在这里只有你最清楚,我不请教你请教谁去。呵呵!我想说的是,二叔曾经制作出来铺路筑墙的材料,效果非常的好,我的印象也很深刻。”

    “我想如果能用来建造道路、修补城墙什么的,岂不是远远胜过普通的青砖夯土啊!你觉得怎样?”

    “哦!大帅竟然也考虑到这里了,呵呵!其实下官也曾经这样想过,但是最近事务繁忙,还没来得及向大帅提起。”

    “大帅,依下官看来,此事绝对可行,而且制作这种材料所需的石头,在我们林家堡周围的山上多的很,材料供应上应该不成问题。只是碾磨煅烧有些费事,需要大量的人手,否则产量上难以满足需要。”

    林易说的信心十足。

第33章 解送钦犯() 
李翊点了点头,微一思索后说道:“人手上没有问题,我可以先把关押的孙贼牙兵拨出一部分来交给二叔使用,再派部分士兵监押看护。”

    “这些人犯只要他们不试图逃跑,根据他们的表现,我会承诺过几年就将他们全数予以释放,这样一来他们也就会安心服役,也不会给二叔添什么麻烦。你觉得如何?”

    “这样也好,只是咱们的宁州城墙已经非常坚固,而且一直维护的很好,暂时还不用修补,不知道大帅要作何用途呢?”

    李翊点了点头,轻声说道:“为了云南的安危,我有一个想法,简将军和萧会都极力赞成。那就是准备在嵩阳以东择一地势险峻的所在,悄悄的建造一座关隘,以此抵御大义宁国有可能发动的攻击。”

    “但又怕消息提前泄露出去,引起大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