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紫衣绝-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师一个月前已经被困在了大梁,他怕凤岐知道后执意离开,所以一直没有把消息告诉他。这几日他愈发心神不宁,这才没有伪装好,被凤岐看出了撒谎的破绽。
  凤岐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十分骇人,公羊喜鼓起勇气小声道:“……你生了好大的气……”说完到底觉得畏惧,啪嗒啪嗒掉起了眼泪。
  凤岐慢慢靠在椅背上,绷紧的身子一点点放松下来。他揉着额头斥道:“你哭什么?你坏了我大事!”
  须臾他又叹道:“行了别哭了,也不能全怪你,是我自己无能,落得这步田地。我心里着急,不是冲你发脾气,再说我有那么吓人么?你别哭了。”
  “男孩子哭成这样像什么样子。”凤岐伸出手指擦拭公羊喜脸上的泪水。
  公羊喜只觉那手指干燥微凉,触在脸上说不出的舒服。虽然这么说奇怪,但他却仍觉得这仿佛是母亲的手一般。
  “你别去……”公羊喜忍不住抱住他道,“我还有法子救你……我有个法子……你再让我试一次……”
  “你口口声声骂我祸害百姓,又何必非要留我救治我呢。”凤岐轻轻叹道。
  “因为……你竟和传闻中很不一样……你虽然是个祸害,却也是个很有魅力的人……”公羊喜低声道,“……不知几千年才能生出一个你这样的人,我不愿见你轻易死去。”
  凤岐忍不住摇头,“我不应该死于病榻,马革裹尸才是我的死法。我答应你,如果侥幸没死,我一定回来这桃源仙境找你。”
  当初韩要与魏图在大梁短兵相接,丰韫带着赵图亲临大梁平压内斗。公子留深借机昭告天下靖侯十大罪,率王师联合纪侯闪电突袭至靖国边界。
  韩要之子失手杀死魏谋之子后,丰韫未避免两家争端,虽对魏谋多有补偿,却并不诛杀韩要之子。魏谋对此积怨已久。王师围剿大梁,他密信于公子留深,要与之里应外合。
  有魏谋细作,王师连胜两场。丰韫众叛亲离,被魏谋缚了,大开大梁城门恭迎王师。不料王师入城后却忽然生变,城内大火四起,王师与纪兵死伤过半。后续而来的纪侯兵马被阻隔无法相救。
  王已向天下诸侯下诏,南方诸国水灾泛滥,北方小国或是收了贿赂,或是难以与靖国抗衡。诸侯竟无计可施之时,远在川蜀的陆长卿的第一批铁器出世了。
  绵绵细雨中,陆长卿撩开斗篷替谢砚挡雨,指着操练新兵器的士兵对他道:“阿砚,你仔细看着阵法。最前方二人称为‘角’,角者手执盾牌,可有利于一边防守一边前进;角之后是‘首’,首者持系有旗帜的长矛,控制进攻节奏、注意敌人动作以及对各方援助;以‘首’为中心,斜前方左右各一人,为‘前爪’,拿弓箭,掩护进攻、射杀前方敌人;斜后方左右各二人,为‘后爪’,拿□□,负责进攻。最后有三人,称为‘尾’,分别拿弓箭和短刀,掩护前进,支援进攻和防卫后方。”
  “此阵名为狴犴阵,乃我兄长栖桐君所创,而如果将两只‘前爪’的弓箭手变为狼筅,掩护‘角’的推进和后面的阵列,如此增加了近身的防御功能,便是凤岐改良后的狴犴阵法。”
  “狴犴阵已经近乎完美,而倘若将所有的青铜兵器都变为铁器,并以装满燃着稻草的‘火牛车’开阵,从高地像低洼之地倾泻而下……可以说现今世上的军队,没有一个能够抵抗。即使是凤岐亲自临阵,他也无计可施。”
  “阿砚,铁器的事你做得好,没有辜负我的期望。”陆长卿柔声道,“公子留深中了丰韫的计谋,陷在大梁无力回天。诸侯的兵马都聚集在靖国,南方的祝国已经为了长江洪水泛滥无暇自顾——如今,我们倾覆天下的时机到了,”
  谢砚望着千军万马,听着他的话,心中如即将出征的战士一样波涛汹涌。这样不骄不躁,胸有成竹地说着谋划的陆长卿,与以往都不同,不同于渭水边初见时的傲物不群,不同于狱中的心灰意冷,而像是一颗打磨过的玉石,散发着柔和温润的光芒。
  倾覆山河,君临天下。这八个字本身就拥有着神秘的力量,令无数英雄枭雄豪情激荡,热血沸腾,死生不顾,慨然以赴。
  此时的大梁城经历了三天三夜的大火和长达一个月的封锁已是满目疮痍。靖国士兵不断在城下搦战,饥肠辘辘的王师却也只能紧闭城门不敢迎敌。
  一个下巴干净无须的少年垂着头匆匆过路,余光却瞥见几个孩童正围着路边一具饿殍。待他看仔细时,不禁毛骨悚然。
  “住手……”他也饿得没了力气,尖细地叫了一声。
  那些孩童手上沾满了血,其中一个人还在拿刀割尸体上的肉。
  “不能吃人……”他嗓音干涩,沉吟良久,从怀中艰难地掏出一个干冷的馒头。
  几个孩童眼底冒着绿光,幽幽盯着他,一点点凑上前,一把抢了他的馒头,几个人扭打这撕扯,把扯碎的馒头往嘴里塞。
  “他有馒头!他有馒头!”有人在嘶喊,巷子里忽然窜出许多人,都绿着眼睛朝少年身上扑。
  少年面色惨白,手脚无措,忽然面前人影一晃,剑花纷乱,饥民们被吓得四散而逃。
  那人一身绿袍,清癯如竹,不怒自威。他默默望着地上那具面目全非的尸体,忽然竟拄剑缓缓跪地,“连本该天真烂漫的孩童都开始吃人,这是造的什么孽。”
  少年想要扶起他,却又不敢,低声唤道:“纪侯殿下……”
  “已经撑不下去了。”萧怀瑾撑剑站起,“阿寅,你告诉我,事到如今,还有谁能救陛下,能救这城里的千百人?”
  他不过是心灰意冷,借着向小寺人阿寅发问而抒绝望之意,倒并没有真的想询问阿寅。堂堂侯爵,再无助也不会向一个小寺人求援的。
  然而阿寅却想起了一个人。
  他从没见过那个人的真面目,却久闻他的大名。
  他几乎忘记了宫人察言观色保持沉默的本能,一字一顿道:“有一个人能救陛下,能救千百人。”
  那个人遭王猜忌,受群臣诟病,见弃于野,但他在阿寅心中却是皎然如月,灵动如风。
  萧怀瑾似是没料到小寺人会回答。他一向对这个小寺人抱有些许好感,是故虽然此刻心绪烦躁,也耐下心问道:“你想举荐谁?”
  “国师凤岐。”
  萧怀瑾愣了一下,随即失声笑了,“我以为你要说谁,原来是凤岐。没错,国师或许是唯一一个在这种时候还能力挽狂澜的人,但是……你难道不知道,他已经中了赤霄之毒,神智失常了么?”
  “陛下不可能请一个疯子来指挥战场。”萧怀瑾淡淡道。
  “我和纪侯殿下一起恳求陛下吧。”阿寅却毫不迟疑地说。
  萧怀瑾又怔住了,“你是认真这么说?”
  阿寅笃定地点头,说出的话掷地有声。
  “就算疯了,他也是凤岐大人。他是凤岐大人,他就能救陛下。”
作者有话要说:  春节快乐!!!!

  ☆、第四十三章

  大梁城中,一片死气沉沉。夜如深潭,零星散落着几颗如鱼鳞般的星。公子留深占了城守府邸权作行辕,初春乍暖还寒时候,屋内烧了盆火,“咇剥咇剥”地胡乱响着。
  纪侯萧怀瑾说完那番话,沉默地凝视着公子留深。
  公子留深的姿势有些僵硬,年轻的眉间刻了深深一道皱纹。阿寅察言观色,小心地在一旁伺候着。
  “陛下,魏谋又在驱冲车輣车撞城门了,城内士兵快顶不住了啊……”方介浓眉紧蹙,“丰韫的进攻越来越频繁,大概是猜到我们已经粮尽。”
  公子留深身边的近臣即墨炎低着头,小心翼翼道:“陛下,我们已经粮尽援绝,此时就算召来那国师又有何用?何况他疯疯癫癫,难堪重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倒不如向靖侯求个和,保住社稷要紧。”言罢,他求援地望向军师郭仲平。即墨炎与郭仲平皆是国师弃朝后公子留深提拔的一批新臣,初时因为利害冲突引得共王一朝的老臣不满,被那班老臣们暗地里称为“新党”。
  郭仲平叹道:“援军竟迟迟不到,已经一月余了。”
  方介忿道:“说是七侯出兵勤王,又来了多少战车?多少兵马?便是靖国地广人多,联合七侯之力难道还制不住他?我看诸侯不过是来看热闹的!”
  这话着实有些得罪纪侯,小寺人阿寅忧虑地看了纪侯一眼。然而萧怀瑾倒无愠色,仍是一贯冷冷道:“南方大旱,颗粒无收,诸侯自顾不暇,已是竭力聚集兵马围攻丰韫。丰韫的家臣玄渊是一奇才,韩魏赵三股兵马被他调度有序,魏谋攻城,韩要护送粮草,赵图抵挡援军,三臣又素来配合默契,想要击溃着实困难。”
  “所以,若想护得王出城,需有奇谋。若论天下第一足智多谋,未有能出凤岐国师之右。”
  阿寅听了这话,心中深以为然,一阵按捺不住的激动。
  军师郭仲平道:“国师虽怀经天纬地之才,却已迷了心智。更何况,他四处云游,不知所踪了。”
  “凤岐大人必在赶往靖国的路途中!”小寺人阿寅终于再忍不住,脱口而出。
  内侍不可参与军机大事,阿寅刚一说完,就猛然醒悟,两股战栗,立即五体投伏了下去。
  萧怀瑾瞥了他一眼,并不言语,站起朝公子留深一揖到地:“请陛下重新任用凤岐国师。”
  公子留深虚握双拳,随着叹气松下了肩膀。他并不回答萧怀瑾,却反而看向埋头战栗不已的小寺人阿寅,面如冰霜:“当初看你伶俐留在身边服侍,还赐了你‘周寅’这个名字,你倒不知天高地厚起来了。寺人参政乃是死罪,看在你平日尽心服侍的份上,打你三十军棍,以后你还是叫回‘阿虎’,入奴籍吧。”
  “陛下!”阿虎没想到祸从口出,跪伏于地痛哭流涕。几个士兵进来把他拖了下去。
  凤岐从桃源村出来,到再来镇赁了驾马车,顶着雨连夜走了三日,终于赶到了宜阳城。
  春雨将土地浸得黑油油的,路两边的菜地新绿发亮。宜阳城里有家泰阿酒坊,向来是江湖人落脚地方,亦不乏奇装异服的外族人,凤岐一身灰扑扑的袍子,黑纱肩披面巾裹得严实,也没人多打量他。
  酒坊的中间有个说书人敲着梆子,凤岐从他口里听到自己的名字,不禁放下水碗竖起了耳朵。
  “上回说到,那庆侯陆家二郎,随着国师跳了崖,九死一生;却不料二人得救后,国师翻脸不认账,将庆侯压入酆狱中,一关两年啊。酆狱是什么地方?酆都之狱!黄泉之下阎王爷住的地方那叫酆都,活人去了,能有个好吗?”
  “庆侯在不见天日的酆狱下,一身重伤又被宵小折磨着,好好一条汉子,也是‘衣带渐宽,一把骨头’啦。地上的凡人作践他,天上的神仙却看不过眼了,有位神仙名叫女娲,下凡到狱里,治好了庆侯,又传授给他一身功夫。你们知道这功夫多厉害?‘嗖’一声,还没见影儿呢,一百个士兵手里的的刀就断了!”
  凤岐曾亲眼见过那功夫,心中知道说书人虽夸张了些,却也并非虚言,不由更细心听起来。周围的听客们个个兴趣十足,听到这里都拍手叫好。陆长卿背着逆臣之名,却在民间备受追捧,这让凤岐始料未及。
  说书人又侃侃而谈:“陆长卿从酆狱逃出来后,对那薄情国师心灰意冷,流浪到江南,寄居在太湖上的渔户家中。江南一带水贼横行,又有外族贼寇频频骚扰,陆阿蛮向来嫉恶如仇,却又不愿人认出面目,每次惩处水贼恶霸都要戴上个面具。那面具上画的是名叫‘狴犴’的上古神兽,他行事不留名,所以江南一带的老百姓都叫他‘狴犴令主’。前前后后不知有多少年轻人带上锄头追随他,他教他们武功,教他们的孩子学问,甚至有的地方给他立了生祠。”
  “我听说有一天太湖上大半夜里飞了一条金龙,一头钻进湖里,第二天有渔民打鱼,捞出来一条六尺长的大鱼,剖开一看里面有个玉玺,刻着‘吾王长卿’!”
  “对对!我也听说了,好多人都看见了那条金龙!”众人七嘴八舌地嚷嚷。
  凤岐抿了口茶,他知道陆长卿必然要有所动作。王权天授,这虽然是个小把戏,却也十分管用。
  说书人又道:“二十多年前,陆阿蛮出生之前,镐京顶上曾有一颗红星坠在城南。之后当时庆侯的芙蓉夫人就生下了陆家二郎。他命中注定要……”说书人压低了声音,“称王天下……”
  “周王已经被困在大梁城里多少天了?”有人嗤笑了一声。
  “我听说,当年栖桐君是被冤枉谋逆,你知道什么叫兔死狗烹……”又有人低声说。
  凤岐正欲离开,忽听得有人在头顶道:“你我总是如此巧遇。”
  他拉下帽檐,往上一瞥,不由一惊一急,压低声音道:“阿萧,你怎么来这里!”
  那人正是纪国公女,王之夫人。她一身男子打扮,大咧咧脚踩凳子坐下,看似姿态随意,目光却十分审慎警觉。
  “留深和我哥哥被围在大梁这么久,你叫我如何安心呆在镐京深宫?”她低声道,“没料到能在路上碰见阿猫。”
  凤岐哪有心思与她讨论局势,紧着眉头道:“你这四个多月的身子……”
  “所以更不能让孩子一出生就没了爹。”阿萧一笑。
  “胡来。”凤岐摇头叹息。
  “洛阳城把守严密,很难混进去。纪军都在邯郸那边,我们想办法赶过去。那些纪军老将听我的。”阿萧道。
  凤岐自知劝不住她了,只得道:“你调兵遣将便是,切莫骑马上战场……”
  “阿猫你有什么妙计了?”纪萧毫不怀疑地问。
  凤岐被她直勾勾的眼神看得无法搪塞,只得道:“此处不是说话地方,洛阳城外有人接应我,你随我先去一趟。”
  凤岐令阿萧坐在马车里,自己却执意靠在帘外。车又行了一日,两人在日落前赶到了洛阳城外。一个大汉果然等在那里。
  大汉见到凤岐立即上前扶住他道:“大人……您别来无恙……”
  此人正是当初凤岐被玄渊追入洛阳时掩护过他的先王侍卫,凤岐当年曾有恩于他。凤岐瞥了他微微颤抖的手一眼,抬手握住他的手。
  “长里,自上次分别,许久不见了。阿武可长高了,上学堂了么?”他柔声寒暄道。阿武是长里的独子,上一回凤岐见他时,他还是个刚学写大字的豁牙小孩子。
  长里的手不知如何竟抖得更厉害了。
  “阿武已经上城里的私塾了……”
  “你爹爹身子骨还硬朗么?”凤岐一路上本马不停蹄,此刻到仿佛不着急了,一句接一句地话家常。阿萧透过马车帘子的缝隙看了,心下奇怪。
  “我爹他……也好,我浑家也好……他们都很惦记大人……”长里眼角有些湿润地说。
  凤岐垂下眼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抬头微微一笑,“长里,此番我不便久留,你替我送一封信去。”凤岐拍拍他的肩膀说。
  “大人尽管吩咐!”长里握紧拳,有些僵硬地拱手。
  凤岐从怀中掏出一只密封的信封递给他,“交给赵图。”
  长里并无太多的惊讶,但仍是张了张嘴,“赵图大夫?他不是靖国的……”
  “正是。”凤岐点头,“长里,你也知道如今局势险峻,我现在身边唯一可信可用的人就只有你了。务必将这封信交给赵图,切莫落入旁人之手。你能用性命起誓?”
  长里顿了顿,缓缓道:“长里愿用性命起誓,必定将这信交给赵图大夫。”
  凤岐一笑,“好,我先走了,你自己小心。”
  言罢凤岐催马前行,继续朝邯郸驶去。
  长里揣着信,回到洛阳城的家中。院里听不见老人的咳嗽和孩童的嬉闹,却站着几个灰衣人。
  长里面色比城外时更为惨白,他紧攥着信,两眼通红暴突,紧盯着屋门。须臾门开了,一个白衣男子从从容容地走了出来。
  那男子白衣如雪,眉目平和,然而长里看了,却只如同见了恶鬼,饶是他这般壮汉,竟也浑身打颤。
  “玄渊大夫。”他沙哑地说,“国师让我替他送一封信给赵图大夫。”言罢,将满是汗水的信递了上去。
  玄渊接了过来,用舌尖舔开密封,抽出信问:“我那师兄身体如何?还是不良于行么?”
  “他说话时一直咳嗽,病得不轻,腿脚仍是不便,站不起来。”
  “他一个人么?”
  长里想起马车里的仿佛还坐着个人,他咬咬牙道:“没见到旁人。”
  玄渊点点头,“看来他这次没和荒原客碰头。”玄渊倒没料到阿萧会来,只是猜测凤岐不会鲁莽前来,定然要做些布置,是故有此一问。“
  他细细读罢信,冷冷一笑:想和赵图联手,里应外合?兀那赵图忒可恨,但师兄你也未免太小瞧我了。如今我便将计就计,日后看你一败涂地。
  他当即提笔另写了一封信。幼时他学写字是凤岐手把手教的,如今临摹起凤岐的字迹自然手到擒来。玄渊将信重新封入信封密封好,递给长里,幽幽一笑,“将此信交给赵图。如果你敢对我耍什么心思,我就把你儿子的右手也剁下来,这样他可就再也不能写大字了。”
  

  ☆、第四十四章

  马车上,阿萧撩起了车帘,“凤岐大人,你与那汉子十分相熟?”
  “当年他犯了事,先王要诛他九族,是我劝饶了他。这些年他在洛阳,替我打探了不少消息。”凤岐靠在马车上,拢着衣领。几缕白发从风帽中垂了下来,被风吹起。
  “我总觉得他脸色发白,神色躲闪。”阿萧道。
  “阿萧,你倒是会识人。”凤岐点了点头。
  “怎么?凤岐大人,你也这么觉得?”阿萧往前凑了凑,隔着帘子贴上来。
  “我与长里打过多年交道,他从未有过这么惊慌失措的时候。他这人最在乎什么我是清楚的。我问他家人的情况时,他神色惊慌得更厉害。我方才就怀疑,他恐怕是暴露了,他的家人或许已落在丰韫手里。”
  “那你为何还要把密信交给他?”阿萧愣住了。
  凤岐却从腰间又取出一封信来,用火折子点了,将纸灰洒在风中。
  “本来是想送这封信给赵图,既然怀疑长里暴露,就临时换了一封,”凤岐吹久了风,不禁低声咳了一阵,才又道:“阿萧,重要的事,一般总要提前策划两条路子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