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读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中国竹木牙角器收藏鉴赏百问百答
中国竹木牙角器收藏鉴赏百问百答封面

中国竹木牙角器收藏鉴赏百问百答

报告错误
小说类别:其他 上传者:交通工具类:沧海一叶舟 作者:未知
小说大小:21K 更新时间:2020-03-26 完结状态:全本
小说热度:10 推荐量:0 收藏量:0

您可能喜欢

前言前言由于近几年来艺术拍卖会上竹木牙角器行情看好,成交几率很高,大有与书画、玉器相抗衡之势,所以许多人对竹木牙角器给予很大的关注。只是文博界、收藏界习惯地把竹木牙角器划归为“杂项”之列,就是这个“杂”字,也足以使许多人产生了误解,以为这不过是一些小玩意、小摆设而已,没有什么文化含量。其实,就艺术品欣赏而言,其文化含量本不在于形体的大小,也不在于风格的繁复与简练,而在于是否体现时代的精神与风貌。正如文学上的楚辞、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有特定时代风貌一样,雕刻艺术也是如此,三代彝器是雕刻最早流行的艺术形式,其后又有石窟寺艺术盛行于南北朝至唐代之间。在宏伟的艺术形式之后,便有明代小玩意、小摆设的兴起。故明清是装饰小雕塑盛行的时代,是制作小玩意、小摆设为主的时代,各种材质、各种技法的工艺雕刻纷纷登场,大放异彩,一物一器莫不雕工精妙、做工奇巧。明张岱《陶庵梦忆》记载:“吴中绝技,陆子冈之治玉,鲍天成之治犀,周柱之治镶嵌,赵良璧之治梳,朱碧山之治金银,马勋、荷叶李之治扇,张寄修之治琴,范昆之治三弦子,俱可下百年,保无敌手。”刻竹之技是一种古老而实用工艺,自明代中期起,因文人雕刻家的参与和提倡,上升为竹刻艺术,一直流行到清代,还得到宫廷的重视,有专职的竹刻家。明清竹刻艺术有圆雕、浅雕、浮雕三种,以形制古朴、技法多样、文人风格而著称。康熙乾隆年间,清宫造办处以黄杨木为胎,用竹之内层贴于器外,雕刻纹饰,名曰“贴黄”或“翻黄”。之后,造办处又用“贴黄”之技仿制青铜器形,刀法毕肖,尤见巧思。之后“贴黄”之技传入民间,江苏嘉定、浙江黄岩、湖南邵阳、四川江安、福建上杭等地以制“翻黄”竹器而闻名。...
    [置顶] 管理员 对所有小伙伴说: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于 2025-05-09)