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卖烧饼-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人闲来无事四处晃悠,不知不觉晃到城门口,“少爷,赛龙舟还没开始,我们待会儿再来?”
    甄庆明此时站在赵员外的夫人出事的那条小河边,小河是护城河的分支,龙舟比赛在护城河里举行,想一下,有意问,“前面那个村子就是吴家村?”
    “是。”东来说着一顿,“少,少爷,你不会想去找三郎吧?”
    “谁说我去找他。”甄庆明脚步不停,“我来到这边好几个月还没去乡下看看,眼看着再过二十来天就收小麦了,我总要知道今年的小麦长势如何。”
    “是该查看一下。”东宝讨巧的说,“少爷,不如咱们就从吴家村开始?”
    甄庆明别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衣摆塞进裤腰里,大步往前走。
    有了目的,甄庆明腿长步子大,没怎么觉着,吴家村便近在眼前。
    三人入村除了一些田园犬欢迎他们,偌大的村子不见人影,好不容易看到个小孩,东宝连忙跑到他跟前,“你们村的大人呢?”
    小孩眨眨眼,见他们不像爹娘说的拐子,小手一指,“在三郎叔家。”
    “三郎?”是他认识的那个么,“小五?”
    小孩比小五小两岁,没和他一起玩过,但也听说过他的名字,“你们认识小五叔?我带你们去找他?”
    “好,谢谢你小孩。”东宝说着打开食盒,本想给小孩一块糖,只见里面全是粽子,“粽子吃么?”
    “咦?和三郎叔家里的一样?”小孩瞪大眼,东来走过来忙问,“你吃过?”
    “没有,我见二胖吃过。”小孩有话便说。
    不大会儿,东来东宝就探听到他们想要的,听小孩说吴赖氏又去找三郎的麻烦,小孩的爹娘怕一旦动起手波及到他,就把小孩赶出来。
    两人相视一眼,就问,“少爷,现在咋办?”
    “这个吴赖氏真够无赖,就算把炉子给他,吴二明有本事做烧饼么!”甄庆明脸色非常难看,“贪心不足,也不怕撑着!”
    三郎瞧着吴二明三人和众人诡辩,眼神越来越冷。烧饼炉是他爹娘留给他的唯一念想,吴赖氏张口要炉子时已触到三郎的底线,所以他毫无保留,把吴二明的心思直白的说出来,一点也没替他们遮掩,也有借此和吴二明彻底闹崩的打算。
    “大伙儿先停一下,让我说两句。”三郎往前走几步。
    王村长拦不住这群刁民正头疼,一见他开腔,“都消停会儿!三郎,你说咋办就咋办!”把吴赖氏三人送去见官或者别的,全由他做主。
    三郎不可能和吴大明断绝关系,而吴老汉确实把吴大明养大至成亲,所以把他们送到衙门里也不是上上策。
    “村长,咱们村分出去单过的人怎么养他们爹娘?”
    “如果父母都在世,每年两石小麦两百文钱,父母如果生了大病,兄弟几个平摊药钱。”
    “啥病才算大病?”三郎又问。
    “这个具体的咋说哩。”村长想了一下,“七八百文以上。”
    三郎点点头,“我知道了。”说着看向吴大明,“爹,听见了么,虽然你是爷爷奶奶的侄子,不过他们把爹养大,爹以后每年就按照村长说的孝敬爷爷奶奶吧。如果你乱来,以后大伙儿也不知道该怎么孝敬爹娘了。”
    离三郎最近的吴蔡氏“扑哧”乐了,这孩子在县里待几个月学坏了,但朴实的吴蔡氏觉得就该这样,“三郎不说我还不晓得,怪不得上次我婆婆说满仓他爹,‘别看是亲儿子,都不如人家侄子’合着弄了半年是说你吴大明啊。”
    战火突然转移,三郎没想到他随口说的话还真其事。村长一见村民又换攻击对象,登时脑门疼,“闭嘴!”突然怒道,“吴大明,你要再违背村规,我身为村长就用村规教训你!”潜意思,再多给吴老汉东西和钱,他就犯了村规。
    吴二明听懂了,可吴老汉两口子脑袋不行,先前不知道啥意思,村长又说一遍,登时明白了,“村长,这是我们家的事,你管太宽了!”
    “身为长辈抢小辈的东西也是家事?你当我这个村长是白痴!”村长早看吴赖氏不顺眼,平时自己说一句她就能跳起来,又见三郎敢自己带着弟弟妹妹单干,觉着他是个有出息的,不介意帮三郎一回。
    “吴大明,说句人话!”村长急着去看龙舟比赛,“大伙儿都等着,你今天必须表态!”
    “啊?啥?”吴大明傻眼了,不是在说三郎的炉子么,咋突然说到养老的事,“表,表态?”
    “对!”三郎道,“村长,我觉得还是白纸黑字写下来比较好。”
    “嘎?”村长看向他,有点过了吧。
    三郎看出他心中所想,话锋一转,“二叔想要我的烧饼炉子,村长,你说该咋办啊?”
    “这有啥不好办的。吴二明,你想卖烧饼就自己去买那什么炉子,不准再抢三郎的。”村长拿出村长的威严,却对吴赖氏没什么卵用。
    “我是三郎的奶奶,他有好东西必须孝敬我。”吴赖氏不要脸的胡扯。
    三郎好想一拳揍死她,“村长,你没来之前,我奶奶和二叔拦着不让我回县里,给他们烧饼炉子才放我走。”
    “反了天了!”甄庆明突然□□去,三郎神情一凛,反射性往四周看,一见他站在门口,也不知道到底听了多少,不过,不碍三郎的心情瞬间变好,“你咋来了?”
    “不来怎么能知道有人又活的不耐烦了。”甄庆明衣着朴素,可掩饰不住那一身清贵之气。
    众人很疑惑,这人干什么的?看着比以前那个来丁家下聘的赵员外还有气势,三郎还认识这样的人?
    “扑通”一声,打乱众人遐想,循声望去,只见龟缩在一旁的吴大明夫妇突然跪在地上。有人奇怪,“你俩跪着干啥?”
    吴大明乍一开始没想起来,听甄庆明说第二句话时,浑身一激灵,两口子登时被吓得浑身哆嗦,“草,草民拜见大人。”
    “大人?哪个大人!”村长灵光一闪,鬼叫道,“草民拜见甄大人!”
    “真大人?”村长很奇怪,突然想到,“县,县令大人?”说着膝盖一软,跌在地上。
    瞬间,不大的院子里只剩下吓傻的吴赖氏三人。他们没见过甄庆明,只听大胖说大人很厉害,很厉害,三郎现在就住在大人旁边,一家人眼馋三郎的钱,但也没胆去县里找他要钱。
    上次蛊惑吴大明过去,结果吴窝囊被大人关进大牢里,饶是吴二明自觉在自己很聪明,也不敢去县里找三郎的麻烦。
    可他,他做梦也没想到,等到三郎回家,还会等来县令大人。
    “吴二明,你对本官有意见?”甄庆明一字一顿地问。
    众人偷偷瞟一眼,只见吴家三口不要命的死死盯着大人,顿时被他们的大胆吓的打个哆嗦。

  ☆、第41章 再遇凶案

甄大人驾到,谁敢有意见。
    被视为大胆的吴二明已吓破胆,听到甄庆明说,“吴村长,把你们村赡养老人的村规写出来,让吴大明和吴老汉画押,日后必须按照村规执行。”
    “是,大人!”吴村长站起来,跪在地上的众人也相互扶着站起来,同时觉得吴二明一家完了。
    甄大人又说,“吴三郎,既然你二叔想卖烧饼,那你就陪他去铁匠铺弄个烧饼炉子,不过钱要吴二明自己出。吴二明,可有意见?”
    “草民没有。”他脑袋晕乎乎的,都无法支撑他正常思考,意见,是什么鬼。
    可是别人有意见,比如真心照顾三郎的吴蔡氏,比如那些和吴赖氏不对付的人,她们可不想三郎吃亏,更不想看到吴二明赚多钱。
    不过,甄大人一瞪眼,这些人只能搁心里瞎嘀咕,“吴三郎,你可有意见”
    三郎自然没有,如果不是吴二明非要他出钱,吴赖氏拦着不让他走,他早带吴二明去县里定做烧饼炉。
    既然事主无异议,甄大人打头,带着村长,三郎兄妹和吴家三口直奔桃源县。
    吴梁氏想跟去,三郎怕这两口子坏事,便说,“有大人在,娘还不放心?”
    此言一出,吴大明拽着他婆娘不准她去,这两人很怕甄庆明,从牢里出来后看到衙役都绕道走。上次吴大明去看望三郎,愣是没敢从县衙门口过,而是绕到另一边,在院里站一会就离开了。
    三郎以前不知道他啥意思,如今看到他见了甄庆明像老鼠见着猫,心底暗笑,活该!
    话说回来,三郎板车上有两个炉子,一个是包着铁皮的圆炉子,一个是四四方方的烤炉,吴二明贪心,两个都要。
    铁匠铺的匠人去三郎那里买过烧饼,又有大人在,他也没敢喊高价,吴二明一听烤箱要二两银子,烧饼炉三百文足矣。登时让他打个烧饼炉,烤箱是什么,不见兔子难得撒鹰的三人表示忘记了。
    由于炉子的内部结构只有三郎知道,自以为占到便宜的吴二明怕三郎回头搞鬼,趁甄庆明在场,让三郎告诉打铁匠咋做炉子。
    火炉在有钱人家里不稀罕,烧饼炉和人家用的炉子只有那一点不同,三郎很是爽快的对打铁匠解释完,末了又道,“如果有啥不明白的,你再去找我。”
    吴村长听到此话脸发烫,瞧瞧人家三郎,再瞧瞧吴老汉一家干的事,吴村长真不想说认识他们。
    可是他仍要说,“吴二明,从此吴三郎兄妹和你们没关系,日后胆敢抢吴大明家的东西,吴家村绝容不下你们这种贪心不足,欺压晚辈的人!我身为村长,要对得起吴家列祖列宗,绝不允许吴家村的村民像你们一样。”
    这话可谓诛心,吴二明脸上的笑容荡然无存。不过一想到烧饼炉在手,他答应的很痛快,“我知道了,绝不再给村长添麻烦。”
    “知道就好。”吴村长见甄大人走了,心里还惦记着龙舟赛,同三郎说一声也走了。
    “咋这么晚才回来?”甄庆明见天都快黑了,“那个吴二明走了?”
    “走了,好怕我交代不清。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三郎叹口气,见小五和四妹抱着粽子啃,“别吃了,晚上不消化,我去做饭。”
    “不急,歇会儿。”甄庆明伸手把人拽到身旁坐下,“吴二明不会做烧饼,他有可能还会来找你?”
    “我知道。”三郎揉揉额角,“那个蠢货让我教人家做烧饼炉子,信不信,最迟后天,桃源县至少会多出三家卖烧饼的。”
    “那咱咋办?”小五好着急,“都怪二叔!”
    “这样也好,他不会做别人也不会。”三郎道,“回头别人因为他,买了烧饼炉抢我的生意,我可得找他麻烦。”
    “如果人家会做咋办?”甄庆明没想到三郎恁不在意,直接把烧饼炉的制作工艺传出去。
    三郎微微一笑,“你当没人试过?谁都能做出来,我的饼怎么可能一直恁受欢迎。先不说做出薄而透亮且有嚼劲的烧饼要真功夫,单单白面饼里的酱,他们也调不出来。就算他们搞出了酱,腊汁肉也要花时间研究。”
    “那我就放心了。”甄庆明松一口气,小五和四妹趁三郎没注意又继续啃粽子。
    三郎见此好笑,“晚上想吃啥?”
    “疙瘩汤吧,不要有油盐的。”甄庆明后来饿了又啃两个粽子,现在不甚有胃口。
    当时三郎便在他身边,也知道他肚子里放不下肉。于是搅一块面,一点点放入翻滚的锅里,又撒四个鸡蛋下去。等锅开了,蛋花和面疙瘩融为一体,甄庆明盛一碗,待稍稍放凉一点,端起碗呼啦啦几口喝完,都不带嚼的就咽了。
    县令大人撑得打嗝了,还说,“明早还喝这个?”
    “搅面太费事,我不得闲。”三郎直接拒绝。甄大人哼哼唧唧,“我帮你和面?”
    “别!”他一个大少爷会和什么面,三郎脱口而出,“明天晚上做。”
    甄大人瞬间满意了,忍不住咧嘴直乐。东来东宝忍不住捂脸,双胞胎搁心里吐糟,吃货大人!
    可这些对甄庆明来说都没啥,只要有好吃的,而这些好吃的是三郎做的就成。
    三郎累了一天,见他吃饱喝足,就把他赶到隔壁。自己洗漱过后躺在床上便进入梦乡。五更鸡鸣,三郎习惯性睁开眼,坐在床上楞一会儿才起身洗把脸,然后去和做烧饼的面。
    孙婆子觉少,早就起来了,见他无精打采的样子,便试着说,“这段时间挣了不少钱,要不歇两天?”
    “没事。”三郎摇头。
    “可你天天也不少吃,咋就不见你胖啊?”孙婆子无儿无女,不出意外,这辈子跟着三郎兄妹过了,见主人每天起早贪黑,很是心疼。
    “我长高了啊。“三郎道,“以前才到甄大人肩膀,我现在到他下巴了。”说着捶捶胳膊,“看这肉多结实,身体好着呢。”
    孙婆子听到这些,无奈的叹气,“你呀。咱们走吧,双胞胎快醒的时候我再回来。”
    由于三郎怕家里突然有了钱,弟弟妹妹会染上一身陋习,便让双胞胎醒来后去街口找他,然后和他一起卖烧饼,体会一下赚钱不易。
    自打他发现,就算给小五金山银山,他依旧不舍得浪费,三郎便让两个孩子留在家里,吃过早饭,一个复习甄庆明布置的功课,一个跟孙婆子学女红。
    一老一少说着话,板车推出家门,孙婆子正问,“三郎,你喜欢啥样的姑娘?我留意一下,如果遇到合适的,咱回头请个媒人——”
    “啊!”
    刺耳的尖叫声惊的孙婆子的声音戛然而止,不禁打个哆嗦。三郎艺高人胆大:“在这边等着,我去看看。”
    孙婆子非常害怕,听到三郎的话,伸手拽住他的衣服,“我,我跟你一块去。”
    三郎不同意,老婆子就拽着他不让他走。三郎只得同意,“好吧!”
    两人推着板车,慢慢慢慢向发出声音的地方移动。
    天空渐明,没多大会儿,三郎就看到一个黑影,等走到跟前,孙婆子“啊”一声,三郎毫无防备,差点吓晕了。
    “咋回事?”三郎问。
    “死,死人!”
    坐在地上的人看到有人来了,心神一松,抬起头一看,“三郎!”
    “于伟?”三郎使劲瞪大眼,“你,你?”指着他又指着地上的男尸,不敢置信。
    “不是我杀的,和我没关系!”于伟说着就站起来,腿一软,三郎上前扶着他,于伟抓住三郎的手,紧张地说,“你要相信我,一定要相信我!”
    三郎盯着他的眼睛,瞬间确定他和死者没关系,“我信你!”短短三个字,莫名地安抚了惶恐不已的人,“孙婆婆,快去报官。”
    “三郎,你一定要给我作证!”于伟双眼殷切的看着他。
    “放心,甄大人明察秋毫,只要此事和你无关,大人不会冤枉任何一个人。”三郎拍拍他的肩膀,和他一起等衙役到来。
    甄庆明在房里读书,看到衙役慌慌张张跑来,身后跟个本应该在三郎身边的孙婆子,没等两人开口就问,“三郎出事了?”
    “不是!”衙役说着一顿,“是,不是。”
    “到底是不是?”甄庆明不自觉地拨高声音。
    孙婆子连忙说,“大人,是这样的,我和三郎……”
    甄庆明听着她解释疾步往外走,到案发地点,见三郎蹲在地上,仰着头盯着烧饼车,不知为何,心里一紧,意外地没有像以前那样,第一时间观察凶案现场。
    “三郎,没事吧?”甄庆明到他跟前就问。
    “没事。”三郎摇摇头,“死者在那边。”
    甄庆明往不远处扫一眼,“我知道,你先去卖烧饼吧。”
    “不用我在这边么?”三郎见于伟被两个衙役看管起来,脸色煞白煞白,整个人看起来有点痴傻,忍不住说,“我刚才看了一下,现场没有凶器,感觉这事和于伟没关系。”
    “我听孙婆子说了,具体情况还要详细盘查,如果有什么问题,回头我去找你。”甄庆明拍拍他的肩膀,示意这里没他啥事了。
    三郎不太懂这里的律法,甄庆明这样说,他也就信了。看到东来指挥着衙役把尸体搬到一旁,脚步一顿,“这人我认识!”

  ☆、第42章 牵涉甚广

“你认识?”甄庆明心中一凛,下意识不希望三郎和凶案扯上关系。
    三郎抬头看他一眼,四目相对,见他眼中明晃晃写到,你怎么能认识死者!?不禁奇怪,难道这人担心他?想到很有可能,三郎想放声大笑,可是地点不对,只能忍着,“不但我认识,你也认识。”
    “我?”甄庆明眉头微皱,显然不信,仔细看了看死者,甄大人确定,“我不认识。”
    “他叫王来保,经常来我这儿买烧饼,你来桃源县的第一天,来卖烧饼没带钱,有个人要捉你去见官,还记得么?”
    “是他?”甄庆明那时身无分文,一下子拿三个烧饼,当时倍感丢人便一直低着头,不记得周围有哪些人,不过,那些话还记得,“你知道他家在哪儿么?”
    “待会儿我问问吧。”人死了自然要家属来认领,继而甄庆明也能查清死者的关系网。于是,他也没耽搁,支好桌子,点着炉子便开始做烧饼,每当有人来买烧饼,三郎总要说一句,隔壁街上发生凶案,死者是喜欢吃烧饼的王来保。
    听到三郎来回说凶案尸体什么的,众人只当他害怕,便劝他,“以后别起恁早了,快吃早饭的时候,我们再来买烧饼。”
    “没事。”三郎道,“我只是让孙婆婆去喊一下官差,那事和我没关系。”
    “话可不能这样说。”前来买烧饼的人道,“甄大人那么厉害,最多三天就能把案子破了,回头凶手的家人报复你可咋办哟?”
    “哪有那么多报社的人。”三郎看到众人不赞同的眼神,“你们放心啦,回头我问问大人,让他帮我拿个主意。”
    可惜,大人此时也犯愁。
    甄庆明以往勘察现场,会当场说出死者始于何时,凶器是什么,可这次,看到死者身上的伤口,他便命人把尸体抬回县衙,而不是义庄。
    三郎让孙婆子打听一下案子的最新进展,听她说什么都没打听到,三郎惊觉此案非同寻常。晌午饭后,三郎舍去午休时间,蹦跶蹦跶蹦到县衙后堂,进去便看到王来保的尸体放在中央,甄庆明眉头紧锁。不禁问,“很麻烦?”
    甄庆明吓一跳,“你怎么来了?快回去。”
    “为啥?”话刚出口,三郎灵光一闪,“我不能知道,还是此案牵扯到我?”
    “和你没关系。”
    “那就是牵扯到你?”三郎一想到有这种可能,面色微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