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八零年代好生活-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强强和孙燕燕走了进来,见着孙秋芳了,叫了一声,“姑。”又叫了苏长荣一声姑父。

    “哎,”孙秋芳笑了起来,从带来的袋子里抓了糖果给他们,“来吃糖。”

    两孩子听了,赶紧过来接了糖,剥开就往嘴里放。又看了上面的彩色的糖纸,眼睛都在放光的。两人又看了看孙秋芳装糖的袋子,也不打招呼,就直接过去又抓了一大把。往袋子里一放,就高高兴兴的又跑出去了。

    “哎,两孩子都玩野了。”孙姥姥无奈的笑道。家里就这两孩子,老大两口子也宠着,性子就不如敏子沉稳懂事的。

    孙秋芳倒是没计较,笑道,“都是小孩子,也没啥子的。反正买回来就是给他们吃的。”她虽然和大嫂不对付,但是家里的侄儿侄女的,她也真心的疼爱。

    因着女儿女婿来了,孙姥姥准备好好坐一桌菜,让一家子人热热闹闹的吃个饭。一年到头的都忙,难得能一家子人吃个团圆饭的。而且明天就年三十了,只怕闺女和女婿也不能在这里一直待着。

    孙秋芳赶紧去帮着一起做饭。

    苏敏则搬了个板凳在院子里坐着。

    她看着小舅孙海的屋子门没关上,心里一动,起身走了进去。小舅的房子里面打扫的很干净,虽然东西不如大舅家里摆着多,但是让人一看就觉得住在这里的是个利落人。

    堂屋的桌子上摆着一本书,还没合上,苏敏看过去,正是高中的课本,已经很老旧了。看着不是如今的这个版本的。

    她看了看书上的名字,正是孙海两个字。

    苏敏想起以前孙秋芳说过,小舅是读过书的人,要不是后来家里出事,她姥爷走了,小舅没准能考大学呢。而且当时政策也变了,没有高考。小舅愣是给耽误了。

    后来小舅一辈子都在田地里干活,出去打工也因为腿脚的原因被人嫌弃,好不容易做了个建筑工地的工作,却愣是人也没了。

    “敏子在这呢。”孙海扛着锄头走了进来。

    苏敏正在想起小舅上辈子的事情,心里正觉得辛酸,转头看着孙海好好的站在自己面前,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咋红眼了?”孙海把农具放好,过来看着桌上的书本,笑道,“敏子是不是想上学了?”他是知道自家姐姐姐夫去了城里的,但是孩子在城里读书难,只怕没能上学呢。“要不你回来吧,跟着小舅一起,你还能继续上学呢。”

    苏敏吸了一口气,平缓了心思,笑道,“我明年九月就要去上学了。”

    “在城里上学?”孙海拿着毛巾擦了擦脸,又扭干净了放好。回头对着苏敏道,“城里读书也好,那里的教育质量好。咱这地方小,啥子好资源也落不到。你要是能在城里读书,就好好读,可别不珍惜这好机会。”

    “知道了小舅,我肯定好好读书,以后给你脸上争光。”苏敏抿着嘴笑了起来。她的真实年纪比起如今的小舅还要大几岁,交流起来也没有什么对着长辈的时候的想法。

    孙海笑了起来,眼睛里有一种向往,“敏子,你们如今这是机会好,一定要好好读书。”

    “那小舅你呢,你现在年纪也不是很大,也可以读书啊,还可以考大学呢。”苏敏觉得自己小舅这样爱读书学习的人,如果埋没了,就太可惜了。

    孙海笑道,“大人都有大人的想法,你们小孩子懂啥子的。好了,我出去和你爸说一会话,你自己玩吧。”说完就起身往门外去了。

    苏敏看着孙海一瘸一拐的身影,心里有了一种很强烈的想法。她想帮助小舅,不让他像上辈子那样过的凄苦。可是她伸手一看,看着自己还稚嫩的手,想起如今自己的年纪,还有如今的处境,心里就沉了下去了。

    她如今啥子能耐都没有,唯一的只是比别人多了十几年的经历。而那些经历,也没有多高大上,就算能改变现状,也是只有一步一步的来的。

    中午做好了饭菜之后,大舅和大舅妈也从镇上回来了。两人这次买了很多的肉菜回来。

    村里过年,要比谁家过的好,就要看着过年的肉菜做的好不好的。

    张桂花是个会过日子的人,所以对这些东西都很讲究,之前也买了一些肉菜,担心放长了时间不新鲜,今天又去买了一些了。只是现在价格比之前高了一些,倒是让人觉得心疼的。

    两人进门见着孙秋芳一家子来了,大舅孙兵顿时满脸喜色。“大妹和妹夫来啦。”

    张桂花也热络的打着招呼,是好没有因为上次闹了难堪就觉得尴尬的模样。

    人家给了一张笑脸,孙秋芳这次又是专程来拜年的,自然也不会冷脸对着张桂花了,也是亲热的寒暄了一番。

    两边你来我往的,倒是看着兄友弟恭,十分的和睦。

    孙姥姥已经开始端菜,边把菜放到桌上,边道,“这些可都是秋芳带过来的,屋里还有好多呢,我就说了,这真是破费了,回个娘家干啥要这么讲究的。”孙姥姥说完又看了几眼自己的儿媳妇。

    果然张桂花见孙秋芳这么大方的拿东西过来,脸上的笑容倒是又多了几分了。

    “秋芳你们这是去城里挣钱了吧。在城里干啥子啊?”

    吃饭的时候,张桂花就开口问了这事情了。她这小姑子家里有啥子家底,她清楚的很,这么多年都没像今年这么大方的,这去了城里就能买这么多东西里面,肯定是挣钱了。

    孙秋芳哪里不知道她的心思,笑道,“就图个温饱,和家里种田种地的差不多。这不是现在钱都不用上交了,自己留着了,这才能买东西吗?”

    听了这话,张桂花倒是信了几分,毕竟这小姑子之前家里没分家的时候,这钱都是要给苏家老人。知道孙秋芳没挣打钱,她这脸上的笑容也淡了几分。“赶紧吃饭吧,待会吃完了还得忙活呢。”

    孙兵也笑着招呼自己的妹夫喝酒。他只有一个兄弟和一个妹子,对这个妹子感情自然是深厚的。“以后逢年过节的记得多回来看看,家里可都惦记着呢。”

    苏长荣笑道,“哎,我和秋芳有时间了就会回来的。”

    孙兵又道,“敏子现在在读书没?要是在城里不能读书,就让孩子在家里住着,能和燕子他们一起上学呢。”

    他话还没说完,桌子底下的腿脚就被旁边的张桂花给踢了一脚。他一吃疼,整个人一惊。这个动作,桌上其他人自然都是知道的,顿时神色都有些复杂。孙秋芳道,“敏子也准备上学了,我和长荣准备明年送她去城里中学读书,我们都打听过了,只要多交点钱就能读了。”

    “在城里读书啊,这可得不少钱吧,”孙姥姥担心道。

    孙秋芳坚定道,“为了孩子,我和长荣不吃不喝的,也要让她读书的。”

    孙海笑道,“城里读书是好事,那边教育质量好,学的也好一些。敏子可要好好读书,以后考大学。”

    “要是真能读大学就好了。”孙姥姥道,“她三叔不是就读了大学,现在都在城里当老师了吗,那可真是出息了。敏子没准能和她三叔一样,以后在城里成家的。”

    孙强强一听,好奇道,“妈,城里中学真的好吗,我也想去城里读书。”

    孙燕燕也道,“敏子能读,咱怎么不能去城里读书啊。”

    小孩子没进过城,对城里充满了无限的幻想。

第18章() 
两孩子虽然是一句无心的话,但是听在张桂花耳朵里,颇有些不是滋味。当初这小姑子家里还没她过的好的,不是还想着让自己家里帮着带孩子吗,咋这才一年时间不到,孩子都能在城里读书了。

    孩子羡慕人家,说明自己家里不如人家。张桂花觉得很没面子。

    不过她也不是个浑人,心里不舒坦也不能对着孙秋芳和苏长荣咋样,干脆一巴掌拍到了自己闺女孙燕燕的脑门上,“吵啥子吵,啥都要比,别人读书成绩,你咋不比的?”

    孙燕燕和孙强强顿时都不敢闹腾了。只都撅着嘴,眼睛里含着泪水。

    大过年的,张菊花这样闹腾,孙秋芳和苏长荣脸上也有些不好看,倒像是自己来了,才让孩子们被打骂了。

    孙姥姥也不高兴道,“桂花,这大过年的,你和娃们动真格的干啥,两个娃也没咋样,你就不能好好说说,非得动手?”

    “妈,我管教孩子,您老就别操心了。”张桂花硬邦邦道。反正这个家是她当家,别人别想插手。

    孙姥姥被下了面子,面上有些热,心里也生气。当着自己闺女和女婿的面子给自己下脸子,这媳妇也越来越不懂是了。

    孙兵虽然怕自己媳妇,但是好歹也孝顺,赶紧道,“好了好了,赶紧吃饭吧,菜都凉了呢。”

    张桂花这才不高兴的拿起筷子吃饭。

    孙秋芳和苏长荣互相看了一眼,都闷着头吃饭,没再说话。

    吃完饭之后,孙秋芳就和孙姥姥到了自家小弟屋里这边。

    当初孙海这屋子当初只是个用来放杂物的房子,临时搭建起来的。孙海是个勤快人,分开住之后,就自己把这屋子给修了两次。

    “小海,你这有房子,自己也能干活,我看你就早早的分出来算了。大哥现在自己有家有口的,你们在一起也不合适。”

    孙秋芳是实在不乐意让自己弟弟受大嫂的那个气了。当初张桂花嫁过来的时候就直说了,是来过日子的,不是来养小叔子的。要不是孙兵非得喜欢张桂花,自家家里也穷,也不会要这么个气性高的媳妇了。

    孙海给他们倒了水,笑道,“我现在田地也是自己种着,大哥也说以后收的东西,我自己留着。不过我和妈都在他们那边吃饭,就分点粮食过去。反正我一个人吃不了多少,也不计较这些。”

    “你就没想着娶媳妇成家?小孩,你这都二十好几的人了,可得为自己考虑了。难不成还真是准备打光棍啊。”相比起大哥被媳妇管着,她更心疼这个弟弟。打成娘胎出来就身体不好,家里也穷,没有钱治病。

    孙海听了,没说话。

    孙姥姥看着儿子这样,自己心里而已不舒服,“也找人说过了,前几天村子里的三姑还给说了一个,李家村的寡妇,还带着两个孩子呢。年纪也比小海大好几岁。我没同意。”她心里也知道结亲困难,也不指望真的找个大姑娘,的那是好歹年纪也要差不多吧,这好个大岁数的女人回来,这哪里是做夫妻啊。

    “我小舅长的好,人品也好,干啥要将就。小舅你放心,以后咱条件好了,找个好的。”她小舅这样的人,可不能再找个大舅妈那样的人了。

    “你个小孩子懂啥子的,就知道乱说。“孙秋芳摸了摸她的脑袋。

    “我没乱说好不好。”苏敏仰着头道,“反正小舅现在也没看到合适的,还不如趁着这么年轻赶紧挣个家业。以后咋样的找不到啊。”她就不信以后她小舅有钱了,还有人在乎他的腿脚的。

    孙秋芳见她越说越过,连找人的事情都说的这么自然,佯装生气道,“你还说。”

    “好了好了,别学你大嫂对孩子发火。敏子这不是一篇好心吗?”孙姥姥赶紧将苏敏护到自己跟前。

    孙秋芳也装不下去了,干脆瞪了一眼,又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了一叠钱来递给了孙海。“小海,当初你给我和你姐夫的钱,我们都记着呢。现在已经用不着了,咱就拿来还给你了。”

    孙海没想到这一茬,“你们这真是不缺了?先留着用吧,以后宽裕了再给我也不迟,我又没个用钱的地方。”

    孙秋芳笑着推给他,“你放心,我们是真的不缺钱了。这次去城里,挣了点钱,现在够花的。马上开年还要继续去城里呢,以后会有更多钱的。”

    孙姥姥一听真的挣钱了,高兴道,“这就好了。你们之前说去城里,我就担心那边日子过不下去的。”

    “过的挺好的。”孙秋芳笑了起来,又看向了旁边苏长荣。

    苏长荣受意,道,“我看要是小海有心思,倒是能和咱们一起去城里看看。现在我和秋芳在那边也算是稳定了,小海过去也有落脚的地方。跟着咱一起干活,也比在家里强。”

    这意思虽然是孙秋芳之前和他提的,但是苏长荣也是心里同意的。他这人是个懂得报恩的人,当初他山穷水尽的时候,爹妈和兄弟都没指望上,只有这个小舅子雪中送炭。不管这笔钱用没用上,这心意是太难得了。他当初也知道,这以后不止是还钱,还得还这份大恩。

    苏敏听了,心里也有些惊讶。这心思她也是有的,本来准备年后家里生意再好一些了,就和爹妈提提,看能不能成,没想到自己爹妈倒是先提了。自己爹妈真是厚道人啊。

    孙姥姥道,“让小孩跟着你们一起进城,这能成吗,他这……这出去了,也不好干活啊。”

    不管咋样,自己儿子是个瘸子,这是事实。在村里过日子就比别人差了,咋去城里过啊。

    孙海也道,“我这从来没干过别的,就是这点种田的把式也做的没人家叔伯们好的。出去了能干啥?”

    孙秋芳看了看门口,回头道,“捡破烂,你们别看着平时扔的破铜烂铁,啥子塑料纸张的,这可都是能换钱的。我和长荣这一个月挣的,可不比人家工人少。这次回来没让大伙知道,也是怕找麻烦,这才没说的。”

    她也是间接的让孙姥姥以后别和人家说。

    孙姥姥是个明白人,一下子就会过意来了,不过想着自己闺女说的捡破烂能有这个收入,心里就是惊讶,又举得不真实。她凑上前一点,小声道,“真有这个数?”

    苏长荣和孙秋芳都点了点头。

    苏长荣道,“这事情虽然在城里来说算不上啥子体面的事情,但是我们想着反正都是正正经经的挣钱,也不丢人。就是不知道小海能不能干?我和你嫂子现在倒是没捡破烂了,都在收破烂。等你挣钱了,你也能去收。”

    “小海不是去抢你们生意了吗?这以后,多不好啊。”孙姥姥虽然也想让自己儿子挣钱,但是觉得为了挣钱,以后姐弟反目成仇啥子的,很不值当。

    孙海也点了点头。赚钱是一回事,这和自己人抢钱就不同了。姐姐和姐夫照顾他,他这人也不能不知道好歹。

    孙秋芳皱眉道,“哎呀,我和长荣既然这么说了,那肯定是没问题的。现在做这行的又不是我和长荣,以后做这个的人多着呢,能差小海一个人?与其等别人来挣,不如让自家挣钱的好。”

    苏敏看着自己爹妈,心道,看来自己以前真是太低看了自家爹妈的脑袋了。这让小舅去城里还不是一时感动说的呢,这心里都还掂量过了。

    孙海想了想道,“那我啥时候去比较合适?”

    苏长荣干脆道,“要我说,年后就去。反正田地里的庄稼一时半会的也收不了。实在不行,让大哥帮你们收了,你多给点他们就成了。”

    孙秋芳也是这个想法,天气暖和之后,来城里的人肯定会变多的。

    孙姥姥看着孙海,“海子,我看,你姐和你姐夫这说的挺在理的。要不然去试试看?”这整天在田地里刨土,啥时候日子能有个期盼啊。要是像比人那样一大家子人,还能在家里种种地。她儿子这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拿的东西还直有半个人的份儿,这日子真是越过越苦了。偏偏大儿子是个不争气的,被媳妇管的死死的。

    苏敏也道,“对啊小舅,你就跟着我们一起去吧,等我上学了,小舅还能辅导我学习呢。”

    她看着损害,心里期盼着,如果小舅能够这个时候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多点机遇。会不会比上辈子要过的好多了。

    孙海抿了抿唇,低头想了一会儿,道,“那我先在家里安排安排,等年后过来找你们吧。”

    隔壁,张桂花正在厨房里做年三十的菜。孙兵在一边搭手。

    张桂花时不时的透过厨房的窗户去看孙海那屋子,愣是没见这人出来,也没听着声音。

    她回头看着默默干活的孙兵,皱着脸道,“你说说,你大妹这是不是挣钱了不告诉咱们啊。敏子竟然都能在城里读书了,他们也舍得。”

    孙兵听着这话,纳闷道,“大妹让敏子去读书,肯定有她自己的安排的,你担心啥子?”

    张桂花眉头一皱,冷着脸道,“咋了,我就问问不行啊。瞧你那个护犊子的样子。你也不看看你大妹咋对你的。都跑孙海那边去说了这么会子话了,都没让你过去呢。这也不知道在说啥子,没准就是在说城里的事情。”

    孙兵闻言,看了眼孙海的屋子,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都是亲兄弟,大妹这个样子,也表明在她心里,自己这个做大哥的,是比不上小海的。

第19章() 
孙秋芳不知道自己大哥心里咋想的,和孙海聊完天之后,担心时间太晚了,就和苏长荣提出了要回苏家村去了。

    孙姥姥本来想留着两人在家里吃晚饭,又知道自己女儿女婿的大过年的也要忙,也没强留着,只让孙海送一家人去村子口。

    孙兵倒是没说啥子话,闷闷不乐的走在后头。

    看着自己妹子除了说要回去,从头到尾的都没有和自己说别话,心里更加不得劲了。和小海有说不完的话,和他这个做大哥的就这么没话说,看来真是生分了。

    孙秋芳和苏长荣路上又商量了等孙海去了城里之后咋安排。

    “长荣,咱回去了也别和家里人说这事情,免得妈和长富他们有想法的。”孙秋芳知道,这事情要是说出去了,自己这边占不了理儿。

    苏长荣倒是没想那么复杂,“你别多想了,长富自己在镇上有工作,就算知道咱们挣钱,也不会想跟着咱们去捡破烂的。咱能放得下这个脸,他可放不下。”

    他觉得再挣钱,这铁饭碗还是要值钱一些的。谁知道这捡破烂能做多久,要是国家政策变了,全都得回来种田种地。

    孙秋芳听着,也觉得在理,她自己觉得这事情挣钱,拉拔自己娘家兄弟一起去挣钱,还担心婆家这边有意见。其实这婆家没准压根看不上呢。

    “算了,咱啥子都不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

    苏敏一直没说话,她刚听苏长荣说起二叔苏长富的工作。想起上辈子,苏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