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院中原来这么多梧桐树,叶子像是下雨般落得绵绵不尽似的。”他神色冷然,对着身边的小寺人抱怨。
“想是昨夜雨大,今日又起风。梧桐秋天里是容易落叶。”小寺人小心翼翼应对。
走进昏暗的大殿,帷帐一层层掀开,又一层层落下,进了三重,方步入大殿的最深处。没有烛火照明,唯有透进来的丝缕天光,殿内的人和物都覆上了一层阴影,仿佛并不属于这个世界。一旦点起烛来,他们便将随着阴影一同褪去。
面前这个敛容端坐的男人,是留深他这辈子最敬最畏,又爱又恨的人。
男人身着暗紫色华服,玉簪束发,精致的五官仿佛已脱离了时光的轨道,宛若一尊古老的玉石雕像。
对他的杀机,从丰韫射出来的那一箭开始。
最后的犹豫,被他擒王为质碾碎。
“国师,你还有什么话要说么?”留深慢慢伏身,跪在他的面前,窥伺着他的神色。
凤岐坐姿挺拔,双手合拢安放在膝头。半阖着双目,抿起的嘴角藏着一丝似笑非笑的弧度。他仿佛仍有千言万语告诫,却又似乎已无话可说。
他那戎马倥偬的一生,前一半和栖桐君并肩作战,抵足而眠,快活肆意;后一半谋权夺势,朝堂隐忍,以奸滑薄情闻名。
人不过中年,这一生却已太过漫长。陆长卿犹如一瞥惊鸿,将他死寂的平静划割的七零八落,让希望、悲痛、欣喜、怨愤种种情绪一涌而出翻上水面。让他知道,自己仍然活着。让他想要继续活下去。
他死或不死,战争都已不可避免。他苟延残喘,无非是让周王多了一个可以时时刻刻用来要挟陆长卿的筹码。
凤岐感到有些可笑,他连自己的生死都要算计,都不能仅凭一己之愿。
所以他只是似笑非笑地垂着眼,却一言不发。
留深窥探他的神色,只觉得从容平静之中,又暗藏一种骇人的嘲讽。
“国师,你犯得是凌迟车裂之罪,但毕竟功勋在身,我留你个全尸,”留深觉得此刻不语的凤岐更让人觉得森然,就如同下一刻他便可以扼住自己的喉咙,或是用琴中短剑刺穿自己的心窝。他一向都是条披着人皮的毒蛇。
留深身边的小寺人已经端来了一条白绫。
隐秘的殿中并无旁人,小寺人不敢言语,低着头搬来一只凳子。凳子放在梁下时,凳脚碰到地面发出一声钝响。
他踩在凳子上,将白绫的一端丢上房梁。因为畏惧手抖,他丢了两次都没有挂上。凤岐等了一会儿,便抬起头看他动作。
又丢了一次,白绫终于挂在了房梁上。
小寺人小心翼翼打了个死结,迈下凳子。三尺白绫在昏暗的大殿摇摇晃晃,无数片梧桐叶影在苍白窗纸和冰冷的地面疯狂地一晃而过,整个大殿光影缭乱,似真似幻。
小寺人又战栗兢兢扶起凤岐,扶他踩上凳子。凤岐垂着手,偏过头望了一眼窗纸上的天光叶影。
小寺人将白绫套在他的脖子上。
凤岐回过头,站在凳子上,俯视着留深。那副似笑非笑的神色,让留深莫名心惊胆战。
他屠杀的是自己的恩人,这笔账到了阴曹地府怎么算?留深忽然心慌意乱地晃过这个念头。
小寺人看向留深,留深后退了几步,朝他点了点头。
小寺人跪下去,搬开了凤岐脚下的凳子。
一瞬间空气骤然紧绷,昏暗之中,修长的人影在拼命地挣扎,然而这挣扎悄无声息,也只能引得他挂在半空不断地晃动。
公子留深浑身居然颤抖起来,不断地后退。那悬挂之人的挣扎越来越弱,渐渐双手垂下,只不时抽动。留深的嗓子里无法克制地传来一声尖鸣,他丢下小寺人掉头就走,撕开了数层帷帐,逃出了昏暗的大殿。
殿外西风未停,梧桐却不再落叶。院内数十株梧桐竟全部落光了叶子,唯有光秃秃的枝杈如鬼爪一般伸向天空,仿佛正在发出一声声怨毒的呐喊。
国师死讯昭告天下,三月之内,战火燎原。
狴犴阵法,玄金兵器,逆侯长卿的怒火无人可挡,三月之后,洛阳城破。没有直接交过锋,周朝的将领低估了逆侯的实力。青铜兵器根本无法与铁兵抗衡,一个暗泽涌动的玄金时代已经悄然降临。
三月来几乎没人听过陆长卿说话。他沉默地骑着的卢马,迎着狂风驰过城中熊熊大火,直奔王宫而去。这样的场景,一如当年他攻陷镐京一般。
只不过此刻在这里,再也不会有那个男人。
他骑着马连过三殿,只见颓倒坍圮的龙椅,却没有见到周王的人影。
他调转马头骋入后宫,随手砍倒几个零散的侍卫,如入无人之境。仇敌就在附近,他复仇在即,狂喜之中却仍是面如死人。
前面是王后的寝宫。他冲到跟前,在殿门外看到了那个人影。
留深冷然道:“陆长卿,你不过是个亡命徒。你们陆氏将永远背着逆贼的名头。”
陆长卿勒住了马,突然狂笑不止。因为消瘦而过分深刻的五官,狂舞的染血长发让他如索命的亡魂一般狰狞。
“你笑什么!”留深怒道,殿周树丛中的箭头寒光闪动。
陆长卿置若罔闻,突然策马前奔。无数暗箭齐发,他竟不予理睬,越过门口的一瞬,一剑斩下留深的人头。
那速度迅如闪电,竟无人能拦。留深脸上还来不及露出惊诧之色,已经人头滚落。
数支箭刺入陆长卿的脊背,他浑然不觉,骑马冲入了殿中。
殿内却十分安静,也不见伏兵。
纪萧怀中抱着婴儿,安然端坐在殿正中的椅上。
陆长卿的战马咆哮着喷出白沫,在母子二人跟前扬起前蹄。陆长卿紧紧勒住了马。
“他死了吧。”纪萧淡淡地说。
纪萧不是久养深闺的弱女子,她是曾经披甲上阵的巾帼豪杰。陆长卿浑身戾气,手提染血宝剑,也吓不住她。
“他、该、死。”陆长卿许久未开口,声音沙哑异常,却一字一字饱含恨意。
“周朝,终究是要到头了。”纪萧哄着婴儿,面无表情地说。
陆长卿下了马,伸出满是鲜血的手,按住了婴儿的脖子。
纪萧并不阻拦他,等婴儿一死,她也要死了。
兄长、凤岐、留深、儿子,所有人都死了。
陆长卿却在这时收回了手,默然站着。婴儿脸上沾了湿冷的血,哇哇地哭起来。
“凤岐和我哥哥是一样的,他们只是在尽力保护所爱的人生存的这片土地罢了。”
“既是凤岐所愿,这片地方,就留给他吧。”陆长卿看着那婴儿说。
纪萧霍然抬首,震惊地注视着他。
陆长卿不以为意,翻身上马,策马而出。殿外箭雨划破空气的声音骤然又纷纷扬起。
洛阳战后,周王身死,镐京收兵。
周朝新王登基,洛阳这边百废待兴。镐京建立西庆新朝,论军功行赏封侯封爵。东周西庆两方陷入了长久的对峙又并存的微妙局面。逆侯威名盖世,北震戎狄,南慑蛮夷,竟也再无外族敢垂涎中土。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十一就要完结啦
☆、第五十四章
西庆建朝后七年,苏浙当地乡绅集资在太湖上建了个莫邪楼。仲夏清晨,登楼远眺,可将太湖的浩淼烟波尽收眼底。
莫邪楼有三层,一楼是个大厅,正中间搭了个戏台,晚间请戏班子唱昆曲,白日租给说书人。二楼是一圈雅座,既可以观赏风景,又可以听书听戏。
三楼原本是二楼的屋顶,一些孩子心性的年轻江湖人喜欢跳上去喝酒看景,久而久之店家就搭了个凉棚,成了三楼。
虽是仲夏,陆长卿仍是在碧色单衣外披了件灰色斗篷。坐在三楼的石凳上,他一边啜饮着温酒,一边听楼下隐约传上来的说书声。
“……只见那国师猛然从琴中抽出一物,众客官以为是什么?竟是一把寒光闪闪的短剑!那短剑长不过二尺,摆弄起来恁的灵活。犬戎主见不是事,正要上手去挡,那国师却两眼如炬,双瞳深红,竟使出了摄魂大法!犬戎主一下子失了神,就是这一下子,只听嗖的一声!呲啦——短剑生生就从犬戎主心窝穿出来了!”
“……国师还未站稳,隐约寒光一闪,他后脖颈子顿时汗毛倒立,不好,是哪个蟊贼放的冷箭!他已用尽了力气,脚下一软,仰头就倒了下去!万丈悬崖就在身后!”
众人纷纷倒抽冷气。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匹黑马从天而降,一人飞扑而下!你们当是何人?逆侯陆长卿!那国师是瞪圆了眼也没想到,两个人就势双双坠崖!”
“那国师哭道:‘长卿啊,你怎地如此痴!’陆长卿也是眼泪涟涟,‘凤岐大人,你若死了我的心也死了,横竖我们都要一起!”
陆长卿听不下去了,他放下酒杯咳了两声。
公羊喜哼笑道:“不好意思了?”
“当时不是这么说的。”陆长卿摇了摇头。
谁能想到,那时候的惊心动魄,如今却已经成了说书人手中的话本了呢。陆长卿油生出恍然隔世之感。
“我听说谢戟被那小周王拜为宰相了。”公羊喜研究着这客栈的酒,用筷子蘸了蘸点在舌头上。
“他一直想有番作为,这样也好。纪萧这几年将东周治理的清明,拜了谢戟必定如虎添翼。怎么说谢戟也是他亲手教出来的。”陆长卿望着浩浩烟波,淡淡地说。
“东周能安稳这么多年,也是因为你在西边挡住了那些戎狄。小周王现在不济事,日后却要长大,待他及冠,你已老了,又没有子嗣,这大好的江山不知能这样安稳多久。”公羊喜仍是喜欢挖苦别人。
忽然之间,楼下人声鼎沸,一时阑干上人头攒动。
“怎么回事?”陆长卿漫不经心地问。
“我看你这些年真是豆腐里挽米汤——糊里糊涂!今天莫邪楼一大早挤了这么多人,自然是看清风寨的。今天正巧是清风寨主回寨的日子!”公羊喜鄙夷道。
“清风寨主?”陆长卿这些年或是坐镇北方,或是幽居深宫,确是已经两耳不闻窗外事了,面色愈发苍白,身体也每况日下。荒原客找来了公羊喜,拉他到江南游玩,也顺带调理他的身体。
“听说那寨主是个奇女子,专门打劫东南沿海那些倭寇船只,只在每年六月望日回太湖休养,所以不少人特意在这天跑到莫邪楼看她。江湖上的人都称她‘太湖女侠’。”
陆长卿听过便罢,也并不入心。时光流逝,外物纷扰,却再没有什么能进到他的心里了。凤岐若是还在,他就可以带他到这湖上,吹吹风,看看景色。就算哪里都不去,一起说说话,也是好的。
“女侠!女侠的船来了!”有人心花怒放地高呼。
只见浩荡湖面,一叶扁舟缓缓从雾中飘出。
船头一人,身材娇小,却墨衣拄剑而立。
“女侠!女侠!”楼中呼喊此起彼伏,可见这江湖侠女深受爱戴。
“有人说她原本是个靖国一个高官的女儿,后来在战争中家道中落,流落江湖,落草为寇。几年下来,成了远近闻名的侠盗……”公羊喜话音未落,忽然惊起,“那是什么?”
原本平静的湖面忽然暴起数人,举刀朝那扁舟杀去!
那女侠功夫不俗,与这一干东瀛刺客缠斗,也未落下风。她船后的手下们也纷纷抽刀迎敌。
只是这一动干戈,周围的民船收到波及,不少船客妇孺落水。
清风寨主是个侠义之人,一边对付刺客,一边将身边落水的人捞上船。然而这样一分心,躲闪不及身上顿添了几处刀伤。
陆长卿心如死水,漠然观看。公羊喜知道他已无尘世之心,在一边挤兑道:“瞧人家女儿一身侠骨,倒是有些人只会隔岸观火。”
他刚说完,只听“哗啦”一声,陆长卿扯下灰色斗篷就跳入了湖水中。
陆长卿这几年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即便他要去相助,公羊喜也绝不许他掺和。只因以为他绝不会出手才出言揶揄,没料到这下反倒弄巧成拙了。
公羊喜又不通水性,气得在楼上直跺脚,口中对陆长卿大骂不止。
陆长卿游过去,并不理会打斗的众人,将一个呛水的妇人捞起,举到客船上。他毫不停歇转身又游到另一个老人身边,将他托起送回船上。来回了几趟,落水的船客都已被他救起。
这时候清风寨也已经结果了所有刺客,水面又恢复了平静。陆长卿力气耗竭,双手扒在船舷喘息之时,一只纤纤素手伸到了他面前。
“壮士,上船来。”那女子毫不扭捏地招呼他。
陆长卿难得感到一丝快意,也落落大方地抓住女子的手上了船。
“在下赵靖,多谢壮士相助,如若不弃,到我寨中喝一杯热酒去?”
“在下陆长卿,久仰姑娘侠名。姑娘盛情相邀,若再推辞反倒是我失礼了。”陆长卿拱手道。
西庆人并不避讳王的名字,反倒这些年叫长卿的人越来越多。即便陆长卿报上真名,也不会有人猜到他就是那个威震天下的西庆王。然而赵靖听到他报上的名字,细细地打量起他。末了晦下目光,仍是一副不变的笑意。
陆长卿随赵靖去了清风寨,都是闯荡过江湖的,一干人喝得酣畅淋漓。寨中一个年轻舵主醉意酣然问:“陆兄到太湖游玩,可去过松月观?”
“那是个什么好去处?”陆长卿随口问。
“那道观就在东面的山上,建筑倒是没什么特别,只是每年这个时候要举行祭山大典,还有傩舞可看,到时候十分热闹,当地老百姓都争着去看呢。”
赵靖嗔道:“小宋你醉了休要胡言,不过是一个破道观,几个道士咿咿呀呀地唱,有甚么意思!还不如西坡的清泉寺,那里的大金佛好看!”
陆长卿本也无心游玩,兴致阑珊,随意道:“有时间时就去走一走,哪里都行。”
次日赵靖备了小船,渡陆长卿去看清泉寺的金佛。岂料到寺门口吃了闭门羹,才得知有个东周的大官员来寺里拜佛,这一日寺院就闭门谢客了。
一起陪着的那个年轻舵主大约真是喜欢松月观的祭典,忍不住嘟哝,“时辰还早,祭典还没结束呢,倒不如现在去看,也好过白跑一日。”
赵靖默了默,须臾笑了笑,“也好,你送陆兄去吧,寨中还有些事要处理,我就先回去了。”
赵靖上了另一只小船,注视着陆长卿的身影越来越远。
七年时光已经足够漫长,事到如今,见到陆长卿,她也不觉得如何怨恨。
凤岐大人,或许过些日子,我也能平静地面对你,重新拾起琼琚这个名字了。
陆长卿沿着石阶慢慢上山,年轻舵主虽是着急,他却不紧不慢。这世上能让他产生兴趣的事情少之又少。
祭山大典在后山上,需要穿过道观。陆长卿正要进去,却见那年轻舵主迈不开步了。他满脸通红地偷看着手里拿了一把香的年轻道人。
“要香吗?”道人似乎也认识他,没好气地问。
“要!要!”年轻舵主立马点头如筛子。
年轻人羞涩的恋情十分可爱,陆长卿微微弯起嘴角,想要微笑一下,却觉得面部肌肉沉重,不知怎么才能做出笑的表情。每当整颗心稍稍轻一些,就立刻感到一块巨石狠狠压下,他不得不拼命喘息才能扛过这一阵。
陆长卿转身自己走进了道观。穿过苍松古柏的院落,从后门踱出,这才见陆陆续续有人下山,想必祭典已经结束。
陆长卿本也无心凑这热闹,只是觉得后山云岚悠远,景致怡人,信步走走,倒也能舒缓心情。
这么多年过去,他日日夜夜,无论坐卧,一颗心都如同在火上煎熬。请了无数大夫,没有一个人能治好。头几年他时常暴跳如雷,胡乱发火,这几年倒是不再表露,从身到心陷入死寂,虽外表安静平和,实则却病入骨髓,比头些年更为不堪。
公羊喜形容他现在的状态是“等死”实在再贴切不过。
越往山上走,人烟越稀少。一条清亮小溪从松间石上潺潺流淌。陆长卿不禁脱下鞋子,赤着双脚踩在溪水中。清凉的溪水抚过脚背,触感十分舒适。
他正闭目养神,忽觉脚背一痒,睁开眼睛,见脚腕上覆了一朵雪白的牡丹花。他弯下腰把花捡起来,顺势抬头,只觉眼前阳光明媚耀眼,隐约有个高挑的人影。
那人身着长长曳地华丽繁复的紫纱衣,手里拎着缀满牡丹的花冠,一头雪发宛如倾泻的银白月光,细长的眼梢挂着金色的残妆。他涉水而来,嘴角衔笑,顾盼生辉。一股自然清新的牡丹花香幽幽袭来。
陆长卿感到时光逆转。
凤岐又活生生站在他的面前。
和那个明媚午后的初见一样,炽烈耀眼,摄魂夺魄。
男子微微笑着,目不斜视地走过他的身边。
错身而过的一瞬,陆长卿的手,牢而有力地,抓住了他的手腕。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最后一章,今晚或者明早
☆、第五十五章
凤岐诧异地看着伏在自己肩头浑身发抖的男人。他好心地伸手拍了怕他的肩膀以示安慰。等了好一会儿,他的脚都站酸了,男人也没有松开手。
他推了男人一下,拉开些距离。男人双眼通红,紧紧盯着他。
凤岐有些畏惧,耸了耸肩膀,又沿着溪水朝山下走。男人同样地不说话,却一直跟在他身后。
凤岐漫不经心地踢趿着溪水,随意摇晃花冠,牡丹花纷纷散落,他也无知无觉。
陆长卿跟在他身后,不断弯腰把他落下的每一朵花都拾起收好。
凤岐回了松月观,老道人正和一干徒弟收拾祭典的礼器和香火。一个小道童笑着打了招呼:“师兄回来了?屋里有热饭,快去吃吧!”
凤岐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走进屋里扯开衣领,端起碗正要吃饭,就见那个一路跟来的男人悄无声息地站到桌前。凤岐指了指碗,似是问他要不要用饭。
陆长卿眸光一动,一把按住他肩膀,把他按到了墙上。凤岐有些不悦,正要掰开他的手,却忽然发觉他浑身都在颤抖,不禁停下了挣扎。
陆长卿直直盯着凤岐脖子上的一圈暗褐的痕迹,哑声问:“这是什么?”
凤岐说不出话,手遮在颈前,摇了摇头。
陆长卿蓦地闭目,两行清泪簌簌流下,“听说七年前他们用白绫绞你,这是不是那时候留下的痕迹?”
“如果我今天没有上山,是不是就会错过你,又要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