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晕,我还以为我得牺牲掉整个早自习时间来听你讲故事呢。”晓蝶说完,继续捧着她的课本。
“没想到你也这么八卦?”非明一边说,一边摊开课本准备早读。
“我的八卦可是有针对对象的。”晓蝶头也不回地甩过来一句话。
“要令她们失望,我比他们还不了解陈皓呢。不过,如果我了解,我也不会告诉他们的。”
晓蝶终于回过头了。
“因为我不是中央电视台。”说完,非明开始背单词。
晓蝶“扑哧”一声笑了。
与陈皓重逢的的一幕被同学看到之后,传得神乎其神。但是大体一致,那就是从来不热衷谈论天才的傅非明在趁人不备时追求陈皓。这谣言速度传得真不是普通的快,而且越说越过分。非明闷闷不乐,晓蝶安慰她别太在意。
“我在意的是,为什么谣传是我追陈皓,怎么就不谣传是陈皓追我?”非明越想越郁闷。
“靠,傅非明,看不出你还这么虚荣。”轮到赵伟无语。
“这不是虚荣不虚荣的问题。我算是明白了,这会儿跟陈皓扯上任何关系,肯定都会被大肆描绘一番?如果被谣传无法避免,好歹也传好听点嘛。如今还被抹黑到死皮赖脸地去追陈皓,能不郁闷吗?”非明就不明白,为什么不谣传陈皓追她呢?难道天才就只能被人追,而不能追别人?或许大家潜意识里,天才是高不可攀的,即使真的是陈皓追她,大家都不会相信。
扯上天才,只能认命,似乎除了保持沉默,别无他法。因为她不能逢人就解释,她没有追陈皓,她跟陈皓仅仅是幼儿园的同学。这样不仅无效,还有可能被认为是神经病。不管怎样,与陈皓重逢也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有本事你们也跟天才套近乎去。想通之后,非明不再郁闷。
?
第8章生日礼物
?就是这么奇怪,一男一女在一起,没情况旁人也要猜测半天,然后硬被说成了有情况。三个人在一起,那就是纯洁的友谊。他们三个天天在一起,从来没人怀疑过。事实上,非明、晓蝶、赵伟三人的友谊是纯洁得不能再纯洁。
与陈皓重逢后,非明跟他在学校碰面也有说有笑,有时也会拉上晓蝶去看他打篮球。陈皓偶尔也会应邀参加他们三人的活动,一来二往,他跟晓蝶、赵伟也熟络起来。相对于其他毕业生而言,陈皓似乎很有空,完全不像其他人那样天天埋头苦读。用赵伟的话说,他是整个初三最闲的人,比老师还闲。渐渐地大家发现非明跟陈皓单独接触也没有太多,在大家看来,非明跟赵伟的亲密度远远比陈皓的要高得多。谣言也得有新消息不断补充才能持续散播,否则炒来炒去还是那盘冷饭也没多大意思。紧接下来的期中考让大家忙碌起来,什么天才、谣言都被抛一边。什么事也没有考试事儿大,所以关于陈皓与傅非明的传言到此为止。
期中考,晓蝶跃居年级第一。赵伟说她的脑子好用,羡慕不来的。而他这个非正取生还是令老师又爱恨,数学又拿全级第一,除了语文,其它科勉强及格。语文在班上几乎垫底,在级里也是倒数算得上。除了客观题拿了部分分数,作文抱了个鸭蛋。命题作文《劳动的意义》,结果这孩子的作文只有短短的几句话,还是从政治课本里照搬过来。老师在改卷子时,差点把他的试卷撕了,气得老师在试卷评讲的时候,特意把这篇作文给揪了出来,当场读出来给大家听。当时课堂上那个情景啊,非明一生都会记得。老师气得脸发青,全班除了赵伟本人满不在乎外,全部人都笑得东倒西歪。有个人倒是没有笑,那就是班长冯子杰,一副极其鄙夷的表情。
老师说赵伟数学拔尖,语文却奇差,就像长短脚。从此,赵伟多了个外号“跛脚先生”。数学大小考试每次都拿第一,可语文几乎次次都倒数有份,这样的学生令数学老师忍不住想抱起来亲,让语文老师想拿拍子拍死他。非明取笑他,回家拿了奖励之后,还得吃“藤条焖肉”。
期中考试过后,学校召开家长会,非明的是妈妈林娜参加。照例是家长们在教室里开年级的广播大会,然后才是与子女所在班级班主任、任课老师座谈。林娜平时跟女儿的老师联系得不多,但是对每次家长会都是非常重视的。
上学期被罚打扫校门的事过了许久还是被妈妈知道了,但是妈妈只批评了几句,最重的一句也就是“一个姑娘家被罚打扫校门,你丢不丢人?”之后再没提起。自从上了初中,非明发现妈妈的教育方式有了改变,不再是时时耳提面命,而是时不时地来一句,而每次都能切中要害,令她警醒。几次三番后,她发现那都是在她稍微要冒出歪苗头时。就像是落枕的人,别人端着他的头,突然扭一下,“啊”一声后,脖子就回正了。本学期除了实心球事件,再没与政教处主任碰面。期中考试年级排名又进步了二十多名。所以根本不担心家长会上,妈妈会听到有关她不好的东西。
赵伟很有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所以他老妈在教室开家长会,他老神在在地跑去踢球。非明和晓蝶不想在校园里晃荡索性去看赵伟踢球。算好时间,快结束的时候再回去。
非明三个从球场回来,家长会已经结束,教室里只剩几个打扫卫生的同学。在教室四周找了一遍,便看到了难以置信的一幕。她的妈妈跟一个女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而且还是那天实心球事件中,站在主任边上的那个。正如非明当初猜测的,那人是陈皓的妈妈。
从那以后,非明几次三番地问妈妈,她和陈皓妈妈的关系。得到的答案就是,陈皓的妈妈叫叫王丽莎,是林娜这辈子最要好的朋友,十几年前失散。非明不明白,既然是这么要好的朋友,怎么会失散。林娜告诉她,当年她们是上山下乡的知青,后来王阿姨有机会提前回城,自己则继续留在农场。那里非常偏僻,那时通讯也不发达,就这样失去联系。
非明对自己妈妈和陈皓妈妈之间的事还是很好奇,她问了妈妈几次,妈妈都没告诉她,最后一次妈妈说,等她长大了再告诉她。她不死心,跑去找陈皓。
非明不知道上山下乡的知青回城与留在农场有什么区别,在她看来留在农场应该是非常开心的事。因为她心目中的农场是像《阿尔卑斯山的少女》里描写的那样美丽的地方。陈皓听后,啼笑皆非。
陈皓想了想,用一句话将他所知道的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艰苦形容给非明听:“知青上山下乡就是,最原始的山林,最原始的土地,让知识青年以原始的代价,用最原始的工具去改变。”
看着非明似懂非懂的模样,他接着说:“上山下乡不是短期的,短的三年五载,长的十几年,有些甚至一辈子都留在山里了。而知青用自己的青春换来的是一双满布老茧的手,以及刻骨铭心的劳动锻炼。那时,回城应该是知青最大的梦想。我妈也很少说跟我提及,就是有时会翻开旧照片看。有一次翻旧照片时,她跟我说过照片上其中一个人是她最好的朋友。不过,那时我不知道是你妈。其它,我也不知道。”陈皓把自己知道的全都告诉了非明。
“是不是因为不能回城,所以我妈自卑不再跟你妈联系?”非明继续琢磨。
“不知道。傅非明,你能不能不这么好奇?有空不如看看书,你似乎很不爱读书。”
非明突然想起来:“我现在有点佩服你,知青上山下乡那些事你都知道,天才就是天才。”
陈皓没好气地说她:“都是书上看的,你要是爱看书、爱学习,你也可以是天才。”
陈皓懂得东西很多,一直只看课本和童话故事书的非明打心里佩服,也好奇天才都看了些什么书。
“哦,那你都看些什么书?给我推荐两本吧。”
“好,明天带给你。”
就这样,非明没从陈皓那里打听到自己想知道的东西,倒在陈皓的引导下,开始接触课外读物,遇到不明白的问晓蝶,晓蝶都不明白的就问陈皓。随着涉猎的范围越来越广,知识面也越来越宽。同时,越来越佩服陈皓。他的知识面很广,在非明看来,简直就是无所不知。那是因为她没想过,她所接触的书本是陈皓推荐的,里面的东西都是人家已吃透的。
理科不是非明的强项,曾经赵伟也辅导过她数学,可是效果不明显。陈皓的学习方法与别人不同,经常会拿些奇奇怪怪的题目给非明解,往往非明把笔头咬烂才解出来的题,陈皓总是全部给推翻,然后用另外一种解题思路去引导她。解答出来后,让她死记硬背也要记下来。不置可否,陈皓的解题思路是最清晰、简洁、有效。但就普通学生来说,刚开始挺困难的,甚至觉得痛苦。可非明毕竟还是个孩子,总有些好胜心,被陈皓激一下,好胜心一起,竟也卯足劲地钻在学习里面去。慢慢地,在陈皓的引导和帮助下,她的成绩可谓突飞猛进。一直以来,赵伟就觉得非明的逻辑思维实在惨不忍睹,但总有些奇奇怪怪的想法。渐渐地,他发现非明的逻辑思维越来越强,才明白陈皓是有意培养她的逻辑思维。这跟他仅仅是教非明解题方法有根本上的区别,不得不承认,陈皓是个好老师。这一点,在非明的数学成绩进步大上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非明和陈皓来往地越来越频繁,关系也越来越亲密,甚至经常出现在对方家里。奇怪的是,再无那些乱七八糟的谣言。
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过后没多久就是非明的生日,正好是周日。她提前邀请了晓蝶、赵伟和陈皓三个人来家里给自己庆祝生日。
周日下午,晓蝶早早就来到非明家。她来过非明家无数次,但是第一次发现非明家里有一幅非常漂亮的画像。那是一张16寸大小的彩色画像,看上去已有些年头,幅画面呈淡粉色,上面是一年轻的女子,微微侧着头,梳着两条又粗又黑的麻花辫子,双眸剪秋水,秀而挺的鼻梁,朱红的嘴唇微微向上弯,很轻浅的笑意,但是怎么看怎么漂亮,那种韵味是现在的照片所体现不出来的。晓蝶看着画中人出神。
“漂亮吧,是我妈年轻时候的画像。”晓蝶看照片那副惊艳的表情,非明已不知道是第几次看到,基本上每一个第一次看到这幅画像的人都会流露出这种表情。
“哇,非明,你妈妈年轻时好漂亮啊!我觉得这幅画像特别有韵味,现在肯定找不到了。“
“听我妈说,之前有个亲戚是画家,在我妈上山下乡前给她画的。”
“非明,你也梳两条麻花辫子吧,肯定也很美,很有知青的感觉。”
“小时候我妈帮我梳过,很奇怪,我帮别人编辫子可以编得很好看,但是自己给自己编就怎么都编不好。我妈说我自己编的像死鱼翻着个肚子,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我帮你编吧。”晓蝶说完就让非明找来梳子,坐在客厅的窗边帮非明梳头。
非明家的客厅外面阳台,也是通道,隔壁还住着户人,算是两家人的公共阳台。客厅有扇大窗,可以看得到阳台外面。深秋的午后,阳光暖暖地照进客厅,两个花季少女一站一坐地在窗边,浅笑盈盈地梳头。晓蝶温柔地拿着梳子,轻轻地梳理着非明那一头乌黑的秀发。非明轻轻地哼着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
晓蝶偏着头跟着非明轻轻地哼着。非明唱了一遍不过瘾,再唱一遍,还把歌词给改了,一边唱一边轻轻地晃动着脑袋,。
市一中的罗晓蝶
是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初二(4)班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笑脸
好像红太阳
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
晓蝶轻笑地扯了扯她那只编了一半的辫子说:“别晃!”
非明微微垂着头,轻咬着唇,露出白白的牙齿,若隐若现的笑容。晓蝶偏着头,眼神专注,嘴角上弯,那双手灵巧地帮非明编着麻花辫子,表情是那样的温婉,动作是那么地轻柔。
赵伟看到的就是这一幕。他站在原地,轻靠着阳台,静静地看了许久未出声。那是一副多么静谧、美好的画面。两个女孩子也许不会知道,那一幕已经停留在那个少年的心里,永远。
非明收到的生日礼物令她感动。晓蝶和赵伟不约而同地选择送磁带,晓蝶的是一张正版罗天蝉的专辑,而赵伟的是一张正版俄罗斯民歌专辑。平时听惯了盗版磁带的非明,收到两张正版磁带开心地拉着晓蝶转了两个圈后,冲进厨房抱着妈妈哈哈大笑。而陈皓送给她的礼物最后才打开。用米色的礼品包装纸包装,上面还有一朵粉蓝色的蝴蝶结,一如非明辫子上那朵。
非明捧着礼物问陈皓:“什么来的?”
陈皓微笑着示意她打开看看。她打开包装,里边是一本书。她摩挲了下书皮,轻声念道:“《菜根谭》…”
边上的傅振声朗声笑了起来,林娜也笑了,轻声说:“非明肯定会喜欢这本书的。”
除了陈皓,其他人都不解地看着傅爸爸傅妈妈。非明翻了几页,里面的内容类似古文,但又不全是,看不明白。她疑惑地看向陈皓。
“你先看,看不明白的,你来问我。”陈皓虽然微笑着,却又极其认真。
非明虽然疑惑,但也非常开心地点点头,隐隐地感觉这本书对她有特殊意义。
那一年生日,非明在吹生日蜡烛时许的心愿:四个人一起上一中高中部,都能考上大学。
陈皓送的那本书,非明当晚就翻开看了,可是没看两页就看不下去,觉得太枯燥。因为没有注解,有些字还不认识,看着看着还得去翻字典,实在费劲也无趣,扔在了一边。过了两天,非明看到扔在书桌边上的那本书又疑惑了。她觉得陈皓肯定不会无缘无故送这么一本老古董的东西给她。还有,爸爸妈妈当时就断言她一定会喜欢的。到底这本书有什么特殊地方呢?非明想不明白,索性捧着书去找陈皓。
看到非明抱着书本,皱着眉头的模样猜到了几分,直接问:“看了多少?”
非明嘟着嘴,诚实地回答:“两页。”
非明这副模样实在是很可爱,陈皓笑了,“那就是还不知道我为什么送你这本书了?”
“嗯!”非明点了点头。
陈皓拿过她手里的书,翻了翻后接着问:“那你知道你自己的名字是什么意思吗?”
“好察非明。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陈皓举着手里的书冲她晃了晃,非明明白了,“你是说我的名字出自这本书?”
陈皓微微地点了点头
“在哪?”非明马上就来劲了。
陈皓翻开书,找到那一页,边念边给她解释:“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非明终于知道自己名字的意思,也因此将一本枯燥的书看了无数遍。
第9章公告栏里的处分与表扬
?晓蝶的成绩一如既往的好,赵伟依旧“跛脚”,非明的成绩进步最大,基本稳在班上前十名。大家都认为“近朱者赤”非常有道理,天天跟天才在一起,成绩自然而然能好。非明听了啼笑皆非,好像只要跟天才呆在一起,不用付出,不用努力,成绩自然能好。但是转念一想,自己确实是受了陈皓的影响。没有他的引导,还是原来那一套学习方法,自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还有那些拓宽她知识面的课外读物,都是陈皓给他选的。所以,还真的是“近朱者赤”。大家奇怪的是,陈皓怎么老跟初中那三个人混在一起。这高中生不都是跟高中生玩的吗?但是大家很快又自我解释清楚了:陈皓的年龄本来就比同班同学小。再说了,天才的举动本就与众不同。
初二下学期,赵伟被指定代表学校出战省里的初中数学竞赛。参加竞赛之前,他被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抓去系统性辅导,满脸的不乐意。但是他老爹许诺,要是他能获奖,满足他一个愿望。他跟非明说,早就想好要什么,就冲着这个,说什么也要拿个奖回来。
数学竞赛还没开始,上海申花、广东宏远两支球队要来本市并与本市的球队进行一场友谊赛的消息传来。作为宏远队忠实拥趸的赵伟那个兴奋啊,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他想要到主力球员的亲笔签名。他跟非明、晓蝶兴奋地说着他的偶像,一连说了好几个名字,说得她们俩一头雾水,她们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么些人。女生就是女生,说起足球总是毫无兴趣,大扫了赵伟的兴致。于是不再跟她们说,转寻班上那些喜爱足球的男生继续侃。
可是到了宏远队到本市的头一天,赵伟发愁了。球队即将下榻的酒店早已打听到,但是酒店戒备森严,就他这么个学生根本无法进去。可是不近距离接触球队怎么要得到签名呢?比赛的门票倒是弄到手了,可在比赛场上,人家哪有空给你签名啊。赵伟急得一上午坐立不安。最后,晓蝶看不下去,给他借了个市团委小记者工作站的小记者证,让他得偿所愿。
要到签名的那天下午,上课之前赵伟兴冲冲地冲进教室,书包还没放下就开喊:“兄弟们,到手了!”
全班男生蜂拥至于赵伟的座位上,那个阵势简直就是一群饿狼猛扑上去。看得非明和晓蝶目瞪口呆。全班男生除了冯子杰外,基本围在赵伟身边。冯子杰往赵伟座位的方向睨了一眼,满脸地不屑。大家都知道班长大人看不惯赵伟,特别是见赵伟跟老师唱反调时,总要义正严词指责一番。有的人认为是作为根正苗红的学生会主席见不得这么捣乱的学生。毕竟赵伟的唱反调有很大起哄、捣蛋的嫌疑。更多的人是认为冯子杰喜欢孙静,而孙静喜欢的人是赵伟,嫉妒的成分极大。不管怎样,冯子杰每一次对赵伟的指责都是理由充足,从各方面看,都让人挑不出他的毛病。而赵伟也从来不当回事,在非明看来,他压根就不买这个班长的账。可这也没什么大不了,两个中学生能起多大的冲突。
上课铃声响了,围在赵伟身边的那些男生还未散开,这一幕让站在门外的老师看到,把老师气得不轻。第二节的自修课,教室里虽然安静,但是纸条满天飞,偶尔也会有小声的交谈。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谈论着明天的球赛,没人注意到冯子杰离开教室大半节课才回来。下午放学之前,教室里的音箱响起了。学校下了个紧急通知,由于次日的球队比赛时间是非周日,学校禁止本校学生前往观看,违反纪律的学校将严惩。广播刚完毕,全校顿时响起了一阵吵闹声。几乎是各个教室同时响起,那是男生们愤怒地拍桌子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