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游龙-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大片村落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一眼望不到边的庄稼地里麦苗青青,万头攒动,小麦长势很是喜人。而一条叫做‘牛栏江’的河流由北往南从此穿过,使得这一带水源非常的充足,正是种植粮食的最佳所在。

    一行人弃马步行,一边欣赏着这醉人的田园风光,一边查看着麦苗的长势情况,随行的王执事和滕执事细细查看之后,对这里庄稼的生长情况评价很高。

    说起来这边的乡民已经初步掌握了小麦的种植技术,虽然现在种植面积还不是很大,但是只要农民尝到了甜头,下一步推广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这时候,地里已经有三三两两的农民正在忙活,李翊派人上前询问后才知道,这个地方叫做雪狗屯,是最靠近官道的村子,但是整个村子人口不到百人,小麦的种植数量也很少。

第323章 水坝之争() 
再往南去就是秋家庄和凤鸣寨了。秋家庄耕地面积很大,又处在牛栏江的上游,粮食产量一直相当可观,是宁州内仅次于杜家庄的最大粮食产地。

    而凤鸣寨却是一个外来户子,前几年才迁居于此,人口不过百十来人,他们那里虽然地面很小,却也种植了几十亩小麦。

    而再往南就是附近耕地最多的杜家庄了,他们在凤鸣寨的南边,牛栏江的下游,光耕地面积就有上万亩之多,是宁州不折不扣的粮食大户。

    谢过了当地村民,又往前走了一会儿,一个规模不小的村落展现在众人的面前,村口的石碑上写着‘秋家庄’的字样。

    呵呵!秋家庄的庄主秋天河可是自己的老相识了,既然来了,可要进去讨杯茶水,和那向来快人快语的秋天河好好聊聊。

    众人正要牵马进庄,庄子里突然间人声吵嚷的嘈杂起来,几十名村民呼啦啦的从村子里蜂拥而出,人人手里拿着钢叉、棍棒等物,怒气冲冲的就要往南边走去,而走在人群中的一名中年男子,可不就是秋天河吗?

    李翊从后面连喊了几声‘秋庄主’,那伙人才停住了急匆匆的脚步。他们也已经看清楚了来人的面目,这才知道官府的人也来到了这里,情绪上也稍稍安定了些。

    秋天河见到李翊亲自前来,连忙小跑着迎了上来,眼光中闪动着惊喜的神情,一叠连声的喊道:“大帅,大帅,您可来了,您要是再晚来一步,那边非要打出人命不可。”

    李翊愕然一愣,连忙吃惊的问道:“哪里打起来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平时爽快开朗的秋天河,这时候却显得焦急异常,说话也甚为激动,他异常焦急的结结巴巴的道:“唉!事情不妙啊,刚才牛栏江下游那边那里眼看着就要打起来了,他们正在拆水坝,恐怕恐怕这时候已经动上手了。”

    李翊暗暗吃惊,秋天河说了半天自己也没搞明白,只知道和拆水坝有关系,到底是谁拆谁的水坝,他却说的不清不楚。

    秋天河见李翊一头雾水,这才知道自己着急上火的没有说清楚,连忙理清了思路,给李翊详细的说了起来。

    原来,这条牛栏江乃是从上游的六夷部落的盘江支流引过来的,由南向北流过这附近的几十个村庄,承担着当地村民的饮用水和浇灌庄稼的重任,是当地名符其实的母亲河。

    虽然这条河流平时水量充沛,但是由于牛栏江落差很大,特别是在秋家庄到杜家庄这一段,水面非常低洼,很难将河水引灌到附近的庄稼地里,所以,为了抬高水面方便用水,上游的秋家庄和凤鸣寨先后在自己那段河道的下游建起了水坝,人为地将河面抬高,虽然便利了自己灌溉田地,但是无形中使得下游减少了来水,水量达不到田地灌溉的要求。

    这样一来,下游的杜家庄当然非常不满了,所以近些年来,秋家庄、凤鸣寨、杜家庄之间冲突不断,虽然表面上还能和平相处,但是一到用水季节,三个村庄就会因为水坝的原因而闹起纷争,历年来为此已经有十几人在冲突中丧生了。

    虽然说来说去还是因为修建水坝的原因,但是秋家庄和凤鸣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要是不建水坝的话,这两个地方大部分的良田都得不到灌溉,粮食收成就难以得到保证。而因此造成三方反目成仇,这也是各村庄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唉!说来说去,这都是利益纷争啊!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证,谁愿意给予别人方便,这种纠纷纷繁复杂,也不是官府出面就能弹压得住的。最重要的还是梳理好他们之间的利益划分,让各方都能利益均沾才是。

    弄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李翊让秋天河带路,到水坝那个地方去看一看,一是要千方百计的阻止三方冲突的发生,另外,更重要的也要找到一条最佳的途径和方法,使得三方利益都能得到保证,才能彻底消除他们之间存在的矛盾。

    等到赶到水坝那儿的时候,那里已经有了十几名秋家庄的村民在那里守护,却没有见到前来拆水坝的杜家庄的人。

    据那些守护的村民说,由于下游还有一道凤鸣寨的水坝,而那道水坝对杜家庄的影响也更加直接,所以杜家庄应该是先去强拆凤鸣寨的水坝去了。听到这里,我心中更加焦急,连忙带着众人,在秋天河的引领下急忙向着下游赶去。

    又走了二三里路的样子,远远的就看见在河道一座木栅水坝的旁边,上百人已经打斗在一起了,手里的兵器什么样的都有,镰刀、斧头、棍棒、钢叉一起招呼,大多是好几个人对付一个,明显的是以多打少。而人数较少的一方已经渐渐不支,不断的向后退缩,只有一两个人还在苦苦的支撑。

    李翊连忙紧跑了几步,口里喊着‘住手、住手’,但是现场人声嘈杂、剧斗正酣,哪有人注意到李翊一行人的到来。

    这时候,连骏见我的喊停声无人理会,立即纵身上前,手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握住了几块石子,随手弹射而出,只听得‘哎呀、哎呀’之声不绝,瞬间就有四五人躺倒在地,抱着小腿连声呼痛,眼见得是被连骏出手所伤了。

    由于发现了场中的变故,双方的大多数人大都停止了打斗,不明所以的望着赶来的这一行人,但神情却是戒备的很。

    但是即便如此,却仍然有三个人在场中激战不休,其中两人正手持刀剑联手对付另外一人,招招狠辣异常,仿佛以命相搏,不杀死对方就绝不罢手,对李翊等人的喝止声毫不在意,根本没有丝毫停手的意思。

    李翊微微摇头叹气,两人联手的一方,其中一人正是杜家庄的三公子杜传秀,本来还算俊秀的脸容早已扭曲变形,手里一把青钢剑,恶狠狠的招招夺命。而另一人眉目粗豪、疤痕满脸,手里使的是一把黑黝黝的虎头刀,使得虎虎生风,看上去就是好勇斗狠之人。

第324章 平息纷争() 
而那位独立对付杜传秀他们两个的大汉,一柄宽刃开山刀使得滴水不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浑不把两人放在眼里,虽然以一敌二,却是漫不经意间招架得住,场面上仍然不落丝毫下风。此人不是别人,却是那前些天才刚刚结识的凤鸣寨寨主冉彦超无疑了。

    李翊喟然长叹一声,连忙上前喊道:“杜公子、冉寨主,诸位不要再打了,有什么分解不开的好好商量,何必性命相搏呢?有我李翊在此,定会给大家一个公道,都是乡里乡亲的,难道还有什么开解不了的吗?”

    冉彦超在打斗中听到李翊的喊话,开山刀接连格挡住对方两人的进击后,纵身后跃,稳稳地站在了河岸边的一块条石之上,仍然气定神闲,不露一丝疲态。

    而杜传秀等两人却仿佛没有听到李翊的喊话,仍然是恶狠狠的各挺兵器,纵身紧随不放,大有不毙敌于当场誓不罢休的意思。

    李翊摇了摇头,正要再次出言制止,旁边人群中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秀儿住手,咱们李大帅都来了,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吗?赶快给我回来。”

    随着这声喝止,杜传秀这才悻悻然的停住脚步,和那名满脸疤痕的大汉,转过头来恶狠狠的注视着李翊,眼中尽是仇恨无比的目光,仿佛和李翊有不共戴天之仇似的。

    咳!这也难怪,自己硬生生的出面拆散了他和郭蓉的大好婚事,他当然已经怀恨在心了。从这两次和他的见面当中,李翊都已经察觉到了他对自己潜藏很深的恨意。只是,郭家又将郭蓉的妹妹许配给了他,难道他还不领情吗?唉!这感情上的事情,那可是说也说不清楚的。

    这时候,杜家庄的庄主杜青川走到了李翊的面前,未开言先叹了口气,悻悻的道:“唉!大帅,既然您来了我们可就有说理的地方了。也不是我故意诋毁人家,您也看到了,这秋家庄和凤鸣寨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接连两座水坝,将牛栏江的来水几乎彻底截断,咱们下游可就深受其害了。”

    “这么多的庄稼地却连水都用不上,眼看着庄稼受旱严重,今年的收成可就难以保证了,我们杜家庄几百口的生计也就成了问题,这不是自私自利的断人生路吗?”

    “大帅,不光是我们杜家庄,下游还有好几家村寨也是对此很有意见,再这样下去,下游上千口人可就吃不上饭了。而秋家庄和凤鸣寨却对此熟视无睹、不管不顾,这到底是安的什么心啊!”

    李翊连忙点头道:“杜庄主稍安勿躁,你说的情况我都已经看到了。秋家庄和凤鸣寨的这两座水坝,的确是问题的根源。虽说还没有将水流全部截断,但确实使得下游水量大幅减少,给下游农田浇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李翊招手将秋天河和冉彦超叫到跟前,接着道:“咱们秋家庄、凤鸣寨和杜家庄隔着这么近,本来都是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都说睦邻友好,却有几人能够完全做到?”

    “团结合作才能共同繁荣兴旺,这是自古以来邻里相处所应奉守的圭阜,可不能稍加轻视。而且咱们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一条河里喝同样的水,一块地里种一样的粮,平时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能让我们反目成仇。”

    “但是今天这个事情,我说句不好听的话,秋家庄和凤鸣寨这种私自截流来水的做法,确实有些不厚道,这也是造成今天冲突局面的最重要原因。”

    “咱可不能光顾着自己吃肉,却不能连汤也不给别人喝啊。水坝截流引致斗殴,甚至还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各位难道觉得这样做值吗?失去的生命不可挽回,这给他们的亲人带来多大的痛苦啊!”

    “有什么问题咱们坐下来商谈,最终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即使解决不了,还有咱们官府出面吗?何必为此动刀动枪的杀伤人命呢?”

    李翊转过身来,又对着杜青川道:“虽然说秋家庄和凤鸣寨做的不对,但是杜家庄也不能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失去生命和受伤致残的村民,谁来解决他们妻儿的生活问题,失去的生命和残缺的肢体难道还能恢复正常吗?一味的用武力解决问题,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冤冤相报何时了,难道要让我们的子孙继续铭记这份仇恨吗?”

    见三人都羞惭的低下了头,李翊语重心长的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就像我们前些日子共抗强敌那样,大家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但击退了强敌,保住了我们的家园,而且大家伙从此更加亲密,使得乡里安宁、村寨和睦,这岂不是人人羡慕的一片乐土吗?”

    秋天河淡然一笑道:“咳!大帅的苦心孤诣,都是为了我们着想,这一点我们怎么能不明白。只是只是一旦拆除了水坝,我们秋家庄汲水困难,恐怕阖村老小又要遭受饥荒了。”

    李翊微微一笑道:“秋庄主无须担心,你们秋家庄的庄稼灌溉问题,我已经想好了一个办法。现如今有些地方已经建成了水车,只要通过水车能提上水来,连接到水渠里就可流转到田地的各个地方,浇灌起来比以前还要方便的多,而且灌溉的更加均匀,粮食收成也只会增加,绝不会减少。”

    “而且我们还可以每村再加建几座高位水塔或蓄水池,平时可以储存雨水,还可通过水渠的来水保持一定的存水量,即使是天旱时我们也能应付的过去,你说这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听到李翊描绘的这番美好蓝图,秋天河不但没有一丝高兴的样子,反而面带愁容,苦笑着道:“大帅的想法倒是很好,只不过,这水车什么的我们可从来没有见过,也不知道如何建造。咱们秋家庄只有四五百口人,全都指望着这些田地度日,一旦庄稼没有了收成,就只能是紧衣缩食了。”

    “听起来这水塔和水车倒是一个很有用的东西,但全村老少都算上,也没有人知道如何建造和使用。况且,这建造水车和水塔的费用,也不知道从哪里来啊!”

第325章 权宜之计() 
李翊正要开口说话,旁边的冉彦超插言道:“是啊!建造水渠和水车的费用不是个小数目,连秋家庄都不知道如何建造,更别提花费多少了。我们百十口人的凤鸣寨就更没有这个能力了。”

    “何况,由于我们处在河西的位置,地势比这边要高得多,就算是建了水坝,也只不过能解决一部分田地的浇灌问题,人畜饮水还是靠肩挑人扛。在我们这边,由于地势的原因,即便有了水车,恐怕也是提不上水来,想必也是作用有限,我们百十口人难道只能是望河兴叹了吗?”

    听完秋天河和冉彦超的话,那杜青川也叹了口气道:“其实,两位的难处我也知道,只是我那里庄子又大,人口又多,庄稼收成对我们更加重要,怎么说这也是近千口人的吃饭问题啊!要说水渠、水车什么的,我那里倒是都有,这也是牛栏江水面持续下降,被逼无奈之下我才想出来的法子。”

    “但是水车个头太小,水渠也只建了一小段,即便有了水车,提上来的那点水也不敷使用,顾得了东家,顾不了西家,要想把田里全部浇上一遍,还是要多费一番周折的。这也是我急切想要拆除上游水坝的原因啊!”

    那杜青川说完,李翊不由得轻轻点了点头,深有感触的道:“是啊!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想要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我倒有一个好主意,不知道各位信不信得过我。”

    见众人都点头默许,李翊接着道:“我看目前各家都还勉强用得上水,还不到山穷水竭的地步,眼前看着这么大一条江河,还能真的缺的了水不成?我的意思是,咱们暂时先保持原状,各位都费费心,先把自己的庄稼地理整好。我立刻安排人过来为各村庄修建水渠和水车,时间上当然要耽误几天。”

    “当然了,建造费用也全部由官府承担,不用各位费心。至于凤鸣寨的问题,我还要详细勘察一下,既然牛栏江上游水量充足,这边坡地之上肯定就有合适的水源地,也就一定能把水引到凤鸣寨里去。我这个主意不知道怎么样,各位可以斟酌一下。”

    众人闻言都是沉默不语,都纷纷低头思索这个方法的利弊。李翊知道现在最难说服的就是杜青川了。因为如果保持原状的话,他那边汲水仍然困难,只能靠人力长距离的往庄稼地里浇水,费工费力不说,效果也不一定好。

    所以李翊趁热打铁,接着道:“诸位的困难我相信都是暂时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官府对各位也是一视同仁,绝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只要是官府能出得上力的,官府会不遗余力的帮助各位,还请各位不要再犹豫了。”

    听完李翊这番话,秋天河和冉彦超纷纷表示同意,杜青川也在无可奈何之下勉强表示了赞同。

    李翊这才微笑着道:“诸位都是顾全大局之人,这样才能使咱们的计划顺利开展下去。我今天就让人快马加鞭的赶回宁州安排,争取明天准备好材料和人手,立马开始动手建造。我想如果顺利的话,用不了十天就能全部完工。”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这些天我就住在这里,亲自和诸位一起劳作,咱们人多力量大,老天爷会眷顾我们早日完工的。还有,这场冲突造成了很多人员受伤,诸位可不要耽误了为他们治疗,还是及早回去诊治的是。”

    李翊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众人当然要知自己的情,不由得纷纷鼓掌赞成,这样一来,李翊的心里也落下了一块大石头。

    接下来,李翊立刻命令林迟快马赶回宁州,向林易报告这里的情况,告诉他自己要在此地蹲守一段时间,让他立即组织能工巧匠,筹集木材、水泥等物,争取明天赶过来,立即动手建造。

    李翊吩咐完这一切,众人也纷纷向他告辞,而冉彦超却知道李翊这几天要住在这里,热情的邀请他到凤鸣寨居住。

    本来李翊还想到附近的平阳关或者西华寺暂住的,但冉彦超盛情邀请,再加上自己一直对此人颇有好感,也想着与他结交,更主要的是,凤鸣寨是附近几个庄子里引水最为困难的,也想到他那里实地考察一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要为他们寨子引来方便合用的水源,水源争夺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大半。所以,在谦让了一番后,李翊立刻答应了他的邀请。

    接下来,冉彦超和他们寨子的十几名青年,热情的领着李翊等人绕过一座十几米长的竹桥,向着山坡上的寨子里走去。

    冉彦超边走边说:“大帅,打从第一眼见到您,我就知道您一定是位爱民如子的好官。咱别的不说,我也是江湖上混了二三十年的人了,看人那是一看一个准。您可是咱们云南最大的官了,却降尊纡贵的来到我们这个小地方,就连庄稼地浇水这样的小事,您也时刻放在心上。”

    “唉!冉某前些年一直深恨官府,对当官的没有一丝好感。嘿嘿!现在我却不得不说,冉某定是瞎了狗眼,这世上还是有您这样的好官的。”

    李翊淡淡一笑道:“冉兄不必自责,这世上好官坏官当然都有,只要能为老百姓多办些实事,当这个官才能当的心里踏实。哦!咱们不说这些了,我们这十几号人住在这里,恐怕又要给你们凤鸣寨添麻烦了。”

    冉彦超呵呵一笑道:“大帅这是说的哪里话?能请到大帅这样的贵宾到敝寨做客,那也不知道是冉某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敝寨上下同感荣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