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老汉他们是他爹的亲戚,和自己可没丁点关系,“二爷爷,二奶奶,要不这样吧,反正今天是中元节,说不定爷爷奶奶今晚回去找你们,如果他们请口对你说,地不要了,那我们以后都不提地的事了。”
“你傻了吧?”有人质疑,“你爷爷最多托梦来找他们,回头没来找他们,他们也说来了,谁知道?”
事情哪有恁简单,三郎继续说,“如果爷爷奶奶今晚过来,一定会来看我爹的,我爹总该知道的。”
众人一想,也是这个理。而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些人在家里的老人去世后也梦见过老人,所以,并没有怀疑三郎的话。
三郎见吴赖氏的脸色煞白,“二奶奶,成吗?”
“滚!”吴赖氏可做过不少缺德事,如今心里还正想一出,哄三郎做烧饼的方子。心里有鬼,就算站在烈日下,总觉得背后凉飕飕的。
“嗳,二奶奶,难道你想现在就把地还给我们?”三郎继续往前走,离吴老汉他们只有一尺的距离,停住脚,“二爷爷,你不愿意给总表个态啊。大伙儿说,是不是?”
“是呀。吴老汉,你到底啥意思?”
“人家三郎都不计较你们家白种恁些年了,还不够?小心吃太多把自己撑着。”
“什么撑着,我看啊,他是怕他哥哥嫂子来找他。”
此言一出,众人大笑,吴赖氏和吴老汉一句话也说出来,仓惶逃走。
笑声戛然而止,“三郎,你快看!”
三郎叹气,“唉,算了,爹,娘,咱们回家吧。反正离秋收还有一个月,等二爷爷把豆子收回来,再去问他啥意思吧。”
吴大明被三郎说的一脑门浆糊,他长恁大第一次看到二叔二婶这么狼狈。听见三郎说回家,夫妻俩魂不附体的跟在三郎身后,到了自家地盘,看着周围熟悉的场景,两夫妻打个激灵,清醒过来。
吴大明:“三郎,刚才那事咋办?”
“什么咋办?”三郎道,“欠地还田,天经地义。”
“要是不给呢?”吴大明可不太敢给吴赖氏吵吵。
“那你们看见他们就问啥时候还地,届时别说他们让你问我烧饼咋做的,我保证他们看见你和我娘都绕道走。”
“这样好吗?”吴大明总觉得亲人之间没必要弄那么僵。
“好不好你自己掂量。”三郎可不管吴老汉回家后怎么和吴二明他们说,如果就此和自家老死不相往来,那,三郎做梦都笑,“娘,我把小五和四妹送到县里再回来。”
“别回来啦。”吴梁氏看着三郎一次又一次把吴赖氏一家治得服服贴贴,也打算按照三郎说的办,“这是我给你们扎的河灯,回头你放护城河里就好了,天太黑走在路上不好。”
今天是鬼节,三郎又想和县令大人一起放河灯,便点头同意。
而被他牵挂的甄大人正犯头疼,“你说什么?曾清和李萍儿是姑舅表亲?李萍儿原本想嫁给曾清,她爹娘见曾清不会过日子才把她嫁给赵一鹏?”
“是的,少爷。”东来回想着他们查到的东西也醉了,“曾清的爷爷和他爹都止步秀才,因为不会种田就弄家铺子卖笔墨纸砚,寻常时候也对外租书。李萍儿不识字又只会绣花,曾清醉心于读书画画,曾家父母便想给他娶个会管家的娘子,两家长辈都觉得他们不是良配,这亲事就没成。”
“李萍儿失踪的那天下午曾清在哪里?”甄庆明问
“他自己说他去青州府进货,他家娘子也说他晌午吃过饭就出去了,因为有点事耽搁一下,第二天才回来。我到他家铺子里看了,有个常在铺子里租书的人也说,那天下午没见到曾清。”东来道,“看样子此事和他没关系。”
“不对!赵婆子不会无缘无故找他。”甄庆明想一下,“赵婆子有说为啥找曾清么?”
“老婆子说她找曾清给她画个花样,留明天做绣活用。少爷,我觉得她没说实话。不过,李萍儿的绣品多数都是曾清画的花样。”
“说明他们俩有联系。”甄庆明道,“李家那边怎么说?”
“李萍儿这些年的绣品都被他爹娘卖了,自个却没落到一个铜板,她和赵一鹏成亲时,他爹娘给的陪嫁也不多,嫁的人又不是她中意的表哥,李萍儿心里有些生气,因此成亲后就懒得回娘家。
“出了门的闺女像泼出去的水,加上李萍儿也没少给家里挣钱,她不回娘家,她爹娘偶尔唠叨几句也就没管过她。她这次失踪,她爹娘最开始也不想问,可过一天还不找不到她,人又是在娘家附近丢的,李家人怕赵家管他们要人,才和赵一鹏去找人。”
“原来如此。”甄庆明又问,“李丰收那边咋说?”
“李丰收没有作案时间,小的问他什么,他都说不知道。”东来挠头,“他也够倔的,要是知道他那天上午为啥和李萍儿争执,咱也好查。”
“他不说我们也不能强逼着他。”甄庆明思考一会儿,“提审赵婆子和曾清。”
“啊?以什么名义?”东来瞪大眼,“人家可都没有作案时间,也没有作案动机,抓他们还不如抓李丰收。少爷你怎么想的?”
☆、第58章 案件进展
“李丰收不待见赵一鹏夫妻俩,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提审他不但打草惊蛇,李丰收随便找个理由我们就得把人放了。反而赵婆子,她是最后见过李萍儿的人,冲她帮李萍儿绣绣品这一点就很可疑。
“找曾清要花样,什么时候不能要,非等着大家睡着才去敲曾家的门。还有,曾清出门后也有可能再拐回来,你们再去问问曾清,他是不是吃过晌午饭直接去了青州,如果是,让衙役跑一趟青州,核对一下曾清的话是否属实。
“对了,你不是说曾清的妻子和赵婆子不对付?她们关系不好,曾清为什么还帮赵婆子?”甄庆明差点把这点忽略掉。
“赵婆子不白用曾清,每幅花样都给他钱。听人讲,曾清的妻子虽说没李萍儿长得标致,但她是个精打细算的女人,‘对外租书’便是她嫁入赵家后提出的,曾家这几年的日子比原来好多了,曾清三不五时地还能出门会友,这样的人应该不会跟钱过不去。”
“你说的很对,就说我父亲的那些妾,哪个不是良家子,一个个要长相有长相要身段有身段,嫁到小门小户做个正头娘子多好,非跟我娘争我父亲。”
东来听到这话呵呵笑了,“谁让老爷年轻时多金又多情,花名满京城。”偏偏三个嫡子一个比一个专情。大少爷二少爷不纳妾,三少爷现在倒好,连女人都不喜欢了,直接找个男人。
甄庆明:“对了,赵婆子和曾娘子因为什么闹矛盾?”
“听他们邻居说,有次曾清的同窗好友喊他喝花酒,曾家娘子拦着不让去,赵婆子多了句嘴,说曾家娘子太过厉害,和以前那个赵员外的妻子有一拼。
“曾家娘子气不过,回炉赵婆子‘好你自己吧,儿子女儿一群没有一个要你的,别到时候死在屋里都没人知道’,两家比邻而居,自此她们就经常拌嘴,偶尔吵红眼,曾清会出来说两句。”
“曾家娘子的嘴够厉害,专戳人家肺管子。”甄庆明想想笑道,“也是个人物。和赵婆子吵得不分家,还能让曾清赚赵婆子的钱,能屈能伸,这样的贤内助合该珍惜。”
“再厉害也比不过三郎。”东来冲他挑挑眉,“三郎不但能赚钱会持家,还不过问少爷的事,少爷,打算啥是啥让三郎冠上你的姓。”
“胡说什么!三郎是男人,就算我们成亲,他也姓吴。”甄庆明瞪他一眼,作势要揍人,“快去做事。”
东来见他恼怒,赶忙带着衙役去找曾清,曾清听到东来问,李萍儿失踪的那天晌午,他是不是从家里出来后直接去了青州府?
曾清眼珠子乱转,神色不定,“我,我记得和别人聊会天才去的。”
“那你什么时候到青州的?”东来继续问。
“天太热,我好像午时过后去的,具体啥时间,我也不太清楚了。”说着擦擦额角上的汗。
“你很热么?”东来不动声色的上下打量他一眼。
“热!官爷不嫌热么?”曾清说着一顿,“那天也像今天这么热,到青州,我整个人都晕乎乎的,不太记得了。”
“你总该记得自己歇哪里的,之后又去了哪里吧?”东来跟着甄庆明见过不少满嘴谎言胡搅蛮缠的人,不用甄庆明分析,他现在便可断定,曾清在说谎。
曾清想了一会儿,见东来盯着他眼都不眨,“城北的喜迎门客栈。”
“你后来有没有见过李萍儿?”
“没有!”曾清脱口而出,东来神色微动,“没有就算了,要是再见到李萍儿,记得来县衙里告诉我们。”
“李萍儿不是死了么?”曾清张嘴便问。
东来一歪脑袋,“谁给你说她死了?”
“没,没人说,她都失踪好几天了,我,我以为她出事了。”说完话,曾清额头上的汗水又多了几分。
东来装作没看见,“行了,我们回去。”对身边的衙役说,然后又道,“曾清,介于你和李萍儿相熟,最近这几天不要离开桃源县。”
“我还要去青州府进货呢?”曾清忙问。
“你早几天不刚去的?过个三五天再去。”说完东来转身走人。
回到县衙就说,“少爷,那个曾清真有问题。”然后把曾清的表情详细说一遍,“小的怕打草惊蛇就没把他提来。”
“做的不错。曾清何止有问题,他是有大问题!李萍儿以前要嫁给他,说明他俩感情很好,现在李萍儿失踪了,他不说担心还以为李萍儿死了”说着摇摇头走到正堂,“曹衙役,会骑马么?”
“会。”衙门里除了甄庆明三人的马,还另外养了两匹,衙役们歇班时便会去郊外跑马,虽然轮着骑马,但他们的骑术练的都还不错。
“那你带四个人,骑马去青州府,查查曾清所说的那家店,快去快回!”甄庆明顿一下,“如果天黑之前赶不回来,明天再回来,去于主簿那里支点银子。”
“是!”曹衙役领命,稍后便策马回家换衣服,期望赶在天黑前回来。
与此同时,三郎回到了家里。
甄庆明见双胞胎高兴的蹦蹦跳跳,笑问,“今天遇到了什么好事?”
“爷爷奶奶再也不敢找我爹娘麻烦啦。”四妹叽叽喳喳说这她哥的机智。
“这样也不是办法。”甄庆明问,“就没什么法子一劳永逸?”
“只要我爹娘住在吴家村,就不可能和他们老死不相往来。现在这样也好,他们怕我爹要地便不会三不五时地往我爹娘面前凑。过日子么,哪有十全十美的。对了,李萍儿的案子查的咋样了?”
“还没头绪。”甄庆明见孙婆子弄一把檀香放在门口,“现在就开始点香?”
“家里的香多,早点总归比晚点好。”孙婆子说着想了想,“大人,你家要不要檀香?”
“不用,鬼怪可不敢进衙门。”甄庆明可不怕,不过,趁他没注意,东来弄一大把檀香跑了。
三郎笑笑就去做饭,晚饭依旧是饺子,沾上三郎的独家酱料,一家人吃的坐在板凳上不想动弹。
眼见着天黑下来,曹衙役一行还没回来,“看来有情况啊。”甄庆明道。
“有情况也要等明天,咱去放河灯。”让孙婆子在家看住三个孩子,三郎同甄庆明出去一趟,回来倒头便睡。
翌日,没等三郎醒来,甄庆明便起来了。
三郎看着孙婆子做好早饭,推着烧饼炉子走出家门,便见甄庆明带着一群衙役前往城东。
“出什么事了?”早点铺子上的老妪好奇地问。
“赵一鹏的妻子失踪一事,大人怀疑和曾清有关。”三郎的话音落下去没多久,就见衙役压着曾清穿街而过。
他面前本来有很多人等着买烧饼,瞬间走了一大半。三郎想了想,干脆推着车子跟上人群,人家听甄庆明审案,他在衙门口卖烧饼,听饿了就吃他的烧饼,瞧他服务多周到。
这下可苦了甄大人。
他以前两眼一睁便先喝碗粥,然后看一个时辰的书就开始吃早饭,他今天为了案子,早点没吃,早饭没用,闻着不断飘进来的烧饼香,甄大人的脸色很不好。
手拿惊堂木,狠狠一拍,“曾清,本官问你,李萍儿失踪的那天下午申时三刻前,你在何地?”
曾清是个秀才,见县官可免跪拜,而被惊堂木一震,双腿发软,“扑通”跪在地上。
把大门满满堵住的街坊四邻同时瞪大眼,“不会真跟他有关吧?”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瞧他那样就知道是真的。中元节刚过,李萍儿要是有个万一,昨天一定会敲他家的门。”
“肃静!”甄庆明再拍惊堂木,“曾清,从实招来,本官放你归家。”
“大人,学生句句属实。我那天的确和人家闲聊一会儿才去青州府。”
“还敢狡辩!”甄庆明隐隐听到肚子咕咕叫,顿时怒了,“喜迎门的小二说你酉时才到,你午时离开家,从这里到青州府,乘驴车最多半个时辰,其间一个半时辰你在做什么?和别人闲聊?再敢狡辩,大刑伺候!”
“大人,我有功名在身。”曾清就仗着他是秀才,甄庆明不能对他用刑,嘴巴才这么硬。
“既如此,把他收监。”甄庆明说着拿出令箭。
曾清一下子慌了,他是秀才,不能被关进大牢,他身上不能有污点,“我说,我说,大人,是李丰收干的!李萍儿以前和我讲过,李丰收看见她恨不得想杀了她,这事赵婆子也知道。”
“去寻赵婆子。”扔下一枚令箭,一刻钟过去,赵婆子来了。
赵婆子的回答居然和曾清一模一样,甄庆明挑眉,“把李丰收捉来!”
衙役接令,李丰收被提来,衙役连着出去三趟,赵一鹏丢妻案,在这天早晨轰动了桃源县。
“李丰收,曾清刚才说李萍儿被你害了,你有何话要说?”甄庆明问。
曾清:“大人,我——”
“闭嘴!”甄庆明高声道,“本官没问你!李丰收,你说。”
“他胡说。”李丰收昨晚雕花雕到半夜,刚起来,脸都没洗就被突然出现的衙役拘来了。
“本官只认证据,他们说李萍儿因为和你发生争执才不见的,你那天上午到底和李萍儿说了什么,如果你不能证明自己清白,本官只能把你暂时收押!”
李丰收听到要蹲大牢,吓得脸色一白,张张嘴,结巴道,“大,人,草民,草民说!”
☆、第59章 环环相扣
李丰收:“大人,草民的确非常讨厌李萍儿。”
“大人,您听到了吧,就是他干的!”曾清霍然站起来急吼吼的说。
“本官没让你开口,曾清,你若再敢插嘴,本官会认为你故意扰乱公堂!”甄庆明面无表情的说,“李丰收,继续说说你和李萍儿有什么仇什么怨。”
“是,大人。”李丰收道,“世人都知道草民和赵一鹏的关系不好,但赵叔赵婶对草民非常好,草民见李萍儿不像过日子的人,就给赵婶说,把李萍儿休掉,李萍儿知道后就和草民过不去,见着草民就骂,骂的特别难听。”
“你怎么知道她不是过日子的人?李萍儿不做家务但她起码绣工不错,能赚够自己用的钱。”甄庆明想一下,“本官虽没见过李萍儿,不知道她有多漂亮,可城东那一块的人都说的她长得好,想来李萍儿的身段不差,如果只是这样,赵一鹏不可能休妻,你明知道他不可能,为何还这样说?是不是有所隐瞒?”
李丰收神情一窒,转而道,“没有。”
“既然没有,以目前情况来看,李萍儿失踪一事,你的嫌疑最大。来人,把李丰收押入大牢,什么时候找到李萍儿什么时候再审!”
“大人!冤枉啊大人!“李丰收惊叫道,吓得脸上没有一丝血色,根本没细想其中的不对。
“本官给你机会让你证明自己清白,可你却拿世人皆知的事搪塞本官,你当本官是三岁小儿!”甄庆明拿起惊堂木,啪!“李丰收,本官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快说!”
“草民说,草民说,是,是李萍儿不守妇道!”
“啥!”
围观的群众同时惊呼,甄庆明不禁往前探一下身,“你亲眼所见?可有证据?她和谁?”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
李丰收的回答很简单,手一指,“他!”
“曾清?”
“是的,大人,就是曾清。”
“你胡说!”曾清勃然大怒,“大人,他诬赖我!”
“有没有诬赖你,本官自会查明,本官不会冤枉任何一个无辜的人。李丰收,继续。”
“是,大人。大概三个月前的一天,曾清的妻子找我帮她做两个书架,她想把书架定在墙上,于是我那天下午就去了曾家。
“草民记得很清楚,因为地上不平,我就去她家后院找头打算地整一下,草民看到曾清从他家角门上出去也没在意,等我安好书架,回来的时候路过赵婆子家,随意往她店里瞟一眼,看到曾清和一个女人拉拉扯扯。
“天快黑了,我急着回去,也没多管闲事。谁知,我回到店里放下工具,一碗水没喝完,就看到李萍儿去赵家铺子里找赵一鹏回家,看到两人一模一样的衣服和背影,草民这才知道那个女人是李萍儿。大人,草民句句属实,不信你可以问赵婆子。”
“你既然知道,为何不早点告诉赵家?”甄庆明问出他的疑惑。
“草民没证据,也不知道他俩到哪一步了。”
甄庆明见他眼神闪烁,可以肯定,这里面还有他不知道的事,“传赵婆子!”扔下令箭,见曾清急着想说话,非常饿的甄大人脾气很不好,“你闭嘴!本官现在不想听你说!”
赵婆子看到曾清被抓走,直觉不好,关上店门就去收拾衣服,打算去青州的儿子家里躲些日子。背着包裹走出堂屋,破门而入的衙役把她逮个正着,这畏罪潜逃的样子,不用审,甄庆明听完衙役叙述,赵婆子自己就说了。
“大人,和草民无关。”赵婆子惶恐不安地说,“曾清成亲后对李萍儿念念不忘,他威胁我,要是把他和李萍儿的事说出去,就不给我画花样,大人明察,草民不得已啊。
“他们进行到了哪一步?”
“回大人,能做了都做了,不能做的也做了。”赵婆子从没打算帮他隐瞒。
甄庆明看着吓傻的人,嘴角溢出一丝讽刺的笑,“曾清,你和李萍儿通1奸之事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